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史话"之二百四十六:孔平仲[代小子广孙寄翁翁]诗

孔平仲,北宋临江军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义甫,治平年间举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提点京西刑狱等职。1097年,元佑时依附旧党被罢黜,任衡州知府。由于他以官仓陈米贷与缺粮的州民,被弹劾,安置在英州。宋徽宗即位以后,又任命他为提举永兴路刑狱。后来,又因党论再起,被罢黜。

孔平仲对史学很有研究,在文辞方面也有造就。著作有《续世说》、《良史事证》等。

他的大哥孔文仲(1033-1088年)、二哥孔武仲(1041-1097年)都很有学问,著作甚丰。他的大哥孔文仲有文集五十卷;他的二哥孔武仲著述更丰,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内外制杂文》共百余卷。时人将他们兄弟三人与苏轼、苏辄兄弟并称,号“二苏三仲”。

这是一首很别致的诗。作者假借儿子的身分,全篇都是以小孩子的口吻向爷爷述说,表达作者对老人想念的心情,以此来感染、教育小儿子。

作者的儿子叫“广”,对爷爷来说是孙子,因此自称“广孙”。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

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

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

翁翁虽旧识,伎俩非昔比。

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

婆婆到辇下,翁翁在省里。

太婆八十五,寝膳近何似?

爹爹与奶奶,无日不思尔。

每到晒佳节,或对饮食美。

一一俱上心,归期常屈指。

昨日又开炉,连天北风起。

饮阑却萧条,举目数千里。



译文

这是一首非常有情趣的儿童诗。

    诗中说,我的父亲来到密州两年以后,又得了两个孩子:一个叫牙儿,长得秀美又丰满;一个叫郑郑,现在已经长出了牙齿。爷爷您虽然还没有见到过,我想您一看到,就会很喜欢他们。

你的广孙,已经会读好多书,也会写字,一写就能写满两张纸。三三精力充沛,大安也能走路了。爷爷您过去虽然曾经见到过他们,但他们俩可增长了本领,与过去大不相同了。不知什么时侯我们一家人能团聚,到时侯把我们兄弟几个全都召集在一起,排着队来拜见您。

    爷爷您在中央官署做官,奶奶也在京城。曾祖母该有八十五岁了,她老人家饮食起居怎么样?我爹爹和妈妈,每天都在惦念着你们。每到欢乐愉快的节日,或有好吃的时侯,他们都想着你们,计算你们回来的日期。

从昨天开始,又生起了火炉,天又联绵不断又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父亲饮完酒,感到家里很冷清,他眼巴巴地望着数千里以外的京城,不知什么时侯能见到你们。

   作者假借儿子的口吻,写广孙是怎样想念爷爷的。实际上抒发的是作者自己想念自己父亲的心情。

作者假借儿子的口吻写这样一首诗,也是为了以生动的形象,来感染儿子,教育儿子,要孝敬长辈,进行孝道的教育。作者把儿子想说,又说不出的话,全都给说了出来,表明作者对儿童心理和思维方式的深刻理解。

孔平仲,北宋临江军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义甫,治平年间举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提点京西刑狱等职。1097年,元佑时依附旧党被罢黜,任衡州知府。由于他以官仓陈米贷与缺粮的州民,被弹劾,安置在英州。宋徽宗即位以后,又任命他为提举永兴路刑狱。后来,又因党论再起,被罢黜。

孔平仲对史学很有研究,在文辞方面也有造就。著作有《续世说》、《良史事证》等。

他的大哥孔文仲(1033-1088年)、二哥孔武仲(1041-1097年)都很有学问,著作甚丰。他的大哥孔文仲有文集五十卷;他的二哥孔武仲著述更丰,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内外制杂文》共百余卷。时人将他们兄弟三人与苏轼、苏辄兄弟并称,号“二苏三仲”。

这是一首很别致的诗。作者假借儿子的身分,全篇都是以小孩子的口吻向爷爷述说,表达作者对老人想念的心情,以此来感染、教育小儿子。

作者的儿子叫“广”,对爷爷来说是孙子,因此自称“广孙”。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

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

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

翁翁虽旧识,伎俩非昔比。

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

婆婆到辇下,翁翁在省里。

太婆八十五,寝膳近何似?

爹爹与奶奶,无日不思尔。

每到晒佳节,或对饮食美。

一一俱上心,归期常屈指。

昨日又开炉,连天北风起。

饮阑却萧条,举目数千里。



译文

这是一首非常有情趣的儿童诗。

    诗中说,我的父亲来到密州两年以后,又得了两个孩子:一个叫牙儿,长得秀美又丰满;一个叫郑郑,现在已经长出了牙齿。爷爷您虽然还没有见到过,我想您一看到,就会很喜欢他们。

你的广孙,已经会读好多书,也会写字,一写就能写满两张纸。三三精力充沛,大安也能走路了。爷爷您过去虽然曾经见到过他们,但他们俩可增长了本领,与过去大不相同了。不知什么时侯我们一家人能团聚,到时侯把我们兄弟几个全都召集在一起,排着队来拜见您。

    爷爷您在中央官署做官,奶奶也在京城。曾祖母该有八十五岁了,她老人家饮食起居怎么样?我爹爹和妈妈,每天都在惦念着你们。每到欢乐愉快的节日,或有好吃的时侯,他们都想着你们,计算你们回来的日期。

从昨天开始,又生起了火炉,天又联绵不断又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父亲饮完酒,感到家里很冷清,他眼巴巴地望着数千里以外的京城,不知什么时侯能见到你们。

   作者假借儿子的口吻,写广孙是怎样想念爷爷的。实际上抒发的是作者自己想念自己父亲的心情。

作者假借儿子的口吻写这样一首诗,也是为了以生动的形象,来感染儿子,教育儿子,要孝敬长辈,进行孝道的教育。作者把儿子想说,又说不出的话,全都给说了出来,表明作者对儿童心理和思维方式的深刻理解。


相关文章

  • "家教史话"之五十四:[清白家风遗子孙]
  • <清白家风遗子孙> 杨震(?-公元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很有学问,当时的读书人都称他是"关西孔子". 杨震50岁时才中秀才作官,曾历任荆州 ...查看


  • "家教史话"之一百五十九: [唐太宗的"遇物则诲"]
  • 唐太宗(599-649年)即李世民.李渊的次子.627年在位,改年号为"贞观".他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侍臣说:"我教育儿子的做法是'遇物则诲'." 何谓"遇物则诲 ...查看


  • 初一语文2010学年暑假作业
  • 初一语文2010学年暑假作业 一.读书:课外阅读 必读书目:<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 推荐书目:<三国演义>[清]毛宗岗点评本 选读书目:1. <三国史话>吕思勉著 2. <易中天品三国>易 ...查看


  • 如何做英语家教
  • 如果是上门家教,你面对的一般是一个孩子.这样的教学对方,就要充分了解他的学习现状,学习习惯,个人兴趣,家庭环境等情况.有些孩子的学习不好,不是单一的学生个人的因素,比如离异家庭,教育管理不善,管教方法粗暴等等.在了解这些情况,不要采用直接提 ...查看


  • 忌浮躁浅露_公文写作忌之三_眭达明
  • 秘书史话 SECRETARY 'SCOMPANION 公文写作事后有人把<檄英王鸡文>送到唐高宗那儿,并添油加醋地说了王勃一通坏话,说都是王勃这个小子多事,才搞得王子兄弟不和.唐高宗龙颜大怒,说:"这岂不是挑拨诸王关系 ...查看


  • 古今中外书籍大全
  • 古今中外书籍大全 作者:迪种宝 古今中外书籍大全 网络十年 四大名著 中国名家 诗词朗读 世界文豪世界名著 经济管理 世界名家 二十五史 美文大师武侠小说 知道系列 名家绘画 十三经注 官场小说百家讲坛 白话古籍 中外科幻 做人做事 唐诗鉴 ...查看


  • 暑假家教社会实践日志
  • 暑假社会实践日志 7.25 今天是正式家教开始的第一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好好表现.早上八点,我来到第一个学生家,这位学生是一女生,听她家长说平常她很厌学,根本听不进去家长的建意和劝说.我就用一早上时间和她交流沟通,我说 ...查看


  • 最新经典绕口令
  • 张伯伯李伯,,伯饽饽铺里饽买饽 , 张伯伯了买个饽饽,大李伯伯买个大饽饽了 . 拿回家 里婆婆喂,婆又婆去饽比 饽 不也是知张伯伯的饽买饽大还李是伯伯的买大饽饽 . 东洞 ,西洞庭,庭洞山上庭一藤,根藤上铜铃. 挂 风藤动铜吹铃,动停藤定风 ...查看


  • P君的故事作文 1800字文/小提琴的-
  • 第一章p君其人 有一个可怜的人,名字记不清了,想不起来,姑且喊他做p君. p君生来他就多病,瘦瘦弱弱的,像扶不起的秧苗.面黄肌瘦.似乎有几分林黛玉的病态美.然而又长的文 静秀气.唇红齿白的.倒更像贾宝玉了.平常的乡亲们大都长得歪瓜裂枣的.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