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 11—8 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在机械或部件的设计、装配、检验和维修工作中,在进行技术革新、技术交流过程中,都需要看装配图。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看装配图的能力。看装配图的目的要求是:

(1)了解机器或部件的性能、作用和工作原理。

(2)了解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拆装顺序以及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作用。

(3)了解职其他组成部分,了解主要尺寸、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等。

现以图11—27钻模为例,介绍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一、概括了解部件作用和组成

看装配图时首先由标题栏了解职该机器或部件 的名称;由明细栏了解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各种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及标准件的规格,估计机器或部件的复杂程度;由画图的比例、视图大小和外形尺寸,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大小。由产品说明书和有关资料,联系生产实践知识,了解机器部件的性能、功用等,从而对装配图和内容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如图11—27所示,从标题栏可各该部件名称为钻模;对照图上的序号和明细栏。可知它由26种零件组成,其中12种为标准件,14种为非标准件,从中可看出各零件的大致位置;根据实践知识或查阅说明书及有关资料,大致可知它是钻床上所用的一种夹具都具有定位、夹具,是钻孔时用来夹紧工件和定位的,同时也起导向作用。一般夹具都具有夹紧和导向三个部分。

二、析视图明确表达目的

要首先找到主视图瑞根据投影关系识别出其他视图的名称,找出剖视图、断面图所对应的剖切位置,向视图或局部视图的投射方向,识别出表达方法的名称,从而明确各视图表达的意图和重点,为下一步深入看图休憩准备。

钻模装配图采用了主、俯、左三个基本视图,此处还采用了剖视图“B—B”、局部视图“C”和单独用点画线画出的V型铁换位示意图。各视图分析如下:

(1)主视图 采用了全剖视(“A—A”),表达工件在轴向用调整螺钉16定位(图中用双点画线表示工件),同时也表达快换钻套8的结构及与工件的相对位置等。

(2)俯视图 主要表达钻模的部分零件的外部形状、相对位置;并用局部剖视表达斜齿轴19与钻模体1的装配关系等。

(3)左视图 采用了两平面剖切画成的全剖视:“D—D”和剖中剖(“E—E”),表达要作径向用V型铁4定位,用V型压板5夹紧,以胶表达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和传动关系等。

(4) 视图 “B—B”表达引导柱13的结构及安装情况;局部视图“C”表达挡板14的安装情况;V型铁口假想示意图表示当加工工件小于30时的安装情况。

三、 分析工伯原理和装配关系

这是深入看图的重要阶段。可先从反映工作原理、装配关系较明显的视图入手,抓主要装配干线或传动路线,分析有关零件的运动情况和装配关系;然后抓其他装配干线,继续分析工伯原理装配关系、零件的连接、定位以及配合的松紧度等。此外 ,对运动件的润滑、密封方式等内容,也应分析了解。

对于不同的部件,其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一般的减速器,可抓传动路线,从输入端开始逐步分析到输出端。对钻模来说,则可从工伯定位、夹紧部分开始分析,然后分析导向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1、 析定位部分

主要看主、左视图和局部视图“C”。看左视图,工件放在V型铁4上,为了保证钻孔位

置的精度,V型铁用两个六角螺钉2装在钻模体1上,并用平键3定位。看主视图,工件的右端是调整螺钉16,它安装在挡板14的螺孔内,并可用六角扁螺母15锁紧。看主视图“C”,挡板14用两个内六角螺钉25固定在钻模体1 的侧面,并用两个圆梯形销定位,看主、左视图双点画线所表示的被加工的工件,主要靠V型铁4上的V型槽和调整螺钉16来定位。

2、 析夹紧部分

主要看左、俯视图。工件上方是V型压板5,它用两个圆柱螺钉21与模板6连接。而快换钻套8是通过衬套7装入模板6的孔内,快换钻套由螺钉9压紧,防止钻孔时快换钻套转动或轴向移动模板6装在斜齿杆10上,用螺钉12固定。斜齿杆的下部插入钻模体1内,并与斜齿轴19啮合。斜齿轴的右部装有锥套18,锥套用圆栏销17固定在钻模体的孔内。斜齿轴的右端用圆栏销20与操纵手柄连接。

斜齿轴19为左旋斜齿,当向下扳动手柄时,斜齿轴转动,带动斜齿杆10向下移动,通过模板6使V型压铁5夹紧工伯,因夹紧力的反作用使斜齿轴产生一个向左的轴向力,由斜齿轴的锥体部分与锥套18的锥孔使斜齿轴锁紧,从而锁住速效肥料紧力。当向上扳动手柄时,斜齿轴转动,带动斜齿杆向上移动,由于斜齿的作用又使斜齿轴产生向右的轴向力,使锁紧变为松开,并由斜齿杆通过模板使V型压板向上移动而松开工件。

3、 分析导向部分

主要看主、俯视图和剖视图“B—B”。为了使夹紧或放松动作要靠,在斜齿杆的两侧装有两个引导栏13,引导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装入模板6和钻模体1的孔中,引导柱与模板是一起运动的。

钻模中的主要配合关系有:钻模体1与平键3的配合采用(轴制间隙配合),是为了基轴制间隙配合),是为了保证定位精度;而平键3与4的配合为(基轴制间隙配合),是为了V型铁换们时容易拆卸。引导柱13与钻模体1的配合选用(基孔制间隙配合),间隙较小, 保证引导柱的运动精度。其他配合关系,读者自行分析。

四、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

对于标准件、常用件比较容易看懂。对于一般零件有简有繁,它们的作用和地位又各不相同,通常先从主要零件开始分析,并且最好从表达该零件最明显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利用图上序号指引线找出零件所在的位置和范围,利用结构的合理性特征、配合或连接关系等,找出对应的投影关系,即可将零件的视图从装配线图中分离出来,想象出它的形状,分析它的作用。这样逐一分析每个零件,便可弄清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和零件间的装配线关系,这 是看懂装配图的重要标志。

例如 分析图11—27钻模中的主体零件钻模体1:

利用上述方法,从装配图中将钻模体的轮廓与相关的其他零件的轮廓分离出来,想象出它的形状,分析它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并分析每个视图重点表达式了它的哪些结构。从图11—27中可看出,主视图(剖视图“A—A”)、左视图(“D—D”)和(“E —E”)主要表达了

钻模体的内部构造;俯视图主要表达了钻模体的外部形状。用开体分析法可知,钻模体由四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和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 底部是带有空腔的长方体底板。看主、左视图可知,钻模体下部空腔主要是为了减小钻模体底面的加工面,使其与机床工作台面良好接触,并便于拆装内六角螺钉2,也不运动件斜齿杆10提供活动空间。

(2) 在长方形文化节板的上方前部是一阶梯形长方板,其上有一长方槽,长方槽子两侧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等腰三角形。看左视图分析右知,长方柄是为安装时间定位键3,阶梯孔是为安装时间内六角螺钉,以固定V型号铁4所用。

(3)在长体底板上方后部有一拱形体,其内部矛盾为一阶梯孔。看左、俯视图分析可知,拱形体内的阶梯孔是为安装时间斜齿轴19所用。为了便于加工,该阶梯孔休憩成通孔,左端为保证密封加设了堵塞26。

(4)在拱形体上部有一腰形柱体与它相贯,腰形柱体中间是一通孔,两侧有阶梯孔。看主、俯、左视图和剖视图“B —B”分析可知,腰形柱体中间的通孔是为安装时间斜齿杆10,两侧的阶梯孔是为安装时间引导柱13用的。斜齿轴与钻模体上孔的配合为 ,则孔应为 ;引导柱与钻模体上孔的配合为 ,则孔应为 ;两引导 柱孔中心距为 ;引导柱下方的小孔是为装配线时排气用的。

通过上述分析,对钻模体就有了完整的认识,如图11—28钻模体轴测图和图11—29钻模体零件图。当把部件中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都不得看清楚之后,各个零件联系起来,便可想像出一个完整的部件(如钻模)形状,如图11—30所示。

五、归纳总结

在对机器或部件 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各零件的结构武装进行分析之后,还应对装配图上所注的尺寸 和技术落后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从而了解机器或部件 的设计意图和装配线工艺性等,并弄清各零件的拆装顺序。经过归纳总结,加深对机器或部件的认识,完成看装配图的全过程,并为拆画零件图打下基础。

§ 11—8 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在机械或部件的设计、装配、检验和维修工作中,在进行技术革新、技术交流过程中,都需要看装配图。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看装配图的能力。看装配图的目的要求是:

(1)了解机器或部件的性能、作用和工作原理。

(2)了解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拆装顺序以及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作用。

(3)了解职其他组成部分,了解主要尺寸、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等。

现以图11—27钻模为例,介绍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一、概括了解部件作用和组成

看装配图时首先由标题栏了解职该机器或部件 的名称;由明细栏了解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各种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及标准件的规格,估计机器或部件的复杂程度;由画图的比例、视图大小和外形尺寸,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大小。由产品说明书和有关资料,联系生产实践知识,了解机器部件的性能、功用等,从而对装配图和内容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如图11—27所示,从标题栏可各该部件名称为钻模;对照图上的序号和明细栏。可知它由26种零件组成,其中12种为标准件,14种为非标准件,从中可看出各零件的大致位置;根据实践知识或查阅说明书及有关资料,大致可知它是钻床上所用的一种夹具都具有定位、夹具,是钻孔时用来夹紧工件和定位的,同时也起导向作用。一般夹具都具有夹紧和导向三个部分。

二、析视图明确表达目的

要首先找到主视图瑞根据投影关系识别出其他视图的名称,找出剖视图、断面图所对应的剖切位置,向视图或局部视图的投射方向,识别出表达方法的名称,从而明确各视图表达的意图和重点,为下一步深入看图休憩准备。

钻模装配图采用了主、俯、左三个基本视图,此处还采用了剖视图“B—B”、局部视图“C”和单独用点画线画出的V型铁换位示意图。各视图分析如下:

(1)主视图 采用了全剖视(“A—A”),表达工件在轴向用调整螺钉16定位(图中用双点画线表示工件),同时也表达快换钻套8的结构及与工件的相对位置等。

(2)俯视图 主要表达钻模的部分零件的外部形状、相对位置;并用局部剖视表达斜齿轴19与钻模体1的装配关系等。

(3)左视图 采用了两平面剖切画成的全剖视:“D—D”和剖中剖(“E—E”),表达要作径向用V型铁4定位,用V型压板5夹紧,以胶表达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和传动关系等。

(4) 视图 “B—B”表达引导柱13的结构及安装情况;局部视图“C”表达挡板14的安装情况;V型铁口假想示意图表示当加工工件小于30时的安装情况。

三、 分析工伯原理和装配关系

这是深入看图的重要阶段。可先从反映工作原理、装配关系较明显的视图入手,抓主要装配干线或传动路线,分析有关零件的运动情况和装配关系;然后抓其他装配干线,继续分析工伯原理装配关系、零件的连接、定位以及配合的松紧度等。此外 ,对运动件的润滑、密封方式等内容,也应分析了解。

对于不同的部件,其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一般的减速器,可抓传动路线,从输入端开始逐步分析到输出端。对钻模来说,则可从工伯定位、夹紧部分开始分析,然后分析导向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1、 析定位部分

主要看主、左视图和局部视图“C”。看左视图,工件放在V型铁4上,为了保证钻孔位

置的精度,V型铁用两个六角螺钉2装在钻模体1上,并用平键3定位。看主视图,工件的右端是调整螺钉16,它安装在挡板14的螺孔内,并可用六角扁螺母15锁紧。看主视图“C”,挡板14用两个内六角螺钉25固定在钻模体1 的侧面,并用两个圆梯形销定位,看主、左视图双点画线所表示的被加工的工件,主要靠V型铁4上的V型槽和调整螺钉16来定位。

2、 析夹紧部分

主要看左、俯视图。工件上方是V型压板5,它用两个圆柱螺钉21与模板6连接。而快换钻套8是通过衬套7装入模板6的孔内,快换钻套由螺钉9压紧,防止钻孔时快换钻套转动或轴向移动模板6装在斜齿杆10上,用螺钉12固定。斜齿杆的下部插入钻模体1内,并与斜齿轴19啮合。斜齿轴的右部装有锥套18,锥套用圆栏销17固定在钻模体的孔内。斜齿轴的右端用圆栏销20与操纵手柄连接。

斜齿轴19为左旋斜齿,当向下扳动手柄时,斜齿轴转动,带动斜齿杆10向下移动,通过模板6使V型压铁5夹紧工伯,因夹紧力的反作用使斜齿轴产生一个向左的轴向力,由斜齿轴的锥体部分与锥套18的锥孔使斜齿轴锁紧,从而锁住速效肥料紧力。当向上扳动手柄时,斜齿轴转动,带动斜齿杆向上移动,由于斜齿的作用又使斜齿轴产生向右的轴向力,使锁紧变为松开,并由斜齿杆通过模板使V型压板向上移动而松开工件。

3、 分析导向部分

主要看主、俯视图和剖视图“B—B”。为了使夹紧或放松动作要靠,在斜齿杆的两侧装有两个引导栏13,引导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装入模板6和钻模体1的孔中,引导柱与模板是一起运动的。

钻模中的主要配合关系有:钻模体1与平键3的配合采用(轴制间隙配合),是为了基轴制间隙配合),是为了保证定位精度;而平键3与4的配合为(基轴制间隙配合),是为了V型铁换们时容易拆卸。引导柱13与钻模体1的配合选用(基孔制间隙配合),间隙较小, 保证引导柱的运动精度。其他配合关系,读者自行分析。

四、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

对于标准件、常用件比较容易看懂。对于一般零件有简有繁,它们的作用和地位又各不相同,通常先从主要零件开始分析,并且最好从表达该零件最明显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利用图上序号指引线找出零件所在的位置和范围,利用结构的合理性特征、配合或连接关系等,找出对应的投影关系,即可将零件的视图从装配线图中分离出来,想象出它的形状,分析它的作用。这样逐一分析每个零件,便可弄清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和零件间的装配线关系,这 是看懂装配图的重要标志。

例如 分析图11—27钻模中的主体零件钻模体1:

利用上述方法,从装配图中将钻模体的轮廓与相关的其他零件的轮廓分离出来,想象出它的形状,分析它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并分析每个视图重点表达式了它的哪些结构。从图11—27中可看出,主视图(剖视图“A—A”)、左视图(“D—D”)和(“E —E”)主要表达了

钻模体的内部构造;俯视图主要表达了钻模体的外部形状。用开体分析法可知,钻模体由四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和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 底部是带有空腔的长方体底板。看主、左视图可知,钻模体下部空腔主要是为了减小钻模体底面的加工面,使其与机床工作台面良好接触,并便于拆装内六角螺钉2,也不运动件斜齿杆10提供活动空间。

(2) 在长方形文化节板的上方前部是一阶梯形长方板,其上有一长方槽,长方槽子两侧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等腰三角形。看左视图分析右知,长方柄是为安装时间定位键3,阶梯孔是为安装时间内六角螺钉,以固定V型号铁4所用。

(3)在长体底板上方后部有一拱形体,其内部矛盾为一阶梯孔。看左、俯视图分析可知,拱形体内的阶梯孔是为安装时间斜齿轴19所用。为了便于加工,该阶梯孔休憩成通孔,左端为保证密封加设了堵塞26。

(4)在拱形体上部有一腰形柱体与它相贯,腰形柱体中间是一通孔,两侧有阶梯孔。看主、俯、左视图和剖视图“B —B”分析可知,腰形柱体中间的通孔是为安装时间斜齿杆10,两侧的阶梯孔是为安装时间引导柱13用的。斜齿轴与钻模体上孔的配合为 ,则孔应为 ;引导柱与钻模体上孔的配合为 ,则孔应为 ;两引导 柱孔中心距为 ;引导柱下方的小孔是为装配线时排气用的。

通过上述分析,对钻模体就有了完整的认识,如图11—28钻模体轴测图和图11—29钻模体零件图。当把部件中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都不得看清楚之后,各个零件联系起来,便可想像出一个完整的部件(如钻模)形状,如图11—30所示。

五、归纳总结

在对机器或部件 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各零件的结构武装进行分析之后,还应对装配图上所注的尺寸 和技术落后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从而了解机器或部件 的设计意图和装配线工艺性等,并弄清各零件的拆装顺序。经过归纳总结,加深对机器或部件的认识,完成看装配图的全过程,并为拆画零件图打下基础。


相关文章

  • [三维实体造型技术]教学大纲
  • <三维实体造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三维实体造型技术 英文名称:3D solid modeling techniques 课程代码:0110188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总 学 时:32(上机) ...查看


  • 现代模具设计方法 08实验指导书 新模版
  • <现代模具设计方法>实验指 导书 实验一 基于Pro/E Wildfire 3.0设计软件初步练 习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Pro/E WILDFIRE3.0的工作界面和操作,为后面的几何造型.模具设计. ...查看


  • 基于Proe的玩具挖掘机设计与仿真毕业设计说明书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 绪论 第 1 页 共 43 页 21世纪,节约型.可持续型的产品成为了当代主流,那么制造业必然要成为改造的对象,产品从研发到制造成型都需要探究最科学的试验与生产方法.三维软件的诞生就符合了现代化社会的高 ...查看


  •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基础.机械图样的表达.机械图样的识读.计算机绘图基础等.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 ...查看


  • ProE的齿轮泵的机构及零件设计
  • Pro/E的齿轮泵的机构及零件设计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07 模 具 学 期:2008-2009第二学期 任课老师: 提交日期:2009/06/09 目录 一. 课程设计目的.任务及其要求 ···················· ...查看


  • 模具拆装实训
  • 模具拆装实实习指导书 主编 虎鹏亮 主审 鉴定所 冶金技师学院 一 实训的性质„„„„„„„„„„„„„„„„„„„„„„„„„„..1 二实习目的„„„„„„„„„„„„„„„„„„„„„„„„„„„...1 三实习条件„„„„„„„„„ ...查看


  • 钳工技师论文
  • 技师论文 工种:钳工 题目:冲压模具冲裁间隙装配新方法 姓 名:卢彦军 身份证号:. 等 级:技师 准考证号: 培训单位: 鉴定单位: 日 期:2010年11月7日 冲压模具冲裁间隙装配新方法 作者: 时间:2010年11月13日 摘要: ...查看


  • [冲压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2006
  • <冲压工艺工装> 课程设计指导书 2004年10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冷冲压模具设计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材料成型工艺>.<模具制造工艺>等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 ...查看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轴系部件设计)--王成志
  •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单级齿轮减速器轴系部件设计) (建环专业用)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王成志 2013年12月 1/35 第一章 概述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机 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