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借助新课改的强劲东风,认真贯彻和落实联合校在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的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更好地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 学情分析

六一班共有学生47人。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

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在语文教学上,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每月继续向学生推荐一、两本好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自主拟题作文练习和作文指导。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和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的指导。相信学生的习作会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七个。综合性学习1个。教材除了安排

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项目外,还安排了重点练习项目:一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扎扎实实练好写字基本功;二是常用词语的训练,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三是阅读训练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四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四、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准确认读汉字204个,其中15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

(3)关于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关于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5)关于综合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些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些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重点、难点:

1、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难点:在阅读中学习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六、方法和措施

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1)正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自学课文生字。

(2)加强学生词、句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积累。

(3)继续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努力激发学生多读、要在读中悟情。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早读、晚读和课堂训练等时间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坚持多读少讲。

2、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学生自生的各方面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努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

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安排,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进行自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4、指导学生自学“读写例话”并将所学运用于今后的学习。

5、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抓住作业质量不放松。

6、注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要尽

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七、振兴阅读

(一)阅读内容

1、背诵课标古诗66-70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10首

2、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宝葫芦的秘密》

3、必读书目:《最后一头战象》、《疯羊血顶儿》、《夏洛的网》、《绿

山墙的安妮》、《城南旧事》、《爱的教育》

(二)阅读措施

1、保证阅读时间。每周上一节阅读课进行指导,必须让学生真正阅读,除

此之外,每天安排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2、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及时上好阅读推荐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方法指导课,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甄别课外书的指导,使学生抵制不良图书。

3、每人必备一本采蜜集,对课外阅读的精彩内容进行摘抄,积累好词佳句。教师经常批阅检查,定期展示。对读书认真做笔记的同学进行表彰。

4、设立班级图书角,学生自愿捐出个人图书,相互借阅,资源共享。

5、提倡亲子共读。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竭力向家长推荐小学生课外读物,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多看名家经典,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交流孩子读书的方法与看法,鼓励家庭建立“小书房”,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6、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期末根据各项活动结果,评选班级的书香少年,进行表扬。

八、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同联合校进度

第一单元 14--16课时 第二单元 10--13课时

第三单元 10—12课时 期中阶段性评价 一周

第四单元 10—11课时 第五单元 10—12课时

第六单元 12--14课时 第七单元 12—14课时

复习 两周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借助新课改的强劲东风,认真贯彻和落实联合校在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的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更好地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 学情分析

六一班共有学生47人。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

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在语文教学上,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每月继续向学生推荐一、两本好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自主拟题作文练习和作文指导。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和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的指导。相信学生的习作会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七个。综合性学习1个。教材除了安排

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项目外,还安排了重点练习项目:一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扎扎实实练好写字基本功;二是常用词语的训练,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三是阅读训练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四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四、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准确认读汉字204个,其中15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

(3)关于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关于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5)关于综合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些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些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重点、难点:

1、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难点:在阅读中学习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六、方法和措施

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1)正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自学课文生字。

(2)加强学生词、句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积累。

(3)继续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努力激发学生多读、要在读中悟情。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早读、晚读和课堂训练等时间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坚持多读少讲。

2、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学生自生的各方面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努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

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安排,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进行自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4、指导学生自学“读写例话”并将所学运用于今后的学习。

5、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抓住作业质量不放松。

6、注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要尽

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七、振兴阅读

(一)阅读内容

1、背诵课标古诗66-70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10首

2、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宝葫芦的秘密》

3、必读书目:《最后一头战象》、《疯羊血顶儿》、《夏洛的网》、《绿

山墙的安妮》、《城南旧事》、《爱的教育》

(二)阅读措施

1、保证阅读时间。每周上一节阅读课进行指导,必须让学生真正阅读,除

此之外,每天安排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2、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及时上好阅读推荐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方法指导课,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甄别课外书的指导,使学生抵制不良图书。

3、每人必备一本采蜜集,对课外阅读的精彩内容进行摘抄,积累好词佳句。教师经常批阅检查,定期展示。对读书认真做笔记的同学进行表彰。

4、设立班级图书角,学生自愿捐出个人图书,相互借阅,资源共享。

5、提倡亲子共读。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竭力向家长推荐小学生课外读物,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多看名家经典,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交流孩子读书的方法与看法,鼓励家庭建立“小书房”,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6、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期末根据各项活动结果,评选班级的书香少年,进行表扬。

八、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同联合校进度

第一单元 14--16课时 第二单元 10--13课时

第三单元 10—12课时 期中阶段性评价 一周

第四单元 10—11课时 第五单元 10—12课时

第六单元 12--14课时 第七单元 12—14课时

复习 两周


相关文章

  •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工作计划 永州市第九中学 杨军 2017年8月31日 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高标准的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 全国站 首页 小升初 杯赛竞赛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教学资源 小学试题 趣味乐园 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 小学作文 家庭教育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展开 全国站 小升初 资讯 政策 择校 备考 经验 面试 简 ...查看


  • 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部编语 文教材教学计划 蒿坪镇初级中学 王世春 为了搞好七年级上册部编语文教材的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现拟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部 ...查看


  • 人教版2016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工作计划 成都市天一学校 张健 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高标准的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 ...查看


  • 宫利霞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2)班语文教学计划 项桥初级中学:宫利霞 二0一四九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在实施新课改中,教师热心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取 ...查看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查看


  •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
  •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 陆奕武 一. 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 ...查看


  •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33人,其中男18人.他们来自周围的8个村庄,这群孩子天真活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养成了学习习惯,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自觉的完成各项作业,平时学生比较喜欢 ...查看


  •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因为年龄都比较小,大多活泼好动,所以对于小学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显得不大适应.有个别因注意力不集中,根本无法正常上课.但他们都非常向往小学的生活,并且求知 ...查看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培优补差计划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培优补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