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计算题四类题型分析
(要求在完成过程中,认真复习相关知识点,并且规范认真书写每一步) 一、 公式法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 浮=G 排=ρ液gV 排(记牢了!)
说明:弄清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 排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V 浸、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 露、物体的体积V 物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一般说来,“浸入”有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浮在液面上。对于前者,有V 排=V 浸=V 物,对于后者有
V 排=V 浸=V 物-V 露
例:一块质量为8.9Kg 的实心铜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球的体积为多大?(p 铜=8.9×103㎏/m3)
(此类题目解题时应注意v 排和v 物,p 排和p 物,不要搞错。)
二、 示数差法
(见课本141页)根据课本图12-2实验,先用弹簧秤称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 ,再把该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上示数减小到F 。由力的合成知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弹簧秤上两次示数之差,即F 浮=G -F 。求到了浮力之后肯定还可以求其他的未知数,比如物体的体积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相等)和密度(怎么求物体的密度呢?提示:用到的公式 m=G/g,物体体积呢?前面求出来了。最后用浮力的公式稍微变形求得!)。(说明:运用此法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即ρ物>ρ液即物体完全浸入水中)
例: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读数为27N ,把它侵没在水中称测力计读数为17N ,此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体积为多大?密度为多大?(g=10N/㎏)
(此类题目是浮力计算中较常见题型,应熟练掌握其解答方法。)
三、压力差法
(见课本142页)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 浮等于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F 1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 之差,即F 浮=F1 – F
1
h 2
(下面的是F 1) 说明:此法适用于求竖立于液体中的立方体受到的浮力。在上图中
F 浮=
F
1
-F =ρ液g (h 2-h 1)S
式中h 1、h 2分别为立方体上、下表面所在的液体深度,S 为其上、下两表面的面积
例如:某正方体边长20厘米,将它浸没在水中,它上表面距水面10厘米, 求此物体受到浮力是多少?(正方体下表面存在压强)(g =10N/Kg)
方法一(公式法):
方法二:(压力差法):
四、 平衡法
根据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与重力G 二力平衡的关系,有F 浮=G 。 说明:漂浮和县浮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的两各平衡状态。虽然它们都存在F 浮=G 的关系,但二者明区别的。前者是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液体里,有ρ物
例如:质量为400g 的铜块,其体积为1dm 3, 求:(1)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请计算出空心部分体积?(2)铜球静止在水中时,铜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浮力计算题四类题型分析
(要求在完成过程中,认真复习相关知识点,并且规范认真书写每一步) 一、 公式法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 浮=G 排=ρ液gV 排(记牢了!)
说明:弄清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 排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V 浸、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 露、物体的体积V 物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一般说来,“浸入”有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浮在液面上。对于前者,有V 排=V 浸=V 物,对于后者有
V 排=V 浸=V 物-V 露
例:一块质量为8.9Kg 的实心铜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球的体积为多大?(p 铜=8.9×103㎏/m3)
(此类题目解题时应注意v 排和v 物,p 排和p 物,不要搞错。)
二、 示数差法
(见课本141页)根据课本图12-2实验,先用弹簧秤称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 ,再把该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上示数减小到F 。由力的合成知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弹簧秤上两次示数之差,即F 浮=G -F 。求到了浮力之后肯定还可以求其他的未知数,比如物体的体积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相等)和密度(怎么求物体的密度呢?提示:用到的公式 m=G/g,物体体积呢?前面求出来了。最后用浮力的公式稍微变形求得!)。(说明:运用此法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即ρ物>ρ液即物体完全浸入水中)
例: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读数为27N ,把它侵没在水中称测力计读数为17N ,此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体积为多大?密度为多大?(g=10N/㎏)
(此类题目是浮力计算中较常见题型,应熟练掌握其解答方法。)
三、压力差法
(见课本142页)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 浮等于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F 1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 之差,即F 浮=F1 – F
1
h 2
(下面的是F 1) 说明:此法适用于求竖立于液体中的立方体受到的浮力。在上图中
F 浮=
F
1
-F =ρ液g (h 2-h 1)S
式中h 1、h 2分别为立方体上、下表面所在的液体深度,S 为其上、下两表面的面积
例如:某正方体边长20厘米,将它浸没在水中,它上表面距水面10厘米, 求此物体受到浮力是多少?(正方体下表面存在压强)(g =10N/Kg)
方法一(公式法):
方法二:(压力差法):
四、 平衡法
根据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与重力G 二力平衡的关系,有F 浮=G 。 说明:漂浮和县浮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的两各平衡状态。虽然它们都存在F 浮=G 的关系,但二者明区别的。前者是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液体里,有ρ物
例如:质量为400g 的铜块,其体积为1dm 3, 求:(1)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请计算出空心部分体积?(2)铜球静止在水中时,铜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