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市场经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作者:孙秀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9期

摘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是用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市场由基础性作用发展到决定性作用正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一个客观变化,只要我们的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按客观规律及时调整经济政策,中国经济飞跃式发展将是必然。

关键词: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发展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5)019-0000-0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是用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35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从此,中国的经济发展迈开了新的步伐,在现代化建设中高速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中国国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选择的经济发展路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最大的不同就是拒绝私有制。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这是由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所决定的。西方国家私有制的存在也具有其存在的基础,而私有制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国家,尤其是中国。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不是说私有制更利于国富民强,私有制并不是国家富裕的基本条件。西方一些国家采用的私有制之所以能够快速拉动经济增长,是因为私有制促进了独立市场主体的形成,从而为形成市场经济提供了前提。但是,公有制也可以促使独立市场主体的形成,为市场经济提供基础的。私有制不是形成市场经济的绝对条件,私有制可以,公有制也可以。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探索中得出以公有制为基础建立市场经济是对人类经济理论的伟大突破,是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按照前人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只是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只有中国是在社会主义角度对市场经济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并且应用于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事实上,中国是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另一种方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为适用于中国。相反,西方的市场经济不符合中国国情,历史证明,中国不能照搬别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市场经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作者:孙秀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9期

摘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是用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市场由基础性作用发展到决定性作用正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一个客观变化,只要我们的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按客观规律及时调整经济政策,中国经济飞跃式发展将是必然。

关键词: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发展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5)019-0000-0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是用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35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从此,中国的经济发展迈开了新的步伐,在现代化建设中高速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中国国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选择的经济发展路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最大的不同就是拒绝私有制。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这是由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所决定的。西方国家私有制的存在也具有其存在的基础,而私有制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国家,尤其是中国。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不是说私有制更利于国富民强,私有制并不是国家富裕的基本条件。西方一些国家采用的私有制之所以能够快速拉动经济增长,是因为私有制促进了独立市场主体的形成,从而为形成市场经济提供了前提。但是,公有制也可以促使独立市场主体的形成,为市场经济提供基础的。私有制不是形成市场经济的绝对条件,私有制可以,公有制也可以。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探索中得出以公有制为基础建立市场经济是对人类经济理论的伟大突破,是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按照前人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只是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只有中国是在社会主义角度对市场经济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并且应用于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事实上,中国是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另一种方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为适用于中国。相反,西方的市场经济不符合中国国情,历史证明,中国不能照搬别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路。


相关文章

  • 毛中特重点内容
  • 注意: 期末考试题目类型有:多项选择.简答.论述.材料四种题目. 复习大纲以每章后面的思考题为依据.试卷的答案85%以上在教材上.请同学们不要夹带任何复印的材料.违者以作弊论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 ...查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授课领导:张双喜 授课地点:科技园区四号楼会议室 授课时间: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查看


  •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就是在领导下,立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查看


  • 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的丰富发展
  • 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拓既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又符合本国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人类社会 ...查看


  • 坚持和扩大开放
  • 坚持和扩大开放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正发生深刻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 ...查看


  •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 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 ...查看


  • 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丰富与发展
  •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与战略任务.治国理念,虽然讲的是国家发展的指导原则, ...查看


  •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 第一单元知识点集锦 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 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 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 ...查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摘 要: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关于人类认知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它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被完善.被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具体表现,而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