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书法名篇

唐宋八大家书法名篇,见字如见人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他们的书法造诣也是相当令人惊叹!

1、韩愈(768—826)

▲ 韩愈《长安道诗帖》局部

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今天我们能看到他作的很多散文,从碑帖中能看见他的书法:

韩愈《揪树帖》

▲ 韩愈《盆池诗帖》

▲ 韩愈《桃林诗帖》

▲ 韩愈《余杭北关鬴》

2、柳宗元(773—819)

▲ 柳宗元《龙城石刻》

一直以来学界对柳宗元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文学和思想体系方面,对于其书法的研究几乎空缺。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成就遮蔽了其书法上的贡献。仅存的《龙城石刻》又一直存在争议。不能看到全貌实属一大遗憾!

3

、苏轼(1037—1101)

▲ 苏轼《寒食帖》局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大名,举国皆知,本文不作累述。

▲ 苏轼《尊丈帖》 约书于1093年(元祐八年)

▲ 苏轼《归安丘园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苏轼《邂逅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厉害的一个人,可是,他的字没有王羲之的随意,颜真卿的工整,张旭的洒脱。乍一看,他写的字怎这么“丑”呢?苏轼就说了,我这个字很特殊啊,颜真卿那个叫颜体,柳公权的叫柳体,我这个字呢,叫石压蛤蟆体!

▲ 苏轼《宝月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是善于调侃嘲弄自己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书法俊美的时候,他确说自己的书法是“石压蛤蟆体”,是被石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其实,这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精彩正在于此。

▲ 苏轼《致季常尺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苏轼《阳羡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 苏轼《屏事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 苏轼《致南圭使君帖》 书于1096年(绍圣三年) 行书

▲ 渡海帖局部

4、苏洵(1009—1066)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工于书法,气韵有余。

▲ 苏洵 《道中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苏洵 《道中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苏洵《道中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洵 《陈元实夜来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苏洵 《陈元实夜来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苏辙(1039—1112)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号颖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

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为文注重养气,风格汪洋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

6、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我们再看看“一代文宗”的书法水平怎么样?

▲ 欧阳修《集古录》

欧阳修,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 欧阳修《自书诗文稿卷》

▲ 欧阳修《灼艾帖》

▲ 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執事》

欧阳修善写楷书。苏东坡曾中肯地评述他的书法特色:“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这段话不但明白地指出欧阳修的书法面貌,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真是所谓的“书如其人”。

7、王安石(1021—1086)

▲ 王安石《过从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王安石,人们往往更加关注他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一面,忽略他作为书法家的一面。王安石的书法虽然不能与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但在当时有很高的评价。苏东坡称王安石书法乃是无法之法,不可学。米芾说王安石学杨凝式。黄山谷说王安石,比来士大夫,惟荆公有古人气质,而不端正,然笔间甚遒。

8、曾巩(1019—1083)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祏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以文章著名于世,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50卷行世,《宋史》有传。

▲ 曾巩《局事帖》

《局事帖》是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这要从王安石说起。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与父亲皆为北宋名臣,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位和他一生关系重大——一是老师欧阳修,二是好友王安石。

他与王安石年轻时便交好,但为官之后,因政治理念不同,关系日渐尴尬。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得神宗信任,推行新法,曾巩主动要求离京外放任地方官。他未曾料想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十二年。待到写《局事帖》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

这十余年里,回京迟迟无望,曾巩的内心始终被豁达与沉郁两种情绪反复纠缠,此时,他收到一位朋友来信,或是有了希望,《局事帖》便是他写下的回信。

▲ 曾巩《局事帖》局部

这短短124个字的信中,曾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道来,读来意味深长。

▲ 曾巩《局事帖》局部

▲ 曾巩《局事帖》局部 (网络资料)

唐宋八大家书法名篇,见字如见人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他们的书法造诣也是相当令人惊叹!

1、韩愈(768—826)

▲ 韩愈《长安道诗帖》局部

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今天我们能看到他作的很多散文,从碑帖中能看见他的书法:

韩愈《揪树帖》

▲ 韩愈《盆池诗帖》

▲ 韩愈《桃林诗帖》

▲ 韩愈《余杭北关鬴》

2、柳宗元(773—819)

▲ 柳宗元《龙城石刻》

一直以来学界对柳宗元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文学和思想体系方面,对于其书法的研究几乎空缺。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成就遮蔽了其书法上的贡献。仅存的《龙城石刻》又一直存在争议。不能看到全貌实属一大遗憾!

3

、苏轼(1037—1101)

▲ 苏轼《寒食帖》局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大名,举国皆知,本文不作累述。

▲ 苏轼《尊丈帖》 约书于1093年(元祐八年)

▲ 苏轼《归安丘园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苏轼《邂逅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厉害的一个人,可是,他的字没有王羲之的随意,颜真卿的工整,张旭的洒脱。乍一看,他写的字怎这么“丑”呢?苏轼就说了,我这个字很特殊啊,颜真卿那个叫颜体,柳公权的叫柳体,我这个字呢,叫石压蛤蟆体!

▲ 苏轼《宝月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是善于调侃嘲弄自己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书法俊美的时候,他确说自己的书法是“石压蛤蟆体”,是被石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其实,这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精彩正在于此。

▲ 苏轼《致季常尺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苏轼《阳羡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 苏轼《屏事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 苏轼《致南圭使君帖》 书于1096年(绍圣三年) 行书

▲ 渡海帖局部

4、苏洵(1009—1066)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工于书法,气韵有余。

▲ 苏洵 《道中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苏洵 《道中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苏洵《道中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洵 《陈元实夜来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苏洵 《陈元实夜来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苏辙(1039—1112)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号颖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

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为文注重养气,风格汪洋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

6、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我们再看看“一代文宗”的书法水平怎么样?

▲ 欧阳修《集古录》

欧阳修,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 欧阳修《自书诗文稿卷》

▲ 欧阳修《灼艾帖》

▲ 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執事》

欧阳修善写楷书。苏东坡曾中肯地评述他的书法特色:“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这段话不但明白地指出欧阳修的书法面貌,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真是所谓的“书如其人”。

7、王安石(1021—1086)

▲ 王安石《过从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王安石,人们往往更加关注他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一面,忽略他作为书法家的一面。王安石的书法虽然不能与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但在当时有很高的评价。苏东坡称王安石书法乃是无法之法,不可学。米芾说王安石学杨凝式。黄山谷说王安石,比来士大夫,惟荆公有古人气质,而不端正,然笔间甚遒。

8、曾巩(1019—1083)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祏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以文章著名于世,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50卷行世,《宋史》有传。

▲ 曾巩《局事帖》

《局事帖》是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这要从王安石说起。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与父亲皆为北宋名臣,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位和他一生关系重大——一是老师欧阳修,二是好友王安石。

他与王安石年轻时便交好,但为官之后,因政治理念不同,关系日渐尴尬。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得神宗信任,推行新法,曾巩主动要求离京外放任地方官。他未曾料想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十二年。待到写《局事帖》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

这十余年里,回京迟迟无望,曾巩的内心始终被豁达与沉郁两种情绪反复纠缠,此时,他收到一位朋友来信,或是有了希望,《局事帖》便是他写下的回信。

▲ 曾巩《局事帖》局部

这短短124个字的信中,曾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道来,读来意味深长。

▲ 曾巩《局事帖》局部

▲ 曾巩《局事帖》局部 (网络资料)


相关文章

  • 励志名言书法 企业办公室装饰必选
  • 是你对未来的向往; 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你终将创造美好的明天. 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少不了励志名言书法的陪伴,一幅铿锵坚决的励志名言书法,可以让人重新相信自己,再次展望未来,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勇敢平波,这就是励志的力量.一句简短有力的话可以带 ...查看


  • 大学生创意读书节策划
  • 大学生创意读书节策划 一.活动背景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校园"是我校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弘扬先进文化,打造精神高地的有效途径.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查看


  • 小学生必会常识
  • 小学生必会常识 1.民间崇拜的各业祖师 理发业祖师:吕洞宾 裁缝业祖师:轩辕氏 蚕丝业祖师:缧祖 织布业祖师:黄道婆 火腿业祖师:宗泽 木匠业祖师:鲁班 竹匠业祖师:泰山 酿酒业祖师:杜康 中医业祖师:华佗 茶叶行祖师:陆羽 染坊业祖师:葛 ...查看


  •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新华中学 沈洪贞 设计思路 文章抒发的人生哲理,发表的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对我们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比较难理解,基于此,在教学时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逐步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得出自己的生命感悟. ...查看


  • 评书法艺术:怎么写与写什么
  • 这些天,一则书法界的"站台"新闻引发了网络吐槽,众多声音齐齐指向一个逆天之问--书法,到底还要不要底线?新闻讲道,某书坛大佬为一位"书法家"的展览站台,无视该人水平之令人咋舌,说了一些与实际水准不相符 ...查看


  • 上海书法家协会书法9级理论考试
  • 一 选择题 1."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2.最早的名人墨迹:平复帖(陆机),伯远帖,出师颂 3.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虎 4.哪些是行书作品:(1)十七帖(草书) (2)争座位帖(行书) (3)雁塔圣 ...查看


  • 家里挂什么字画比较好 易从网经典款书法作品推荐
  • 易从字画官网:www.yczihua.com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更多的需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空间.领域及归属,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休息场所文化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建筑装饰装修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看惯了钢筋混凝土 ...查看


  • 客厅中堂画挂什么样的好 适合做中堂的书法作品推荐
  • 也要谐调得体.一是要悬挂书法手写真迹,不可用印刷品.复制品.塑画等来凑数,古人有云"家居无字画,也是俗人家",所以中国书法字画更适合悬挂在客厅中堂.二是空间广阔,字画尤其勿与挂钟.空调.壁灯以及什么阿猫阿狗等现代工艺品挤 ...查看


  • 我与学校共发展演讲稿
  •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与学校共发展>. 转眼间,站上三尺讲台将近xx年了,我在这十七年里收获很多:校领导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