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练习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1

一、积累与运用

l.下列各项中字形、注音有误的是()

A.烂熳(man4)喝彩(cai3)芦荟(hui4)匿名(ni4)

B.驿站(yi4)山芋(yu4)挟持(xie2)宛如(wan3)

C.扒手(pa2)差役(chai1)订正(ding4)畸形(ji1)

D.诘责(jie2)戊戌(Xu1)瞥见(pie1)教诲(hui4)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字。

①油光可鉴:

②深恶痛疾:

③杳无消息:

④抑扬顿挫:

⑤正人君子:

⑥标致:

⑦客死:

⑧掌故:

⑨模胡:

⑩落第:

3.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___,给我____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不倦的

A.鼓舞 感激 希望 教导B.感激 鼓舞 期望 教诲

C.感谢 鼓励 教诲 希望D.感激 鼓励 希望 教诲

4.选出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未,都用红笔添改过了。

B.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我不太清楚,只能说出个大概。

C.

且美其名曰“龙吉兰”。

我感到莫名其妙。

D.

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

约有半年,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

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B.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比喻、夸张)

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比拟、反语)

D.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反语)

.下列各项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A.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带着大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B.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C.我主张光明正大去做事,而不阳奉阴违地去待人。

D.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32题。

(一)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7.概括本选段三个内容。

8.首段首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句中“这样”指代什么?“无非”有什么表达作用?本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9.写了上野的樱花之后,立即用一个“但”字起什么作用?

10.如何理解“标致”一词在文中的作用。

11.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持怎样的态度?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态度的?

12.“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若将句中的“买”改为“卖”,“有时”去掉会有什么影响?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千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束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3.概括选文的内容。

14.乙段文字首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内容上又有什么作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选段中所写的第一个事件是什么?写出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6.“其时正值日俄战争,„„便是这一句。”在文中属插叙,它有什么作用?

17“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受了他的影响了。”一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旁边加了一个圈。”插入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19.在看电影事件中作者共写到哪几种中国人?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20.“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冲的“他们”指什么人?“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又指什么人?作者对后一个“他们”持怎样的态度?

21.“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2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沈的灯光里,渗入一(甲)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①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乙)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技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头发。而月儿偶然也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地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烁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是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丙)轮廓;是一(丁)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23.选出最准确的量词填人文中空白处(填序号)

(甲)(乙)(丙)(丁)

A.条B.汪C.带D.派

24.文中描绘了秦淮河月色下的哪些景物?

25.阅读句①,说说为什么“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26.阅读画曲线的文字,仔细体味,从原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此时秦淮河月色的特征。

三、写作

27.细心观察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与表露,并体验自己与老师、同学相处的不同感情与心理活动,将所得记录下来,写一个200~300字的片断。

28.用第三人称写一篇短文,叙述鲁迅在仙台的经历,着重叙述他的思想变化。

题目:鲁迅先生在仙台

答案

一、1.A 2.略 3.D 4.D 5.C 6D 二、(一)7.写作者在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8.“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全句顿起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9.起转折作用,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10.“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11.厌恶、鄙弃的态度,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货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展示,并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加强这种效果。

12.改为“卖”则表明可卖的书很少,而“买”指适合自己的书很少;“有时”表明可去的时间是个别时候,不是经常,写出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的状态,表现作者的失望之情。 (二)13.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交待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14、结构上、内容上承上启下,承匿名信事件议论,领起下文看电影事件,表达作者在遭受侮辱后作为弱国国民的极为愤慨和辛酸的情绪。 15.匿名信事件。起因:我考试及格收到匿名信;经过;我与日本“爱国青年”斗争;结果:取得胜利,维护

16.交待了信的开头的由来,讽刺某些日本学生盲目忠君、妄自尊大,思想狭隘的行径。 17、表现作者对某些日本学生盲目忠君、妄自尊大的场讽。 18.回忆干事讥讽,表现出日本青年学生对弱国国民的歧视。 19.影片中有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和给俄国做侦探被日本军枪杀的中国人;讲堂里看电影的“我”。“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积极向上、刻苦求学、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影片中的中国人是一群麻木愚昧的中国人。 20.前一个指讲堂里的日本学生,后一个指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作者对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极端失望、愤慨,痛感他们精神麻木、思想愚昧,要救治他们的精神,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21.作者是一个有志的爱国青年,这一声严重伤害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 22、在日本仙台看电影时,“我”的志愿由学医救国变为文艺救国。 (三)23.甲D乙B丙C丁A 24、垂杨树、老树、白云 25.因为有蓝天的映衬。 26.缠绵。 三、27略28.略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1

一、积累与运用

l.下列各项中字形、注音有误的是()

A.烂熳(man4)喝彩(cai3)芦荟(hui4)匿名(ni4)

B.驿站(yi4)山芋(yu4)挟持(xie2)宛如(wan3)

C.扒手(pa2)差役(chai1)订正(ding4)畸形(ji1)

D.诘责(jie2)戊戌(Xu1)瞥见(pie1)教诲(hui4)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字。

①油光可鉴:

②深恶痛疾:

③杳无消息:

④抑扬顿挫:

⑤正人君子:

⑥标致:

⑦客死:

⑧掌故:

⑨模胡:

⑩落第:

3.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___,给我____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不倦的

A.鼓舞 感激 希望 教导B.感激 鼓舞 期望 教诲

C.感谢 鼓励 教诲 希望D.感激 鼓励 希望 教诲

4.选出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未,都用红笔添改过了。

B.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我不太清楚,只能说出个大概。

C.

且美其名曰“龙吉兰”。

我感到莫名其妙。

D.

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

约有半年,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

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B.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比喻、夸张)

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比拟、反语)

D.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反语)

.下列各项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A.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带着大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B.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C.我主张光明正大去做事,而不阳奉阴违地去待人。

D.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32题。

(一)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7.概括本选段三个内容。

8.首段首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句中“这样”指代什么?“无非”有什么表达作用?本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9.写了上野的樱花之后,立即用一个“但”字起什么作用?

10.如何理解“标致”一词在文中的作用。

11.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持怎样的态度?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态度的?

12.“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若将句中的“买”改为“卖”,“有时”去掉会有什么影响?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千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束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3.概括选文的内容。

14.乙段文字首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内容上又有什么作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选段中所写的第一个事件是什么?写出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6.“其时正值日俄战争,„„便是这一句。”在文中属插叙,它有什么作用?

17“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受了他的影响了。”一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旁边加了一个圈。”插入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19.在看电影事件中作者共写到哪几种中国人?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20.“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冲的“他们”指什么人?“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又指什么人?作者对后一个“他们”持怎样的态度?

21.“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2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沈的灯光里,渗入一(甲)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①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乙)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技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头发。而月儿偶然也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地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烁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是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丙)轮廓;是一(丁)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23.选出最准确的量词填人文中空白处(填序号)

(甲)(乙)(丙)(丁)

A.条B.汪C.带D.派

24.文中描绘了秦淮河月色下的哪些景物?

25.阅读句①,说说为什么“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26.阅读画曲线的文字,仔细体味,从原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此时秦淮河月色的特征。

三、写作

27.细心观察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与表露,并体验自己与老师、同学相处的不同感情与心理活动,将所得记录下来,写一个200~300字的片断。

28.用第三人称写一篇短文,叙述鲁迅在仙台的经历,着重叙述他的思想变化。

题目:鲁迅先生在仙台

答案

一、1.A 2.略 3.D 4.D 5.C 6D 二、(一)7.写作者在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8.“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全句顿起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9.起转折作用,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10.“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11.厌恶、鄙弃的态度,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货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展示,并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加强这种效果。

12.改为“卖”则表明可卖的书很少,而“买”指适合自己的书很少;“有时”表明可去的时间是个别时候,不是经常,写出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的状态,表现作者的失望之情。 (二)13.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交待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14、结构上、内容上承上启下,承匿名信事件议论,领起下文看电影事件,表达作者在遭受侮辱后作为弱国国民的极为愤慨和辛酸的情绪。 15.匿名信事件。起因:我考试及格收到匿名信;经过;我与日本“爱国青年”斗争;结果:取得胜利,维护

16.交待了信的开头的由来,讽刺某些日本学生盲目忠君、妄自尊大,思想狭隘的行径。 17、表现作者对某些日本学生盲目忠君、妄自尊大的场讽。 18.回忆干事讥讽,表现出日本青年学生对弱国国民的歧视。 19.影片中有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和给俄国做侦探被日本军枪杀的中国人;讲堂里看电影的“我”。“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积极向上、刻苦求学、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影片中的中国人是一群麻木愚昧的中国人。 20.前一个指讲堂里的日本学生,后一个指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作者对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极端失望、愤慨,痛感他们精神麻木、思想愚昧,要救治他们的精神,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21.作者是一个有志的爱国青年,这一声严重伤害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 22、在日本仙台看电影时,“我”的志愿由学医救国变为文艺救国。 (三)23.甲D乙B丙C丁A 24、垂杨树、老树、白云 25.因为有蓝天的映衬。 26.缠绵。 三、27略28.略


相关文章

  • 教你唱出海豚音
  • 教你唱出海豚音 扩展音域练习 有了一定的歌唱呼吸基础练习和声音响度练习以后,再做扩展音域的练 习比较好. 一.歌唱的音域有多宽 任何一个人的歌唱音域都可以有三个8度以上的宽度,即使您从来也没有练习过歌唱,您也有可以令无数歌手终生追求而难以企 ...查看


  • 刘大櫆[封大夫方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封①大夫方君传 刘大櫆 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 ...查看


  • 睡前故事:猫头鹰先生的梦想的故事
  • 猫头鹰先生最近迷上了唱歌."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歌唱家!"他信誓旦旦地说.有了这个梦想以后,猫头鹰先生每天都努力地练习. "啊--啊--啊--啊!啊!"猫头鹰先生站在树梢上开嗓. "吵什么吵?都 ...查看


  • [五柳先生传]课后练习答案
  • <五柳先生传>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背诵课文,画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通过背诵,增加 ...查看


  •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1]
  •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本文塑造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过于清贫,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一.文学常识 出处: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 ...查看


  • 朝花夕拾练习12
  • 朝花夕拾练习题 1<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查看


  • 第十一课___先生教我抛物线
  • 第十一课 先生教我抛物线 课文(两节) 2014年11月28日,12月1日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预习,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词语,要求达到会读,能理解,会用的程度. 教学重点:掌握每个词语的读音词义和用法 教学 ...查看


  • z藤野先生练习题
  • <藤野先生>练习 一.加拼音或写汉字 标zhì( ) 宛( )如 绯( )红 抑扬顿cuò( ) 解剖( ) 和ǎi( ) 畸( )形 nì( )名 jié( )责 juàn( )怠 教诲( ) 杳( ) 瞥( )见 深恶( ) ...查看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题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查看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