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练习题

训练·提升作业

【基础达标】

1.下列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2.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 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

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 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稀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少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 )

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

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

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

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5.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右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

的是( )

6.阳刚同学按所学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

他想到可

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购买的是( )

A.硝酸铵 B.蔗糖 C.氢氧化钠 D.食盐

7. 糖水、生理盐水、碘酒是我们常接触的三种物质。它们的共同点是:(1)都是混合物;(2)都是均一、稳

定的溶液;(3) (答出一点即可)。请你再举出其组成特征不同于上述三种物质

的溶液 。

8. 碘是紫黑色晶体,密度比汽油大,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 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最终事实。

【知能提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

C.氯化钠放入水中,形成无色溶液 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剂是氯化钠

2.图示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更清晰、直观地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图所示

表示的是下列哪种化学概念或原理(

)

A.乳化作用 B.催化作用

C.水合作用 D.化学变化

3.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

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4.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

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

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5.室温下,向2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 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0 mL

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6.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

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

(1)在所携带的物品中,食盐、味精能溶于水,形成 ,食用油和水混合形成 。

(2)在“灶”上悬挂铁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铁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

A.使用焰心加热 B.使用内焰加热 C.使用外焰加热

(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

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__ (填一条性质)。

7.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

是 。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小明认为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对小明的判断做出评价 。

(3)晓龙通过实验对该溶液是否饱和做出了正确判断,他的做法是 。

【探究创新】

将一块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块后,分别浸泡于等质量的溶有少量洗涤剂的冷水和热水中,其中C、D分

别再滴加同一牌子的洗涤剂各5滴。

(1)10 min后捞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净,并进行比较, 杯中的抹布最干净。原因是 。

(2)根据从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谈谈在家中清洗餐具时应如何做。

训练·提升作业

【基础达标】

1.下列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2.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 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

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 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稀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少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 )

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

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

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

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5.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右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

的是( )

6.阳刚同学按所学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

他想到可

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购买的是( )

A.硝酸铵 B.蔗糖 C.氢氧化钠 D.食盐

7. 糖水、生理盐水、碘酒是我们常接触的三种物质。它们的共同点是:(1)都是混合物;(2)都是均一、稳

定的溶液;(3) (答出一点即可)。请你再举出其组成特征不同于上述三种物质

的溶液 。

8. 碘是紫黑色晶体,密度比汽油大,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 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最终事实。

【知能提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

C.氯化钠放入水中,形成无色溶液 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剂是氯化钠

2.图示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更清晰、直观地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图所示

表示的是下列哪种化学概念或原理(

)

A.乳化作用 B.催化作用

C.水合作用 D.化学变化

3.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

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4.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

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

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5.室温下,向2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 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0 mL

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6.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

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

(1)在所携带的物品中,食盐、味精能溶于水,形成 ,食用油和水混合形成 。

(2)在“灶”上悬挂铁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铁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

A.使用焰心加热 B.使用内焰加热 C.使用外焰加热

(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

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__ (填一条性质)。

7.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

是 。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小明认为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对小明的判断做出评价 。

(3)晓龙通过实验对该溶液是否饱和做出了正确判断,他的做法是 。

【探究创新】

将一块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块后,分别浸泡于等质量的溶有少量洗涤剂的冷水和热水中,其中C、D分

别再滴加同一牌子的洗涤剂各5滴。

(1)10 min后捞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净,并进行比较, 杯中的抹布最干净。原因是 。

(2)根据从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谈谈在家中清洗餐具时应如何做。


相关文章

  • 2015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物质的溶解过程导学案
  • 单元1 物质的溶解过程 [学习目标] 1.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 认识溶解过程的吸热.放热现象,溶液形成后液体性质的改变. 3.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 ...查看


  •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6章 络合滴定法)
  • 分析化学练习题 第6章 络合滴定法 一. 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条件稳定常数的正确叙述是 ( ) A . 条件稳定常数只与酸效应有关 B . 条件稳定常数表示的是溶液中络合物实际的稳定常数 C . 条件稳定常数与温度无关 D . 条件稳定常 ...查看


  • 第11章卤素和氧族元素
  • <无机化学>第十一章(卤素)学习要点和练习题 学习要点: 1.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2. 卤素单质的制备: 3. 卤化氢和氢卤酸的制备: 4. 卤化氢和氢卤酸的化学性质: 5. 用元素电势图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以及它 ...查看


  • 初三科学离子共存练习题
  • "离子共存"问题 1.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SO42-与Ba2+.Ca2+.Ag+: 2. OH-与Cu2+.Fe2+.Fe3+.Mg2+.Al3+等: 3. Ag+与Cl-.CO32-.: 4. Mg2+.Ba2+. ...查看


  • 在25时硫酸铜的饱和溶解度为14g100g水
  • 明诚中学高二化学ch2溶液课本例题.练习.习题整理 昌哥化学屋 第1页 1. 在25℃时硫酸铜(CuSO4)度为14g/100g水,而溶液密度约为1.14g/cm3.试问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体积莫耳浓度及重量莫耳浓度各为何?若将此溶液加热 ...查看


  • 高三化学练习题1
  • 高三化学练习题1 6.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有几条 ( ) ①Na 2CO 3-制玻璃: ②Al 2O 3-耐火材料: ③AgI -人工降雨: ④NaCl -制纯碱 ⑤Al 2O 3-焊接钢轨: ⑥NaClO -消毒剂: A .3 B ...查看


  • 溶解度教学设计
  • 201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二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温泉镇第一初级中学 张 艳 花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2011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的内容,分为饱和溶液 ...查看


  •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鲁科版)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海南中学 萱书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第3章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本节教材按照由简到繁.逐步递 ...查看


  • 课时练习13 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 课时练习13 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NH 4+中存在4个N -H 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4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相同 B .4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