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氧化铁竞争力分析
作者: 蒋希明 谢传祥
摘要: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的高速发展为氧化铁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详细分析了宝钢氧化铁的竞争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宝钢;氧化铁;竞争力
1 宝钢氧化铁概况
氧化铁是从钢铁企业冷轧厂酸洗工序的废酸中提取并经过焙烧所得到的一种工业副产品,因颜色呈铁锈红而俗称“铁红”。作为磁性材料行业的重要原料,氧化铁约占重量百分比的70%,故其质量对铁氧体制造工艺、产品性能、成本等的影响不言而喻。
宝钢于1992年从ANDRITZ AG 公司引进国内第一套酸再生焙烧制造设备以来,Ruthner 法以其规模大、价格低、品质相对稳定等优势迅速取代了化学法生产的氧化铁,成为铁氧体行业首选原料。迄今为止,随着钢铁主体冷轧规模的不断扩大,宝钢已经拥有四套Ruthner 法生产设备,具体情况见下表:
目前宝钢氧化铁规模约40600吨/年左右,产品主要用于磁性材料行业锰锌铁氧体和高磁导铁氧铁的生产。
2001—2005年宝钢各产线氧化铁产量见下图: (单位:吨)
2 宝钢氧化铁竞争力分析
2.1 竞争优势
2.1.1 规模优势
根据宝钢“十一五”规划,目前正在建设的第五冷轧(设计规模175万吨/年)将于2008年投产,预计氧化铁产量为10000吨/年左右,加上现有40600吨/年的规模,届时宝钢氧化铁总产量将达50600吨/年,而国内竞争对手的规模大多在10000吨/年左右,宝钢的规模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 国内新增产能统计表(主要用于生产软磁铁氧铁)(吨/年)
2.1.2 质量优势
随着用户产品升级换代的加速,对氧化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与技术积累,宝钢各产线一级氧化铁产品比率稳定在80%以上,尤其是1800产线,由于质量稳定,投产后很快转入按企标供货。宝钢氧
化铁的质量优势已得到国内磁性材料用户认可。
伴随生产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宝钢已先后两次修改了供货标准,不但细化、增加了化学指标,而且正积极探索增加物理性能指标的可能性。 宝钢日前受磁性行业协会委托,正在修订软磁用氧化铁的供应标准,同时着手第三次标准修改的准备工作,相信随着宝钢氧化铁质量的不断提升,质量优势将进一步体现。
2.1.3 技术服务优势
宝钢通过专业公司——宝磁公司作为氧化铁统一对外销售平台。宝磁公司拥有颗粒料及磁芯生产线,不但直接销售氧化铁,而且还生产销售颗粒料,可以很好解决用户在使用氧化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宝磁公司的双重身份既为其进一步做大终端产品磁芯进行技术积累,又站在磁性材料用户使用的立场上,为宝钢氧化铁品质持续改进提供宝贵经验,从而有利于宝钢发挥整体技术服务优势。
2.1.4 用户使用偏好
由于不同公司氧化铁特性差异较大(尤其对于平均粒径APS 、比表面积SSA 、松装密度BD 等物理性能指标),用户对原料特性的适应过程较长,要求原料供应相对稳定,不轻易改变。对于新增供应商的氧化铁,不但必须经过小试、中试、批量生产等较长周期,而且一旦试用失败,成本太高,故用户容易对原料使用形成偏好。经过与宝钢的多年合作,用户对宝钢各产线氧化铁特性非常了解,宝钢氧化铁在用户使用偏好上有较大的优势。
2.2 竞争劣势
2.2.1 废酸条件限制
氧化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废酸质量,尤其是钢种中特殊元素的加入对氧化铁化学指标的影响。由于在钢铁生产时,优先考虑钢种开发与废酸回收,势必造成因钢种原因而带入废酸中的杂质不可控,不利于氧化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大多数竞争对手生产钢种单一,废酸条件较好,有利于氧化铁品质提升。
2.2.2技术力量薄弱
与钢铁主业强大的技术力量相比,宝钢在氧化铁方面的技术投入非常有限,没有专职工程师从事生产及产品研发工作,对用户的技术服务也主要依靠宝磁公司进行,非常不利于氧化铁品质的持续改进与提高。五冷轧建成投产后,宝钢氧化铁规模进一步扩大,因技术力量薄弱造成的竞争劣势将越发明显。
2.2.3 缺乏长远规划
尽管宝钢在“一业特强、相关产业适度发展”的战略下,在国内钢铁行业内率先对氧化铁资源加以综合利用、率先意识到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潜力并融入其产业链,宝磁公司也投资建设了一定规模的颗粒料及磁芯生产线,但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氧化铁相关领域规模上缺乏长远规划,包括生产高档氧化铁的水洗项目等。
2.3 机遇
2.3.1磁性材料行业迅速发展
现代通讯、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开关电源、CRT 彩电、液晶显示器(LCD )、等离子彩电(PDP )、抗电磁干扰、汽车电子、军工等电子信息领域的高速发展,给作为电子元件的铁氧体提供了极好机会。经过40多年的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磁性材料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1]。跨入21世纪,随着世界磁性行业加速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磁性材料产业必将进一步发展,预计年增长将超过20%[2]。
“十五”期间,我国软磁铁氧体产量见下图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磁性材料产业“十一五”规划
2.3.2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随着磁性材料进一步向“两高一低”(高频化、高性能、低损耗)、器件向“三化”(小型化、片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加速了铁氧体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功率铁氧体方面,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生产水平处于
PC30—PC40之间,部分企业已经能大量生产PC40、PC44产品,而多家企业已经宣称研制成功PC50以上产品;在高磁导产品方面,R8K 以下产品已经普及,R10K 、R12K 乃至R15K 、R18K 也已问津[3]。宝钢氧化铁主要用于中高档的磁性材料制造,磁性材料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宝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3.3 钢铁主体规模继续扩大
宝钢是以生产高级冷轧板材为主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随着冷轧规模不断扩大,将为磁性行业提供大量优质氧化铁原料,从而为宝钢氧化铁的综合利用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宝磁公司颗粒料及磁芯领域中的出色成绩(颗粒料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60%,磁芯产品不断推出新产品),为宝钢氧化铁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4 挑战
2.4.1 对氧化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氧化铁占铁氧体原料重量的70%左右,随着铁氧体品质不断提升,原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氧化铁的技术要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重视高纯度,要求Fe2O3≥99.1%;第二阶段,强调低硅,要求Fe2O3≥99.1%,SiO2≤130ppm,CaO≤100ppm,Al2O3≤100ppm;第三阶段,除对SiO2、CaO 、Al2O3要求外,重视对P 、Cr 的控制,要求P≤50ppm,Cr≤100ppm,同时要求SiO2进一步控制在100ppm 以下[4]。另外,越来越多的厂家将平均粒径APS 、比表面积SSA 、松装密度BD 等物理性能指标也纳入了采购标准,而宝钢现行供货标准中还未纳入物理性能指标。
2.4.2 同行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国外以JFE 、EG 公司为代表的强有力竞争对手以及国内马钢、湘钢、邯钢等厂家的加入,宝钢氧化铁在国内的竞争优势将受到严峻挑战,可以预计,在“十一五”期间,无论国内高端、还是中低端氧化铁均将面临激烈竞争。
在高端氧化铁方面,JFE 、EG 等公司在供货标准、产品实物质量、用户技术服务上都有比较明显优势,尤其是在不同批次之间、同一批次内的稳定性方面,宝钢有较大差距。国内铁氧体用户在高端产品的原料选择上,宝钢将面临JFE 、EG 等公司的激烈竞争。
在中低端氧化铁方面,总量供过于求的竞争态势使得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用户对中低档氧化铁的价格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尽管马钢、湘钢、邯钢等厂家进入磁性材料行业较晚,但由于竞争优势明显(钢种相对单一,废酸条件较好,氧化铁质量进步很快),将抢夺宝钢中低端用户市场,预
计不久将来,宝钢高端氧化铁市场也将受到威胁。
3 宝钢氧化铁发展建议
3.1 加强技术力量投入,在更高层次上开展与用户的合作
宝钢应加大对氧化铁的生产、科研等技术力量的投入,持续改进氧化铁质量。可考虑成立类似于“产销研一体化”的组织,加强与下游行业佼佼者如横电东磁集团、浙江天通等公司的技术合作与攻关力度,对诸如“B”元素问题、氧化铁杂质水平对铁氧体质量的影响等课题进行专题研究,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开展与下游用户尤其是重点用户的合作。
3.2 统筹规划,继续做大做强磁性材料产业
目前,宝磁公司具有年产15000吨颗粒料及3000吨磁芯生产能力,尤其在颗粒料方面,宝磁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生产基地。宝钢应将宝磁公司发展纳入宝钢统一规划范畴,支持宝磁公司利用宝钢氧化铁优势进一步向下游行业延伸,扩大规模、改进产品结构,继续做大做强磁性材料产业。
3.3 进一步提升氧化铁质量及管理水平
3.3.1 进一步提升操作水平,稳定产品质量
克服因钢材产量高、钢种多给废酸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探索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以进一步提升操作水平,稳定产品质量。
3.3.2 加强与国外先进标准对标,进一步提升供货标准水平
目前,宝钢氧化铁供货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差异较大,具体体现在化学指标少且范围宽,未纳入物理性能指标,检化验批次大等问题,宝钢应加强与国外先进厂家如JFE 、EG 等公司对标,尽快修改标准,在增加、细化化学指标的同时增加物理性能指标,同时考虑缩小检化验的批次,将检验批次由10吨/批改为5吨/批的可能性。
3.3.3 根据不同产线物理特性,结合用户不同需求进行细分
由于机组引进时间不同、各产线氧化铁物理性能指标有所差异,宝钢应结合用户不同的使用偏好,针对不同产线氧化铁性能的差异,向用户推荐各具特色产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提升用户服务水平。
3.4 进行水洗项目的研究
尽管我国在总量上已成为磁性材料大国,但与磁材强国日本相比,产品档次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磁性材料的高档产品几乎为日本垄断,而在国际市场上,30%的高端铁氧体产品要占市场销售额的70%[5]。根据磁性材料行业协会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将在消费类产品及工业类产品有所发展,高端氧化铁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工艺限制,宝钢氧化铁进入高端氧化铁市场还有一定差距,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宝钢氧化铁经过特殊工艺的水洗、研磨后,水溶性离子及物理性能指标可以达到日本NKK-SH 牌号的指标要求[6]。宝钢正在建设五冷轧工程,建议对水洗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宝钢氧化铁的竞争力。
3.5 借鉴国外经验,探索管理新思路
世界著名JFE 、EG 公司氧化铁管理均按一体化、专业化模式来进行,即钢铁主业将冷轧厂酸再生工序整体外包,作为产销一体化与专业化公司,其
在氧化铁质量控制、品质持续改进等方面优势明显。凭借这一优势,JFE 、EG 公司抢占了国内氧化铁部分高端市场。宝钢可以借鉴他们先进管理经验,研究在不影响主体生产的前提下成立酸洗车间,对氧化铁生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可能性。
4 结束语
从引进国内第一套酸再生机组开始,宝钢已经为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的高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宝钢钢铁主体规模尤其是高端冷轧产量的不断扩大,高档氧化铁的产量也迅速增加,相信在“一业特强、相关产业适度发展”的公司发展战略指引下,融入磁性材料产业链并力求双赢前提下的合作,宝钢氧化铁产品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2][5]磁性材料产业“十一五”规划
[3][4]姚礼华. 我国Mn-Zn 铁氧体的发展态势,磁性产品原材料配套洽谈会会议资料,张家界, 2005.10
[6]冯炜. 浅谈超高纯氧化铁红的提取[J],宝钢技术,2005,(3)
宝钢氧化铁竞争力分析
作者: 蒋希明 谢传祥
摘要: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的高速发展为氧化铁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详细分析了宝钢氧化铁的竞争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宝钢;氧化铁;竞争力
1 宝钢氧化铁概况
氧化铁是从钢铁企业冷轧厂酸洗工序的废酸中提取并经过焙烧所得到的一种工业副产品,因颜色呈铁锈红而俗称“铁红”。作为磁性材料行业的重要原料,氧化铁约占重量百分比的70%,故其质量对铁氧体制造工艺、产品性能、成本等的影响不言而喻。
宝钢于1992年从ANDRITZ AG 公司引进国内第一套酸再生焙烧制造设备以来,Ruthner 法以其规模大、价格低、品质相对稳定等优势迅速取代了化学法生产的氧化铁,成为铁氧体行业首选原料。迄今为止,随着钢铁主体冷轧规模的不断扩大,宝钢已经拥有四套Ruthner 法生产设备,具体情况见下表:
目前宝钢氧化铁规模约40600吨/年左右,产品主要用于磁性材料行业锰锌铁氧体和高磁导铁氧铁的生产。
2001—2005年宝钢各产线氧化铁产量见下图: (单位:吨)
2 宝钢氧化铁竞争力分析
2.1 竞争优势
2.1.1 规模优势
根据宝钢“十一五”规划,目前正在建设的第五冷轧(设计规模175万吨/年)将于2008年投产,预计氧化铁产量为10000吨/年左右,加上现有40600吨/年的规模,届时宝钢氧化铁总产量将达50600吨/年,而国内竞争对手的规模大多在10000吨/年左右,宝钢的规模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 国内新增产能统计表(主要用于生产软磁铁氧铁)(吨/年)
2.1.2 质量优势
随着用户产品升级换代的加速,对氧化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与技术积累,宝钢各产线一级氧化铁产品比率稳定在80%以上,尤其是1800产线,由于质量稳定,投产后很快转入按企标供货。宝钢氧
化铁的质量优势已得到国内磁性材料用户认可。
伴随生产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宝钢已先后两次修改了供货标准,不但细化、增加了化学指标,而且正积极探索增加物理性能指标的可能性。 宝钢日前受磁性行业协会委托,正在修订软磁用氧化铁的供应标准,同时着手第三次标准修改的准备工作,相信随着宝钢氧化铁质量的不断提升,质量优势将进一步体现。
2.1.3 技术服务优势
宝钢通过专业公司——宝磁公司作为氧化铁统一对外销售平台。宝磁公司拥有颗粒料及磁芯生产线,不但直接销售氧化铁,而且还生产销售颗粒料,可以很好解决用户在使用氧化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宝磁公司的双重身份既为其进一步做大终端产品磁芯进行技术积累,又站在磁性材料用户使用的立场上,为宝钢氧化铁品质持续改进提供宝贵经验,从而有利于宝钢发挥整体技术服务优势。
2.1.4 用户使用偏好
由于不同公司氧化铁特性差异较大(尤其对于平均粒径APS 、比表面积SSA 、松装密度BD 等物理性能指标),用户对原料特性的适应过程较长,要求原料供应相对稳定,不轻易改变。对于新增供应商的氧化铁,不但必须经过小试、中试、批量生产等较长周期,而且一旦试用失败,成本太高,故用户容易对原料使用形成偏好。经过与宝钢的多年合作,用户对宝钢各产线氧化铁特性非常了解,宝钢氧化铁在用户使用偏好上有较大的优势。
2.2 竞争劣势
2.2.1 废酸条件限制
氧化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废酸质量,尤其是钢种中特殊元素的加入对氧化铁化学指标的影响。由于在钢铁生产时,优先考虑钢种开发与废酸回收,势必造成因钢种原因而带入废酸中的杂质不可控,不利于氧化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大多数竞争对手生产钢种单一,废酸条件较好,有利于氧化铁品质提升。
2.2.2技术力量薄弱
与钢铁主业强大的技术力量相比,宝钢在氧化铁方面的技术投入非常有限,没有专职工程师从事生产及产品研发工作,对用户的技术服务也主要依靠宝磁公司进行,非常不利于氧化铁品质的持续改进与提高。五冷轧建成投产后,宝钢氧化铁规模进一步扩大,因技术力量薄弱造成的竞争劣势将越发明显。
2.2.3 缺乏长远规划
尽管宝钢在“一业特强、相关产业适度发展”的战略下,在国内钢铁行业内率先对氧化铁资源加以综合利用、率先意识到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潜力并融入其产业链,宝磁公司也投资建设了一定规模的颗粒料及磁芯生产线,但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氧化铁相关领域规模上缺乏长远规划,包括生产高档氧化铁的水洗项目等。
2.3 机遇
2.3.1磁性材料行业迅速发展
现代通讯、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开关电源、CRT 彩电、液晶显示器(LCD )、等离子彩电(PDP )、抗电磁干扰、汽车电子、军工等电子信息领域的高速发展,给作为电子元件的铁氧体提供了极好机会。经过40多年的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磁性材料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1]。跨入21世纪,随着世界磁性行业加速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磁性材料产业必将进一步发展,预计年增长将超过20%[2]。
“十五”期间,我国软磁铁氧体产量见下图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磁性材料产业“十一五”规划
2.3.2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随着磁性材料进一步向“两高一低”(高频化、高性能、低损耗)、器件向“三化”(小型化、片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加速了铁氧体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功率铁氧体方面,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生产水平处于
PC30—PC40之间,部分企业已经能大量生产PC40、PC44产品,而多家企业已经宣称研制成功PC50以上产品;在高磁导产品方面,R8K 以下产品已经普及,R10K 、R12K 乃至R15K 、R18K 也已问津[3]。宝钢氧化铁主要用于中高档的磁性材料制造,磁性材料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宝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3.3 钢铁主体规模继续扩大
宝钢是以生产高级冷轧板材为主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随着冷轧规模不断扩大,将为磁性行业提供大量优质氧化铁原料,从而为宝钢氧化铁的综合利用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宝磁公司颗粒料及磁芯领域中的出色成绩(颗粒料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60%,磁芯产品不断推出新产品),为宝钢氧化铁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4 挑战
2.4.1 对氧化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氧化铁占铁氧体原料重量的70%左右,随着铁氧体品质不断提升,原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氧化铁的技术要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重视高纯度,要求Fe2O3≥99.1%;第二阶段,强调低硅,要求Fe2O3≥99.1%,SiO2≤130ppm,CaO≤100ppm,Al2O3≤100ppm;第三阶段,除对SiO2、CaO 、Al2O3要求外,重视对P 、Cr 的控制,要求P≤50ppm,Cr≤100ppm,同时要求SiO2进一步控制在100ppm 以下[4]。另外,越来越多的厂家将平均粒径APS 、比表面积SSA 、松装密度BD 等物理性能指标也纳入了采购标准,而宝钢现行供货标准中还未纳入物理性能指标。
2.4.2 同行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国外以JFE 、EG 公司为代表的强有力竞争对手以及国内马钢、湘钢、邯钢等厂家的加入,宝钢氧化铁在国内的竞争优势将受到严峻挑战,可以预计,在“十一五”期间,无论国内高端、还是中低端氧化铁均将面临激烈竞争。
在高端氧化铁方面,JFE 、EG 等公司在供货标准、产品实物质量、用户技术服务上都有比较明显优势,尤其是在不同批次之间、同一批次内的稳定性方面,宝钢有较大差距。国内铁氧体用户在高端产品的原料选择上,宝钢将面临JFE 、EG 等公司的激烈竞争。
在中低端氧化铁方面,总量供过于求的竞争态势使得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用户对中低档氧化铁的价格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尽管马钢、湘钢、邯钢等厂家进入磁性材料行业较晚,但由于竞争优势明显(钢种相对单一,废酸条件较好,氧化铁质量进步很快),将抢夺宝钢中低端用户市场,预
计不久将来,宝钢高端氧化铁市场也将受到威胁。
3 宝钢氧化铁发展建议
3.1 加强技术力量投入,在更高层次上开展与用户的合作
宝钢应加大对氧化铁的生产、科研等技术力量的投入,持续改进氧化铁质量。可考虑成立类似于“产销研一体化”的组织,加强与下游行业佼佼者如横电东磁集团、浙江天通等公司的技术合作与攻关力度,对诸如“B”元素问题、氧化铁杂质水平对铁氧体质量的影响等课题进行专题研究,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开展与下游用户尤其是重点用户的合作。
3.2 统筹规划,继续做大做强磁性材料产业
目前,宝磁公司具有年产15000吨颗粒料及3000吨磁芯生产能力,尤其在颗粒料方面,宝磁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生产基地。宝钢应将宝磁公司发展纳入宝钢统一规划范畴,支持宝磁公司利用宝钢氧化铁优势进一步向下游行业延伸,扩大规模、改进产品结构,继续做大做强磁性材料产业。
3.3 进一步提升氧化铁质量及管理水平
3.3.1 进一步提升操作水平,稳定产品质量
克服因钢材产量高、钢种多给废酸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探索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以进一步提升操作水平,稳定产品质量。
3.3.2 加强与国外先进标准对标,进一步提升供货标准水平
目前,宝钢氧化铁供货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差异较大,具体体现在化学指标少且范围宽,未纳入物理性能指标,检化验批次大等问题,宝钢应加强与国外先进厂家如JFE 、EG 等公司对标,尽快修改标准,在增加、细化化学指标的同时增加物理性能指标,同时考虑缩小检化验的批次,将检验批次由10吨/批改为5吨/批的可能性。
3.3.3 根据不同产线物理特性,结合用户不同需求进行细分
由于机组引进时间不同、各产线氧化铁物理性能指标有所差异,宝钢应结合用户不同的使用偏好,针对不同产线氧化铁性能的差异,向用户推荐各具特色产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提升用户服务水平。
3.4 进行水洗项目的研究
尽管我国在总量上已成为磁性材料大国,但与磁材强国日本相比,产品档次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磁性材料的高档产品几乎为日本垄断,而在国际市场上,30%的高端铁氧体产品要占市场销售额的70%[5]。根据磁性材料行业协会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将在消费类产品及工业类产品有所发展,高端氧化铁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工艺限制,宝钢氧化铁进入高端氧化铁市场还有一定差距,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宝钢氧化铁经过特殊工艺的水洗、研磨后,水溶性离子及物理性能指标可以达到日本NKK-SH 牌号的指标要求[6]。宝钢正在建设五冷轧工程,建议对水洗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宝钢氧化铁的竞争力。
3.5 借鉴国外经验,探索管理新思路
世界著名JFE 、EG 公司氧化铁管理均按一体化、专业化模式来进行,即钢铁主业将冷轧厂酸再生工序整体外包,作为产销一体化与专业化公司,其
在氧化铁质量控制、品质持续改进等方面优势明显。凭借这一优势,JFE 、EG 公司抢占了国内氧化铁部分高端市场。宝钢可以借鉴他们先进管理经验,研究在不影响主体生产的前提下成立酸洗车间,对氧化铁生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可能性。
4 结束语
从引进国内第一套酸再生机组开始,宝钢已经为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的高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宝钢钢铁主体规模尤其是高端冷轧产量的不断扩大,高档氧化铁的产量也迅速增加,相信在“一业特强、相关产业适度发展”的公司发展战略指引下,融入磁性材料产业链并力求双赢前提下的合作,宝钢氧化铁产品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2][5]磁性材料产业“十一五”规划
[3][4]姚礼华. 我国Mn-Zn 铁氧体的发展态势,磁性产品原材料配套洽谈会会议资料,张家界, 2005.10
[6]冯炜. 浅谈超高纯氧化铁红的提取[J],宝钢技术,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