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究竟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早期阅读究竟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2016-04-11中多教育

我们常说,阅读、特别是早期阅读,它应该是没有任何目的,纯粹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就像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先生所说的那样:绘本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但是,在亲子阅读的道路上,我们是否会因为除了快乐别无他求,也将除了快乐别无他获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亲子共读,对家长来说,很像是一份辛勤的耕耘,日积月累,也必会收获甜蜜的硕果,在微博或微信上,经常看到很多妈妈坚持给孩子记录阅读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快乐阅读最终将为我们带来哪些意外收获。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们没有学习任务,也就不容易发现阅读与不阅读之间的差距。当他们步入小学,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同样的教材知识,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与没有任何阅读基础的孩子之间,学习能力的差距就会非常明显。经验表明,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听课的专注力与理解能力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一个在小学之前已经大量聆听过绘本故事的孩子,与缺失共读经历的孩子相比,拥有更强的专注力,更容易跟上课堂节奏;长期听故事的经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从而使得孩子更容易领会老师的讲述,更容易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这是毋庸臵疑的事实。要知道,听、说、读、写,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规律,而只有亲子共读才能够给孩子提供规律不间断的听觉体验,并且能够满足孩子充分探讨的需要,由此可见,亲子共读无可替代。

二、识字水平与词汇量不可同日而语

亲子共读并不以识字为目的,但是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很多字、积累丰富词汇。值得一提的是,亲子共读过程中词汇的积累,是在反复讨论并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不着痕迹吸收进来的,这些词汇孩子往往掌握的非常牢固,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老约翰绘本馆天津大港站馆长“燕舞风斜”分享过儿子很小的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天塔游玩,天塔的高度引起孩子们的惊叹,“真高呀”、“好高啊”、“太高了”,稚嫩的童音此起彼伏,这个小男孩却指着天塔兴奋地喊:“看!高耸入云!”顿时引来周围家长们关注的目光。其实,凡是坚持亲子共读的家长都会有很多类似的经历,生活中不常见的书面词汇已

经变成孩子语言的一部分,而这些不仅仅使他比同龄的孩子更富于表达力,更会成为他日后语文学习的基石。

三、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不是同一个层次

阅读是资源不断累积的过程,正所谓厚积薄发。入学前数年来的亲子共读为孩子储备了丰厚的资源,可供孩子在思考、语言和写作中自由提取。而一个没有阅读基础的孩子,即使他资质聪颖,也会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无法联想得更广更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资源匮乏才导致孩子写作能力低下,请不要等到孩子面对作文头痛不已的时候,才想起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之所以做这个对比,是因为现在,课外阅读被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有很多父母对阅读不屑一顾,相反的,他们更加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会想法设法提前为孩子借来语文课本,希望通过早一步预习而达到学习成绩领先的目的。薄薄的一本语文书,它承载全班同学整个学期的语文知识学习,但是,即使把它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背下来,孩子真正收获多少?优异成绩如果可以这样获得,那老师和同学们岂不是太轻松幸福了。这样的做法,即使短期内能够达到目的,从长远来看,孩子的学习后劲也会明显不足。丰富的课外阅读才是储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课本教材是统一的、标准化的,但是它面对的却是性格、兴趣、生活经验、阅读基础各不相同的孩子;基于孩子自主兴趣选择的课外书,为孩子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也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探索欲。如果孩子有规律的阅读习惯,每周哪怕只读两本书,一学期下来也有几十本的阅读量。试想一下,整个学期只啃了一本语文书,与另外涉猎过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优秀课外书,哪个更能够轻松应对课内学习,更容易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尤其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看似家长被孩子牵引着,又累又烦,实际上因阅读引发的任何一种讨论,有意义的或者大人认为无聊的,那都是课堂学习无法给予孩子的,却恰好是最适合孩子,最能给孩子带来满足感的精神营养。

当然,影响学习能力的因素有很多,阅读只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主动阅读意识的家长,更认可快乐阅读的理念,他们不抱有功利目的,却往往收获颇丰。被动阅读者,或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或是被一篇阅读相关的博文警醒,当意识到这方面的差距,再想要追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阅读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孩子快乐的阅读吧,每天坚持一会会儿,每天积累一点点儿,日积月累,就是给孩子的一笔宝贵财富!

早期阅读究竟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2016-04-11中多教育

我们常说,阅读、特别是早期阅读,它应该是没有任何目的,纯粹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就像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先生所说的那样:绘本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但是,在亲子阅读的道路上,我们是否会因为除了快乐别无他求,也将除了快乐别无他获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亲子共读,对家长来说,很像是一份辛勤的耕耘,日积月累,也必会收获甜蜜的硕果,在微博或微信上,经常看到很多妈妈坚持给孩子记录阅读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快乐阅读最终将为我们带来哪些意外收获。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们没有学习任务,也就不容易发现阅读与不阅读之间的差距。当他们步入小学,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同样的教材知识,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与没有任何阅读基础的孩子之间,学习能力的差距就会非常明显。经验表明,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听课的专注力与理解能力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一个在小学之前已经大量聆听过绘本故事的孩子,与缺失共读经历的孩子相比,拥有更强的专注力,更容易跟上课堂节奏;长期听故事的经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从而使得孩子更容易领会老师的讲述,更容易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这是毋庸臵疑的事实。要知道,听、说、读、写,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规律,而只有亲子共读才能够给孩子提供规律不间断的听觉体验,并且能够满足孩子充分探讨的需要,由此可见,亲子共读无可替代。

二、识字水平与词汇量不可同日而语

亲子共读并不以识字为目的,但是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很多字、积累丰富词汇。值得一提的是,亲子共读过程中词汇的积累,是在反复讨论并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不着痕迹吸收进来的,这些词汇孩子往往掌握的非常牢固,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老约翰绘本馆天津大港站馆长“燕舞风斜”分享过儿子很小的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天塔游玩,天塔的高度引起孩子们的惊叹,“真高呀”、“好高啊”、“太高了”,稚嫩的童音此起彼伏,这个小男孩却指着天塔兴奋地喊:“看!高耸入云!”顿时引来周围家长们关注的目光。其实,凡是坚持亲子共读的家长都会有很多类似的经历,生活中不常见的书面词汇已

经变成孩子语言的一部分,而这些不仅仅使他比同龄的孩子更富于表达力,更会成为他日后语文学习的基石。

三、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不是同一个层次

阅读是资源不断累积的过程,正所谓厚积薄发。入学前数年来的亲子共读为孩子储备了丰厚的资源,可供孩子在思考、语言和写作中自由提取。而一个没有阅读基础的孩子,即使他资质聪颖,也会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无法联想得更广更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资源匮乏才导致孩子写作能力低下,请不要等到孩子面对作文头痛不已的时候,才想起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之所以做这个对比,是因为现在,课外阅读被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有很多父母对阅读不屑一顾,相反的,他们更加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会想法设法提前为孩子借来语文课本,希望通过早一步预习而达到学习成绩领先的目的。薄薄的一本语文书,它承载全班同学整个学期的语文知识学习,但是,即使把它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背下来,孩子真正收获多少?优异成绩如果可以这样获得,那老师和同学们岂不是太轻松幸福了。这样的做法,即使短期内能够达到目的,从长远来看,孩子的学习后劲也会明显不足。丰富的课外阅读才是储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课本教材是统一的、标准化的,但是它面对的却是性格、兴趣、生活经验、阅读基础各不相同的孩子;基于孩子自主兴趣选择的课外书,为孩子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也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探索欲。如果孩子有规律的阅读习惯,每周哪怕只读两本书,一学期下来也有几十本的阅读量。试想一下,整个学期只啃了一本语文书,与另外涉猎过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优秀课外书,哪个更能够轻松应对课内学习,更容易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尤其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看似家长被孩子牵引着,又累又烦,实际上因阅读引发的任何一种讨论,有意义的或者大人认为无聊的,那都是课堂学习无法给予孩子的,却恰好是最适合孩子,最能给孩子带来满足感的精神营养。

当然,影响学习能力的因素有很多,阅读只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主动阅读意识的家长,更认可快乐阅读的理念,他们不抱有功利目的,却往往收获颇丰。被动阅读者,或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或是被一篇阅读相关的博文警醒,当意识到这方面的差距,再想要追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阅读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孩子快乐的阅读吧,每天坚持一会会儿,每天积累一点点儿,日积月累,就是给孩子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

  • 推荐十五本家庭教育类书籍
  • 推荐十五本家庭教育类书籍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推荐理由:第一本书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 ...查看


  • 家庭教育经典书籍推荐(精选版)
  • 家庭教育经典书籍推荐 首推( 国内):<有效父母> 创典教育承担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有效父母"培训课程及开发研究,并出版此专著,深受家长欢迎.是家长的育儿手册,也是幼儿园家 ...查看


  • 有多少父母搞得懂早期阅读(附照片)
  • 孩子的调皮让你头疼?胆小让你担忧?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让你寝食难安?--家有学前宝宝,如果你有任何养育的疑问都可以跟我们联系,我们会找到强大的专家团来解答疑惑:如果你有任何养育的心得也欢迎跟我们联系,让新手爸爸妈妈分享你们的经验吧!信件请发送 ...查看


  • 早教经典语录
  • 早教革命<0岁方案>经典语录 1.所谓的早期教育,它的本质特点是0-6岁人脑迅速生长发育期给孩子以丰富有趣的生 活,恰当的信息刺激和训练,提高婴幼儿的基本素质.这是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人的素质简单地说,是与人的发展 ...查看


  • 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
  • 主题: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2年5月26日 地点:国家图书馆 主持人:各位贵宾.各位朋友,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中国幼儿阅读基础书目新闻发布会,去年我们也是在这里,在国家图书馆,公布了中国小学生的基础阅读书目,得到了社会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书店
  • 设计意图: 书籍是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桥梁.那么,孩子们究竟对书店了解多少呢?在对孩子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很少去书店.他们可以一口气报出肯德基.麦当劳和一些商厦的名称,但对书店却知之甚少.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引起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 ...查看


  • 亲子阅读项目
  • 亲子阅读项目 一. 项目介绍 1.亲子阅读的现状 1)缺乏正确的阅读观念 70%的家长的意识到了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阅读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并未准确的把握,过于机械的强调把阅读作为孩子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多数家长认为" ...查看


  • 家庭幼儿早期阅读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 魏建莉,女,高级教师,河南郑州市中原区汝河新区第一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 魏园长曾主持的研究课题有<幼儿社会化><操作型主题壁板报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的研究>等 ...查看


  • 对幼儿家庭阅读环境现状的调查
  • 对幼儿家庭阅读环境现状的调查 李慧,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摘 要:儿童是成人之父,成人的成功是从儿童开始培养的,先有儿童的教育,才有成人的发展.而这种成功,家庭环境影响占主要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