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产业结构变化及产业转型对上海的启示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

东京产业结构变化

*

及产业转型对上海的启示

雷新军 春 燕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00020)

内容摘要:未来的 十二五 将是上海实现产业转型和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 如何实现行业内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转移受到政府、学界、产业等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日本首都圈为案例, 考察日本以东京为核心的广域首都圈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 了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日本广域首都圈的服务业、制造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通过考察广域首都圈服务业及制造业在经济环境变化中实现产业发展的案例, 试揭示传统产业中的部分产业是适合和能够在世界城市中获得发展, 并在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案例为上海在新一轮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转型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 东京产业 上海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9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0) 11-0066-014

一、东京产业发展与变化

(一) 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

日本在战后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完备而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尽管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 使日本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日本产业在变化中不断提升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图1图2(见第67页) 分别反映了日本战后各时期, 各产业在附加值结构中的变动、GDP 平均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情况。从图中数据可以了解日本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60年代到70年代前半期是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期, 这一时期各产业构成比重变动幅度较大, 每5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率超过了15%。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前半期, 这一时期也被称之为日本经济安定增长期, 产业结构变动率明显减小。1980年代后半期的泡沫经济破灭后, 产业结构变化幅度再次急剧扩大, 结构变动率达到了16. 4%。1995至2005年, 日本经济停滞, 产业结构变动率再次减弱。在上述变动中, 农业比重在结构中表现为一贯的下降趋势, 制造业服务项目为曲线变动, 在高速增长期至85年期间为扩展趋势, 之后为减少趋势, 服务业表现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及非盈利为持续下降趋势。

收稿日期:2010-09-28

*本文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左学金常务副院长、研究员主持的! 世界城市转型∀课题研究中的一部分中期成果。

#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图1 日本各产业附加值的结构变动和GDP 平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 国民经济计算年报∀。

注:产业结构变动率是根据民间部门全产业的增加值算出, GDP 平均增长率为可比价格增长率。1955~1990年GDP 及各产业增加值为1990年价格, 1990~2005年GDP 及各产业增加值为2000年价格。

图2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 国民经济计算年报∀。

(二) 东京产业结构转型历程

东京是在日本整体经济势力崛起中一举成为亚洲经济中心及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核心城市。六十年代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当时的东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保持在36%63左右, 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 东京二、三产业结构变化甚小, 二、三产的比重变化基本上保持36%62左右, 变化幅度在2%以下。进入七十年代, 日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能源危机、汇率变化(日币大幅升值) 以及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环境污染等问题, 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东京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内部结构变化, 改变了以往由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1970年东京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达67. 9%, 第三产业,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

#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业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1980年以后因统计方法的变更, 与七十年代没有直接可比性, 但分析表明, 1975~1985年这一段时间内, 东京的二产比重出现上升趋势。1985年以后特别是受日美 广场协议 影响, 东京二产比重快速下降。

2005年制造业占东京GDP 的比重仅为8. 7%, 比1980年下降15. 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其他服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九十年代日本经济 泡沫 崩溃后的长期衰退过程中, 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 在金融、通信服务等行业部门实施了各种制度改革, 打破行业垄断, 降低了行业进入壁垒, 促进了金融、租赁、广告、信息服务、研发支援以及各种专业服务业的发展。此外, 得益于 总部 的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产值比重逐年上升, 2005年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其他服务业, 已成为东京最大的产业部门, 其产值占GDP 的比重达到86. 5%

图3 东京产业结构的长期变化趋势(1955~2005年)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 县民经济计算∀

注:1955~1970年的GDP 以1980年价格为基准, 1975~1995年的GDP 以1990年价格为基准, 以上均采用68SNA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2000~2005年GDP 以2000年价格为基准, 采用93SNA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1. 东京制造业的发展与变迁。20世纪60年代后, 东京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处于持续下滑的状态, 但从东京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 如图3所示加工组装类制造业比重上升和原材料类制造业比重下降的趋势明显。特别是加工组装类轻工业的构成比从1960年的28. 2%上升到1996年的46. 5%, 其中出版、印刷及相关产业占全制造业的比重同期从11. 6%上升到35. 3%, 成为东京最大

&

的制造业。分析东京制造业的发展及内部结构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利用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及原材料型向加工型转型

上世纪60年代, 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 企业的投资急剧扩大。但在这一投资扩张的过程

&2000年日本产业划分有了较大的调整, 各细分行业与之前的数据没有直接可比性。但在加工组装类轻工业中, 如果剔除出版、印刷及相关产业, 其他各行业的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图4 东京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 工业统计表(市区町村编) ∀。注:原材料类轻工业:木材及木制品、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原材料类重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纲铁、有色金属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加工组装轻工业:食料品制造业、饮料饲料及烟草制品业、纤维工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 及其制品业。家具及装饰品制造业、出版印刷及相关产业、其他制造业。加工组装类重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精密机械仪器制造业、武器制造业。

中, 许多企业选择了当时日本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组装型制造业作为投资的重点领域, 而对劳动密集型以及原材料型加工行业的投资意欲下降。这主要是, 一方面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际原材料及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东亚地区新兴国家与地区的崛起, 逐渐削弱日本在这一制造领域的比较优势。东京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原材料能源消费型向大都市型(出版印刷及相关产业等行业) 以及加工组装型的转变, 在经历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后进一步加速。

(2) 受石油危机影响由高消耗产业向节能型的产业转型

70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 日本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比例大幅缩小。观察在这一时期东京产业附加值结构变化, 钢铁、化学等重工业以及纤维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附加值构成大幅度减少, 除此之外的业种则是相对增加, 这一现象是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的能源价格快速上涨, 影响到能源高消耗的钢铁业和化工产业, 但也刺激了节能和资本分配率较高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重工业加工型产业的发展。

(3) 应对汇率影响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生产向高附加值转型

进入80年代由于日美协议导致日元上升, 加之纤维产业和食品行业受亚洲新兴国家的影响使 日本制造 的国际竞争力大大降低。但与此同时, 技术进步使日本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的生产实现了向高附加值转型, 抵消了日元升值带来的不利, 表现出强有力的竞争力, 一举成为日本的龙头行业。大大减少了日美协议对日本制造业在产业构成中的比重的影响。在这一时期除特定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的产业结构比有上升外, 其余的制造业在产业构成中的比例均表现为下降。

(4) 应用科技促进产业升级, 原材料类型制造业比重回上升

高附加值生产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 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在这一时期平稳扩大, 1990年代产业变化特征之一是食品产业和化工产业的构成比有所增加, 这主要是应用科技使产业升级, 特别是化工产业的高科技研究与发明在医药领域应用, 实现了众多高附加价值产品

#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开发与生产。从图3可以发现, 进入1990年代后原材料类型制造业的结构比重表现出回升的态势, 这与技术进步、新型材料开发密切关联。

2. 东京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与变化。根据东京都1978年至2001年的!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数据考察东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变化如下:

第一、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活动来看, 无论是企业数, 还是从业人数均为东京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1978年~2001年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单位数分别从4. 1万个和118. 1万人增加到7. 5万个和204. 6万人, 净增单位数3. 4万个、从业人数86. 5万人。2001年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数占全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0. 4%和23. 8%, 与1978年相比提升了4. 8个百分点和7. 3个百分点。

第二、从时间段来看, 1981年~1991年是东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最快, 对全产业从业人数增加贡献最大的时期。这一期间, 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单位数在全产业企业单位减少1. 3万个的情况下, 反增加1. 8万个。尤其是从业人数在10年间增加58. 1万, 对全产业活动从业人数增加的贡献率高达48. 2%。

第三、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来看, 信息服务、调查、广告服务业与其他企业(商务) 服务业呈持续扩张的态势; 金融保险与租赁服务业的发展在九十年代呈现衰退或停滞的局面。另外, 从1978~1991年的金融保险∋和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不含邮政) 两大行业内部子行业的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数分析发现, 金融保险业中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和期货交易业、保险代理服务业的发展较快, 而银行信托业、保险业因其基数大, 增长相对缓慢。在交通运输仓储通信部门中, 公路旅客运输及运输附带服务业为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 从业人数分别增4. 1万人和3. 3万人, 对交通运输仓储

) 通信业从业人数增长的贡献率达79. 1%和63. 3%。

第四、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来看, 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相对较

大。如表1所示, 2001年除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外, 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调查、广告及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其从业人员规模在50人以上的活动单位占到行业的10%以上, 而其他行业均在5%以下。

表1

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单位变化情况(1978~2001年)

1978年

7432492. 481. 300. 190. 580. 920. 075. 55

1981年790521

1986年797483

1991年7774703. 631. 830. 501. 541. 770. 099. 36

1996年7716553. 941. 800. 471. 571. 780. 119. 66

2001年

7247693. 891. 700. 462. 112. 120. 1110. 38

全产业活动单位数(个)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

金融保险业物品租赁信息服务、调查和广告其他(企业) 服务

学术研究机构以上行业合计

主要生产性服务行的构成(%)

3. 433. 45

1. 370. 220. 741. 040. 086. 87

1. 520. 391. 121. 360. 087. 91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该调查为每三年进行一次。∋包括银行信托业, 中小企业、居民、住宅等特定目的金融业, 农林水产金融业, 投资业等非存款金融机构, 辅助金融业、金融附带业, 证券、期货交易业, 保险业, 保险代理服务业等8个子行业。

(包括铁路、公路旅客运输、公路货物运输、水运、航空运输、仓储、运输附带服务业和通信业等8个子行业。) 铁路、水运两行的从业人数增长为负值, 分别减少2. 5万人和1. 4万人。

#

2010年第11期 表2

∃上海经济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从业人数变化状况(1978~2001年)

1978年

1981年7573624

1986年7956726

1991年8777116

1996年8982413

2001年8608794

全产业从业人数(人) 7167810

主要生产性服务行的构成(%)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

金融保险业物品租赁信息服务、调查和广告其他(企业) 服务学术研究机构以上行业合计

7. 275. 300. 321. 381. 710. 4916. 48

7. 214. 930. 351. 812. 010. 4516. 76

6. 775. 120. 482. 942. 590. 4218. 32

6. 535. 830. 644. 163. 490. 4221. 08

6. 765. 230. 563. 704. 800. 5221. 56

6. 514. 570. 585. 446. 150. 5323. 77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表3

按产业类别划分的从业人员规模(2001年)

1~4

5~9人20. 822. 120. 114. 921. 114. 913. 621. 230. 322. 529. 921. 1

10~19人10. 911. 510. 610. 511. 418. 73. 710. 618. 419. 916. 814. 9

20~29

人4. 04. 14. 05. 14. 011. 20. 94. 26. 89. 25. 26. 7

30~49

人3. 13. 03. 14. 92. 69. 10. 73. 94. 99. 04. 66. 7

50~99

人1. 92. 01. 94. 21. 36. 00. 52. 52. 77. 42. 66. 4

100~

299人1. 11. 21. 13. 20. 63. 20. 31. 51. 65. 41. 54. 8

300~

499人0. 20. 20. 20. 60. 10. 70. 10. 20. 21. 00. 20. 9

500人以上0. 20. 20. 10. 30. 10. 80. 00. 20. 10. 90. 20. 8

全产业 制造业 服务业

(1)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 (2) 批发零售餐饮 (3) 金融保险 (4) 房地产 (5) 其他服务业 (5) -1租赁

(5) -2信息服务、调查 (5) -3广告 (5) -4商务服务

57. 855. 658. 856. 458. 835. 480. 155. 734. 924. 839. 037. 7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二、东京产业结构转型特点

(一) 东京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发展阶段的呼应性

东京产业结构变化伴随东京城市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都市发展的初级阶段。东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 工业开始向东京西部、川崎市转移, 如横河电机、日本无线、东芝、富士通、日本电气等大企业和工厂。产业集聚和扩散主要集中于较小的区域范围内。

#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第二阶段: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集中的时期。这一时期企业的管理中枢和服务功能, 以及出版印刷等都市型产业逐渐向城市中心部集聚; 与此同时, 人口以及大量生产型工业企业则反向朝郊外转移。城市的土地价格上升、工业用地限制、道路交通拥堵、劳动力不足等因素显现, 加之周边地区大规模工业园区的建设等原因, 工业进一步向比较远的郊区转移, 如神奈川县、琦玉县等周边地区。这一趋势导致了七十年代以来, 东京制造业的企业数、从业人员数的持续下降, 反观周边地区制造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最佳时机。

第三阶段:全球化城市阶段。东京产业布局的视点开始面向全球。由于制造业积极参与国际之间的分工合作, 服务业的全球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 中心城区保持相当的经济实力

东京都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的23个区和郊区的多摩地区, 23个区面积为621平方公里, 仅占东京都总面积的28. 4%, 但却吸收了东京都城市人口的67. 5%(849万人) 和80%以上的企业单位和从业人员; 其中包括从业人员规模在500人以的大型企业。从表4东京的企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1969年~2001年产业活动向中心城区集聚现象虽然有所减缓, 23个中心区的产业活动单位与从业人员占全体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 但其比重仍高达80%以

&上。在企业单位中, 从业人员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向中心城区集聚的现象更突出, 87%以

上的集中在23个中心区的范围内, 特别大企业向次中心区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

表4

从业人员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区域分布(%)

1969年

1975年89. 949. 723. 416. 50. 310. 12. 37. 40. 4100. 0

1981年88. 949. 423. 815. 00. 711. 12. 57. 71. 0100. 0

1996年87. 543. 929. 513. 80. 212. 54. 07. 41. 1100. 0

2001年87. 545. 429. 212. 70. 312. 53. 77. 90. 8100. 0

(1) 23区小计中心3区次中心8区其他12区境界未定地域(2) 多摩地区小计南多摩北多摩西多摩合计[(1) +(2) ]

89. 045. 520. 922. 00. 611. 02. 77. 40. 9100. 0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注:市中心3区: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次中心区8区:品川区、目黑区、渋谷区、新宿区、文京区、台东区、墨田区、江东区其他12区:大田区、世田谷区、中野区、杉並区、丰岛区、北区、荒川区、板桥区、练马区、足立区、葛饰区、江户川区北多摩:立川市、武蔵野市、三鷹市、府中市、昭岛市、调布市、小金井市、小平市、东村山市、国分寺市、国立市、西东京市、~江市、東大和市、清瀬市、东久留米市、武蔵村山市。西多摩:青梅市、福生市、 野市、羽村市、瑞穂町、日! 田町、奥多摩町、桧原村

南多摩:八王子市、町田市、日野市、多摩市、稻城市

从行业的空间布局上看:

&1969~2001年制造业活动单位和从业人数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次中心外围区域, 其中大田区、墨田区、足立区、葛饰区、台东区以及江户川区的企业数占全东京企业规模的40%以上, 但与此

&23区产业活动单位占全体的比例:1969年87. 2%, 1986年83. 5%, 1996年81. 5%, 2001年81. 0%。从业人员所占比重:1969年89. 3%, 1986年85. 0%, 1996年83. 2%, 2001年83. 0%。

#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同时, 制造业的大企业或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区集中, 而小规模企业则向中心城区外围扩散的现象明显。

∋金融业向中心城区(日本治政中枢) 集中倾向很明显, 2001年中央区、千代田、港区中心3区和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区的金融机构活动单位数占全东京的比重为38. 4%, 比1969年的27. 2%上升11. 2个百点。特别是都市银行、地方银行、信托银行的总部均集中在这个四区, 其中有半数的银行总部又集中在千代田区。

(交通运输业的产业活动向次中心外围区域转移的倾向明显。1969~2001年, 次中心外围的足立区、练马区、江户川区的交通运输产业活单位大幅增长, 占全东京的比重从11. 6%上升到24. 5%。

) 批发零售餐饮业, 2001年与1969年相比较, 中心3区和次中心的新宿区、渋谷区和世田谷区占全东京的比重略有上升, 其他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特别是在制造业较集聚的台东区、大田区、墨田区, 下降幅度均超过1%。∗其他服务业整体上呈中心区上升, 周边区下降的趋势。1969~2001年中心3区与次中心的新宿区、渋谷区均有较大的提升, 而大田区、台东区、墨田区等制造业集聚区, 以及品川区、中野区、北区等功能区有较大的下降。

表5

23区主要行业产业活动单位数占全东京的比重变化

1969年

制造业

92. 792. 688. 086. 189. 084. 4

1975年91. 491. 186. 484. 884. 082. 8

1981年90. 392. 085. 083. 785. 081. 3

1996年87. 989. 483. 581. 682. 379. 6

2001年87. 388. 183. 181. 281. 879. 6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

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饮食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表6

23区主要行业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数占全东京的比重变化

1969年

制造业

87. 292. 693. 291. 193. 286. 9

1975年85. 691. 391. 289. 890. 484. 8

1981年84. 190. 089. 887. 488. 983. 2

1996年79. 787. 289. 184. 386. 781. 8

2001年79. 585. 990. 583. 186. 482. 2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

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饮食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三) 东京制造业在向广域首都圈腹地延伸, 广域首都圈制造业主导产业并不完全集中在东京

2004年起日本国内经济出现复苏, 企业加大了基础建设投资, 从数据上看, 2006年以东京为首的广域首都圈制造业投资额占到国内制造业投资总额的约18%, 年内新增企业占国内新增企业总

#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数的23%。其中, 首都圈的北部地区的投资增长高于南部地区。首都圈南部地区是日本早期的制造业基地临海工业带所属区域。北部地区为首都圈腹地, 集中了群馬県、埼玉県、栃木県等自立业

&

务新城所属县。北部地区投资活跃表明制造业正在向首都圈腹地延伸。这一点从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首都圈物流也能够观察到, 图5首都圈不同县域间的物流以及首都圈对外的物流量大于区域内部物流量, 物流量规模表明首都圏各都县之间以及首都圈与圈域外区域的制造业间的联系增

加。

图5 广域首都圈物流量分布

资料来源:日本国土交通省! 首都圈产业变化动态∀

图6 2006年广域首都圏制造业主要产品产值排序

資料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 工业统计表∀

广域首都圈是由以东京为核心的茨城县、栃木县、群馬县、埼玉县、千葉县、神奈川县、山梨县和長野县一都八县组成。图6为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工业统计的广域首都圏制造业产值排序前11位的产品。比较东京都制造业产业类型可以看到广域首都圏制造业中产值排列前位的是汽

&日本国土交通省! 首都圈产业变化动态∀

#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车部件、附属品的制造产业、石油精制业、以及印刷业等。比较东京制造业的行业从业情况, 居前位是印刷及其相关产业、食品业、金属制品业, 印刷及其相关产业、以及纤维工业, 很显然广域首都圈制造业主导(支柱) 产业并不完全集中在东京。东京制造业更多是以印刷为代表的具有服务倾向的制造业。在东京区域, 中心区的23区与多摩地区的制造业产业类型和企业形态也有所不同, 商务成本决定了中心区在企业形态和产业类型方面选择更少的成本支出和高附加值回报方式。 (四) 自主创新成为支撑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实现高附加值的基础

东京造业生产包括汽车产业、电器、精密器械、高级配件、生产器械等制造业, 还包括石油精制业、印刷业、医药品制剂制造、无线电信机械器具制造、高炉制铁业等, 此外还有电子部件制造、半导体装置制造、及石油化学为基础的产品制造、工业用塑料制品制造等, 这些产业都要求有高科技作支撑。2007年日本产业省对首都圏制造业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中有56. 2%的企业有新技术∃产品开发且有成果实现, 在企业拥有的专业技能或制作技术方面, 大企业表现为 制作技术 , 而中小企业在 切削加工 金属加工 等加工技能方面表现则较明显。在上述调查中有65. 3%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进行产品研发, 企业视创新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 正是由于企业坚持不懈地增加生产的技术含量, 为广域首都圈制造业的高附加值产出创造了基础, 也是首都圈制造业在日本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保证。

(五) 众多的中小企业是东京产业的一大特点在东京拥有300人以上的企业不足0. 2%, 80%的制造业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足10人, 其中, 1~3人的企业为36. 9%, 4~9人的企业是36. 5%。东京区域中小企业在发展形态表现了超高商务成本环境中制造业存活发展的特殊形式, 同时众多的中小企业也反映出的东京制造业产业内部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

图7(见第76页) 是按企业从业人员规模划分的东京制造业分布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到东京制造业企业规模特点以及企业的分布情况。从东京都中心看, 1~3人的企业为27. 1%, 低于东京都区域平均分布(36. 9%), 10人以上企业占41. 2%, 高出区域平均分布(26. 7%) 。副都心的4~9人企业有44. 3%, 高于东京平均的36. 5%, 而1~3人的企业为27. 7%, 低于东京平均数。城东区域, 包括城东都心附近和城东周边, 1~3人企业城东都心附近为41. 9%, 城東周辺为44. 2%。总体看, 东京都副都心小规模企业比例较高, 多为4~9人企业, 城东接近中心城的区域则是集中了1~3人小企业; 城西、城南、城北的企业类型分布与东京的平均值接近。相比较之下多摩地区较大规模企业在区域内分布较多, 1~3人企业的比例为27. 1%, 低于平均数(36. 9%), 4人以上企业高出区域平均数(36. 5%) 。都心、副都心及多摩地区的中型企业大于相比周边区域。

三、推动东京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

东京产业结构转型与发展, 除了上述受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制定长期城市发展综合规划, 明确城市功能的定位与发展东京与纽约、巴黎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 政府在推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影响也是长远的。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 日本相继出台了三大都市圈(首都城市圈、近畿城市圈和中部城市圈) 发展规划, 并每10年左右修订一次, 到现在前后已经进行过五次的规划修订。首都圈发展规划在国土资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布局、城市再开发、地方经济振兴、人口与劳动力的调整

&东京都产业劳动局! 2009年东京中小企业现状(制造业篇) ∀htt p ://www.m e tro . tokyo . jp/INET /CHOU SA /2010/04/DATA/60k4r201. pdf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

图7 按企业从业人员规模划分的东京制造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东京都总务局! 东京工业∀2009年調査。

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并且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

如在1958年编制的第一次发展规划中, 为了防止城区人口和产业的过度集聚, 提出布局外围的卫星城。1959年制定出台的! 工业等限制法∀, 就是要促进大型工业企业向郊区或外部转移。

在1976年出台的第三次发展规划中, 提出了在首都圈中分散中枢管理功能, 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体的设想。该设想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什么范围内分散中枢管理职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因此未能得到很好实施。但该设想对八十年代的东京都迁移到新宿区, 使新宿成为东京的城市副中心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进入八十年代, 东京的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 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 在此背景下政府发布了第四次规划, 提出了发展新的产业核心, 即形成城市副中心和核心功能区。积极发展企业的业务管理、城市服务等功能, 培养国际业务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在九十年代末制定的第五次规划中, 提出了要加强信息交流、完善交通指挥系统、构筑高效的广域性物流系统,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充分再利用, 培育和发展 业务核都市 , 形成 分散型网络结构 都市群, 在此基础上发挥区域一体化功能, 最终实现 广域合作战略 。

(二) 着力培育中小企业, 发展都市型制造业

在东京城市发展中, 都市型制造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刷出版、服装服饰、小型电子信息产品、传统工艺等都市型制造业都是具有广泛吸收就业、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行业, 这些行业不仅对信息、创意等服务有较高的要求, 且污染少、占地少、附加值高, 有良好发展前景。东京通过扶持中小企业促进都市型制造业的发展。具体做法:一是制定产业振兴政策, 推动政策的 菜单 化及重点化、网络化, 促进都市型产业集聚和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二是发展和完善以为中小企业为对象的金融服务, 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如信用金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信用组合和劳动金库等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遍布各区, 2006年末为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446亿美元。三是搭建各种专业服务的平台, 为中小企的经营、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提供支援服务。

(三) 重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各种要素的集聚

都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交通等基础设的完善和网络化。网络化基础设施, 将促进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协同与合作, 促进产业上下游的调整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通。目前东京市区之间、与周边城市之间已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客运网络体系。在推进这一网络化体系建设过程中, 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是在每次的城市发展规划中, 都遵循 交通先行 优先公#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共交通 原则, 使公共交通能发挥最大作用。二是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如对市郊铁路建设, 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高额补贴(建设费的36%) 。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化, 促进了区域和周边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和都市产业布局调整。如2005年东京白天人口达到1498万人, 超过常住人口256万人, 其中流出49万(在东京居住, 在周边县市工作的人口), 流入305万(在其他县市居住, 在东京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心3区的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常住人口) 之间的差均超过5倍, 千代田区更是高达23. 7倍。同时, 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信息网络, 也促进了企业的 总部 向中心城区集聚。

(四) 推进垄断行业民营化改革,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后期, 日本逐步实施以市场准入制度和价格调控制度(价格规制) 为中心的制度改革, 放宽了对通信、电信、电力、交通运输和金融等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加快了其民营化的进程。如1985年开始的通信服务业民营化改革以及通信服务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 促进了日本通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日本的电信服务企业, 从1985年87家发展到2004年的11566家, 增长了133

&倍, 每年平均新增企业超过600家。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政府部门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包括许

可、认可、执照、指令、同意等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制度, 也包括认定、确认、检查、登录和审批等市场进入审批制度和报告、申请等市场进入报告制度) 被进一步推进, 改革的范围从八十年代的个别行业开始逐步扩大, 目前日本的制度改革涉及到包括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在内的16个方面。改革推动了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四、东京产业转型对上海产业发展启示

(一) 重视制度制约消除垄断, 鼓励竞争推动服务业发展

从东京的经验中可以发现, 对城市功能进行定位的规划在发展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同时, 对一些垄断行业拆围改革可以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发展。目前, 上海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缺乏周密的长远规划。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有所关照, 但是在长期的 抓大放小 指导思想下力度并不大。此外, 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上海的要素市场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 关注空间制约加强设施建设, 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集聚

从东京的经验来看, 目前上海处于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人口以及大量生产型工业企业向郊外转移, 同时企业的管理层及服务功能, 都市型工业向中心城市集中。从上海目前的状况来看, 制造业向郊外转移力度较大, 但是由于这些制造业本身不强, 并没又相应地激发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幅增长。首先是上海的产业布局在空间上处于相对封闭, 呈现出分割状态。即在各种不同的功能区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上海与周边地区之间, 缺乏必要的互动。这种状态, 一方面使上海服务业内部结构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阻碍上海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服务业; 另一方面也使上海无法将制造业与周边城市进行整合, 避免恶性竞争, 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次是, 缺少人口等要素资源的自由移动的便捷通道, 一方面制约了中心城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 另一方面也使郊区服务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三) 制造业发展需要在更大区域空间内思考

东京的制造业开始向郊区转移起始于70年代, 由于东京地价的上涨, 使东京制造业向郊区和邻县转移。在这一过程中, 新城成为制造业向外扩展的重要支撑, 如横滨和千叶发挥国际空港、港&日本的电信服务企业主要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拥有通信线路设备、并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 1985年有2家(NTT 和KDD ); 第二类租用通信线路设备, 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 1985年为85家。民营化和市场准备制度改革实施后, 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企业大举进入了这一领域, 2004年第一类企业数和第二类企业数分别达到422家和11144家。日本总务省! 通信利用动向调查∀2006年。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湾的工业集聚地, 埼玉成为政府机构、生活、商务职能集聚地。筑波新城成为高科技产业集聚地。新城通过各自的腹地, 保障了制造业长期的发展, 而制造业的迁入也为加强了新城相对独立的城市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中小企业是超高商务成本环境中产业化细分的产物

作为商务成本最高的世界级城市东京依然有较多制造业存在, 比较其中心市区与多摩郊区产业差别是产品的附加值。多摩地区制造业以53. 3%的产出实现附加值46. 8%, 而东京市区产出为46. 7%, 创造附加值占到53. 2%。高附加值生产是东京市区制造企业发展的基础, 在东京的高付加价值制造业排列中, 中小企业为主的印刷以及相关产业居首位为17. 1%, 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高商务成本环境下产业化细分的产物, 是制造业在大城市超高商务成本环境中存活发展的特殊形式。东京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分布在东京的各个区域, 创造附加价值占行业创造付加价值的65. 0%。不仅在创造价值方面, 在就业等方面东京中小企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 大都市产业发展靠企业内部因素支撑

观察以日本东京为首的首都圈的制造业业发展, 尽管东京与首都圈商务成本昂贵, 服务业发展迅速, 但制造业依然在首都圈集聚与发展, 其中固然包括首都圈范围有良好的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外部环境, 但是首都圈制造业企业长期积聚的内在因素, 即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技术是支撑首都圈制造业生存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首都圈制造业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如首都圈的汽车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 靠技术使国产车在质量和性能方面在国际市场上胜出, 利用在设计和控制排污方面的技术优势, 以环保节能、经济实用为特点在跻身于国际市场。企业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技术优势实现了制造业发展, 带动了经济高速增长, 同时也确立日本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六) 运输、企业规模、产业链是形成东京制造业空间分布主要因素(产业链的区域集聚性) 纵观东京制造业的空间分布, 其特点主要是。(1) 在东京都电器机械、运输用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多摩和城南临海区域, 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性机械制造业体积较大, 多适宜于海运, 类产业的积聚更多是考虑物流运输的方便性。(2) 在东京都小企业更多的选择城市的中间区域, 大中企业多选择中心区域或边缘郊区。小企业选择城市的中间区域是由于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等方面考虑, 而具有实力的大中企业更多是考虑便于业务交流及生产的关系, 选择中心区域或边缘郊区, 其中也会有成本因素的考虑。(3) 相同以及相关产业的同区域集聚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链关系, 如印刷业、及相关产业多在城东、城北等区部地区, 生产用机械制造业多集中在城南地区。

东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日本整体经济势力崛起中, 凸现出来的 新兴 国际大都市。在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东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保持在36%63左右, 二产的比重远高于伦敦、巴黎和纽约。这一特征与目前上海的状况比较接近。进入七十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汇率变化(日币大幅升值) 、能源危机以及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环境污染等问题, 与目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这背景下, 了解东京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内部结构变化趋势, 对目前上海的产业调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1. 东京都总务局. 东京都统计年鉴. 东京的产业与就业(日) [M ].1985年、2006年版。

2. 日本总务省. 日本统计年鉴.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报告. 首都圈白书. 特定服务产业现状调查(历年版). 通信利用动向调查. 2006年。#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3. 日本国土交通省:1958年! 第1次首都圈基计划∀、1965年! 第2次首都圈基计划∀、1974年! 第3次首都圈基计划∀、1986年! 第4次首都圈基计划∀、1999年! 第5次首都圈基计划∀。

4. 日本内阁府. 地域经济报告(日) [M].财务省印刷局、2001~2005年历年版。

5. 经济产业省. 工业统计表。

6. 中村良平、江岛由裕. 地域产业创生与创造型中小企业(日) [M ]大学教育出版、2004年。

7. 佐佐木雅幸. 创造型都市的经济学(日) [M].劲草书房、1997年; 创造型都市的挑战(日) [M]岩波书店、2001年。

8.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 2008上海服务业发展报告[N ].http ://www. co mme rce . sh . cn/

9. 首都圈产业变化动态[N ]

http ://www.eco . w akaya m a-u . ac . j p /kansai-ch i na /. .. /H 17-A 3P ro ject . pdf

10. 丰田正和(MET I 制造产业局次长):日本制造业振兴战略[Z]

http ://www.riet. i go . jp /j p /events/bbl/03071401. ht m l

11. 东京都产业劳动局:2009年东京中小企业现状(制造业篇) [M]

http ://www.m etro . tokyo . jp /INET/CHOUSA /2010/04/DATA/60k4r201. pdf

12. 日本国土省:广域首都圏产业结构? 企业动态[N ].h ttp ://www.m lit . go . j p /

13. 雷新军!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日) [M ].专修大学出版局, 2003年。

Structural Change and Transition of Tokyo Industries

###En li g ht m en ts to Shangha i

Le iX injun Chun Yan

(Institute of E cono m ics , ShanghaiA cade m y of Soc i a l Sciences)

Abstract :The I nco m ing 12th-F ive years is the key period for transition and upgradi n g of Shanghai i n dustries . A key focus of gover nm en ta, l acade m ic and i n dustrial concern i s to sh ift production factors , such as cap ital and labor etc . , fro m traditi o na l i n dustries to ne w gro w th ones . This paper descri b es the chang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patial location of Tokyo i n dustries , ana lyzes the developm ental process and c haracteristics o fTokyo i n dustries si n ce 1960s , and fi n all y exposes the factors pro m oting the '

transition of Tokyo industr i e s . Thr ough all these ana lysis , the paper is a i m ed to prov i d e va l u able en li g ht m ents to str uctural transition o f Shanghai i n dustries duri n g a ne w round of developm en. t

K eyw ords :I ndustrial Structure ; I ndustrial Transition ; Tokyo I ndustries ; Shanghai Econo m y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

东京产业结构变化

*

及产业转型对上海的启示

雷新军 春 燕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00020)

内容摘要:未来的 十二五 将是上海实现产业转型和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 如何实现行业内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转移受到政府、学界、产业等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日本首都圈为案例, 考察日本以东京为核心的广域首都圈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 了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日本广域首都圈的服务业、制造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通过考察广域首都圈服务业及制造业在经济环境变化中实现产业发展的案例, 试揭示传统产业中的部分产业是适合和能够在世界城市中获得发展, 并在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案例为上海在新一轮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转型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 东京产业 上海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9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0) 11-0066-014

一、东京产业发展与变化

(一) 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

日本在战后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完备而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尽管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 使日本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日本产业在变化中不断提升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图1图2(见第67页) 分别反映了日本战后各时期, 各产业在附加值结构中的变动、GDP 平均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情况。从图中数据可以了解日本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60年代到70年代前半期是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期, 这一时期各产业构成比重变动幅度较大, 每5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率超过了15%。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前半期, 这一时期也被称之为日本经济安定增长期, 产业结构变动率明显减小。1980年代后半期的泡沫经济破灭后, 产业结构变化幅度再次急剧扩大, 结构变动率达到了16. 4%。1995至2005年, 日本经济停滞, 产业结构变动率再次减弱。在上述变动中, 农业比重在结构中表现为一贯的下降趋势, 制造业服务项目为曲线变动, 在高速增长期至85年期间为扩展趋势, 之后为减少趋势, 服务业表现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及非盈利为持续下降趋势。

收稿日期:2010-09-28

*本文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左学金常务副院长、研究员主持的! 世界城市转型∀课题研究中的一部分中期成果。

#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图1 日本各产业附加值的结构变动和GDP 平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 国民经济计算年报∀。

注:产业结构变动率是根据民间部门全产业的增加值算出, GDP 平均增长率为可比价格增长率。1955~1990年GDP 及各产业增加值为1990年价格, 1990~2005年GDP 及各产业增加值为2000年价格。

图2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 国民经济计算年报∀。

(二) 东京产业结构转型历程

东京是在日本整体经济势力崛起中一举成为亚洲经济中心及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核心城市。六十年代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当时的东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保持在36%63左右, 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 东京二、三产业结构变化甚小, 二、三产的比重变化基本上保持36%62左右, 变化幅度在2%以下。进入七十年代, 日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能源危机、汇率变化(日币大幅升值) 以及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环境污染等问题, 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东京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内部结构变化, 改变了以往由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1970年东京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达67. 9%, 第三产业,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

#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业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1980年以后因统计方法的变更, 与七十年代没有直接可比性, 但分析表明, 1975~1985年这一段时间内, 东京的二产比重出现上升趋势。1985年以后特别是受日美 广场协议 影响, 东京二产比重快速下降。

2005年制造业占东京GDP 的比重仅为8. 7%, 比1980年下降15. 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其他服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九十年代日本经济 泡沫 崩溃后的长期衰退过程中, 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 在金融、通信服务等行业部门实施了各种制度改革, 打破行业垄断, 降低了行业进入壁垒, 促进了金融、租赁、广告、信息服务、研发支援以及各种专业服务业的发展。此外, 得益于 总部 的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产值比重逐年上升, 2005年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其他服务业, 已成为东京最大的产业部门, 其产值占GDP 的比重达到86. 5%

图3 东京产业结构的长期变化趋势(1955~2005年)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 县民经济计算∀

注:1955~1970年的GDP 以1980年价格为基准, 1975~1995年的GDP 以1990年价格为基准, 以上均采用68SNA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2000~2005年GDP 以2000年价格为基准, 采用93SNA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1. 东京制造业的发展与变迁。20世纪60年代后, 东京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处于持续下滑的状态, 但从东京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 如图3所示加工组装类制造业比重上升和原材料类制造业比重下降的趋势明显。特别是加工组装类轻工业的构成比从1960年的28. 2%上升到1996年的46. 5%, 其中出版、印刷及相关产业占全制造业的比重同期从11. 6%上升到35. 3%, 成为东京最大

&

的制造业。分析东京制造业的发展及内部结构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利用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及原材料型向加工型转型

上世纪60年代, 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 企业的投资急剧扩大。但在这一投资扩张的过程

&2000年日本产业划分有了较大的调整, 各细分行业与之前的数据没有直接可比性。但在加工组装类轻工业中, 如果剔除出版、印刷及相关产业, 其他各行业的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图4 东京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 工业统计表(市区町村编) ∀。注:原材料类轻工业:木材及木制品、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原材料类重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纲铁、有色金属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加工组装轻工业:食料品制造业、饮料饲料及烟草制品业、纤维工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 及其制品业。家具及装饰品制造业、出版印刷及相关产业、其他制造业。加工组装类重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精密机械仪器制造业、武器制造业。

中, 许多企业选择了当时日本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组装型制造业作为投资的重点领域, 而对劳动密集型以及原材料型加工行业的投资意欲下降。这主要是, 一方面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际原材料及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东亚地区新兴国家与地区的崛起, 逐渐削弱日本在这一制造领域的比较优势。东京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原材料能源消费型向大都市型(出版印刷及相关产业等行业) 以及加工组装型的转变, 在经历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后进一步加速。

(2) 受石油危机影响由高消耗产业向节能型的产业转型

70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 日本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比例大幅缩小。观察在这一时期东京产业附加值结构变化, 钢铁、化学等重工业以及纤维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附加值构成大幅度减少, 除此之外的业种则是相对增加, 这一现象是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的能源价格快速上涨, 影响到能源高消耗的钢铁业和化工产业, 但也刺激了节能和资本分配率较高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重工业加工型产业的发展。

(3) 应对汇率影响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生产向高附加值转型

进入80年代由于日美协议导致日元上升, 加之纤维产业和食品行业受亚洲新兴国家的影响使 日本制造 的国际竞争力大大降低。但与此同时, 技术进步使日本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的生产实现了向高附加值转型, 抵消了日元升值带来的不利, 表现出强有力的竞争力, 一举成为日本的龙头行业。大大减少了日美协议对日本制造业在产业构成中的比重的影响。在这一时期除特定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的产业结构比有上升外, 其余的制造业在产业构成中的比例均表现为下降。

(4) 应用科技促进产业升级, 原材料类型制造业比重回上升

高附加值生产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 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在这一时期平稳扩大, 1990年代产业变化特征之一是食品产业和化工产业的构成比有所增加, 这主要是应用科技使产业升级, 特别是化工产业的高科技研究与发明在医药领域应用, 实现了众多高附加价值产品

#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开发与生产。从图3可以发现, 进入1990年代后原材料类型制造业的结构比重表现出回升的态势, 这与技术进步、新型材料开发密切关联。

2. 东京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与变化。根据东京都1978年至2001年的!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数据考察东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变化如下:

第一、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活动来看, 无论是企业数, 还是从业人数均为东京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1978年~2001年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单位数分别从4. 1万个和118. 1万人增加到7. 5万个和204. 6万人, 净增单位数3. 4万个、从业人数86. 5万人。2001年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数占全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0. 4%和23. 8%, 与1978年相比提升了4. 8个百分点和7. 3个百分点。

第二、从时间段来看, 1981年~1991年是东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最快, 对全产业从业人数增加贡献最大的时期。这一期间, 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单位数在全产业企业单位减少1. 3万个的情况下, 反增加1. 8万个。尤其是从业人数在10年间增加58. 1万, 对全产业活动从业人数增加的贡献率高达48. 2%。

第三、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来看, 信息服务、调查、广告服务业与其他企业(商务) 服务业呈持续扩张的态势; 金融保险与租赁服务业的发展在九十年代呈现衰退或停滞的局面。另外, 从1978~1991年的金融保险∋和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不含邮政) 两大行业内部子行业的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数分析发现, 金融保险业中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和期货交易业、保险代理服务业的发展较快, 而银行信托业、保险业因其基数大, 增长相对缓慢。在交通运输仓储通信部门中, 公路旅客运输及运输附带服务业为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 从业人数分别增4. 1万人和3. 3万人, 对交通运输仓储

) 通信业从业人数增长的贡献率达79. 1%和63. 3%。

第四、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来看, 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相对较

大。如表1所示, 2001年除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外, 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调查、广告及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其从业人员规模在50人以上的活动单位占到行业的10%以上, 而其他行业均在5%以下。

表1

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单位变化情况(1978~2001年)

1978年

7432492. 481. 300. 190. 580. 920. 075. 55

1981年790521

1986年797483

1991年7774703. 631. 830. 501. 541. 770. 099. 36

1996年7716553. 941. 800. 471. 571. 780. 119. 66

2001年

7247693. 891. 700. 462. 112. 120. 1110. 38

全产业活动单位数(个)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

金融保险业物品租赁信息服务、调查和广告其他(企业) 服务

学术研究机构以上行业合计

主要生产性服务行的构成(%)

3. 433. 45

1. 370. 220. 741. 040. 086. 87

1. 520. 391. 121. 360. 087. 91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该调查为每三年进行一次。∋包括银行信托业, 中小企业、居民、住宅等特定目的金融业, 农林水产金融业, 投资业等非存款金融机构, 辅助金融业、金融附带业, 证券、期货交易业, 保险业, 保险代理服务业等8个子行业。

(包括铁路、公路旅客运输、公路货物运输、水运、航空运输、仓储、运输附带服务业和通信业等8个子行业。) 铁路、水运两行的从业人数增长为负值, 分别减少2. 5万人和1. 4万人。

#

2010年第11期 表2

∃上海经济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从业人数变化状况(1978~2001年)

1978年

1981年7573624

1986年7956726

1991年8777116

1996年8982413

2001年8608794

全产业从业人数(人) 7167810

主要生产性服务行的构成(%)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

金融保险业物品租赁信息服务、调查和广告其他(企业) 服务学术研究机构以上行业合计

7. 275. 300. 321. 381. 710. 4916. 48

7. 214. 930. 351. 812. 010. 4516. 76

6. 775. 120. 482. 942. 590. 4218. 32

6. 535. 830. 644. 163. 490. 4221. 08

6. 765. 230. 563. 704. 800. 5221. 56

6. 514. 570. 585. 446. 150. 5323. 77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表3

按产业类别划分的从业人员规模(2001年)

1~4

5~9人20. 822. 120. 114. 921. 114. 913. 621. 230. 322. 529. 921. 1

10~19人10. 911. 510. 610. 511. 418. 73. 710. 618. 419. 916. 814. 9

20~29

人4. 04. 14. 05. 14. 011. 20. 94. 26. 89. 25. 26. 7

30~49

人3. 13. 03. 14. 92. 69. 10. 73. 94. 99. 04. 66. 7

50~99

人1. 92. 01. 94. 21. 36. 00. 52. 52. 77. 42. 66. 4

100~

299人1. 11. 21. 13. 20. 63. 20. 31. 51. 65. 41. 54. 8

300~

499人0. 20. 20. 20. 60. 10. 70. 10. 20. 21. 00. 20. 9

500人以上0. 20. 20. 10. 30. 10. 80. 00. 20. 10. 90. 20. 8

全产业 制造业 服务业

(1)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 (2) 批发零售餐饮 (3) 金融保险 (4) 房地产 (5) 其他服务业 (5) -1租赁

(5) -2信息服务、调查 (5) -3广告 (5) -4商务服务

57. 855. 658. 856. 458. 835. 480. 155. 734. 924. 839. 037. 7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二、东京产业结构转型特点

(一) 东京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发展阶段的呼应性

东京产业结构变化伴随东京城市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都市发展的初级阶段。东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 工业开始向东京西部、川崎市转移, 如横河电机、日本无线、东芝、富士通、日本电气等大企业和工厂。产业集聚和扩散主要集中于较小的区域范围内。

#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第二阶段: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集中的时期。这一时期企业的管理中枢和服务功能, 以及出版印刷等都市型产业逐渐向城市中心部集聚; 与此同时, 人口以及大量生产型工业企业则反向朝郊外转移。城市的土地价格上升、工业用地限制、道路交通拥堵、劳动力不足等因素显现, 加之周边地区大规模工业园区的建设等原因, 工业进一步向比较远的郊区转移, 如神奈川县、琦玉县等周边地区。这一趋势导致了七十年代以来, 东京制造业的企业数、从业人员数的持续下降, 反观周边地区制造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最佳时机。

第三阶段:全球化城市阶段。东京产业布局的视点开始面向全球。由于制造业积极参与国际之间的分工合作, 服务业的全球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 中心城区保持相当的经济实力

东京都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的23个区和郊区的多摩地区, 23个区面积为621平方公里, 仅占东京都总面积的28. 4%, 但却吸收了东京都城市人口的67. 5%(849万人) 和80%以上的企业单位和从业人员; 其中包括从业人员规模在500人以的大型企业。从表4东京的企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1969年~2001年产业活动向中心城区集聚现象虽然有所减缓, 23个中心区的产业活动单位与从业人员占全体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 但其比重仍高达80%以

&上。在企业单位中, 从业人员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向中心城区集聚的现象更突出, 87%以

上的集中在23个中心区的范围内, 特别大企业向次中心区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

表4

从业人员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区域分布(%)

1969年

1975年89. 949. 723. 416. 50. 310. 12. 37. 40. 4100. 0

1981年88. 949. 423. 815. 00. 711. 12. 57. 71. 0100. 0

1996年87. 543. 929. 513. 80. 212. 54. 07. 41. 1100. 0

2001年87. 545. 429. 212. 70. 312. 53. 77. 90. 8100. 0

(1) 23区小计中心3区次中心8区其他12区境界未定地域(2) 多摩地区小计南多摩北多摩西多摩合计[(1) +(2) ]

89. 045. 520. 922. 00. 611. 02. 77. 40. 9100. 0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注:市中心3区: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次中心区8区:品川区、目黑区、渋谷区、新宿区、文京区、台东区、墨田区、江东区其他12区:大田区、世田谷区、中野区、杉並区、丰岛区、北区、荒川区、板桥区、练马区、足立区、葛饰区、江户川区北多摩:立川市、武蔵野市、三鷹市、府中市、昭岛市、调布市、小金井市、小平市、东村山市、国分寺市、国立市、西东京市、~江市、東大和市、清瀬市、东久留米市、武蔵村山市。西多摩:青梅市、福生市、 野市、羽村市、瑞穂町、日! 田町、奥多摩町、桧原村

南多摩:八王子市、町田市、日野市、多摩市、稻城市

从行业的空间布局上看:

&1969~2001年制造业活动单位和从业人数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次中心外围区域, 其中大田区、墨田区、足立区、葛饰区、台东区以及江户川区的企业数占全东京企业规模的40%以上, 但与此

&23区产业活动单位占全体的比例:1969年87. 2%, 1986年83. 5%, 1996年81. 5%, 2001年81. 0%。从业人员所占比重:1969年89. 3%, 1986年85. 0%, 1996年83. 2%, 2001年83. 0%。

#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同时, 制造业的大企业或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区集中, 而小规模企业则向中心城区外围扩散的现象明显。

∋金融业向中心城区(日本治政中枢) 集中倾向很明显, 2001年中央区、千代田、港区中心3区和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区的金融机构活动单位数占全东京的比重为38. 4%, 比1969年的27. 2%上升11. 2个百点。特别是都市银行、地方银行、信托银行的总部均集中在这个四区, 其中有半数的银行总部又集中在千代田区。

(交通运输业的产业活动向次中心外围区域转移的倾向明显。1969~2001年, 次中心外围的足立区、练马区、江户川区的交通运输产业活单位大幅增长, 占全东京的比重从11. 6%上升到24. 5%。

) 批发零售餐饮业, 2001年与1969年相比较, 中心3区和次中心的新宿区、渋谷区和世田谷区占全东京的比重略有上升, 其他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特别是在制造业较集聚的台东区、大田区、墨田区, 下降幅度均超过1%。∗其他服务业整体上呈中心区上升, 周边区下降的趋势。1969~2001年中心3区与次中心的新宿区、渋谷区均有较大的提升, 而大田区、台东区、墨田区等制造业集聚区, 以及品川区、中野区、北区等功能区有较大的下降。

表5

23区主要行业产业活动单位数占全东京的比重变化

1969年

制造业

92. 792. 688. 086. 189. 084. 4

1975年91. 491. 186. 484. 884. 082. 8

1981年90. 392. 085. 083. 785. 081. 3

1996年87. 989. 483. 581. 682. 379. 6

2001年87. 388. 183. 181. 281. 879. 6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

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饮食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表6

23区主要行业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数占全东京的比重变化

1969年

制造业

87. 292. 693. 291. 193. 286. 9

1975年85. 691. 391. 289. 890. 484. 8

1981年84. 190. 089. 887. 488. 983. 2

1996年79. 787. 289. 184. 386. 781. 8

2001年79. 585. 990. 583. 186. 482. 2

交通运输仓储通信业

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饮食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

资料来源:东京都!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

(三) 东京制造业在向广域首都圈腹地延伸, 广域首都圈制造业主导产业并不完全集中在东京

2004年起日本国内经济出现复苏, 企业加大了基础建设投资, 从数据上看, 2006年以东京为首的广域首都圈制造业投资额占到国内制造业投资总额的约18%, 年内新增企业占国内新增企业总

#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数的23%。其中, 首都圈的北部地区的投资增长高于南部地区。首都圈南部地区是日本早期的制造业基地临海工业带所属区域。北部地区为首都圈腹地, 集中了群馬県、埼玉県、栃木県等自立业

&

务新城所属县。北部地区投资活跃表明制造业正在向首都圈腹地延伸。这一点从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首都圈物流也能够观察到, 图5首都圈不同县域间的物流以及首都圈对外的物流量大于区域内部物流量, 物流量规模表明首都圏各都县之间以及首都圈与圈域外区域的制造业间的联系增

加。

图5 广域首都圈物流量分布

资料来源:日本国土交通省! 首都圈产业变化动态∀

图6 2006年广域首都圏制造业主要产品产值排序

資料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 工业统计表∀

广域首都圈是由以东京为核心的茨城县、栃木县、群馬县、埼玉县、千葉县、神奈川县、山梨县和長野县一都八县组成。图6为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工业统计的广域首都圏制造业产值排序前11位的产品。比较东京都制造业产业类型可以看到广域首都圏制造业中产值排列前位的是汽

&日本国土交通省! 首都圈产业变化动态∀

#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车部件、附属品的制造产业、石油精制业、以及印刷业等。比较东京制造业的行业从业情况, 居前位是印刷及其相关产业、食品业、金属制品业, 印刷及其相关产业、以及纤维工业, 很显然广域首都圈制造业主导(支柱) 产业并不完全集中在东京。东京制造业更多是以印刷为代表的具有服务倾向的制造业。在东京区域, 中心区的23区与多摩地区的制造业产业类型和企业形态也有所不同, 商务成本决定了中心区在企业形态和产业类型方面选择更少的成本支出和高附加值回报方式。 (四) 自主创新成为支撑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实现高附加值的基础

东京造业生产包括汽车产业、电器、精密器械、高级配件、生产器械等制造业, 还包括石油精制业、印刷业、医药品制剂制造、无线电信机械器具制造、高炉制铁业等, 此外还有电子部件制造、半导体装置制造、及石油化学为基础的产品制造、工业用塑料制品制造等, 这些产业都要求有高科技作支撑。2007年日本产业省对首都圏制造业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中有56. 2%的企业有新技术∃产品开发且有成果实现, 在企业拥有的专业技能或制作技术方面, 大企业表现为 制作技术 , 而中小企业在 切削加工 金属加工 等加工技能方面表现则较明显。在上述调查中有65. 3%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进行产品研发, 企业视创新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 正是由于企业坚持不懈地增加生产的技术含量, 为广域首都圈制造业的高附加值产出创造了基础, 也是首都圈制造业在日本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保证。

(五) 众多的中小企业是东京产业的一大特点在东京拥有300人以上的企业不足0. 2%, 80%的制造业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足10人, 其中, 1~3人的企业为36. 9%, 4~9人的企业是36. 5%。东京区域中小企业在发展形态表现了超高商务成本环境中制造业存活发展的特殊形式, 同时众多的中小企业也反映出的东京制造业产业内部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

图7(见第76页) 是按企业从业人员规模划分的东京制造业分布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到东京制造业企业规模特点以及企业的分布情况。从东京都中心看, 1~3人的企业为27. 1%, 低于东京都区域平均分布(36. 9%), 10人以上企业占41. 2%, 高出区域平均分布(26. 7%) 。副都心的4~9人企业有44. 3%, 高于东京平均的36. 5%, 而1~3人的企业为27. 7%, 低于东京平均数。城东区域, 包括城东都心附近和城东周边, 1~3人企业城东都心附近为41. 9%, 城東周辺为44. 2%。总体看, 东京都副都心小规模企业比例较高, 多为4~9人企业, 城东接近中心城的区域则是集中了1~3人小企业; 城西、城南、城北的企业类型分布与东京的平均值接近。相比较之下多摩地区较大规模企业在区域内分布较多, 1~3人企业的比例为27. 1%, 低于平均数(36. 9%), 4人以上企业高出区域平均数(36. 5%) 。都心、副都心及多摩地区的中型企业大于相比周边区域。

三、推动东京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

东京产业结构转型与发展, 除了上述受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制定长期城市发展综合规划, 明确城市功能的定位与发展东京与纽约、巴黎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 政府在推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影响也是长远的。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 日本相继出台了三大都市圈(首都城市圈、近畿城市圈和中部城市圈) 发展规划, 并每10年左右修订一次, 到现在前后已经进行过五次的规划修订。首都圈发展规划在国土资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布局、城市再开发、地方经济振兴、人口与劳动力的调整

&东京都产业劳动局! 2009年东京中小企业现状(制造业篇) ∀htt p ://www.m e tro . tokyo . jp/INET /CHOU SA /2010/04/DATA/60k4r201. pdf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

图7 按企业从业人员规模划分的东京制造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东京都总务局! 东京工业∀2009年調査。

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并且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

如在1958年编制的第一次发展规划中, 为了防止城区人口和产业的过度集聚, 提出布局外围的卫星城。1959年制定出台的! 工业等限制法∀, 就是要促进大型工业企业向郊区或外部转移。

在1976年出台的第三次发展规划中, 提出了在首都圈中分散中枢管理功能, 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体的设想。该设想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什么范围内分散中枢管理职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因此未能得到很好实施。但该设想对八十年代的东京都迁移到新宿区, 使新宿成为东京的城市副中心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进入八十年代, 东京的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 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 在此背景下政府发布了第四次规划, 提出了发展新的产业核心, 即形成城市副中心和核心功能区。积极发展企业的业务管理、城市服务等功能, 培养国际业务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在九十年代末制定的第五次规划中, 提出了要加强信息交流、完善交通指挥系统、构筑高效的广域性物流系统,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充分再利用, 培育和发展 业务核都市 , 形成 分散型网络结构 都市群, 在此基础上发挥区域一体化功能, 最终实现 广域合作战略 。

(二) 着力培育中小企业, 发展都市型制造业

在东京城市发展中, 都市型制造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刷出版、服装服饰、小型电子信息产品、传统工艺等都市型制造业都是具有广泛吸收就业、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行业, 这些行业不仅对信息、创意等服务有较高的要求, 且污染少、占地少、附加值高, 有良好发展前景。东京通过扶持中小企业促进都市型制造业的发展。具体做法:一是制定产业振兴政策, 推动政策的 菜单 化及重点化、网络化, 促进都市型产业集聚和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二是发展和完善以为中小企业为对象的金融服务, 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如信用金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信用组合和劳动金库等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遍布各区, 2006年末为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446亿美元。三是搭建各种专业服务的平台, 为中小企的经营、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提供支援服务。

(三) 重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各种要素的集聚

都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交通等基础设的完善和网络化。网络化基础设施, 将促进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协同与合作, 促进产业上下游的调整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通。目前东京市区之间、与周边城市之间已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客运网络体系。在推进这一网络化体系建设过程中, 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是在每次的城市发展规划中, 都遵循 交通先行 优先公#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共交通 原则, 使公共交通能发挥最大作用。二是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如对市郊铁路建设, 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高额补贴(建设费的36%) 。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化, 促进了区域和周边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和都市产业布局调整。如2005年东京白天人口达到1498万人, 超过常住人口256万人, 其中流出49万(在东京居住, 在周边县市工作的人口), 流入305万(在其他县市居住, 在东京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心3区的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常住人口) 之间的差均超过5倍, 千代田区更是高达23. 7倍。同时, 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信息网络, 也促进了企业的 总部 向中心城区集聚。

(四) 推进垄断行业民营化改革,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后期, 日本逐步实施以市场准入制度和价格调控制度(价格规制) 为中心的制度改革, 放宽了对通信、电信、电力、交通运输和金融等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加快了其民营化的进程。如1985年开始的通信服务业民营化改革以及通信服务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 促进了日本通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日本的电信服务企业, 从1985年87家发展到2004年的11566家, 增长了133

&倍, 每年平均新增企业超过600家。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政府部门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包括许

可、认可、执照、指令、同意等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制度, 也包括认定、确认、检查、登录和审批等市场进入审批制度和报告、申请等市场进入报告制度) 被进一步推进, 改革的范围从八十年代的个别行业开始逐步扩大, 目前日本的制度改革涉及到包括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在内的16个方面。改革推动了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四、东京产业转型对上海产业发展启示

(一) 重视制度制约消除垄断, 鼓励竞争推动服务业发展

从东京的经验中可以发现, 对城市功能进行定位的规划在发展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同时, 对一些垄断行业拆围改革可以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发展。目前, 上海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缺乏周密的长远规划。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有所关照, 但是在长期的 抓大放小 指导思想下力度并不大。此外, 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上海的要素市场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 关注空间制约加强设施建设, 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集聚

从东京的经验来看, 目前上海处于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人口以及大量生产型工业企业向郊外转移, 同时企业的管理层及服务功能, 都市型工业向中心城市集中。从上海目前的状况来看, 制造业向郊外转移力度较大, 但是由于这些制造业本身不强, 并没又相应地激发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幅增长。首先是上海的产业布局在空间上处于相对封闭, 呈现出分割状态。即在各种不同的功能区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上海与周边地区之间, 缺乏必要的互动。这种状态, 一方面使上海服务业内部结构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阻碍上海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服务业; 另一方面也使上海无法将制造业与周边城市进行整合, 避免恶性竞争, 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次是, 缺少人口等要素资源的自由移动的便捷通道, 一方面制约了中心城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 另一方面也使郊区服务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三) 制造业发展需要在更大区域空间内思考

东京的制造业开始向郊区转移起始于70年代, 由于东京地价的上涨, 使东京制造业向郊区和邻县转移。在这一过程中, 新城成为制造业向外扩展的重要支撑, 如横滨和千叶发挥国际空港、港&日本的电信服务企业主要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拥有通信线路设备、并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 1985年有2家(NTT 和KDD ); 第二类租用通信线路设备, 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 1985年为85家。民营化和市场准备制度改革实施后, 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企业大举进入了这一领域, 2004年第一类企业数和第二类企业数分别达到422家和11144家。日本总务省! 通信利用动向调查∀2006年。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11期湾的工业集聚地, 埼玉成为政府机构、生活、商务职能集聚地。筑波新城成为高科技产业集聚地。新城通过各自的腹地, 保障了制造业长期的发展, 而制造业的迁入也为加强了新城相对独立的城市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中小企业是超高商务成本环境中产业化细分的产物

作为商务成本最高的世界级城市东京依然有较多制造业存在, 比较其中心市区与多摩郊区产业差别是产品的附加值。多摩地区制造业以53. 3%的产出实现附加值46. 8%, 而东京市区产出为46. 7%, 创造附加值占到53. 2%。高附加值生产是东京市区制造企业发展的基础, 在东京的高付加价值制造业排列中, 中小企业为主的印刷以及相关产业居首位为17. 1%, 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高商务成本环境下产业化细分的产物, 是制造业在大城市超高商务成本环境中存活发展的特殊形式。东京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分布在东京的各个区域, 创造附加价值占行业创造付加价值的65. 0%。不仅在创造价值方面, 在就业等方面东京中小企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 大都市产业发展靠企业内部因素支撑

观察以日本东京为首的首都圈的制造业业发展, 尽管东京与首都圈商务成本昂贵, 服务业发展迅速, 但制造业依然在首都圈集聚与发展, 其中固然包括首都圈范围有良好的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外部环境, 但是首都圈制造业企业长期积聚的内在因素, 即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技术是支撑首都圈制造业生存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首都圈制造业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如首都圈的汽车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 靠技术使国产车在质量和性能方面在国际市场上胜出, 利用在设计和控制排污方面的技术优势, 以环保节能、经济实用为特点在跻身于国际市场。企业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技术优势实现了制造业发展, 带动了经济高速增长, 同时也确立日本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六) 运输、企业规模、产业链是形成东京制造业空间分布主要因素(产业链的区域集聚性) 纵观东京制造业的空间分布, 其特点主要是。(1) 在东京都电器机械、运输用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多摩和城南临海区域, 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性机械制造业体积较大, 多适宜于海运, 类产业的积聚更多是考虑物流运输的方便性。(2) 在东京都小企业更多的选择城市的中间区域, 大中企业多选择中心区域或边缘郊区。小企业选择城市的中间区域是由于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等方面考虑, 而具有实力的大中企业更多是考虑便于业务交流及生产的关系, 选择中心区域或边缘郊区, 其中也会有成本因素的考虑。(3) 相同以及相关产业的同区域集聚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链关系, 如印刷业、及相关产业多在城东、城北等区部地区, 生产用机械制造业多集中在城南地区。

东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日本整体经济势力崛起中, 凸现出来的 新兴 国际大都市。在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东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保持在36%63左右, 二产的比重远高于伦敦、巴黎和纽约。这一特征与目前上海的状况比较接近。进入七十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汇率变化(日币大幅升值) 、能源危机以及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环境污染等问题, 与目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这背景下, 了解东京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内部结构变化趋势, 对目前上海的产业调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1. 东京都总务局. 东京都统计年鉴. 东京的产业与就业(日) [M ].1985年、2006年版。

2. 日本总务省. 日本统计年鉴. 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报告. 首都圈白书. 特定服务产业现状调查(历年版). 通信利用动向调查. 2006年。#

2010年第11期 ∃上海经济研究∃

3. 日本国土交通省:1958年! 第1次首都圈基计划∀、1965年! 第2次首都圈基计划∀、1974年! 第3次首都圈基计划∀、1986年! 第4次首都圈基计划∀、1999年! 第5次首都圈基计划∀。

4. 日本内阁府. 地域经济报告(日) [M].财务省印刷局、2001~2005年历年版。

5. 经济产业省. 工业统计表。

6. 中村良平、江岛由裕. 地域产业创生与创造型中小企业(日) [M ]大学教育出版、2004年。

7. 佐佐木雅幸. 创造型都市的经济学(日) [M].劲草书房、1997年; 创造型都市的挑战(日) [M]岩波书店、2001年。

8.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 2008上海服务业发展报告[N ].http ://www. co mme rce . sh . cn/

9. 首都圈产业变化动态[N ]

http ://www.eco . w akaya m a-u . ac . j p /kansai-ch i na /. .. /H 17-A 3P ro ject . pdf

10. 丰田正和(MET I 制造产业局次长):日本制造业振兴战略[Z]

http ://www.riet. i go . jp /j p /events/bbl/03071401. ht m l

11. 东京都产业劳动局:2009年东京中小企业现状(制造业篇) [M]

http ://www.m etro . tokyo . jp /INET/CHOUSA /2010/04/DATA/60k4r201. pdf

12. 日本国土省:广域首都圏产业结构? 企业动态[N ].h ttp ://www.m lit . go . j p /

13. 雷新军!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日) [M ].专修大学出版局, 2003年。

Structural Change and Transition of Tokyo Industries

###En li g ht m en ts to Shangha i

Le iX injun Chun Yan

(Institute of E cono m ics , ShanghaiA cade m y of Soc i a l Sciences)

Abstract :The I nco m ing 12th-F ive years is the key period for transition and upgradi n g of Shanghai i n dustries . A key focus of gover nm en ta, l acade m ic and i n dustrial concern i s to sh ift production factors , such as cap ital and labor etc . , fro m traditi o na l i n dustries to ne w gro w th ones . This paper descri b es the chang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patial location of Tokyo i n dustries , ana lyzes the developm ental process and c haracteristics o fTokyo i n dustries si n ce 1960s , and fi n all y exposes the factors pro m oting the '

transition of Tokyo industr i e s . Thr ough all these ana lysis , the paper is a i m ed to prov i d e va l u able en li g ht m ents to str uctural transition o f Shanghai i n dustries duri n g a ne w round of developm en. t

K eyw ords :I ndustrial Structure ; I ndustrial Transition ; Tokyo I ndustries ; Shanghai Econo m y ##


相关文章

  • 叶华:深圳东进要对人口进行预估|深圳东进战略专家研讨会|深圳|前海
  • 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野村综合研究所主席顾问叶华 第二届"深圳东进战略专家研讨会"于6月25日在深圳举行.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野村综合研究所主席顾问叶华出席并主持. 以下为演讲实录: 叶华: ...查看


  • 健康体检行业分析报告_目录
  • 公司背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战略参考价值的细分产业竞争决策支持系统.细分产业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互联网+转型咨询.产业园区规划.区域(城市)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数据库营 ...查看


  • 国外发达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
  • 2011年9月总第26卷 社科纵横 SOCIALSCIENCESREVIEW 新理论版 国外发达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 闻瑞东* (广州行政学院哲学与文化教研部 广东 广州 510070) [内容摘要]世界多数国家纷纷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 ...查看


  • 创意经济学文献综述
  • 我国创意产业研究进展与问题:基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视角 王蕊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0级) [摘 要]: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新的财富创造形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外学 ...查看


  • 上海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_
  • 建筑时报/2014年/5月/12日/第008版 城市·规划 上海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政府网站3月公布<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上海发展目标定位,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 ...查看


  • 转型中国:悬崖边上的战役
  • 策划前言 中国经济能否在新的发展刻度上写下"优质"二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型这场"悬崖边上战役"的成败.而在世界"寻找经济新动力"的当下,以去产能.新供给为核心的中国式转型,更显刻 ...查看


  • 2015年海外城市更新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海外城市更新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8月 目 录 一.城市更新:内涵不断扩展的百年议题 ............................................ 4 1.城市更新理论 ............ ...查看


  • 胡鞍钢:创新绿色北京实践实现绿色发展模式
  • 创新绿色北京实践 实现绿色发展模式 作者:胡鞍钢 网站编辑:杨宾 来源:<前线> 日期:2010-01-25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实践,也是一个前瞻性的创新发展模 ...查看


  • 中国总部经济园市场调查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