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龙门抗战的作文

日前从旧书摊上得一册民-国年间对联手抄本,纸张泛黄,切边发黑,虫蛀水渍,给人以岁月沧桑之感。一页一页翻去,都是笔录旧时实用对联,粗略统计,约有500余副。出乎意料的是,其中一页抄录着一副"孝义县各界抗日运动会化装讲演"的佚名对联,联文为:

国难当前非娱乐,现身说法,洵为化装讲演觉沉迷

时事日急意徘徊,军民-联合,以作破釜沉舟共济心

从联意看,此联当作于1937年下半年"七七"事变以后。因为第二年年初,孝义县城即已沦陷。此联语虽平淡,但其时国难当头,同舟共济、破釜沉舟的爱国御侮的壮志豪情却跃然纸上,催人奋起。设若亲历其事的人们在事隔半个多世纪之后看到此联,定会勾起尘封已久的回忆而感慨不已!

众所周知,山西在八年抗战的漫长岁月中,曾经为取得全国胜利作出过巨大牺牲,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有关反映抗战的对联却并不多见。笔者无意中发现此联,着实惊喜了一番。它使我想起了另一副抗战对联,即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题吉县"克难坡"望河亭联:

裘带偶登临,看黄流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

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河山

此联为石刻联,末署:"阎锡山题,民-国三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这副对联是引经据典,揉和时局,豪情奔放,气势雄迈,相信确曾起到过激励人心的作用。可惜此公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将此联的豪言壮语同其抗战中与日酋"安平会议"妥协投降的丑行相对照,徒留千古笑柄。的确,抗战期间,民众对卖国求荣的各类"汉-奸"恨之入骨,这在对联中也有体现。在临县地方志资料中,至今就保存着给当地观音庙题写的一副奇联:

保我众生,必先驱逐日寇

慈航普渡,最后独留汉-奸

作者为贺三多,其人生平不知其详,但无疑是一位坚决抗战的爱国人士,则是可以肯定的。

国难当头,有民族败类,并不奇怪。但大多数国民党还是爱国的。就在国民党的军队中亦不乏坚持抗战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我曾在《山西文史资料》中检索到两副吉县人祖山烈士碑联。其一为抗战期间风行一时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系孙中山先生所撰。其二为:

树国家独立基础

建民族自由精神

人祖山烈士碑建于1938年10月,纪念当年3月在晋西北吉县崇山峻岭间与日军激战、终至全部壮烈牺牲的国民政府军六十六师二O六旅四三一团二营五连126名官兵。这悲壮的一幕发生在抗战初期,到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山西境内,又有一名国民政府军高级将领武士敏在战场上壮烈殉国。武士敏将军时任第九十七军中将军长,驻防中条山一带,与我八路军关系密切,于1941年9月29日在对日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太行山根据地党政军民特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敬献挽联,表达痛失战友的哀悼之情:

尽忠于民族国家,努力求团结进步,磊落奇才,一世如君有几

坚持在敌后抗战,英勇至杀身成仁,感怀将略,数年知己情深

然而,仅隔半年,1942年5月25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左权将军也英雄地长眠在辽县(今左权县)麻田的十字岭上。延安各界于当年7月7日举行抗日战争五周年纪念并追悼阵亡将士大会,会场悬挂着无数挽联、挽幛,表达对其丰功伟绩的赞颂和尊敬、怀念之情。第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的挽联是:

苦战一生,立下多少功劳,不幸为国捐躯,万民悲恸哭名将

敌后五载,消灭无数日寇,孰料今成永别,全军挥泪吊太行

1987年,"左权将军纪念亭"在十字岭将军殉国处建成,亭柱上铭刻着这样一副联语:

伟烈丰功卓著,集民族正气贯古今

忠肝义胆长存,铭华夏英雄迪后人

中华民族在抗战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必将永垂史册,鼓舞着后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日前从旧书摊上得一册民-国年间对联手抄本,纸张泛黄,切边发黑,虫蛀水渍,给人以岁月沧桑之感。一页一页翻去,都是笔录旧时实用对联,粗略统计,约有500余副。出乎意料的是,其中一页抄录着一副"孝义县各界抗日运动会化装讲演"的佚名对联,联文为:

国难当前非娱乐,现身说法,洵为化装讲演觉沉迷

时事日急意徘徊,军民-联合,以作破釜沉舟共济心

从联意看,此联当作于1937年下半年"七七"事变以后。因为第二年年初,孝义县城即已沦陷。此联语虽平淡,但其时国难当头,同舟共济、破釜沉舟的爱国御侮的壮志豪情却跃然纸上,催人奋起。设若亲历其事的人们在事隔半个多世纪之后看到此联,定会勾起尘封已久的回忆而感慨不已!

众所周知,山西在八年抗战的漫长岁月中,曾经为取得全国胜利作出过巨大牺牲,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有关反映抗战的对联却并不多见。笔者无意中发现此联,着实惊喜了一番。它使我想起了另一副抗战对联,即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题吉县"克难坡"望河亭联:

裘带偶登临,看黄流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

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河山

此联为石刻联,末署:"阎锡山题,民-国三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这副对联是引经据典,揉和时局,豪情奔放,气势雄迈,相信确曾起到过激励人心的作用。可惜此公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将此联的豪言壮语同其抗战中与日酋"安平会议"妥协投降的丑行相对照,徒留千古笑柄。的确,抗战期间,民众对卖国求荣的各类"汉-奸"恨之入骨,这在对联中也有体现。在临县地方志资料中,至今就保存着给当地观音庙题写的一副奇联:

保我众生,必先驱逐日寇

慈航普渡,最后独留汉-奸

作者为贺三多,其人生平不知其详,但无疑是一位坚决抗战的爱国人士,则是可以肯定的。

国难当头,有民族败类,并不奇怪。但大多数国民党还是爱国的。就在国民党的军队中亦不乏坚持抗战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我曾在《山西文史资料》中检索到两副吉县人祖山烈士碑联。其一为抗战期间风行一时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系孙中山先生所撰。其二为:

树国家独立基础

建民族自由精神

人祖山烈士碑建于1938年10月,纪念当年3月在晋西北吉县崇山峻岭间与日军激战、终至全部壮烈牺牲的国民政府军六十六师二O六旅四三一团二营五连126名官兵。这悲壮的一幕发生在抗战初期,到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山西境内,又有一名国民政府军高级将领武士敏在战场上壮烈殉国。武士敏将军时任第九十七军中将军长,驻防中条山一带,与我八路军关系密切,于1941年9月29日在对日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太行山根据地党政军民特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敬献挽联,表达痛失战友的哀悼之情:

尽忠于民族国家,努力求团结进步,磊落奇才,一世如君有几

坚持在敌后抗战,英勇至杀身成仁,感怀将略,数年知己情深

然而,仅隔半年,1942年5月25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左权将军也英雄地长眠在辽县(今左权县)麻田的十字岭上。延安各界于当年7月7日举行抗日战争五周年纪念并追悼阵亡将士大会,会场悬挂着无数挽联、挽幛,表达对其丰功伟绩的赞颂和尊敬、怀念之情。第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的挽联是:

苦战一生,立下多少功劳,不幸为国捐躯,万民悲恸哭名将

敌后五载,消灭无数日寇,孰料今成永别,全军挥泪吊太行

1987年,"左权将军纪念亭"在十字岭将军殉国处建成,亭柱上铭刻着这样一副联语:

伟烈丰功卓著,集民族正气贯古今

忠肝义胆长存,铭华夏英雄迪后人

中华民族在抗战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必将永垂史册,鼓舞着后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相关文章

  • 重庆导游基础知识2015
  •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旅行和逗留合一性. 2.暂时性,停留不超过1年. 3.异地性,不在自己惯常的居住地. 4.非移民性质和就业性质,不在旅游地获取报酬. 1840年英国旅行商托马斯.库克创办了第一家旅行社. 远程旅行是1000公里以外 ...查看


  • 高中历史面试题
  • 志尚天骄教育面试题历史部分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据此回答12-14题. 12.司马迁和班固都是古代杰出的史学家, 他们留传后世最著名的代表作都记载了的历史事件是 A."相地而衰征" B.& ...查看


  • 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为何败给蒋介石
  • 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为何败给蒋介石 阎锡山(1883年-1960年)军阀.字百川.伯川.山西五台人.早年去日本学军事.1905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山西陆军监督.新军标统,参加反清活动.1911年 ...查看


  • 红军东征与抗日战争(连载)
  • 从促成阎锡山联共抗日,到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形成 实现"经营山西"战略,将山西打造成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和支持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其中争取阎锡山联共抗日,是关键的一环.与山西当局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实际上是"经营山西& ...查看


  • 中国抗战电影的大后方――四川
  • 1937年7月7日,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开始.四川,成为中国抗战电影的大后方,为伟大的中国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川电影缘起 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1904年12月9日,头上还拖着"猪尾巴"辫子的成都人,首次看到来自大洋 ...查看


  • 永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1398-1457),现代浙江钱塘县(今杭州)人.幼年勤学,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他很仰幕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为人,书斋里曾悬挂文天祥的画像,他在"画赞诗"里写有"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查看


  • 抗战胜利后中国遣返日本侨俘研究
  • 作者:徐志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09期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15)05-0010-10 1945年8月,日本向盟国投降后,滞留在日本国外的军人.侨民合计660万人, ...查看


  • 描写抗战老兵的作文
  • 昨天在铁血上看到一个<如何给国-军抗战老兵发补贴>的帖子,里面是讨论是否给哪些国-军抗战老兵发补贴,我的回复是说了个河南抗战老兵在战后无法生活而乞讨的事情,很多网友要我说出根据和事实,我就把自己在<中国青年报>上报道 ...查看


  • 采风实践报告
  • 采 风 实 习 报 告 院系:艺术学院 班级:装教091班 姓名:刘纪兵 学号:[1**********] 今年十一国庆前夕,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专业考察,在这次考察中我们走过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名胜古迹,先后参观河南博物院.洛阳龙门石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