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成语
1. 不耻下问: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识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这个成语只能形容辈分高或学识多的人向辈分低或学识少的人请教)
2. 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含贬义。 (现在常误用来形容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3.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4.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
5. 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6.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7. 处心积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现常被误用为用尽心力想办成一件好事,混淆了成语的感情色彩。)
8. 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被人的帮助。)
9.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兴起、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现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10.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11. 汗牛充栋:驾牛车运书,牛累的出汗;收书入库,堆过屋梁。形容书籍极多。(现在常被误用为牛很多,屋子里快装不下了。)
12. 慷慨解囊:形容在经济上豪爽大方地给别人帮助。(现常被误用来形容在一般性的请客或交费时,某人出手很大方。)
13. 夸夸其谈:形容浮夸、不切实际的大发议论,含贬义。(常被误用来形容连续不断地讲述某件事,不含贬义。)
14. 美轮美奂: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众多。(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
15.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易被误用来形容缺乏整体概念。)
16. 情不自禁:情感激动,不能自制。(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表现感情不能自制的语境中,有时会被误用来表示忍不住某种行为。)
17.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常被误用为形容景物。)
18.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多误用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9.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20. 神机妙算:神机,非凡的机智;算,算计,计谋。非凡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智谋超群出众,褒义词。(现常被误用来形容反面人物很有计谋,混淆了成语的感情色彩。)
21. 始作俑者:比喻首开恶例的人,含贬义。(现常被误解为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完成某一项任务的人,混淆了词语的感情色彩。)
22. 首当其冲:比喻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
23. 随声附和:无主见地或随便地跟着别人说。(经常被误用为统一别人的意见或观点,响应别人。)
24. 叹为观止:用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常被误用为因某事的坏的一方面而惊奇,感叹。)
25. 万马齐喑:喑,哑。数万匹马都哑然无声了。比喻沉闷的局面。(常被误用为千万匹马鸣叫。)
26. 万人空巷: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常被误用为表示街上空无一人。)
27. 望其项背:能够看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难
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现在误用为“赶不上”,这是错误的。)
28.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被误用为贬义词。)
29.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高深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被误用来形容春天的阳光,冬天的白雪。)
30. 一挥而就:笔一挥就完成了。形容文思敏捷或笔法娴熟。(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下子就取得了成功。)
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成语
1. 不耻下问: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识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这个成语只能形容辈分高或学识多的人向辈分低或学识少的人请教)
2. 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含贬义。 (现在常误用来形容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3.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4.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
5. 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6.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7. 处心积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现常被误用为用尽心力想办成一件好事,混淆了成语的感情色彩。)
8. 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被人的帮助。)
9.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兴起、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现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10.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11. 汗牛充栋:驾牛车运书,牛累的出汗;收书入库,堆过屋梁。形容书籍极多。(现在常被误用为牛很多,屋子里快装不下了。)
12. 慷慨解囊:形容在经济上豪爽大方地给别人帮助。(现常被误用来形容在一般性的请客或交费时,某人出手很大方。)
13. 夸夸其谈:形容浮夸、不切实际的大发议论,含贬义。(常被误用来形容连续不断地讲述某件事,不含贬义。)
14. 美轮美奂: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众多。(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
15.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易被误用来形容缺乏整体概念。)
16. 情不自禁:情感激动,不能自制。(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表现感情不能自制的语境中,有时会被误用来表示忍不住某种行为。)
17.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常被误用为形容景物。)
18.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多误用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9.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20. 神机妙算:神机,非凡的机智;算,算计,计谋。非凡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智谋超群出众,褒义词。(现常被误用来形容反面人物很有计谋,混淆了成语的感情色彩。)
21. 始作俑者:比喻首开恶例的人,含贬义。(现常被误解为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完成某一项任务的人,混淆了词语的感情色彩。)
22. 首当其冲:比喻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
23. 随声附和:无主见地或随便地跟着别人说。(经常被误用为统一别人的意见或观点,响应别人。)
24. 叹为观止:用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常被误用为因某事的坏的一方面而惊奇,感叹。)
25. 万马齐喑:喑,哑。数万匹马都哑然无声了。比喻沉闷的局面。(常被误用为千万匹马鸣叫。)
26. 万人空巷: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常被误用为表示街上空无一人。)
27. 望其项背:能够看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难
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现在误用为“赶不上”,这是错误的。)
28.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被误用为贬义词。)
29.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高深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被误用来形容春天的阳光,冬天的白雪。)
30. 一挥而就:笔一挥就完成了。形容文思敏捷或笔法娴熟。(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下子就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