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相关内容
主办单位:xx研究生总支委员会
项目类别:课题研究类
活动时间:整体时间为2010年7月——2010年8月
学生总负责人:陈xx
各课题名称、所属课题、指导教师、负责人: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蚁族”群体心理状况调研
(“蚁族”、“蜗居”大学生生存现状调研——郑xx 教授——胡xx)
2.小学教育阶段教育补习的实证研究——以广州市区为例
(教育公平的现状与对策——胡xx 教授——武xx)
3.“两个为主”政策落实的现状调查——以广州市珠海区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为例 (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安排与制度保障调研———无———徐xx)
二、概括性总结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蚁族”、“教育补习”两个课题小组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调研和报告的撰写工作,各完成调研报告一份。“农民工”课题小组由于诸方面原因目前只进行了课题的前期工作,即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工作;目前正密切联系相关访谈对象,积极准备后期的调研访谈工作以及后期报告的撰写工作。
三、各课题小组总结
(一)“蚁族”课题组
2010年7.10-9.10我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此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广州市“蚁族”群体心理状况,我们调查了广州市具有代表性“蚁族”聚居地——岑村、上社、棠下和赤沙等,发放问卷400份,共收集有效问卷340份。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该群体的心理状况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经过这两个月的调研,我们收获了太多,无论是能力上的锻炼还是在精神上受到的“蚁族“群体的鼓舞。
首先是前期的精心准备。最初申请这个课题时,对于这个群体知之甚少。当查阅完相关文献和媒体宣传后,就更加坚定了我们课题申请的信心——要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也许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的相似,80后、充满梦想却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接着是广泛查阅资料和课题的构想,在次期间,从事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郑雪老师给予了我们精心指导。
其次是实践过程,体会深刻。(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最初在查阅相关的文献以及看相关报道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但是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指导老师的指点,我们决定放弃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希望客观地去了解他们,挖掘这个群体的心理力量和潜能。经过调查之后,我们欣喜地发现物质上的贫困并没有导致精神上的萎靡不振,而是一颗平常心,一种乐观、希望的态度。目前关于蚁族群体的报道大肆宣扬了这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称之为“生存之上,生活之下”,似乎有失偏颇。(2)实践出真知。最初调研构思时,我们设计了许多好的办法,例如如何去找被试、怎样和他们拉近距离,怎样发放问卷。但这些看似很好的想法却遭到实践的否决,而经过实践摸索出来的方法让我们增添了一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并且体验到了很大的成就感。(3)好的心态对生活满意程度和幸福感至关重要。调研访谈中发现,生活条件差不多的个体幸福感却大不一样:“挺知足的”或是“压力大”、“没希望”。具有的积极心理状态的个体往往是对生活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现状和未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多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认为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积极地
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方向,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适当调整目标,尽快做出反应,不怨天尤人、不消极逃避。
最后是实践总结,收获颇多。(1)调研结果——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了解了蚁族群体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改善该群体状况的建议,希望能够为“蚁族”群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精神上的鼓舞——“蚁族”群体的平常心、乐观的心态激励着我们。当访谈蚁族时,他们话语中并没有很多的抱怨,更多的是一颗平常心,乐观的态度。不断通过奋斗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追寻梦想的过程也是体现生命价值的过程。蚁族现在正是处于这种奋斗的过程,我们相信,强大的精神力量一定会让他们成就自己的梦想,这种奋斗的过程也会是他们精彩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教育补习”课题组
我们小组关注的是小学生普遍参加教育补习这种现象。目的在于通过调研,回答三个问题:1、影响小学生参加教育补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当前广州市小学生补习的现状如何;3、影响家长对于教育补习的主观效用评价的因素是什么。
经过大家的合作与努力,可以说我们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影响其是否参加补习的重要因素,而家庭收入、学校级别、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已经不再显著。就目前广州市小学生的教育补习情况而言,规模是非常大的,超过60%。并且不同成绩的学生在参加补习的动机和补习的科目选择上都有不同。排名靠前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参加培优型科目,比如奥数。成绩越好的学生更希望通过参加补习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优势,保护自己的竞争地位。参加补习的动机、孩子的学习成绩、补习费用是影响家长对补习主观效用评价的主要因素。但是这三个因素只能解释其1%的变异。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发现其他因素,更加深入的探讨教育补习对于孩子学业成绩是否有显著影响的问题。
虽然我们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但是还是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样本的选择,我们选择了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最初的想法是这可以反应出教育补习对于孩子参加选拔性考试的影响,因为参加教育补习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但是这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很难解释清楚,这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是自编问卷。尽管参考了很多同类型的问卷,并且进行了前测,但是仍然有一些回答率低,甚至无效的题目。这对于我们的分析造成了一些困难。 第三个问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统计知识是如此的欠缺。以至于一个很简单的统计方法,我们都需要参阅大量的文献和书籍,以确保我们对于这些方法的使用是合理的、正确的。正因为这样,论文中使用的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还是值得探讨的。
整体而言,我们小组的课题完成的情况是令人满意的。由于获得了几位老师的大力帮助,因此我们小组在问卷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分析方面进展比较顺利。也正是这个原因,从开始设计问卷到形成论文,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能够按时并且高质量的完成。大家之间的融洽气氛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团队一直保持高效运作的保障。课题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我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并没有停止,希望我们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完成自己的研究。
(三)“农民工”课题组
课题调研的时间是在七、八月份,在这一期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分析政策文本,联系访谈人员,但最终没有联系到访谈人员,这也表现了我们工作所出现的漏洞。
我们的课题小组的课题是,“两个为主”政策落实的现状调查,基于广州市海珠区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来实施的,这一课题的开展,主要是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对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联系相密切的“两个为主”政策的文本分析;二是通过深对方谈来对文本分析中的内容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的考察。从而验证文本分析中所找出的问题是否实际存在。下面我将这两部分的工作做一下总结:
首先是关于政策的文本分析,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就“政策”为中心,围绕国务院颁布的“两个为主”政策和广州省相应在2003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2004年《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出台的三个政策,从一个政策从中央到省市的实施这条路径来对“两个为主”政策实施进行文本分析。以影响政策执行的原因为出发点,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其次,是关于访谈实证的部分,由于访谈的人员比较特殊,而且比较忙,而且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比较敏感,一直没有能够进行第二部分的工作,我们课题组仍然保持与访谈对象的的联系,一旦时机成熟,我们的工作将继续进行。因此将深度访谈作为后期工作来实施。 总的来说,这次课题调研收获不少,问题很大,从这次的实践活动所能够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很多,这次调研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希望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一、活动相关内容
主办单位:xx研究生总支委员会
项目类别:课题研究类
活动时间:整体时间为2010年7月——2010年8月
学生总负责人:陈xx
各课题名称、所属课题、指导教师、负责人: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蚁族”群体心理状况调研
(“蚁族”、“蜗居”大学生生存现状调研——郑xx 教授——胡xx)
2.小学教育阶段教育补习的实证研究——以广州市区为例
(教育公平的现状与对策——胡xx 教授——武xx)
3.“两个为主”政策落实的现状调查——以广州市珠海区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为例 (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安排与制度保障调研———无———徐xx)
二、概括性总结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蚁族”、“教育补习”两个课题小组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调研和报告的撰写工作,各完成调研报告一份。“农民工”课题小组由于诸方面原因目前只进行了课题的前期工作,即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工作;目前正密切联系相关访谈对象,积极准备后期的调研访谈工作以及后期报告的撰写工作。
三、各课题小组总结
(一)“蚁族”课题组
2010年7.10-9.10我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此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广州市“蚁族”群体心理状况,我们调查了广州市具有代表性“蚁族”聚居地——岑村、上社、棠下和赤沙等,发放问卷400份,共收集有效问卷340份。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该群体的心理状况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经过这两个月的调研,我们收获了太多,无论是能力上的锻炼还是在精神上受到的“蚁族“群体的鼓舞。
首先是前期的精心准备。最初申请这个课题时,对于这个群体知之甚少。当查阅完相关文献和媒体宣传后,就更加坚定了我们课题申请的信心——要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也许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的相似,80后、充满梦想却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接着是广泛查阅资料和课题的构想,在次期间,从事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郑雪老师给予了我们精心指导。
其次是实践过程,体会深刻。(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最初在查阅相关的文献以及看相关报道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但是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指导老师的指点,我们决定放弃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希望客观地去了解他们,挖掘这个群体的心理力量和潜能。经过调查之后,我们欣喜地发现物质上的贫困并没有导致精神上的萎靡不振,而是一颗平常心,一种乐观、希望的态度。目前关于蚁族群体的报道大肆宣扬了这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称之为“生存之上,生活之下”,似乎有失偏颇。(2)实践出真知。最初调研构思时,我们设计了许多好的办法,例如如何去找被试、怎样和他们拉近距离,怎样发放问卷。但这些看似很好的想法却遭到实践的否决,而经过实践摸索出来的方法让我们增添了一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并且体验到了很大的成就感。(3)好的心态对生活满意程度和幸福感至关重要。调研访谈中发现,生活条件差不多的个体幸福感却大不一样:“挺知足的”或是“压力大”、“没希望”。具有的积极心理状态的个体往往是对生活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现状和未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多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认为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积极地
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方向,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适当调整目标,尽快做出反应,不怨天尤人、不消极逃避。
最后是实践总结,收获颇多。(1)调研结果——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了解了蚁族群体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改善该群体状况的建议,希望能够为“蚁族”群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精神上的鼓舞——“蚁族”群体的平常心、乐观的心态激励着我们。当访谈蚁族时,他们话语中并没有很多的抱怨,更多的是一颗平常心,乐观的态度。不断通过奋斗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追寻梦想的过程也是体现生命价值的过程。蚁族现在正是处于这种奋斗的过程,我们相信,强大的精神力量一定会让他们成就自己的梦想,这种奋斗的过程也会是他们精彩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教育补习”课题组
我们小组关注的是小学生普遍参加教育补习这种现象。目的在于通过调研,回答三个问题:1、影响小学生参加教育补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当前广州市小学生补习的现状如何;3、影响家长对于教育补习的主观效用评价的因素是什么。
经过大家的合作与努力,可以说我们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影响其是否参加补习的重要因素,而家庭收入、学校级别、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已经不再显著。就目前广州市小学生的教育补习情况而言,规模是非常大的,超过60%。并且不同成绩的学生在参加补习的动机和补习的科目选择上都有不同。排名靠前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参加培优型科目,比如奥数。成绩越好的学生更希望通过参加补习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优势,保护自己的竞争地位。参加补习的动机、孩子的学习成绩、补习费用是影响家长对补习主观效用评价的主要因素。但是这三个因素只能解释其1%的变异。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发现其他因素,更加深入的探讨教育补习对于孩子学业成绩是否有显著影响的问题。
虽然我们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但是还是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样本的选择,我们选择了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最初的想法是这可以反应出教育补习对于孩子参加选拔性考试的影响,因为参加教育补习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但是这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很难解释清楚,这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是自编问卷。尽管参考了很多同类型的问卷,并且进行了前测,但是仍然有一些回答率低,甚至无效的题目。这对于我们的分析造成了一些困难。 第三个问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统计知识是如此的欠缺。以至于一个很简单的统计方法,我们都需要参阅大量的文献和书籍,以确保我们对于这些方法的使用是合理的、正确的。正因为这样,论文中使用的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还是值得探讨的。
整体而言,我们小组的课题完成的情况是令人满意的。由于获得了几位老师的大力帮助,因此我们小组在问卷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分析方面进展比较顺利。也正是这个原因,从开始设计问卷到形成论文,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能够按时并且高质量的完成。大家之间的融洽气氛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团队一直保持高效运作的保障。课题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我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并没有停止,希望我们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完成自己的研究。
(三)“农民工”课题组
课题调研的时间是在七、八月份,在这一期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分析政策文本,联系访谈人员,但最终没有联系到访谈人员,这也表现了我们工作所出现的漏洞。
我们的课题小组的课题是,“两个为主”政策落实的现状调查,基于广州市海珠区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来实施的,这一课题的开展,主要是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对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联系相密切的“两个为主”政策的文本分析;二是通过深对方谈来对文本分析中的内容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的考察。从而验证文本分析中所找出的问题是否实际存在。下面我将这两部分的工作做一下总结:
首先是关于政策的文本分析,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就“政策”为中心,围绕国务院颁布的“两个为主”政策和广州省相应在2003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2004年《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出台的三个政策,从一个政策从中央到省市的实施这条路径来对“两个为主”政策实施进行文本分析。以影响政策执行的原因为出发点,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其次,是关于访谈实证的部分,由于访谈的人员比较特殊,而且比较忙,而且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比较敏感,一直没有能够进行第二部分的工作,我们课题组仍然保持与访谈对象的的联系,一旦时机成熟,我们的工作将继续进行。因此将深度访谈作为后期工作来实施。 总的来说,这次课题调研收获不少,问题很大,从这次的实践活动所能够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很多,这次调研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希望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