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所涉及了解和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为学生学习其他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教学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 各章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意义、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一般掌握什么是社会,社会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
1、中国古书中的社会
2、马克思的社会涵义
3、总之,社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这群人之间存在着种种社会规定的关系,人们按着社会规范发生交互行为,分工合作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㈡社会学
1、社会思想与社会学:社会学的产生,吸取了古代社会思想的有益成分
2、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科学条件
3、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⑴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⑵社会学广泛地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
⑶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⑷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研究
⑸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㈢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1、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2、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⑴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
⑵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的关系
⑶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㈣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1、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2、增长社会管理的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
3、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
4、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需要的概念,社会需要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一般掌握其他社会需要学说及提高和满足的途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人的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1、社会需要的涵义
2、社会需要的产生
3、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㈡社会需要的理论
1、社会需要的类型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综合性需要
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述评
㈢社会需要的满足与提高
1、人的发展与需要的发展
2、集体的发展与人的需要的提高
3、社会需要的满足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和文化环境
第三章 社会交往(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交往的概念及社会交往理论。一般掌握社会交往对形成社会关系
的意义及集体行为。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交往的意义
1、社会交往的涵义
2、社会交往的意义
3、社会交往的类型
4、社会交往的理论
㈡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
1、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2、社会关系的涵义及类型
3、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㈢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
2、社会角色的类别
3、角色扮演
㈣集体行为
1、集体行为的涵义与类别
2、集体行为的成因
3、时尚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一般掌握社会化的条件及过程、个性的形成与社会的关系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化的涵义及必要性
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2、人的社会化的实质
3、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
㈡社会化的可能性——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1、人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
2、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3、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4、人有语言的能力
㈢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
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⑴传授基本生活技能,即;动作技巧、学习语言文化、专业知识
⑵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包括软性和硬性两个方面
⑶指点生活目标
⑷提供角色人选,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
2、社会化的基本过程
3、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特殊社会化
⑴继续社会化是成人不断适应自己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必要过程
⑵再社会化是一种强制性的教化过程。它的教化对象是那些有越轨行为、危害多数人的利益的人。
⑶特殊社会化是指对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
㈣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1、人的个性的涵义
2、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的关系
3、个性与民族性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家庭的涵义及功能。一般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及中国婚姻家庭状况。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群体及其类型
1、人类群体的形成与特征
2、社会群体的类型
3、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4、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和功能
㈡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
1、家庭的起源和发展
2、家庭的类型
3、家庭的社会功能
㈢中国的婚姻与家庭
1、中国婚姻与家庭的传统
2、社会主义中国的婚姻与家庭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管理及科层制的利弊,一般掌握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社会组织的目标与运行。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结构
1、社会组织的涵义与特征
2、社会组织的要素与结构
3、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㈡社会组织的目标与运行
1、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
2、社会组织的结构
3、社会组织目标的制定
4、社会组织的运行
㈢社会组织的管理
1、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
2、科层制及其功能分析
3、我国的管理经验及问题
第七章 社区(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区的涵义,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与结构。一般掌握社区的要素、社区研究方法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区与社区研究
1、社区的涵义
2、社区要素与社区分类
㈡农村社区
1、农村社区的特征
2、农村社区的结构
3、中国农村社区的发展
㈢城市社区
1、城市社区的特征
2、城市社区的结构
3、城市社区发展
4、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㈣城乡关系
1、城乡之间的对立
2、城乡差别
3、城乡融合
4、我国的城乡关系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5、城乡对立与城乡一体化
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什么是阶级,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的理论,并正确认识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一般掌握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的基本涵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1、社会分化
2、社会分层
㈡阶级与阶层
1、阶级的起源与定义
2、等级与种姓
3、阶级划分与阶层划分
㈢社会主义中国的阶级与阶层
1、我国的剥削阶级消灭的过程
2、我国目前的阶级结构
第九章 社会制度(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制度的涵义,社会制度的功能及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一般掌握社会制度的类型与结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与类型
1、什么是社会制度
2、社会制度的特征
3、社会制度的类型
4、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
㈡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1、社会制度构成的要素
2、社会制度的功能
㈢制度建设与制度改革
1、制度建设与制度化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十章 社会控制(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控制的涵义、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控制中的地位,一般掌握社会控制的类型,功能及越轨行为与犯罪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控制的涵义与功能
1、社会控制的涵义
2、社会控制的类型
3、社会控制的功能
㈡社会控制的方式
1、道德、习俗和宗教
2、政权、法律和纪律
3、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
㈢越轨行为
1、越轨行为及类型
2、对越轨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
3、犯罪行为及其治理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建议6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重点掌握社会问题的涵义及其成因,我国人口问题与劳动就业问题及解决途径,一般掌握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贫穷与生态环境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问题的涵义及其成因
1、社会问题的涵义
社会问题是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到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以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进行改进。社会问题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人们心理反映的问题。
2、社会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
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社会关系的失调,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及社会解组。
3、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通常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当社会结构所具有的功能不能使组织或个人按照一定的规范,通过一定的途径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时,社会混乱就发生了,社会问题就出现了。一旦依靠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解决了社会问题,社会就向前发展了。
㈡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的实质
人口问题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人口问题在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
2、当前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危害
⑴人口增长速度超出物质资料的增长速度是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在出生率已降到较低水平时,人口绝对数仍然在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问题将会首先出现在大城市,然后出现在农村,最后发展到小城镇。人口素质差。人口素质是指人口实体的各种特质,如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不高。
⑵危害:新增人口消费掉大量财富,降低生活水平;加重就业负担;文化低,老龄人口加大,不利经济发展。
⑶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有:控制人口数量,采用强化法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变生育观念的办法。
⑷提高全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大力发展经济。
㈢劳动就业问题
1、就业与失业
凡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就是就业。就业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从事社会劳动;二是要有报酬或收入。凡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都不视为就业。
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致使一部分劳动力无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表现为劳动力的闲置或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状态。失业形成有许多原因,对人们的影响也很大。失业的功能。
2、我国的就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的特点是:
(1)城镇知识青年待业的高峰已经过去;
(2)今后解决劳动就业任务仍很艰巨;
(3)农村劳动力的闲置和剩余劳动力转化问题突出。
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是:
(1)发展生产、控制人口增长,作到两种生产一起抓;
(2)调整就业结构,广开就业门路;
(3)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㈣贫穷问题
1、贫穷的涵义及其类型
贫穷是指人们缺少满足他们生活基本需要的资源和手段的状况。贫穷有相对和绝对二重意义。 类型:绝对贫穷与相对贫穷,个案贫穷与集体贫穷,短期贫穷和长期贫穷。
2、世界贫穷问题及对贫穷的理解
贫穷问题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目前贫穷的国家大量存在,在发达国家贫穷的人口大量存在。对贫穷问题的解释有三种理论:恶性循环论、贫穷文化论、环境剥夺论。
3、我国的贫穷问题及反贫穷实践
我国是一个历史上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状况的国家,建国以来我国消灭了剥削阶级,但未能消除贫穷。自1978年以来,我国把反贫穷工作逐步纳入国家生产建设的轨道,采取“治穷致富”、“扶老扶本”的方针,把治标变为治本,加快了贫困的脱贫速度。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社会意义,一般掌握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历史,以及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成就和改革、发展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涵义与内容
社会保障是国家确保其公民的最低经济生活、保证社会安定的制度。各国社会保障的内容有不同,但大都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内容。其具有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和人道主义等特点。
2、社会保障的演进和功能
社会保障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慈善事业,1948年基本成熟,目前由于各国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愈来愈大,使政府不堪重负,都在进行改革。
社会保障主要从经济角度对社会公民的生活提供一种安全性保护,缓解矛盾,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保证条件。但也有反作用,即滋生懒汉心理,不利于发挥人们的潜力。
3、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保障事业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较快,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各国在社会保障范围、水平、做法诸方面有许多不同。
㈡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种类
社会工作是政府或专业机构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促进改善其生活条件、增强其生活能力的工作,
社会工作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广义包括全社会成员,狭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的贫弱者。
2、社会工作的演进与功能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处境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恢复和改善其社会功能,造福人民,保持社会稳定。
3、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工作以人的健康成长、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理论和出发点,专业方法有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
㈢中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1、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历史
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并实施过保息六政、社仓乡约等制度
2、新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实践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涉及面广、项目众多,但在城乡之间有较大差异。它对维持人民的正常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主要问题是国家包揽过多,只讲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以及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等。
3、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社会化服务,提高整体效益是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和社会流动,一般掌握其他社会变迁理论和社会发展计划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变迁及其原因
1、社会变迁的涵义
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的变化、进步、倒退、进化,革命是重要的社会变迁形式。直线型、波浪型、螺旋型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模式
2、社会变迁的原因
生产方式、人口、自然环境、科学技术、价值观念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几个主要因素。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导致人类社会的变迁,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解释客观社会变迁的理论。
㈡几种社会变迁理论述评
1、历史循环论
2、社会进化论
3、社会均衡论
㈢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的涵义与类型
2、社会流动与社会变迁
㈣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变迁
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五大事件: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6年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现代化的涵义、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与途径,一般掌握社会现代化理论和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现代化概述
1、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特点
社会现代化是传统社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到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整个社会的变迁。它是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发生的规模宏大的快速变迁过程。它有自己的特征。
2、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管理现代化、城市化、人和生活方式现代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分化等。
㈡社会现代化理论述评
1、社会趋同论
2、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
3、全球发展理论
4、“信息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论
㈢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1、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决策
2、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人的社会需要
第十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及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的基本内容,一般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和资料收集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1、社会调查研究的涵义与特点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
3、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
㈡实地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调查研究课题
2、提出研究假设
3、研究课题的操作化
4、确定调查方式、方法
5、调查的组织准备工作
㈢调查资料的收集
1、访谈法
2、问卷法
3、观察法
4、文献法
㈣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调查资料的整理
2、资料分析
3、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十六章 社会学发展综述(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学的产生背景,中西方社会学的各种思潮及当代社会学的发展趋势。是选学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学的产生及早期代表人物
1、社会学的起源和社会背景
2、社会学早期代表人物
(1)孔德,法国哲学家。被公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不仅提出了建立社会学学科的大体设想,而且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进化过程。
(2)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对于人类社会进化的各种形式作了探讨,提出社会有机体说。
(3)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其理论的核心是关于社会事实的概念。
(4)韦伯,德国社会学家。他对于统治的合法权威较有研究,将权威分成三种类型。 ㈡各国社会学发展综述
1、美国社会学
2、西欧国家的社会学
3、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学
4、日本的社会学
5、第二世界国家的社会学
㈢中国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社会学的产生和历史背景
2、1949年前中国的社会学
(1)1891~910年为中国社会学的发韧期,社会学思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处于启蒙阶段;
(2)1911~1918年为中国社会学的萌芽期;
(3)1919~1927年为中国社会学的幼苗期,社会学处于摸索前进,稳定发展的阶段;
(4)1928~1948年为中国社会学的成长期。围绕中国社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
3、社会学的重建和发展
㈣现代主要社会学流派
1、结构功能学派
2、冲突理论
3、符号互动论
4、交换理论
5、其他几种社会学的理论观点
㈤社会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影响的增加
2、研究课题更多地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3、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分支学科迅速发展
4、社会学的国际性和本土化倾向不断加强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所涉及了解和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为学生学习其他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教学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 各章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意义、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一般掌握什么是社会,社会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
1、中国古书中的社会
2、马克思的社会涵义
3、总之,社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这群人之间存在着种种社会规定的关系,人们按着社会规范发生交互行为,分工合作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㈡社会学
1、社会思想与社会学:社会学的产生,吸取了古代社会思想的有益成分
2、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科学条件
3、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⑴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⑵社会学广泛地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
⑶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⑷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研究
⑸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㈢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1、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2、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⑴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
⑵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的关系
⑶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㈣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1、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2、增长社会管理的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
3、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
4、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需要的概念,社会需要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一般掌握其他社会需要学说及提高和满足的途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人的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1、社会需要的涵义
2、社会需要的产生
3、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㈡社会需要的理论
1、社会需要的类型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综合性需要
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述评
㈢社会需要的满足与提高
1、人的发展与需要的发展
2、集体的发展与人的需要的提高
3、社会需要的满足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和文化环境
第三章 社会交往(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交往的概念及社会交往理论。一般掌握社会交往对形成社会关系
的意义及集体行为。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交往的意义
1、社会交往的涵义
2、社会交往的意义
3、社会交往的类型
4、社会交往的理论
㈡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
1、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2、社会关系的涵义及类型
3、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㈢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
2、社会角色的类别
3、角色扮演
㈣集体行为
1、集体行为的涵义与类别
2、集体行为的成因
3、时尚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一般掌握社会化的条件及过程、个性的形成与社会的关系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化的涵义及必要性
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2、人的社会化的实质
3、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
㈡社会化的可能性——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1、人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
2、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3、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4、人有语言的能力
㈢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
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⑴传授基本生活技能,即;动作技巧、学习语言文化、专业知识
⑵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包括软性和硬性两个方面
⑶指点生活目标
⑷提供角色人选,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
2、社会化的基本过程
3、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特殊社会化
⑴继续社会化是成人不断适应自己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必要过程
⑵再社会化是一种强制性的教化过程。它的教化对象是那些有越轨行为、危害多数人的利益的人。
⑶特殊社会化是指对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
㈣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1、人的个性的涵义
2、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的关系
3、个性与民族性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家庭的涵义及功能。一般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及中国婚姻家庭状况。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群体及其类型
1、人类群体的形成与特征
2、社会群体的类型
3、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4、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和功能
㈡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
1、家庭的起源和发展
2、家庭的类型
3、家庭的社会功能
㈢中国的婚姻与家庭
1、中国婚姻与家庭的传统
2、社会主义中国的婚姻与家庭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管理及科层制的利弊,一般掌握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社会组织的目标与运行。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结构
1、社会组织的涵义与特征
2、社会组织的要素与结构
3、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㈡社会组织的目标与运行
1、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
2、社会组织的结构
3、社会组织目标的制定
4、社会组织的运行
㈢社会组织的管理
1、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
2、科层制及其功能分析
3、我国的管理经验及问题
第七章 社区(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区的涵义,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与结构。一般掌握社区的要素、社区研究方法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区与社区研究
1、社区的涵义
2、社区要素与社区分类
㈡农村社区
1、农村社区的特征
2、农村社区的结构
3、中国农村社区的发展
㈢城市社区
1、城市社区的特征
2、城市社区的结构
3、城市社区发展
4、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㈣城乡关系
1、城乡之间的对立
2、城乡差别
3、城乡融合
4、我国的城乡关系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5、城乡对立与城乡一体化
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建议5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什么是阶级,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的理论,并正确认识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一般掌握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的基本涵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1、社会分化
2、社会分层
㈡阶级与阶层
1、阶级的起源与定义
2、等级与种姓
3、阶级划分与阶层划分
㈢社会主义中国的阶级与阶层
1、我国的剥削阶级消灭的过程
2、我国目前的阶级结构
第九章 社会制度(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制度的涵义,社会制度的功能及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一般掌握社会制度的类型与结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与类型
1、什么是社会制度
2、社会制度的特征
3、社会制度的类型
4、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
㈡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1、社会制度构成的要素
2、社会制度的功能
㈢制度建设与制度改革
1、制度建设与制度化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十章 社会控制(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控制的涵义、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控制中的地位,一般掌握社会控制的类型,功能及越轨行为与犯罪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控制的涵义与功能
1、社会控制的涵义
2、社会控制的类型
3、社会控制的功能
㈡社会控制的方式
1、道德、习俗和宗教
2、政权、法律和纪律
3、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
㈢越轨行为
1、越轨行为及类型
2、对越轨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
3、犯罪行为及其治理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建议6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重点掌握社会问题的涵义及其成因,我国人口问题与劳动就业问题及解决途径,一般掌握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贫穷与生态环境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问题的涵义及其成因
1、社会问题的涵义
社会问题是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到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以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进行改进。社会问题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人们心理反映的问题。
2、社会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
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社会关系的失调,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及社会解组。
3、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通常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当社会结构所具有的功能不能使组织或个人按照一定的规范,通过一定的途径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时,社会混乱就发生了,社会问题就出现了。一旦依靠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解决了社会问题,社会就向前发展了。
㈡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的实质
人口问题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人口问题在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
2、当前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危害
⑴人口增长速度超出物质资料的增长速度是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在出生率已降到较低水平时,人口绝对数仍然在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问题将会首先出现在大城市,然后出现在农村,最后发展到小城镇。人口素质差。人口素质是指人口实体的各种特质,如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不高。
⑵危害:新增人口消费掉大量财富,降低生活水平;加重就业负担;文化低,老龄人口加大,不利经济发展。
⑶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有:控制人口数量,采用强化法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变生育观念的办法。
⑷提高全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大力发展经济。
㈢劳动就业问题
1、就业与失业
凡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就是就业。就业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从事社会劳动;二是要有报酬或收入。凡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都不视为就业。
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致使一部分劳动力无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表现为劳动力的闲置或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状态。失业形成有许多原因,对人们的影响也很大。失业的功能。
2、我国的就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的特点是:
(1)城镇知识青年待业的高峰已经过去;
(2)今后解决劳动就业任务仍很艰巨;
(3)农村劳动力的闲置和剩余劳动力转化问题突出。
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是:
(1)发展生产、控制人口增长,作到两种生产一起抓;
(2)调整就业结构,广开就业门路;
(3)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㈣贫穷问题
1、贫穷的涵义及其类型
贫穷是指人们缺少满足他们生活基本需要的资源和手段的状况。贫穷有相对和绝对二重意义。 类型:绝对贫穷与相对贫穷,个案贫穷与集体贫穷,短期贫穷和长期贫穷。
2、世界贫穷问题及对贫穷的理解
贫穷问题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目前贫穷的国家大量存在,在发达国家贫穷的人口大量存在。对贫穷问题的解释有三种理论:恶性循环论、贫穷文化论、环境剥夺论。
3、我国的贫穷问题及反贫穷实践
我国是一个历史上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状况的国家,建国以来我国消灭了剥削阶级,但未能消除贫穷。自1978年以来,我国把反贫穷工作逐步纳入国家生产建设的轨道,采取“治穷致富”、“扶老扶本”的方针,把治标变为治本,加快了贫困的脱贫速度。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社会意义,一般掌握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历史,以及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成就和改革、发展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涵义与内容
社会保障是国家确保其公民的最低经济生活、保证社会安定的制度。各国社会保障的内容有不同,但大都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内容。其具有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和人道主义等特点。
2、社会保障的演进和功能
社会保障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慈善事业,1948年基本成熟,目前由于各国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愈来愈大,使政府不堪重负,都在进行改革。
社会保障主要从经济角度对社会公民的生活提供一种安全性保护,缓解矛盾,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保证条件。但也有反作用,即滋生懒汉心理,不利于发挥人们的潜力。
3、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保障事业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较快,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各国在社会保障范围、水平、做法诸方面有许多不同。
㈡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种类
社会工作是政府或专业机构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促进改善其生活条件、增强其生活能力的工作,
社会工作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广义包括全社会成员,狭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的贫弱者。
2、社会工作的演进与功能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处境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恢复和改善其社会功能,造福人民,保持社会稳定。
3、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工作以人的健康成长、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理论和出发点,专业方法有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
㈢中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1、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历史
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并实施过保息六政、社仓乡约等制度
2、新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实践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涉及面广、项目众多,但在城乡之间有较大差异。它对维持人民的正常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主要问题是国家包揽过多,只讲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以及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等。
3、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社会化服务,提高整体效益是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和社会流动,一般掌握其他社会变迁理论和社会发展计划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变迁及其原因
1、社会变迁的涵义
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的变化、进步、倒退、进化,革命是重要的社会变迁形式。直线型、波浪型、螺旋型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模式
2、社会变迁的原因
生产方式、人口、自然环境、科学技术、价值观念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几个主要因素。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导致人类社会的变迁,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解释客观社会变迁的理论。
㈡几种社会变迁理论述评
1、历史循环论
2、社会进化论
3、社会均衡论
㈢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的涵义与类型
2、社会流动与社会变迁
㈣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变迁
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五大事件: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6年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现代化的涵义、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与途径,一般掌握社会现代化理论和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现代化概述
1、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特点
社会现代化是传统社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到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整个社会的变迁。它是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发生的规模宏大的快速变迁过程。它有自己的特征。
2、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管理现代化、城市化、人和生活方式现代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分化等。
㈡社会现代化理论述评
1、社会趋同论
2、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
3、全球发展理论
4、“信息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论
㈢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1、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决策
2、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人的社会需要
第十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及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的基本内容,一般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和资料收集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1、社会调查研究的涵义与特点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
3、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
㈡实地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调查研究课题
2、提出研究假设
3、研究课题的操作化
4、确定调查方式、方法
5、调查的组织准备工作
㈢调查资料的收集
1、访谈法
2、问卷法
3、观察法
4、文献法
㈣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调查资料的整理
2、资料分析
3、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十六章 社会学发展综述(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学的产生背景,中西方社会学的各种思潮及当代社会学的发展趋势。是选学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㈠社会学的产生及早期代表人物
1、社会学的起源和社会背景
2、社会学早期代表人物
(1)孔德,法国哲学家。被公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不仅提出了建立社会学学科的大体设想,而且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进化过程。
(2)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对于人类社会进化的各种形式作了探讨,提出社会有机体说。
(3)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其理论的核心是关于社会事实的概念。
(4)韦伯,德国社会学家。他对于统治的合法权威较有研究,将权威分成三种类型。 ㈡各国社会学发展综述
1、美国社会学
2、西欧国家的社会学
3、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学
4、日本的社会学
5、第二世界国家的社会学
㈢中国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社会学的产生和历史背景
2、1949年前中国的社会学
(1)1891~910年为中国社会学的发韧期,社会学思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处于启蒙阶段;
(2)1911~1918年为中国社会学的萌芽期;
(3)1919~1927年为中国社会学的幼苗期,社会学处于摸索前进,稳定发展的阶段;
(4)1928~1948年为中国社会学的成长期。围绕中国社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
3、社会学的重建和发展
㈣现代主要社会学流派
1、结构功能学派
2、冲突理论
3、符号互动论
4、交换理论
5、其他几种社会学的理论观点
㈤社会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影响的增加
2、研究课题更多地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3、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分支学科迅速发展
4、社会学的国际性和本土化倾向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