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6年中考理化模拟试题(三)
化学部分
品御教育理化教研组命制 2016.5.28
本试卷满分为50分 化学部分建议时间4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Mg-24 Ca-40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8小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对应的表格中)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白磷自燃 B.冰雪融化 C.蜡烛燃烧 D. 粮食酿酒
2.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 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
C. 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 . KNO 3、CO(NH2) 2、NH 4H 2PO 4都属于复合肥料
3.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B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C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
D .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领域
4.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D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5.铜和铁一样,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生成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
是( )
A .X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
D .加热Cu 2(OH)2CO 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H 2的发生装置相同
6. 右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 、NaOH 、CO 2
B .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 .当乙为NaOH 时,它可由Ca(OH)2与Na 2CO 3反应生成
D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
7. 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
有二氧化碳生成
②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
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③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
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④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⑤进行该实验时,可以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
以上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④⑤
8. 向AgNO 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 和Fe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 2,一定不含AgNO 3,可能含有Al(NO3) 3 。
⑤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不含Al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0种 B .1种 C .2种 D .3种
30. (4分)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 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 __。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3)写出该元素对应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31.(4分)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⑵t 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
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⑶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 。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⑷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
A. 酒精灯 B. 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32. (7分)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证据是 。
(3)步骤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III 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3.(6分)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
探究主要过程如下:
I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测装置气密性。
II .向B 中加入质量为m 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 向B 中缓缓加入稀硫
酸,待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 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III .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 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IV .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 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
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III 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 、 、称量。
(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①II 中,移出D 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② ,导致计算结果偏 。
34. (6分)某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量12.5g 该大理石样品,加入58.0g 稀盐酸(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 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的固体剩余的质量为2.5g 。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
(2) 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湖北省武汉市2016年中考理化模拟试题(三)
化学部分
品御教育理化教研组命制 2016.5.28
本试卷满分为50分 化学部分建议时间4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Mg-24 Ca-40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8小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对应的表格中)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白磷自燃 B.冰雪融化 C.蜡烛燃烧 D. 粮食酿酒
2.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 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
C. 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 . KNO 3、CO(NH2) 2、NH 4H 2PO 4都属于复合肥料
3.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B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C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
D .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领域
4.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D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5.铜和铁一样,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生成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
是( )
A .X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
D .加热Cu 2(OH)2CO 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H 2的发生装置相同
6. 右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 、NaOH 、CO 2
B .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 .当乙为NaOH 时,它可由Ca(OH)2与Na 2CO 3反应生成
D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
7. 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
有二氧化碳生成
②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
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③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
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④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⑤进行该实验时,可以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
以上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④⑤
8. 向AgNO 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 和Fe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 2,一定不含AgNO 3,可能含有Al(NO3) 3 。
⑤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不含Al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0种 B .1种 C .2种 D .3种
30. (4分)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 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 __。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3)写出该元素对应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31.(4分)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⑵t 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
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⑶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 。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⑷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
A. 酒精灯 B. 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32. (7分)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证据是 。
(3)步骤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III 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3.(6分)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
探究主要过程如下:
I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测装置气密性。
II .向B 中加入质量为m 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 向B 中缓缓加入稀硫
酸,待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 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III .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 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IV .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 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
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III 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 、 、称量。
(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①II 中,移出D 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② ,导致计算结果偏 。
34. (6分)某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量12.5g 该大理石样品,加入58.0g 稀盐酸(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 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的固体剩余的质量为2.5g 。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
(2) 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