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通货膨胀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常见现象,通常是指社会购买力持续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导致物价普遍上涨。通货膨胀是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需要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形势,通过对居民消费指数的分析,得出通胀对物价的影响及居民消费的影响,阐述了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通胀压力。宏观角度上分析通胀对外贸出口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通过微观和宏观的分析最终得出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收入消费对外贸易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通货膨胀的定义又可以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通货膨胀以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为反映载体。这就是说,通货膨胀要通过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程度来反映,只有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有可能(但不必定)产生通货膨胀;   第二,通货膨胀是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所出现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同时,这一种货币经济现象,是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才产生的。       二、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形势   目前,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有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及GDP平减指数等等。本文论述的是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所以采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它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的变动的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在本文中,我们用CPI指数来衡量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   目前,中国的CPI构成如下表所示:      虽然看起来中国CPI体系中食品和居住类所占比重一个偏高一个偏低,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抵消,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居民的居住类支出要远远高于食品支出。所以,现行CPI指数是被低估的。   尽管目前CPI指数存在很多缺陷,但因其构成体系的相对固定性,所以通过纵向对比仍然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通货膨胀水平。因此本文中仍然选取CPI作为通货膨胀水平的衡量指标。   2004-2005年左右,原材料价格开始猛涨,中国的物价水平和CPI逐渐攀升。2007年全年我国CPI上涨4.8%,2008年全上涨5.9%,创1996年以来新高。不过,随后的全球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的通胀趋势,2009年我国全年CPI比上年下降0.7%。   但是,金融危机的震荡只是暂时降低了自然资源的价格,减轻了中国的通胀程度。2009年,全球局势刚一稳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就继续上涨,中国的通货膨胀再度加速。    三、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收入分配效应,二是财富分配效应,三是产量和就业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如果属于平衡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人们可以预知这种变化因此,这种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而其他类型的通货膨胀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各种经济效应。   (二)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影响   对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通货膨胀破坏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所有隐藏法则,它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引发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作为社会经济体系的末端,民众则处在直面通货膨胀的最前沿,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直接。通过微观经济学若干理论和分析工具的运用,可以清楚地发现通货膨胀的消极影响。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一)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三)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的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四)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参考文献:   [1]黄慧.我国近期通货膨胀面临的形势及对策.经济观察,2011;5   [2]邹红茹.通过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中国市场,2010   [3] 闫瑞霞. 快速上涨的CPI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 国际经贸,2008

  摘要:通货膨胀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常见现象,通常是指社会购买力持续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导致物价普遍上涨。通货膨胀是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需要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形势,通过对居民消费指数的分析,得出通胀对物价的影响及居民消费的影响,阐述了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通胀压力。宏观角度上分析通胀对外贸出口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通过微观和宏观的分析最终得出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收入消费对外贸易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通货膨胀的定义又可以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通货膨胀以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为反映载体。这就是说,通货膨胀要通过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程度来反映,只有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有可能(但不必定)产生通货膨胀;   第二,通货膨胀是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所出现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同时,这一种货币经济现象,是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才产生的。       二、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形势   目前,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有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及GDP平减指数等等。本文论述的是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所以采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它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的变动的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在本文中,我们用CPI指数来衡量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   目前,中国的CPI构成如下表所示:      虽然看起来中国CPI体系中食品和居住类所占比重一个偏高一个偏低,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抵消,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居民的居住类支出要远远高于食品支出。所以,现行CPI指数是被低估的。   尽管目前CPI指数存在很多缺陷,但因其构成体系的相对固定性,所以通过纵向对比仍然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通货膨胀水平。因此本文中仍然选取CPI作为通货膨胀水平的衡量指标。   2004-2005年左右,原材料价格开始猛涨,中国的物价水平和CPI逐渐攀升。2007年全年我国CPI上涨4.8%,2008年全上涨5.9%,创1996年以来新高。不过,随后的全球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的通胀趋势,2009年我国全年CPI比上年下降0.7%。   但是,金融危机的震荡只是暂时降低了自然资源的价格,减轻了中国的通胀程度。2009年,全球局势刚一稳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就继续上涨,中国的通货膨胀再度加速。    三、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收入分配效应,二是财富分配效应,三是产量和就业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如果属于平衡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人们可以预知这种变化因此,这种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而其他类型的通货膨胀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各种经济效应。   (二)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影响   对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通货膨胀破坏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所有隐藏法则,它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引发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作为社会经济体系的末端,民众则处在直面通货膨胀的最前沿,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直接。通过微观经济学若干理论和分析工具的运用,可以清楚地发现通货膨胀的消极影响。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一)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三)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的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四)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参考文献:   [1]黄慧.我国近期通货膨胀面临的形势及对策.经济观察,2011;5   [2]邹红茹.通过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中国市场,2010   [3] 闫瑞霞. 快速上涨的CPI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 国际经贸,2008


相关文章

  • 金融危机中的"金砖四国"
  •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qu ...查看


  • 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制.表现形式和应对策略
  • [摘要]本文针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思考,认为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主要涉及做出预期的经济主体.用于形成预期的信息和将信息转化为预期的过程等三个因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资产价格上涨.部分先行价格指标上涨.局部市场出现某些经济行为异 ...查看


  • 海合会应对中东剧变的措施及其影响
  • 作者:李茜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年07期 文章编号:1673-5161(2014)02-0042-11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码:A 海合会成立30多年来,逐步加强成员间诸方面的交流合作和地区安全防务.2010年阿拉伯世界陷入动荡 ...查看


  • 欧元区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政策评析
  • 为了预防欧债危机再次发酵,欧元区各国主要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搭配来刺激经济以及改善财政状况.但从长期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 膨胀的风险一再加大,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则让萎靡不振的欧元区经济雪上加霜,两者的叠加很可能导致欧元区在 ...查看


  •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与治理对策
  • ◆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稳定物价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从内在特征上看,我国通货膨胀主要呈现出物价波动的结构性.通胀成因的复杂性.冲击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物价的艰巨性这四大特征.本文认为,治理当前通胀要采用渐 ...查看


  • 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 F 金融与经济2009.10 INANCEANDECONOMY 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胡少华,王晓玲 本文首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也从奥地利经 ...查看


  • 养老金退市风险与应对措施
  • [摘 要] 与国外相比,我国关于养老金入市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不过伴随着国情发展的需要,在最近几年里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养老金的制度.养老金入市之后投资的方式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之间动态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养 ...查看


  •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 面对上述来自于 "需求"(前三个因素)和"供给"(后三个因素)两方面对物价上升的共同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拿出怎样的应对措施?在我看来,仅靠紧缩货币政策是不够的,需要决策部门找到一个组合拳的平衡点.政策导 ...查看


  •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应对
  •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应对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次级房屋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住房按揭借款人提供的贷款.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形成了有利于次级房屋贷款发展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增强了贷款机构发放抵押贷款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