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几分之一(91~93)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对分数已有所接触,认识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初步知道了分数的含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几份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不同处是:把一个物体扩展为一些物体,即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认识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这点是学生对分数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本单元教学分数的核心与难点。学好本单元知识,对学生今后解决分数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方法与过程: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积分这样的含义。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程的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以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三)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几分之一的概念不仅是学生们对几分之一的认识,更是为以后学习几分之几和小数奠定了基础知识。分子同为1分母不同的2个分数的比较,是进一步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和掌握。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几分之一的概念及含义是学生们初步对分数的学习,这个概念对学生们来说比较陌生,也比较抽象。]
二、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设计及依据
教学方法:以“引导发现法”为主多法相助(如讲解法、演示法、暗示法等) 。
[“引导发现法”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自己探究或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这样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是最深刻和最牢固的。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使其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但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要一法为主多法相助。]
(二)教具准备:课件、圆形纸张、方形纸张、彩笔。
[几分之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几分之一,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等贯于始终,从而要准备好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具。]
三、说学法
(一)学法的指导及理论依据
学法的指导:于本课使用“探究、讨论、讲解、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真正做到“互动”。
[遵循了“ (从) 感知→(经) 表象→(到) 概念”这一认知规律,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眼观察等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二)学具准备:圆形纸张、正方形纸张、彩笔。
[由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让学生经历“动”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或经验,这样就必须准备更多适合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学习用具。]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四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段《西游记》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一片桃园,停下来休息。这时孙悟空大喊说:“哇!好大的桃子啊!”
猪八戒看着又大又红的桃子馋的是直流口水(课件出示)问师傅:“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师傅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悟空和八戒不假思索的说:“没问题!”师傅问:“有四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请写下这个数。八戒说:“这太简单了!”提笔就写了个2。师傅接问:“要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的几个?请写下这个数。”悟空手快,顺手写下了“1”。师傅不紧不慢的说:“要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该怎么写呢?”半个,可是半个用一个数怎么表示呢?这兄弟俩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
老师:同学们,你们会吗?能帮这个忙吗?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来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演示分月饼的过程。
老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一半怎么表示呢?
[这里要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半和一个的不同]
1学生:可以用“”表示 2
1老师:怎么写? 哪一个同学会写? 2
指名学生回答。
1(2)指导学生读写 2
老师:在写二分之一时,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在短横线的下边写数字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是2份。. 最后在短横线上写数字1,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个分数就读作:二分之一。 学生书空,齐读。
老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写一遍, 再读一读。
老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
1 。(课件演示) 2
老师:这一半是这块月饼的多少?
1学生:是这块月饼的。 2
老师:那这一半呢?。
1学生:也是这块月饼的2
老师:现在同学们自己拿圆形纸张和笔跟老师一起在纸上划一划,分一分
带学生在圆形纸张在纸上分二分之一
学生动手操作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写一写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老师:刚才呀,我们通过平均分成了两份,认识了二分之一。瞧, 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
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怎么来表示呢?
(对折)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真聪明。先不忙,听好要求:拿一张 长方形纸,折一折,涂色表示它的二分之一,生动手操作。
老师:同学们,折完了吗?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可是光给老师看不 行,我们的作品还得和全班同学分享,你们说是不是?(是)谁愿意 第一个来展示,好请到前面来,生交流,谁的折法跟他的一样?哎! 其他同学你们是怎么折的,展示其他同学不同的折法。
老师:看来呀,一张长方形的纸,既可以横着对折,也可以竖着对 折,还可以怎么对折?(斜着)多聪明的折法。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已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黑色部分的是几分之一
(1)
( )
(2)
( )
(3)
( )
[让学生巩固前面学到的知识,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正确让出几分之一]
师小结:观察的角度不同,同一部分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因些我们在解释分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不错,个个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帮明明解决了那么多问题,在帮助他的同时,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1)由学生小结就能够了解到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或学生掌握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具体情况,若还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或下节课进行补救(也可课后补救)。(2)教师的小结能够高度概括与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
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几分之一(91~93)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对分数已有所接触,认识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初步知道了分数的含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几份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不同处是:把一个物体扩展为一些物体,即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认识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这点是学生对分数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本单元教学分数的核心与难点。学好本单元知识,对学生今后解决分数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方法与过程: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积分这样的含义。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程的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以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三)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几分之一的概念不仅是学生们对几分之一的认识,更是为以后学习几分之几和小数奠定了基础知识。分子同为1分母不同的2个分数的比较,是进一步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和掌握。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几分之一的概念及含义是学生们初步对分数的学习,这个概念对学生们来说比较陌生,也比较抽象。]
二、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设计及依据
教学方法:以“引导发现法”为主多法相助(如讲解法、演示法、暗示法等) 。
[“引导发现法”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自己探究或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这样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是最深刻和最牢固的。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使其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但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要一法为主多法相助。]
(二)教具准备:课件、圆形纸张、方形纸张、彩笔。
[几分之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几分之一,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等贯于始终,从而要准备好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具。]
三、说学法
(一)学法的指导及理论依据
学法的指导:于本课使用“探究、讨论、讲解、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真正做到“互动”。
[遵循了“ (从) 感知→(经) 表象→(到) 概念”这一认知规律,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眼观察等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二)学具准备:圆形纸张、正方形纸张、彩笔。
[由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让学生经历“动”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或经验,这样就必须准备更多适合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学习用具。]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四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段《西游记》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一片桃园,停下来休息。这时孙悟空大喊说:“哇!好大的桃子啊!”
猪八戒看着又大又红的桃子馋的是直流口水(课件出示)问师傅:“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师傅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悟空和八戒不假思索的说:“没问题!”师傅问:“有四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请写下这个数。八戒说:“这太简单了!”提笔就写了个2。师傅接问:“要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的几个?请写下这个数。”悟空手快,顺手写下了“1”。师傅不紧不慢的说:“要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该怎么写呢?”半个,可是半个用一个数怎么表示呢?这兄弟俩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
老师:同学们,你们会吗?能帮这个忙吗?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来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演示分月饼的过程。
老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一半怎么表示呢?
[这里要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半和一个的不同]
1学生:可以用“”表示 2
1老师:怎么写? 哪一个同学会写? 2
指名学生回答。
1(2)指导学生读写 2
老师:在写二分之一时,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在短横线的下边写数字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是2份。. 最后在短横线上写数字1,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个分数就读作:二分之一。 学生书空,齐读。
老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写一遍, 再读一读。
老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
1 。(课件演示) 2
老师:这一半是这块月饼的多少?
1学生:是这块月饼的。 2
老师:那这一半呢?。
1学生:也是这块月饼的2
老师:现在同学们自己拿圆形纸张和笔跟老师一起在纸上划一划,分一分
带学生在圆形纸张在纸上分二分之一
学生动手操作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写一写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老师:刚才呀,我们通过平均分成了两份,认识了二分之一。瞧, 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
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怎么来表示呢?
(对折)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真聪明。先不忙,听好要求:拿一张 长方形纸,折一折,涂色表示它的二分之一,生动手操作。
老师:同学们,折完了吗?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可是光给老师看不 行,我们的作品还得和全班同学分享,你们说是不是?(是)谁愿意 第一个来展示,好请到前面来,生交流,谁的折法跟他的一样?哎! 其他同学你们是怎么折的,展示其他同学不同的折法。
老师:看来呀,一张长方形的纸,既可以横着对折,也可以竖着对 折,还可以怎么对折?(斜着)多聪明的折法。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已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黑色部分的是几分之一
(1)
( )
(2)
( )
(3)
( )
[让学生巩固前面学到的知识,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正确让出几分之一]
师小结:观察的角度不同,同一部分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因些我们在解释分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不错,个个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帮明明解决了那么多问题,在帮助他的同时,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1)由学生小结就能够了解到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或学生掌握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具体情况,若还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或下节课进行补救(也可课后补救)。(2)教师的小结能够高度概括与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