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2013-4)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27分)

一.默写(5分)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灵旗空际看。(《别云间》)

4.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5.(《淮中晚泊犊头》)

二.诗歌赏析(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曲中“杨花雪”指的是。(2分)

7.下列与本曲表达的心情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相关题目。(10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

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

胡骑鸣啾啾。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唧唧复唧唧( ) 昨夜见军帖 ( ) ....

愿为市鞍马( ) 东市买骏马( ) ..

9.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2分)

10.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11.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四.阅读下文,完成相关题目。(8分)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1入相,谓其僚属曰:“宼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

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2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

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1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2严:敬重。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惜学术不足尔( )咏徐曰(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此张公谓我矣。

14.张咏要寇准读《霍光传》的原因是(2分)

15.本文表现了寇准的品质。(2分)

(二).现代文(33分)

扬州漆器(16分)

①扬州漆器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漆器一般指在表面涂漆的木材、陶瓷和金

属等器物。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漆的特性,他们从漆树上采割天然漆汁——生漆,把它涂刷

于器物表面,留下一层耐湿、耐热、耐磨并有光泽的保护膜,并能将漆调成各种颜色,作美

化装饰之用。

②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西汉时,已获得高度发展。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余件,

其中彩绘漆器最多,宝石镶嵌、金银平贴等新工艺均已出现。唐代扬州漆器生产已颇兴盛,

螺钮镶嵌等工艺逐步成熟并形成特色。到了元代,扬州已逐渐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进

入大规模发展时期。点螺工艺的出现,更是熠熠生辉,促进了漆器造型艺术的提高。明清两

代,扬州漆器进入全盛时期。刷红雕漆、百宝镶嵌等传统工艺颇为兴旺。堆漆、剔彩、雕漆

嵌玉等新工艺继之而起,品种之多,居全国之冠。

③目前,扬州漆器主要分为雕漆嵌玉、螺钿镶嵌、骨石镶嵌等几个类别。“雕漆嵌玉”

秉承“剔红”传统,在器物表面涂漆均须若干层,多的要涂上百层,使漆面具有相当的厚度,

精心在漆面上作出浮雕,并嵌上金银、宝石等名贵材料雕成的各种造型,显出严谨透彻、浓

厚天然的特点。“螺钿镶嵌”有两种:一种是“挖嵌”或“坎螺”;一种是“平磨螺钿”,七

十年代制作的大型地屏《南京长江大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点螺”漆器是扬州漆器厂近

年来研制成功的失传已久的“螺钿镶嵌”品种之一。“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择各种自然色彩的贝壳、夜光螺等原材料,精制成细于发丝、薄如蝉翼的螺片,用特制

的工具一片片、一丝丝地点嵌在漆坯上,构成图案。因这种技法是把“螺”“点”于漆上,

故名“点螺”。“骨石镶嵌”采用牛骨、青田石等各种材料镶嵌而成,具有色彩丰富、自然生

动的艺术特色。

④历史悠久的扬州漆器,如今蓬勃发展,推陈出新,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展望未来,

漆艺之花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根据“中国建材网”资料改编)

16.第①段中说“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漆的特性”,他们把漆涂刷于器物表面,起到了

和 器物的作用。(2分)

18.阅读③段,说出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说明方法:

作用:

19.扬州漆器厂接待来自海外的客户,外宾想了解漆器制作的工艺流程并订购一座以《水浒

传》为题材的漆器屏风。请你参加接待,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⑴用“先„„再„„然后„„”的形式说一组句子,向外宾简要介绍“雕漆嵌玉”或“点

螺”漆器制作过程。(4分)

⑵向外宾推荐《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并以这个故事为题材,简要描述屏风上将要雕

刻的画面。(3分)

故事标题:

画面: 。

大爱不言愁 (17分)

蒋平

①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长得比一般孩子高,不到9岁,父亲就让他去体校,那一

年,他还不会自己系鞋带。

②体校的要求是很严历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他又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很难适应艰苦而

枯躁的训练环境,经常被教练训得哭鼻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背着老师偷偷写信给母

亲,说实在不想练了,要妈妈早点接他回去。信发出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在校门口出现了。

③那一回,他没有随母亲回去。母亲那一副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的模样,让他感到一种莫

名的震撼与愧疚。他觉得,是自己的自私和娇气,给母亲和全家人带来了担忧和伤害。也从那

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

倾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亲朋好友眼里,他一直是阳光、帅气的模样。

④后来,他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从事各类严酷和激烈的比赛。和别的运动员不一样,他

只习惯向父母报喜,告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消息。当取得冠军时,就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

电话,和亲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⑤他的比赛越打越好,渐渐地,在全国也有了名气,开始进入电视直播的视线。那一次,

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夺标呼声最高的他,首轮即遭淘汰。走下赛场那一刻,他哭了。但他

很快稳定了情绪,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儿子,这几天吃

得好吗?睡得好吗?”“很好,妈,你放心吧,我会打好每一场比赛的!”“好的,妈相信你。

你是最棒的!”

⑥母亲说这话时,他并不知道,十几分钟前,父母一直在看他的比赛直播。当他泪洒赛

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就这样,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给父母的电话

里,都是说不尽的喜讯和快乐;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很少提及父母,按他的理解:“他们

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受不了刺激。我又是一个公众人物,时刻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度过,

比赛有输有赢,不跟他们诉苦,就是不想让他们跟着我受煎熬,包括受到生活之外的干扰。”

因而,在父母眼里,儿子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长不大的男孩。

⑦带着这样的心境,他来到了2008年8月的北京。这一次,他一路过关斩将,如愿以偿地捧得了冠军奖杯。同样是报喜,此刻,面对母亲的声音,他早已泣不成声,眼里幻化出的,尽是当年母亲来体校接他时,那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儿子,

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

⑧他就是林丹,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一个习惯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男人。而父

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让他顺利登上人生之巅。

20.选文第②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1.阅读选文,结合文意说说文题“大爱不言愁”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22.结合选文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 ......

23.第③段中,“也从那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他之前是什么“想

法”,改变了的“想法”又是什么? (4分)

24.请说说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2分)

25.品读选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感悟。(60字左右)(5分)

(三.)作文(40分)

请以“那一刻,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答题卷(2013-4)

(一)文言文(27分)

1

2

3

4

5

6 (2分) 7( )(2分)

8唧唧( )军帖( )

市( )市( )(4分)

9原因是 (2分)

10( )(2分) 11( )(2分)

12足( )徐( )(2分)

13 (2分)

14 (2分) 15 (2分)

(二)现代文(33分)

16 和 (2分)

17a: b:

c: d: (4分)

18说明方法: ,作用:

(3分)

19(1)

(4分)

(2)故事标题:

画面: (3分) 20 改为 ; 改为 (2分) 21 (2分) 22 (2分)

23之前的想法: ,改变了的想法: (4分) 24 (2分)

25(5分)

答案:

1朔气传金柝

2尚思为国戍轮台

3毅魄归来日

4锦官城外柏森森

5晚泊孤舟古祠下

6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2分) 7D(2分)

8唧唧:叹息声 军帖:征兵的文书 市:买 市:集市(4分)

9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分)

10 B(2分) 11C(2分)

12足:够 徐:缓缓(2分)

13这是张公在说我呀。(2分)

14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2分)

15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任写两点即可)(2分)

16保护 美化装饰(2分)

17 a处:扬州的漆器生产历史悠久;b处:螺钿镶嵌;c处:已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或:扬州已逐渐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d处:堆漆、剔彩。雕漆嵌玉(如将“剔红雕漆、百宝镶嵌”一起填,则不得分)(4分)

18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裸片的细,技艺的高超。(3分)

19 ⑴(4分)“雕漆嵌玉”先在器物上涂若干层漆,使漆面具有相当的厚度,再在漆面上作出浮雕,然后再嵌上造型,显出严谨透彻、浓厚天然的特点。或:“点螺”先选择各种自然色彩的贝壳、夜光螺等原材料,再制成螺片,然后一片片、一丝丝地点嵌在漆坯上,构成图案。

⑵(3分)评分标准:故事标题,1分;画面,2分。

示例一:故事:武松打虎。画面:屏风上画出月夜下的山岗,旁有几棵青松和一块巨石,石上的一根断成两截的哨(棍)棒。武松骑在卧虎背上,一手揪住老虎头皮,一手高辉拳头准备往下砸,显示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示例二:故事:杨志卖刀。画面:屏风上画一座石桥,桥上有几个闲人来往,桥下有一艘乌篷船航行,杨志衣衫破旧,站在桥头,手捧宝刀,刀把上插一草标,一言不发。他表情平静,但眼中流露出桀骜不驯之色。

示例三:故事:拳打镇关西。画面:屏风上画宋朝风格的街道,街道上有一圈围观的男女老少。画面正中镇关西四脚朝天,动弹不得。鲁达虬髯戟张,怒目圆睁,左手摁住镇关西,右拳高举,作势欲打,显得威风凛凛。

示例四:故事:宋江浔阳楼题诗。画面屏风上画浔阳楼酒店上的一间屋子,宋江醉意朦胧,脚步蹒跚,他左手指着墙,右手拿一支毛笔,墙上题着“自幼曾攻经史,长大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他嘴里似在念念有词,准备将剩下的部分写完。 20历——厉 躁——燥(2分)

21指林丹认为自己生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想父母为自己担忧,不想父母跟着自己受煎熬,因而只向父母报喜不报忧,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父母也用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彼此之间,这是一种大爱。(意近即可)(2分)

22表现在他伤心痛苦时,父母也一样为他伤心痛苦,只是他不言愁,父母也不言忧,体现他们之间的理解与真爱。(意近即可)(2分)

23之前的想法是:生活中有了苦闷和忧愁,遇到委屈和挫折,向父母倾诉,得到父母的鼓

励与支持。(意近即可)(2分) 改变的想法是: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倾诉。不再让父母担忧和受到伤害。(意近即可)(2分) 24与第③段相响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1分)同时也表现林丹对父母的感激和爱(1分) 25提示:围绕“父母与子女了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或“亲人朋友之间多分享快乐,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忧愁放大和传递给亲人朋友”或“相互鼓励,多报喜,少报忧,勇敢独立前行,为亲人朋友减轻负担”等均可。要求言之有理,语句通顺。(5分)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2013-4)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27分)

一.默写(5分)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灵旗空际看。(《别云间》)

4.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5.(《淮中晚泊犊头》)

二.诗歌赏析(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曲中“杨花雪”指的是。(2分)

7.下列与本曲表达的心情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相关题目。(10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

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

胡骑鸣啾啾。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唧唧复唧唧( ) 昨夜见军帖 ( ) ....

愿为市鞍马( ) 东市买骏马( ) ..

9.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2分)

10.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11.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四.阅读下文,完成相关题目。(8分)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1入相,谓其僚属曰:“宼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

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2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

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1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2严:敬重。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惜学术不足尔( )咏徐曰(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此张公谓我矣。

14.张咏要寇准读《霍光传》的原因是(2分)

15.本文表现了寇准的品质。(2分)

(二).现代文(33分)

扬州漆器(16分)

①扬州漆器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漆器一般指在表面涂漆的木材、陶瓷和金

属等器物。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漆的特性,他们从漆树上采割天然漆汁——生漆,把它涂刷

于器物表面,留下一层耐湿、耐热、耐磨并有光泽的保护膜,并能将漆调成各种颜色,作美

化装饰之用。

②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西汉时,已获得高度发展。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余件,

其中彩绘漆器最多,宝石镶嵌、金银平贴等新工艺均已出现。唐代扬州漆器生产已颇兴盛,

螺钮镶嵌等工艺逐步成熟并形成特色。到了元代,扬州已逐渐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进

入大规模发展时期。点螺工艺的出现,更是熠熠生辉,促进了漆器造型艺术的提高。明清两

代,扬州漆器进入全盛时期。刷红雕漆、百宝镶嵌等传统工艺颇为兴旺。堆漆、剔彩、雕漆

嵌玉等新工艺继之而起,品种之多,居全国之冠。

③目前,扬州漆器主要分为雕漆嵌玉、螺钿镶嵌、骨石镶嵌等几个类别。“雕漆嵌玉”

秉承“剔红”传统,在器物表面涂漆均须若干层,多的要涂上百层,使漆面具有相当的厚度,

精心在漆面上作出浮雕,并嵌上金银、宝石等名贵材料雕成的各种造型,显出严谨透彻、浓

厚天然的特点。“螺钿镶嵌”有两种:一种是“挖嵌”或“坎螺”;一种是“平磨螺钿”,七

十年代制作的大型地屏《南京长江大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点螺”漆器是扬州漆器厂近

年来研制成功的失传已久的“螺钿镶嵌”品种之一。“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择各种自然色彩的贝壳、夜光螺等原材料,精制成细于发丝、薄如蝉翼的螺片,用特制

的工具一片片、一丝丝地点嵌在漆坯上,构成图案。因这种技法是把“螺”“点”于漆上,

故名“点螺”。“骨石镶嵌”采用牛骨、青田石等各种材料镶嵌而成,具有色彩丰富、自然生

动的艺术特色。

④历史悠久的扬州漆器,如今蓬勃发展,推陈出新,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展望未来,

漆艺之花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根据“中国建材网”资料改编)

16.第①段中说“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漆的特性”,他们把漆涂刷于器物表面,起到了

和 器物的作用。(2分)

18.阅读③段,说出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说明方法:

作用:

19.扬州漆器厂接待来自海外的客户,外宾想了解漆器制作的工艺流程并订购一座以《水浒

传》为题材的漆器屏风。请你参加接待,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⑴用“先„„再„„然后„„”的形式说一组句子,向外宾简要介绍“雕漆嵌玉”或“点

螺”漆器制作过程。(4分)

⑵向外宾推荐《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并以这个故事为题材,简要描述屏风上将要雕

刻的画面。(3分)

故事标题:

画面: 。

大爱不言愁 (17分)

蒋平

①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长得比一般孩子高,不到9岁,父亲就让他去体校,那一

年,他还不会自己系鞋带。

②体校的要求是很严历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他又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很难适应艰苦而

枯躁的训练环境,经常被教练训得哭鼻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背着老师偷偷写信给母

亲,说实在不想练了,要妈妈早点接他回去。信发出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在校门口出现了。

③那一回,他没有随母亲回去。母亲那一副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的模样,让他感到一种莫

名的震撼与愧疚。他觉得,是自己的自私和娇气,给母亲和全家人带来了担忧和伤害。也从那

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

倾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亲朋好友眼里,他一直是阳光、帅气的模样。

④后来,他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从事各类严酷和激烈的比赛。和别的运动员不一样,他

只习惯向父母报喜,告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消息。当取得冠军时,就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

电话,和亲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⑤他的比赛越打越好,渐渐地,在全国也有了名气,开始进入电视直播的视线。那一次,

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夺标呼声最高的他,首轮即遭淘汰。走下赛场那一刻,他哭了。但他

很快稳定了情绪,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儿子,这几天吃

得好吗?睡得好吗?”“很好,妈,你放心吧,我会打好每一场比赛的!”“好的,妈相信你。

你是最棒的!”

⑥母亲说这话时,他并不知道,十几分钟前,父母一直在看他的比赛直播。当他泪洒赛

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就这样,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给父母的电话

里,都是说不尽的喜讯和快乐;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很少提及父母,按他的理解:“他们

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受不了刺激。我又是一个公众人物,时刻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度过,

比赛有输有赢,不跟他们诉苦,就是不想让他们跟着我受煎熬,包括受到生活之外的干扰。”

因而,在父母眼里,儿子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长不大的男孩。

⑦带着这样的心境,他来到了2008年8月的北京。这一次,他一路过关斩将,如愿以偿地捧得了冠军奖杯。同样是报喜,此刻,面对母亲的声音,他早已泣不成声,眼里幻化出的,尽是当年母亲来体校接他时,那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儿子,

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

⑧他就是林丹,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一个习惯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男人。而父

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让他顺利登上人生之巅。

20.选文第②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1.阅读选文,结合文意说说文题“大爱不言愁”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22.结合选文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 ......

23.第③段中,“也从那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他之前是什么“想

法”,改变了的“想法”又是什么? (4分)

24.请说说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2分)

25.品读选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感悟。(60字左右)(5分)

(三.)作文(40分)

请以“那一刻,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答题卷(2013-4)

(一)文言文(27分)

1

2

3

4

5

6 (2分) 7( )(2分)

8唧唧( )军帖( )

市( )市( )(4分)

9原因是 (2分)

10( )(2分) 11( )(2分)

12足( )徐( )(2分)

13 (2分)

14 (2分) 15 (2分)

(二)现代文(33分)

16 和 (2分)

17a: b:

c: d: (4分)

18说明方法: ,作用:

(3分)

19(1)

(4分)

(2)故事标题:

画面: (3分) 20 改为 ; 改为 (2分) 21 (2分) 22 (2分)

23之前的想法: ,改变了的想法: (4分) 24 (2分)

25(5分)

答案:

1朔气传金柝

2尚思为国戍轮台

3毅魄归来日

4锦官城外柏森森

5晚泊孤舟古祠下

6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2分) 7D(2分)

8唧唧:叹息声 军帖:征兵的文书 市:买 市:集市(4分)

9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分)

10 B(2分) 11C(2分)

12足:够 徐:缓缓(2分)

13这是张公在说我呀。(2分)

14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2分)

15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任写两点即可)(2分)

16保护 美化装饰(2分)

17 a处:扬州的漆器生产历史悠久;b处:螺钿镶嵌;c处:已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或:扬州已逐渐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d处:堆漆、剔彩。雕漆嵌玉(如将“剔红雕漆、百宝镶嵌”一起填,则不得分)(4分)

18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裸片的细,技艺的高超。(3分)

19 ⑴(4分)“雕漆嵌玉”先在器物上涂若干层漆,使漆面具有相当的厚度,再在漆面上作出浮雕,然后再嵌上造型,显出严谨透彻、浓厚天然的特点。或:“点螺”先选择各种自然色彩的贝壳、夜光螺等原材料,再制成螺片,然后一片片、一丝丝地点嵌在漆坯上,构成图案。

⑵(3分)评分标准:故事标题,1分;画面,2分。

示例一:故事:武松打虎。画面:屏风上画出月夜下的山岗,旁有几棵青松和一块巨石,石上的一根断成两截的哨(棍)棒。武松骑在卧虎背上,一手揪住老虎头皮,一手高辉拳头准备往下砸,显示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示例二:故事:杨志卖刀。画面:屏风上画一座石桥,桥上有几个闲人来往,桥下有一艘乌篷船航行,杨志衣衫破旧,站在桥头,手捧宝刀,刀把上插一草标,一言不发。他表情平静,但眼中流露出桀骜不驯之色。

示例三:故事:拳打镇关西。画面:屏风上画宋朝风格的街道,街道上有一圈围观的男女老少。画面正中镇关西四脚朝天,动弹不得。鲁达虬髯戟张,怒目圆睁,左手摁住镇关西,右拳高举,作势欲打,显得威风凛凛。

示例四:故事:宋江浔阳楼题诗。画面屏风上画浔阳楼酒店上的一间屋子,宋江醉意朦胧,脚步蹒跚,他左手指着墙,右手拿一支毛笔,墙上题着“自幼曾攻经史,长大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他嘴里似在念念有词,准备将剩下的部分写完。 20历——厉 躁——燥(2分)

21指林丹认为自己生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想父母为自己担忧,不想父母跟着自己受煎熬,因而只向父母报喜不报忧,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父母也用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彼此之间,这是一种大爱。(意近即可)(2分)

22表现在他伤心痛苦时,父母也一样为他伤心痛苦,只是他不言愁,父母也不言忧,体现他们之间的理解与真爱。(意近即可)(2分)

23之前的想法是:生活中有了苦闷和忧愁,遇到委屈和挫折,向父母倾诉,得到父母的鼓

励与支持。(意近即可)(2分) 改变的想法是: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倾诉。不再让父母担忧和受到伤害。(意近即可)(2分) 24与第③段相响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1分)同时也表现林丹对父母的感激和爱(1分) 25提示:围绕“父母与子女了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或“亲人朋友之间多分享快乐,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忧愁放大和传递给亲人朋友”或“相互鼓励,多报喜,少报忧,勇敢独立前行,为亲人朋友减轻负担”等均可。要求言之有理,语句通顺。(5分)


相关文章

  • 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我们爱写作
  • 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我们爱写作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 登录 我们爱写作小芳对冰说:你不要把自己当成世界上惟一一个遭受痛苦的人,其实每个人都像 一个石榴,外表油亮鲜艳,内心却伤痕累累.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学校期中 ...查看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回民学校 杨红霞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从整个年级的情况来看,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本次小学语文二年级期中试卷共十二个大题,总分为100分.分基础知识(占总成绩的77%.包括拼音,组词,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词语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上星期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本次测试共有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乐园三大块.试题紧扣课文,考查知识点全面,形式灵活多变,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前四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考查.现就本次学生测试情况进行如下的分析: 一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一.数据分析 本次考试,我所带班级共有2个班级参加考试,考试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本次考试在平行班中两个班分别排名第一与第二,其中及格率41.41%,优秀率10.94%,平均分6 ...查看


  • 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面分析[1]
  •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蔡庄小学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从整个年级的情况来看,考试成绩比较理想.本次小学语文三年级期中试卷共五个大题,总分为100分.分基础知识(占总成绩的58%.包括生字,拼音,组词,把词语补充完整,写四字词语或成语, ...查看


  • 五年级 期中考试总结 语文
  • 期中考试总结 五年级 语文 上一周,我校举行了期中考试,学生的分数很快就出来了,试卷下发给了学生,我班语文90分以上的有2人,80分以上的有17人,70分至70分的学生有11人,不及格的有2人.我对我班的语文学习和教学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一 ...查看


  •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 庆阳市实验小学2015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质量分析 各位老师: 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尘埃落定,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下面我代表教导处从命题.到岗.监考.阅卷.成绩.问题六个方面对本次考试做一分析总结. 一.命题 本次考试,教导处负责,组织 ...查看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总结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点,涵盖了小学六年级下册前四单元的主要知识点,题型多样.难易适中,试题命题符合学生实际,问题明确无歧义,很规范,是一份切合农村小学生实 ...查看


  •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教学反思
  •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 期中教学反思 教师:徐和毕 一转眼,半个学期又匆匆结束了,通过期中考试很有必要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这两个月的教学工作.孩子们经历了小学生阶段的第二次期中考试.本次考试的结果成绩很差.面对学生的 ...查看


  •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
  •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作为七年级语文教师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以七年级的期中语文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本次试卷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