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种常见的哲学关系在高考作文中的应用 二十种常见的哲学关系在高考作文中的应用
By:
张广祥
]
推荐
一、过程与结果
思想1: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
思想2: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如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
思想3:一个过程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中前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的中介点,一是最终消亡。
阐释:人生过程中有许多结果,一年有一年的结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结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个结果,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阶段和下一阶段之间的一个点,而不是人生过程的归宿。
思想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也有波折。但终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阐释: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伴随痛苦、失败、挫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苏轼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温室里培植不出栋梁之材,梦想风正一帆悬,则更是一厢情愿。
思想5:事物发展是一个始终运动的变化的过程,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没有一成不变的。
阐释:刻舟求剑中那个可爱的古人想以不变应万变,结果眼睁睁地丢了自己的剑。《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谁要做守常者,谁就是失败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以此为哲学根据的。乐极可以生悲,苦尽才能甘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思想6:有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过程的内容充实,结果也充实。只注重形式和时间意义上的过程必然带来消极的结果。
阐释:事物发展过程本身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谁违背,谁受过程本身的规律惩罚。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形式主义,盲目发展,都将只能开出无花之果甚至是苦果。
二、整体与部分
思想1:整体和部分互为条件。整体由若干部分组成,部分从属于整体。
阐释:大局意识,长远目标。10个阿拉伯数字和任何文字是有限的,可是它们表示的值和意思是无限的,因为它们有无数次的组合。车辘的周长是有限的,可是它的开始与末尾连接,于是它便可以走无限的路。千里来书为一墙,让他一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里之间是这样,其他又何尝不如此呢。
坐井只能观天,盲人靠摸不能识象。说的也是同样道理。
思想2:整体中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主要部分不可或缺,甚至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部分对整体有反作用,有的局部破坏了,全局就有变化。
阐释: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珉空归月夜魂。昭君的一生的改变仅仅因为一张画。画师毛延寿因昭君未贿赂他,在画像时给点了一颗痣,以致昭君不能得皇上临幸,最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正如莫泊桑在其小说《项链》中所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从某种意义上,细节决定成败。 思想3: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
阐释:佛说,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这是对的,部分总要依赖整体才能长久。但是,这并不等于部分就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了,由每一滴水汇成的大海的颜色是蔚蓝的,但每一滴水却是无色的,而浪花却是洁白的。做为个体的自己要保持个性的独立,要勇于创造。请求锥处囊中的冯谖;敢于自荐的毛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独标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还有张衡、岳飞、袁隆平、钱学森等等。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些民族的脊梁,才得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思想4:系统的整体不仅大于任何部分,而且大于部分之和,部分最优化的组合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
阐释: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柏杨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需要的就是团队精神,这种精神能使自己与整体保持和谐,发挥个体的最大功能。1+l2
三、原因和结果
思想1: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因果地位相互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另外因果本身也可相互换,相互作用。
阐释:础润而雨,月晕而风。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都给世界到来了巨大的危害,之后人们都建立了灾难预警机制。
思想2: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 阐释:一个原因可以导致许多结果。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就导致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家长制、领导终身制等多种结果。一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造成的灾难哪里仅仅是经济的滞后呢?民族的文化,国民的灵魂……有时,一种原因还会同时带来正负两面的结果。李白丰富多彩的诗篇,既是其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的反映,更是儒家、道家、佛家、纵横家、名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果。2003年SARS 的产生的原因就是复杂的、多样的,环境污染,领导渎职,民众陋习,等等。同样,造成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多样的,经济的,教育的,心灵的,民族的,国际的,等等。
四、必然与偶然
思想1:必然与偶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伴随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发展。
阐释:种瓜只能得瓜,得不出豆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但种瓜没有得到瓜或得到的瓜太小(因为气候、土质、肥料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偶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诗句里包含了季节更替的必然。
我们看待事物,万不可把偶然的当作必然的,像守株待兔里的农夫一样。有人在生命里
摔了一跤后就起不来,这就是错把失败当成人生的必然,败倒在偶然’的脚下了。
思想2:偶然中包含必然的因素,必然中也有偶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和必然可以相互化。
阐释:很多科学发现都有偶然的因素,如青霉素的发现。人的生命最一开始就是偶然,随后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偶然中,孩子慢慢长大成人,安家立业,偶然中经过了一个又一个机遇,或偶然抓住,或偶然错失。于是乎或平淡或精彩的人生便就此书写而成。
车祸从几率上看,一定是偶然的,然而其中也有必然。两位司机都心存侥幸,都想在最快的时间通过这个路段,都觉得也许对方会让,都信奉一句话:两强相遇勇者胜。于是就顶上了。当然还有很多车祸中的必然:超载后的必然,闯红灯的必然,酒后驾驶的必然,疲劳驾驶的必然,等等等等。又或者是谁谁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步入了商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其实这当中的必然就更多了:此人的性格,身对成功的渴望度,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对机会的把等。这些其实都是此人成功的必然。
艺术家在偶然中获得了灵感,创作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作品。虽然灵光乍现的那瞬间是偶然的,然而这当中有蕴含了多少经年积累的必然呢!
还有一见钟情,看似偶然,但是两人的相互吸引力是此情的必然。
五、内容与形式
思想1: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无一例外。
阐释:能把肉体和灵魂分开?一副臭皮囊,这是我们人存在的形式,而精神才是我们人的本质内容。精神是最关键的,所以哲学家说,人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安宁,而非肉体的享乐。 生活中,有些领导大搞形象工程,走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而不管实际内容的改变,结果损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当前社会一味追求包装,明星炒作,商品包装,书籍追求豪华版,假广告泛滥。
艺术的探索和突破,形式和内容可有先有后,有轻有重。
思想2:内容决定形式,反过来,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由于时间、地点、条件不同,同一内容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阐释:同样一轮夜月,却有阴晴圆缺。有人说,生活就是演出。倘若真如此,那我们要演好多种不同形式的角色:母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
六、现象与本质
思想1:现象富于变化,而本质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阐释:苹果落地是自有苹果树以来就有的现象,其现象背后也始终包含着万有引力的本质。但只有牛顿最先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需要背景知识的储备,更需要积极的持恒的思维状态。
有这么一个营销案例,说的是英国、美国两位皮鞋推销商,差不多同时来到南太平洋某群岛推销皮鞋。他们在岛上实地考察后,发现该岛气候温和,土着居民都在街上赤脚行走,不穿鞋子,根本看不到鞋店。英国推销商当即向公司总部发回一个电报:该岛无人穿鞋,我拟明日返回。但美国推销商却从中发现了商机,他向公司总部发回了一个与英国推销商截然相反的电报:该岛无人穿鞋,很有市场潜力,我准备住上一段时间拓展市场。
思想2:现象有真相和假相,假相具有迷惑性,只有认清真相,事物的本质才容易被揭示出来。
阐释:口蜜是假相,腹剑才是本质。《聊斋》中的恶妖往往都是长着桃花面的。《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也有一副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面孔。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一个不断反复、深化的复杂过程。我们需要客观,需要理性,需要时间。
真正的廉洁,是不会在乎廉洁的名声的,一般人刻意标榜自己的廉洁,往往是为了更好
的满足自己的贪欲而已。也有人爱名,不爱钱。但是对名誉过于热衷,其实也和爱钱一样,不过是对象有区别而已。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其实一样都是无用功。纯粹爱名的,社会危害还小点,可是,现在的大多数贪官都是名利复合型贪官,既想拿实惠又想树形象,所以很多名声不错的官员,往往只是假象而已。而不管是爱钱也好是爱名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务虚,不是务实,对国家是有很大害处的。
思想3:现象有主流现象和支流现象,支流现象不代表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只有抓住主流现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阐释:我们看报,见这儿是凶杀,哪儿是诈骗,便以为这社会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庄子·秋水》中,河伯见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岸间不辨牛马,便欣然自喜,后顺流而东,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方才望洋兴叹。河伯欣然自喜,是因为只见支流现象,便以为是天下乏至美,殊不知还有北海,主流现象更是浩瀚,所以后来望洋兴叹。只见支流,以小为大,及见到主流,知晓全局,方知天下有更大者,自己不过井底一蛙罢了。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杯弓蛇影也是此类。
七、对立与统一
思想1: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阐释:英雄渴望战胜对手,但一旦把对手打倒后,英雄反而怅然,陷入寂寞孤独,因为矛盾的对立面没有了。今两虎共共斗,其势不俱生,是的,但一旦只剩其中一虎,这只虎也会退化成病猫的。国与国,人与人,要善于求同存异。承认差异,相互尊重对方,世界是多极的,任何制造单极都是徒劳的,和谐共荣才是方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是如此。 思想2: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化。
阐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相处,还是应当以宽容为本。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机遇,实现向自已有利的方向 思想3:矛盾的对立面始终处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过程中。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冲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隐蔽到鲜明的过程。
阐释:见微知着,防微杜渐。
思想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阐释: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老人说过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如果换一个说法,那就是人是为成功解决矛盾而生的。人与自然有矛盾,由恐惧到顺从,由顺从到征服,由征服到合理改造和利用。人与人之间,由斗争到宽容,由宽容到合作,由合作到无私帮助,人一天一天地高尚着。人自身也是,本我的恶与超我的善矛盾着,人的心灵挣扎着,但终有身心和谐的一天。
思想5:矛盾斗争的结果有三种: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替代;三是矛盾双方融合为一个新事物。
阐释:矛盾双方势力悬殊,那结果多是一方克服另一方的情况;如果势力相当,则多是两败俱伤;如果矛盾双方无本质的冲突,则容易走向融合。梁山弟兄,不打不相识。陌路人成了生死弟兄、这是融合经济市场上强调的双赢也是一种融合。
八、共性与个性
思想1:个性包含了共性,共性也包含了部分个性
阐释:德国哲学家菜布尼茨曾经当过宫廷顾问据说,有一次他在宫廷讲学,说天上人间到处都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们纷纷走进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她们都失败了。都是树叶,这是共性,但树叶各各不同,这是个性。任何一片树叶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思想2:个性与共性可以相互化。
阐释:共性的成长依赖于个性的自由发展。个性越多越优则共性的根基越深厚越发达,发展的空间亦越宽广。因此,虽说社会是共性使然,但因为共性又是个性使然,所以,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社会乃是个性使然。最好的个性组合成最好的共性,最好的个体组合成最好的社会,最好的个人利益组合成最好的社会利益。个性并非社会的敌人,而是社会的逻辑前提。社会是人之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相约,个性相得;共性是社会的基础,个性是社会的灵魂。扼制个性便是扼制了社会之根本。人们对某个城市某种商品的特点评价是:这个城市或商品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足见一斑。
众所周知的是,模仿得再好也比不上原创。模仿永远不能代替创造。当前,许多媒体所开展的形形色色模仿秀是对缺乏个性的fans 顺水推舟,并进行误导,即便属游戏性质,也不利于人们素质的提高,它只会使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创造力削弱。东施效颦的历史笑话竞演变成为当今时尚!这种现象将更有资格成为后人的笑柄。
个性的塑造须推陈出新,求异而不趋同。文学艺术史上不乏题材和风格回旋往复的情形,同样能表现出个性特征。举一个很近的大家熟悉的例子:在众多前卫流行歌手充斥的舞台上,久别复出的台湾歌唱家费玉清以其怀旧的曲目和优雅的风格又再次赢得了广大听众,究其原因难道不正是个性的魅力麽?同时也表明求异不受时间限制,只要与众不同即可。又比如当红的民间艺人阿宝和最近一些原声态歌者的兴起,无不揭示了个中奥秘。试设想一下,若张学友那样唱,阿宝他们也跟着那样唱,舞台上那一道又一道独特的亮光还能在人们眼前闪耀吗?那一股接一股的个性张力还会在听众心里震颤么?
生物界的叶子尚且无两片完全相同,作为社会人也耻于没有个性,而对于文艺作品来说,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就更加重要和宝贵了,与其说它是方法论,毋宁说是生命力。
九、内因与外因
思想1:内因外因的辩证统一,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阐释:懂得内因是关键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意义。我们只能做好可能做的事,而不能做完全不可能的事。我们有些家长经济条件好了,就不管孩子自身的内因,如兴趣爱好、资质天赋等,一味要求学钢琴,学舞蹈,学书法,结果只能是一相情愿的事。
同一块地上的草,牛吃了长牛肉,羊吃了长羊肉;同一块地,却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化肥给植物吃了可以果实累累,给牛羊吃了就会中毒;使牛羊膘肥体壮的青草给人吃大概是长不了膘的.原因就是各自的基因不同。
《蓝色狂想曲》的诞生有一段故事。一天,美国最着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指挥请作家乔治·格什温写一部庄严的作品,但格什温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因而拒不从命,这位指挥无意中想出一条妙计,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三天以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新作,格什温听了这则广告后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干,一个星期后,交响曲《蓝色狂想曲》问世,而首场演出,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此曲奠定了格什温的音乐家生涯。
《蓝色狂想曲》的成功,无非两条:一是聪明的指挥登广告给格什温的压力。二是作曲家格什温自身功底,在这两个条件中可以说格什温的自身功底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是起到推动作用。
思想2: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十、量变与质变
思想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阐释: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其实世界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失败在接近成功的那一瞬。有人把这种失败怪罪于命运,以为是命运在捉弄人,而事实上,
二十种常见的哲学关系在高考作文中的应用 二十种常见的哲学关系在高考作文中的应用
By:
张广祥
]
推荐
一、过程与结果
思想1: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
思想2: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如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
思想3:一个过程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中前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的中介点,一是最终消亡。
阐释:人生过程中有许多结果,一年有一年的结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结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个结果,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阶段和下一阶段之间的一个点,而不是人生过程的归宿。
思想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也有波折。但终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阐释: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伴随痛苦、失败、挫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苏轼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温室里培植不出栋梁之材,梦想风正一帆悬,则更是一厢情愿。
思想5:事物发展是一个始终运动的变化的过程,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没有一成不变的。
阐释:刻舟求剑中那个可爱的古人想以不变应万变,结果眼睁睁地丢了自己的剑。《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谁要做守常者,谁就是失败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以此为哲学根据的。乐极可以生悲,苦尽才能甘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思想6:有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过程的内容充实,结果也充实。只注重形式和时间意义上的过程必然带来消极的结果。
阐释:事物发展过程本身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谁违背,谁受过程本身的规律惩罚。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形式主义,盲目发展,都将只能开出无花之果甚至是苦果。
二、整体与部分
思想1:整体和部分互为条件。整体由若干部分组成,部分从属于整体。
阐释:大局意识,长远目标。10个阿拉伯数字和任何文字是有限的,可是它们表示的值和意思是无限的,因为它们有无数次的组合。车辘的周长是有限的,可是它的开始与末尾连接,于是它便可以走无限的路。千里来书为一墙,让他一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里之间是这样,其他又何尝不如此呢。
坐井只能观天,盲人靠摸不能识象。说的也是同样道理。
思想2:整体中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主要部分不可或缺,甚至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部分对整体有反作用,有的局部破坏了,全局就有变化。
阐释: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珉空归月夜魂。昭君的一生的改变仅仅因为一张画。画师毛延寿因昭君未贿赂他,在画像时给点了一颗痣,以致昭君不能得皇上临幸,最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正如莫泊桑在其小说《项链》中所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从某种意义上,细节决定成败。 思想3: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
阐释:佛说,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这是对的,部分总要依赖整体才能长久。但是,这并不等于部分就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了,由每一滴水汇成的大海的颜色是蔚蓝的,但每一滴水却是无色的,而浪花却是洁白的。做为个体的自己要保持个性的独立,要勇于创造。请求锥处囊中的冯谖;敢于自荐的毛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独标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还有张衡、岳飞、袁隆平、钱学森等等。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些民族的脊梁,才得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思想4:系统的整体不仅大于任何部分,而且大于部分之和,部分最优化的组合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
阐释: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柏杨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需要的就是团队精神,这种精神能使自己与整体保持和谐,发挥个体的最大功能。1+l2
三、原因和结果
思想1: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因果地位相互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另外因果本身也可相互换,相互作用。
阐释:础润而雨,月晕而风。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都给世界到来了巨大的危害,之后人们都建立了灾难预警机制。
思想2: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 阐释:一个原因可以导致许多结果。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就导致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家长制、领导终身制等多种结果。一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造成的灾难哪里仅仅是经济的滞后呢?民族的文化,国民的灵魂……有时,一种原因还会同时带来正负两面的结果。李白丰富多彩的诗篇,既是其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的反映,更是儒家、道家、佛家、纵横家、名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果。2003年SARS 的产生的原因就是复杂的、多样的,环境污染,领导渎职,民众陋习,等等。同样,造成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多样的,经济的,教育的,心灵的,民族的,国际的,等等。
四、必然与偶然
思想1:必然与偶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伴随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发展。
阐释:种瓜只能得瓜,得不出豆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但种瓜没有得到瓜或得到的瓜太小(因为气候、土质、肥料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偶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诗句里包含了季节更替的必然。
我们看待事物,万不可把偶然的当作必然的,像守株待兔里的农夫一样。有人在生命里
摔了一跤后就起不来,这就是错把失败当成人生的必然,败倒在偶然’的脚下了。
思想2:偶然中包含必然的因素,必然中也有偶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和必然可以相互化。
阐释:很多科学发现都有偶然的因素,如青霉素的发现。人的生命最一开始就是偶然,随后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偶然中,孩子慢慢长大成人,安家立业,偶然中经过了一个又一个机遇,或偶然抓住,或偶然错失。于是乎或平淡或精彩的人生便就此书写而成。
车祸从几率上看,一定是偶然的,然而其中也有必然。两位司机都心存侥幸,都想在最快的时间通过这个路段,都觉得也许对方会让,都信奉一句话:两强相遇勇者胜。于是就顶上了。当然还有很多车祸中的必然:超载后的必然,闯红灯的必然,酒后驾驶的必然,疲劳驾驶的必然,等等等等。又或者是谁谁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步入了商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其实这当中的必然就更多了:此人的性格,身对成功的渴望度,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对机会的把等。这些其实都是此人成功的必然。
艺术家在偶然中获得了灵感,创作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作品。虽然灵光乍现的那瞬间是偶然的,然而这当中有蕴含了多少经年积累的必然呢!
还有一见钟情,看似偶然,但是两人的相互吸引力是此情的必然。
五、内容与形式
思想1: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无一例外。
阐释:能把肉体和灵魂分开?一副臭皮囊,这是我们人存在的形式,而精神才是我们人的本质内容。精神是最关键的,所以哲学家说,人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安宁,而非肉体的享乐。 生活中,有些领导大搞形象工程,走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而不管实际内容的改变,结果损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当前社会一味追求包装,明星炒作,商品包装,书籍追求豪华版,假广告泛滥。
艺术的探索和突破,形式和内容可有先有后,有轻有重。
思想2:内容决定形式,反过来,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由于时间、地点、条件不同,同一内容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阐释:同样一轮夜月,却有阴晴圆缺。有人说,生活就是演出。倘若真如此,那我们要演好多种不同形式的角色:母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
六、现象与本质
思想1:现象富于变化,而本质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阐释:苹果落地是自有苹果树以来就有的现象,其现象背后也始终包含着万有引力的本质。但只有牛顿最先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需要背景知识的储备,更需要积极的持恒的思维状态。
有这么一个营销案例,说的是英国、美国两位皮鞋推销商,差不多同时来到南太平洋某群岛推销皮鞋。他们在岛上实地考察后,发现该岛气候温和,土着居民都在街上赤脚行走,不穿鞋子,根本看不到鞋店。英国推销商当即向公司总部发回一个电报:该岛无人穿鞋,我拟明日返回。但美国推销商却从中发现了商机,他向公司总部发回了一个与英国推销商截然相反的电报:该岛无人穿鞋,很有市场潜力,我准备住上一段时间拓展市场。
思想2:现象有真相和假相,假相具有迷惑性,只有认清真相,事物的本质才容易被揭示出来。
阐释:口蜜是假相,腹剑才是本质。《聊斋》中的恶妖往往都是长着桃花面的。《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也有一副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面孔。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一个不断反复、深化的复杂过程。我们需要客观,需要理性,需要时间。
真正的廉洁,是不会在乎廉洁的名声的,一般人刻意标榜自己的廉洁,往往是为了更好
的满足自己的贪欲而已。也有人爱名,不爱钱。但是对名誉过于热衷,其实也和爱钱一样,不过是对象有区别而已。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其实一样都是无用功。纯粹爱名的,社会危害还小点,可是,现在的大多数贪官都是名利复合型贪官,既想拿实惠又想树形象,所以很多名声不错的官员,往往只是假象而已。而不管是爱钱也好是爱名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务虚,不是务实,对国家是有很大害处的。
思想3:现象有主流现象和支流现象,支流现象不代表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只有抓住主流现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阐释:我们看报,见这儿是凶杀,哪儿是诈骗,便以为这社会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庄子·秋水》中,河伯见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岸间不辨牛马,便欣然自喜,后顺流而东,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方才望洋兴叹。河伯欣然自喜,是因为只见支流现象,便以为是天下乏至美,殊不知还有北海,主流现象更是浩瀚,所以后来望洋兴叹。只见支流,以小为大,及见到主流,知晓全局,方知天下有更大者,自己不过井底一蛙罢了。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杯弓蛇影也是此类。
七、对立与统一
思想1: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阐释:英雄渴望战胜对手,但一旦把对手打倒后,英雄反而怅然,陷入寂寞孤独,因为矛盾的对立面没有了。今两虎共共斗,其势不俱生,是的,但一旦只剩其中一虎,这只虎也会退化成病猫的。国与国,人与人,要善于求同存异。承认差异,相互尊重对方,世界是多极的,任何制造单极都是徒劳的,和谐共荣才是方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是如此。 思想2: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化。
阐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相处,还是应当以宽容为本。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机遇,实现向自已有利的方向 思想3:矛盾的对立面始终处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过程中。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冲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隐蔽到鲜明的过程。
阐释:见微知着,防微杜渐。
思想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阐释: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老人说过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如果换一个说法,那就是人是为成功解决矛盾而生的。人与自然有矛盾,由恐惧到顺从,由顺从到征服,由征服到合理改造和利用。人与人之间,由斗争到宽容,由宽容到合作,由合作到无私帮助,人一天一天地高尚着。人自身也是,本我的恶与超我的善矛盾着,人的心灵挣扎着,但终有身心和谐的一天。
思想5:矛盾斗争的结果有三种: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替代;三是矛盾双方融合为一个新事物。
阐释:矛盾双方势力悬殊,那结果多是一方克服另一方的情况;如果势力相当,则多是两败俱伤;如果矛盾双方无本质的冲突,则容易走向融合。梁山弟兄,不打不相识。陌路人成了生死弟兄、这是融合经济市场上强调的双赢也是一种融合。
八、共性与个性
思想1:个性包含了共性,共性也包含了部分个性
阐释:德国哲学家菜布尼茨曾经当过宫廷顾问据说,有一次他在宫廷讲学,说天上人间到处都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们纷纷走进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她们都失败了。都是树叶,这是共性,但树叶各各不同,这是个性。任何一片树叶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思想2:个性与共性可以相互化。
阐释:共性的成长依赖于个性的自由发展。个性越多越优则共性的根基越深厚越发达,发展的空间亦越宽广。因此,虽说社会是共性使然,但因为共性又是个性使然,所以,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社会乃是个性使然。最好的个性组合成最好的共性,最好的个体组合成最好的社会,最好的个人利益组合成最好的社会利益。个性并非社会的敌人,而是社会的逻辑前提。社会是人之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相约,个性相得;共性是社会的基础,个性是社会的灵魂。扼制个性便是扼制了社会之根本。人们对某个城市某种商品的特点评价是:这个城市或商品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足见一斑。
众所周知的是,模仿得再好也比不上原创。模仿永远不能代替创造。当前,许多媒体所开展的形形色色模仿秀是对缺乏个性的fans 顺水推舟,并进行误导,即便属游戏性质,也不利于人们素质的提高,它只会使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创造力削弱。东施效颦的历史笑话竞演变成为当今时尚!这种现象将更有资格成为后人的笑柄。
个性的塑造须推陈出新,求异而不趋同。文学艺术史上不乏题材和风格回旋往复的情形,同样能表现出个性特征。举一个很近的大家熟悉的例子:在众多前卫流行歌手充斥的舞台上,久别复出的台湾歌唱家费玉清以其怀旧的曲目和优雅的风格又再次赢得了广大听众,究其原因难道不正是个性的魅力麽?同时也表明求异不受时间限制,只要与众不同即可。又比如当红的民间艺人阿宝和最近一些原声态歌者的兴起,无不揭示了个中奥秘。试设想一下,若张学友那样唱,阿宝他们也跟着那样唱,舞台上那一道又一道独特的亮光还能在人们眼前闪耀吗?那一股接一股的个性张力还会在听众心里震颤么?
生物界的叶子尚且无两片完全相同,作为社会人也耻于没有个性,而对于文艺作品来说,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就更加重要和宝贵了,与其说它是方法论,毋宁说是生命力。
九、内因与外因
思想1:内因外因的辩证统一,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阐释:懂得内因是关键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意义。我们只能做好可能做的事,而不能做完全不可能的事。我们有些家长经济条件好了,就不管孩子自身的内因,如兴趣爱好、资质天赋等,一味要求学钢琴,学舞蹈,学书法,结果只能是一相情愿的事。
同一块地上的草,牛吃了长牛肉,羊吃了长羊肉;同一块地,却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化肥给植物吃了可以果实累累,给牛羊吃了就会中毒;使牛羊膘肥体壮的青草给人吃大概是长不了膘的.原因就是各自的基因不同。
《蓝色狂想曲》的诞生有一段故事。一天,美国最着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指挥请作家乔治·格什温写一部庄严的作品,但格什温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因而拒不从命,这位指挥无意中想出一条妙计,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三天以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新作,格什温听了这则广告后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干,一个星期后,交响曲《蓝色狂想曲》问世,而首场演出,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此曲奠定了格什温的音乐家生涯。
《蓝色狂想曲》的成功,无非两条:一是聪明的指挥登广告给格什温的压力。二是作曲家格什温自身功底,在这两个条件中可以说格什温的自身功底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是起到推动作用。
思想2: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十、量变与质变
思想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阐释: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其实世界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失败在接近成功的那一瞬。有人把这种失败怪罪于命运,以为是命运在捉弄人,而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