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能计量用电流互感器 0.5S级 0.2S级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张小莉[1**********]
工业计量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分为0.5S和0.2S级 普通配电用电流互感器分为0.5级和0.2级 其区别在于:
0.5S(0.2S)级的精度比0.5(0.2)级高。带S的是特殊的电流互感器,要求在1%-120%负荷范围内精度足够高,一般取5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精度高指S型能在更宽的电流范围内保证准确度,主要指下线电流。
一般的电流互感器要求在0.02In~Imax 范围内建成误差,见GB/T17215和15283;而S型的电流互感器则要求在0.01In~Imax范围内建成误差,见GB17883-19990.2S 0.5S交流静止式有功电度表。
目前国家标准中只规定了检测范围,并未指定具体负荷电流点。最近正在起草国家的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规定大约如下:
平衡负载1:Imax, In, 0.5In, 0.05In, 0.01In 0.5L和0.8C : Imax, In, 0.5In, 0.1In, 0.02In 不平衡负载1Imax, In, 0.5In, 0.05In 0.5LImax, In, 0.5In, 0.1In
实际上,在小量程时仪表的误差有可能是很大的一个值,这也是要求仪表检测时,常用量程要用到满量程的2/3左右的最好的原因。而0.5S(0.2S)是要求每一点的相对误差都要在0.5(0.2)级,即每一点的绝对误差与这一点的测量范围的比值要达到0.5%(0.2%),而不是每一点的绝对误差与满量程的比值达到0.5%(0.2%)。前者就是0.5S(0.2S)级,后者就是0.5(0.2)级。 如果不对,还请各位指教 按GB/T 17883的注解:IEC 60185对测量范围在0.05In~1.2 In或0.05In~1.5 In或0.05In~2 In的互感器以及准确度等级为0.2S和0.5S表与所连接互感器的测量范围必须是相同的,且只有等级为0.2S和0.5S的互感器具有本标准中工作仪表的准确度要求时,仪表的测量范围才能是0.01In~1.2 In。
注意S型互感器的特点:测量范围在0.01In~1.2 In 这里S是英文special(特殊)的意思。0.2S代表特殊用途的电流互感器的精度标准,这个特殊用途就是与0.2S的电能表配套。根据您提供的标准GB17883-1999《0.2 S级和0. 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第3.5.5条术语等级指数的定义为”仪表在本标准所定义的参比条件(包括参比值的允差)下测试,在0.0 5In~Imax间的全部电流值上,功率因数为t(三相仪表为平衡负载)时规定的允许百分数误差极限的数字。注:本标准中仪表按其等级指数分为0.2S级和0.5s级。“及第3.5.6条术语 百分数误差的定义”百分数误差由下式给出:百分数误差=〔(仪表记录的电能一真值电能)÷真值电能〕X 100%”。显然仪表记录的电能就是测得值,真值电能则可以用约定真值代替,如标准表显示的值。
根据JJG307-2006《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第5.2.4.5条b)款用标准电能表法检定电能表,电能表的等级也是按相对误差来评定的,其计算公式是:相对误差γ=〔(m0-m)/m]x×100%。其中m0是算定脉冲数(约定真值),m是实测脉冲数(测得值)。说明精度等级数字后加不加S没有任何根本性区别。
那么GB17167为什么有0.5(0.2)级和0.5S(0.2S)级呢?就误差定义而言,S级与普通级别无任何差异。 S级互感器和电能表与普通级别相比,惟一差别是下限电流更低。主要是互感器决定的,一般保证准确度的范围是额定量限的5%~120%,而S级可达到1%~120%。请注意电能表的准确度要求,通常在电流的下限处予以放宽,也就是小电流时误差要大一些。这在电能计量中就产生问题了,比如大型变电站,通常夜间负荷很低,实际上电能表经常工
作在小电流状态,导致计量误差增加,而这些变电站实际涉及的电费绝对数额却很高,很小的计量误差可能对应较大的电费金额。因此对于负荷大的用户要求采用S级仪表,主要就是为了减少这些大用户的电费计量误差。 17167 要求I类用户(I类用户为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选0.5S(0.2S)级,II类用户(II类用户为小于I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均用电量100万为了避免电能表工作在小电流状态时导致计量误差增加,使很小的计量误差产生较大的电费金额,因此对于负荷大的用户要求采用0.5S(0.2S)级仪表,主要就是为了减少这些大用户的电费计量误差。带S和不带S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当处于电流的下限时,一般等级(0.5级的)保证准确度的范围是额定量限的5%,而S级(0.5S级的)保证准确度的范围可达额定量限的1%。
另外,由于Ⅰ类和Ⅱ类用户都是大用户,因此都要使用传感器。我又认真仔细地研读了GB17883和JJG307-2006。GB17883的4.6.1条的表10规定了0.01In≤I≤0.05In时,仪表百分数误差极限≤±1.0%;0.05In≤I≤Imax时,仪表百分数误差极限≤±0.5%。而JJG307-2006的第A5.3.1条表A2“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对应栏目规定了0.02In时,仪表百分数误差极限≤±1.0%;0.05In≤I≤Imax时,仪表百分数误差极限≤±0.5%。也就是说当处于≥0.05In的量限时,0.5级和0.5S级没有任何区别。唯一差别就是JJG307-2006对In<0.05In的量限只规定了0.02In一个点的要求,对于<0.02In和0.02In~0.05In的量限均未作规定,实际上就是对0.05In以下的量限放宽了要求。从而验证了你的说法是正确的,有依据的。
安科瑞高精度计量电流互感器选型: ● 产品特点
AKH-0.66G型电流互感器专用于工业计量,与电能表配套使用,计量准确可靠。 ● 规格尺寸
● 规格参数对照表
低压电能计量用电流互感器 0.5S级 0.2S级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张小莉[1**********]
工业计量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分为0.5S和0.2S级 普通配电用电流互感器分为0.5级和0.2级 其区别在于:
0.5S(0.2S)级的精度比0.5(0.2)级高。带S的是特殊的电流互感器,要求在1%-120%负荷范围内精度足够高,一般取5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精度高指S型能在更宽的电流范围内保证准确度,主要指下线电流。
一般的电流互感器要求在0.02In~Imax 范围内建成误差,见GB/T17215和15283;而S型的电流互感器则要求在0.01In~Imax范围内建成误差,见GB17883-19990.2S 0.5S交流静止式有功电度表。
目前国家标准中只规定了检测范围,并未指定具体负荷电流点。最近正在起草国家的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规定大约如下:
平衡负载1:Imax, In, 0.5In, 0.05In, 0.01In 0.5L和0.8C : Imax, In, 0.5In, 0.1In, 0.02In 不平衡负载1Imax, In, 0.5In, 0.05In 0.5LImax, In, 0.5In, 0.1In
实际上,在小量程时仪表的误差有可能是很大的一个值,这也是要求仪表检测时,常用量程要用到满量程的2/3左右的最好的原因。而0.5S(0.2S)是要求每一点的相对误差都要在0.5(0.2)级,即每一点的绝对误差与这一点的测量范围的比值要达到0.5%(0.2%),而不是每一点的绝对误差与满量程的比值达到0.5%(0.2%)。前者就是0.5S(0.2S)级,后者就是0.5(0.2)级。 如果不对,还请各位指教 按GB/T 17883的注解:IEC 60185对测量范围在0.05In~1.2 In或0.05In~1.5 In或0.05In~2 In的互感器以及准确度等级为0.2S和0.5S表与所连接互感器的测量范围必须是相同的,且只有等级为0.2S和0.5S的互感器具有本标准中工作仪表的准确度要求时,仪表的测量范围才能是0.01In~1.2 In。
注意S型互感器的特点:测量范围在0.01In~1.2 In 这里S是英文special(特殊)的意思。0.2S代表特殊用途的电流互感器的精度标准,这个特殊用途就是与0.2S的电能表配套。根据您提供的标准GB17883-1999《0.2 S级和0. 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第3.5.5条术语等级指数的定义为”仪表在本标准所定义的参比条件(包括参比值的允差)下测试,在0.0 5In~Imax间的全部电流值上,功率因数为t(三相仪表为平衡负载)时规定的允许百分数误差极限的数字。注:本标准中仪表按其等级指数分为0.2S级和0.5s级。“及第3.5.6条术语 百分数误差的定义”百分数误差由下式给出:百分数误差=〔(仪表记录的电能一真值电能)÷真值电能〕X 100%”。显然仪表记录的电能就是测得值,真值电能则可以用约定真值代替,如标准表显示的值。
根据JJG307-2006《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第5.2.4.5条b)款用标准电能表法检定电能表,电能表的等级也是按相对误差来评定的,其计算公式是:相对误差γ=〔(m0-m)/m]x×100%。其中m0是算定脉冲数(约定真值),m是实测脉冲数(测得值)。说明精度等级数字后加不加S没有任何根本性区别。
那么GB17167为什么有0.5(0.2)级和0.5S(0.2S)级呢?就误差定义而言,S级与普通级别无任何差异。 S级互感器和电能表与普通级别相比,惟一差别是下限电流更低。主要是互感器决定的,一般保证准确度的范围是额定量限的5%~120%,而S级可达到1%~120%。请注意电能表的准确度要求,通常在电流的下限处予以放宽,也就是小电流时误差要大一些。这在电能计量中就产生问题了,比如大型变电站,通常夜间负荷很低,实际上电能表经常工
作在小电流状态,导致计量误差增加,而这些变电站实际涉及的电费绝对数额却很高,很小的计量误差可能对应较大的电费金额。因此对于负荷大的用户要求采用S级仪表,主要就是为了减少这些大用户的电费计量误差。 17167 要求I类用户(I类用户为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选0.5S(0.2S)级,II类用户(II类用户为小于I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均用电量100万为了避免电能表工作在小电流状态时导致计量误差增加,使很小的计量误差产生较大的电费金额,因此对于负荷大的用户要求采用0.5S(0.2S)级仪表,主要就是为了减少这些大用户的电费计量误差。带S和不带S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当处于电流的下限时,一般等级(0.5级的)保证准确度的范围是额定量限的5%,而S级(0.5S级的)保证准确度的范围可达额定量限的1%。
另外,由于Ⅰ类和Ⅱ类用户都是大用户,因此都要使用传感器。我又认真仔细地研读了GB17883和JJG307-2006。GB17883的4.6.1条的表10规定了0.01In≤I≤0.05In时,仪表百分数误差极限≤±1.0%;0.05In≤I≤Imax时,仪表百分数误差极限≤±0.5%。而JJG307-2006的第A5.3.1条表A2“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对应栏目规定了0.02In时,仪表百分数误差极限≤±1.0%;0.05In≤I≤Imax时,仪表百分数误差极限≤±0.5%。也就是说当处于≥0.05In的量限时,0.5级和0.5S级没有任何区别。唯一差别就是JJG307-2006对In<0.05In的量限只规定了0.02In一个点的要求,对于<0.02In和0.02In~0.05In的量限均未作规定,实际上就是对0.05In以下的量限放宽了要求。从而验证了你的说法是正确的,有依据的。
安科瑞高精度计量电流互感器选型: ● 产品特点
AKH-0.66G型电流互感器专用于工业计量,与电能表配套使用,计量准确可靠。 ● 规格尺寸
● 规格参数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