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

郭庆旺,贾俊雪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摘 要: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时变参数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中图分类号:F812.0;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5)07-0046-08

TheEffectsofActiveFiscalPolicyonRegionalEconomicGrowthandDisparity

GUOQing-wang,JIAJun-xue

(ChinaFinancialPolicyResearchCenter,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Thispaperusesthepaneldatamodelandthetime-varyingparametermodeltoanalyzetheeffectsofactivefiscalpolicyontheregionaleconomicgrowthanddisparityinChina.Themainconclusionsareasfollows:(1)Theac2tivefiscalpolicyhasstrongerpositiveeffectsonregionaleconomicgrowth,ithasthebiggestinfluenceonthewestre2gion,thenthemiddleregion,andtheleastinfluenceontheeastregion.(2)Theactivefiscalpolicyhasrelativestron2gernegativeeffectsonregionaleconomicconvergence,buttheeffectsbecomemoreandmoresmaller.

Keywords:activefiscalpolicy;regionaleconomicgrowth;regionaleconomicdisparity;atime-varyingparametermodel;apaneldatamodel

  一、引言

1998—2003年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抑制经济衰退、防止通货紧缩、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

[1]

域经济增长和差异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出不断增

[2-5]

大的趋势,并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澄清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对

收稿日期:2005-06-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4AJY006)

积极财政政策的正确评价,而且对于今后我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为此,本文就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作了定量分析。鉴于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加支出为主,在增加支出中又以增加财政投资为主,所以我们主要考察财政总支出和财政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其他支出项目的影响。

作者简介:郭庆旺(1964-),男,河北大厂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财政理论与政策。

46

政策研究 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

  二、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

我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积极财政政策对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取的经济增长变量为人均产出增长率(GPY),财政政策变量为财政总支出(GE)、财政投资(FI)及其他财政支出项目,如基本建设支出(CCE)、科学研究支出(SRE)、支农支出(SAE)、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

(PWE)、文教卫支出(CWE)。此外,为了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就时间跨度而

言,本文不仅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的情况,还考察了1991—1997年间的情况;就区域而言,不仅考察了全国情况,还分别考察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情况。

由于我们采用的面板数据时间跨度较短而横截面主体较多,所以我们认为主体间差异主要表现在横截面之间,即体现在截距项上,而斜率系数为常数。这样,以财政总支出变化对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模型为例,则有如下形式:

表1 各模型的设定检验和估算结果

自变量/因变量

1998—

全国

固定影响模型BP检验:8.3(0.00)H检验:18(0.00)

0.0259(6.98,0.00)

人均产出增长率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固定影响模型BP检验:6.8(0.00)H检验:7(0.00)

0.016(4.45,0.00)

西部地区固定影响模型BP检验:7(0.00)H检验:14(0.00)

0.039(4.9,0.00)

模型设定检验影响系数

财政总支出

2003年间

混合回归模型BP检:0.05(0.8)

0.034(3.83,0.00)

固定影响模型

1991—1997年间

模型设定检验影响系数

BP检验:15(0.00)H检验:15(0.00)-0.071(2.39,0.02)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1(0.7)

-0.006(0.29,0.77)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01(0.9)

0.036(0.82,0.42)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2.4(0.1)

0.056(3.46,0.00)

固定影响模型

1998—

固定影响模型

BP检验:4.7(0.03)H检验:3.8(0.05)0.0859(2.1,0.03)

模型设计检验影响系数

财政投资

2003年间

BP检验:9.1(0.00)H检验:13(0.00)0.165(5.34,0.00)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1.6(0.2)

0.056(1.38,0.18)

固定影响模型

BP检验:8(0.00)H检验:5(0.02)0.16(4.39,0.00)

1991—1997年间

模型设定检验影响系数模型设定检验

随机影响模型BP检验:33(0.00)H检验:1.7(0.2)

0.031(0.23,0.82)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12(0.7)

-0.297(1.77,0.08)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03(0.8)

0.132(0.94,0.35)

随机影响模型BP检验:7(0.00)H检验:1.6(0.2)

0.247(1.19,0.23)

固定影响模型

BP检验:11(0.00)H检验:15(0.00)0.013(0.31,0.76)-0.435(1.26,0.21)-0.594(1.5,0.13)0.52(2.46,0.02)0.11(2.3,0.02)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3.5(0.06)

-0.01(0.49,0.63)0.018(0.09,0.93)-0.842(2.91,0.00)0.224(1.25,0.22)0.088(3.43,0.00)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5(0.5)

0.099(0.87,0.39)-0.238(0.26,0.8)-0.862(0.76,0.45)0.682(1.41,0.17)0.043(0.36,0.72)

随机影响模型

BP检验:7(0.00)H检验:5.2(0.4)0.064(0.82,0.41)-0.402(0.21,0.83)-1.109(1.77,0.08)0.575(1.17,0.24)0.031(0.23,0.82)

1998—2003年间

CCE影响系数SRE影响系数SAE影响系数PWE影响系数CEW影响系数

其他财政支出项目

1991—1997年间

模型设定检验

CCE影响系数

SRE影响系数SAE影响系数PWE影响系数CEW影响系数

固定影响模型BP检验:15(0.00)H检验:28(0.00)

-0.033(0.12,0.9)-2.978(1.52,0.13)1.055(1.6,0.1)-4.593(4.23,0.00)0.257(1.42,0.16)

混合回归模型

BP检验:2.9(0.09)0.16(0.59,0.56)-8.026(3.34,0.00)3.054(3.73,0.00)-1.826(0.98,0.33)0.331(1.44,0.15)

混合回归模型

BP检验:0.5(0.5)0.622(0.62,0.54)-3.862(2.3,0.03)-2.275(2.35,0.02)-3.312(3.5,0.00)0.851(3.5,0.00)

混合回归模型

BP检验:0.2(0.7)-0.364(1.21,0.23)-4.063(1.02,0.31)0.656(1.17,0.25)-2.289(1.28,0.2)0.729(3.4,0.00)

  注:BP检验和H检验后数字为相应的检验统计量,小括号为相应p值。p>5%,意味着接受原假设,拒绝BP检验意味着需选取面板数据,拒绝H检验意味着选取固定影响模型。影响系数行中小括号数字为影响系数的Z统计量和相应p值。

①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我国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统一简称为省。我国目前除港澳台外共有31个省份,由于重庆成为直辖市时间较短,我们将重庆市的数据加入四川省来考虑。此外,我们也没有考虑西藏自治区。这样,我们主要考虑29个省份。他们分别为,东部省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中部省份: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广西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

②由于各省缺乏完整的科学研究支出数据,这里的科学研究支出为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之和。

47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GPYit=α+μi+βGEit+εit,i=1,2,Λ,29

(1)

其中,GPYit和GEit分别为第i个省份第t期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财政总支出,β为影响系数,α+μi为截距项。截距项中的μi度量了个体间的差异,如果μi为确定数则称模型(1)为固定影响模型;若μi随机扰动,则称(1)为随机影响模型;若μi不随个体而改变则称(1)为混合回归模型,这个模型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面板数据模型,可以直接利用OLS回归估计。

因此,我们在使用模型(1)时,首先要进行模型设定检验以决定采用哪种形式的回归模型。具体的检验方法是首先利用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BreuschandPagan,1980)[6]来判断是选取混合回归模型还是面板数据模型。若确定使用面板数据

[7]

模型,再利用H设定检验(Hausman,1978)判断是选取固定影响模型还是随机影响模型。各模型的具体设定检验结果见表1。

(二)影响分析

1991—1997年间和1998—2003年间各省人

政政策实施期间(影响系数为0.056)。

2.财政投资的影响

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财政投资对全国区域经济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力度很大(影响系数为0.165),对东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以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尤为突出(东部地区影响系数为0.0859,西部地区影响系数为0.16),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1991—1997年间的情况相比,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财政投资对全国区域以及东中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3.其他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

我们依据表1的估计结果,考察其他财政支出项目对我国区域经济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

(1)基本建设支出的影响。基本建设支出对全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对东部地区具有反向影响,但所有的影响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与1991—1997年间的情况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改变。

(2)科学研究支出的影响。科学研究支出对全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反向影响,对东部地区具有正向影响,但这些影响也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1991—1997年间情况相比,只有东部地区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3)支农支出的影响。支农支出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都具有反向影响,但只有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1—1997年间,支农支出对全国、东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对中部地区具有显著反向影响且力度很大。这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支农支出对东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出现明显恶化,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的影响。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但只有对全国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1—1997年

均产出增长率、财政总支出和各项财政支出数据

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其中各财政变量依据各省相应的价格指数折算成以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①

值。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并根据选取的不同模型,我们估算出各变量对我国区域经济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系数,具体结果见表1。

1.财政总支出的影响由表1可知,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财政总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力度较大(影响系数为0.0259),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均产出增长也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度最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力度最小(东部地区影响系数为0.016,中部地区为0.034,西部地区为0.03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1—1997年间,财政总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且力度很大(影响系数为-0.071),对东中部地区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对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力度明显大于积极财

①本文中的财政投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的部分,实际财政投资是依据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折算得到的,其他实际值是依据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折算得到的,其中关于全国和各省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估算,请参阅参考文献8-9。

48

政策研究 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

间,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

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反向影响,且对全国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得到显著改善。

(5)文教卫支出的影响。文教卫支出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此略有不同的是,1991—1997年间,文教卫支出的正向影响力度更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反而具有统计显著性。这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文教卫支出对全国和东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明显增强,但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明显减弱。

三、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一)模型设定我们利用时变参数模型考察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本节选取的财政政策变量依然是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及其他财政支出项目,如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支农支

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与教育支出(EE),并利用

基尼系数(GINI)度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以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支农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教育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模型为例,其具体形式为:

GINIt=βot+β1tCCEt+β2tSREt+β3tSAEt+β(2)WEt+β4tP5tEEt+εt

其中,βot为时变截距项,βit(i=1,2,3,4,5)为各项财政支出的时变系数,它们反映了各项财政支出对基尼系数的单位影响力度。假设这些时变参数遵循一个随机游走过程,则有:

β(3)it=βit-1+υij,(i=0,1,Λ,5)(2)式和(3)式中的εt和υij为扰动项,假设它们为独立同分布且遵循如下正态分布:

22

ε.i.d.N(0,σ.i.d.N(0,σvi),iε),υt~iij~i

(4)=0,1,Λ,5

对于上述时变参数模型,我们可以将其写成

状态空间模型的形式:

(5)观测方程:GINIt=β(t)X(t)+εt

(6)状态方程:β(t)=β(t-1)+υt

表2 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和各财政支出项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

[***********][***********][***********][***********][***********]022003

GE影响系数-0.0000138-0.00002480.0000047-0.0000098-0.0000129-0.0000059-0.0000070-0.0000068-0.0000068-0.0000073-0.0000069-0.0000060-0.00000180.00000160.00000750.00001230.00001670.00002100.00002080.00001690.00001250.00001070.00000910.00000760.00000130.000013

FI影响系数0.0000840-0.00003770.0000125-0.0000097-0.0000217-0.0000136-0.0000177-0.0000176-0.0000184-0.0000187-0.0000129-0.0000110-0.0000023-0.00000820.00003870.00008770.00016770.00021560.00024720.00011240.00007080.00007190.00006440.00005290.0000430.000103

CCE影响系数0.00068140.00091060.00092980.0007615-0.0002256-0.00016190.00002550.00002160.00001740.00001820.00001790.00002050.0000036-0.0000007-0.00000560.00000030.00001710.00001890.00001790.0000128-0.0000052-0.0000043-0.0000031-0.00000430.0001280.0000023

SRE影响系数0.0001639-0.0001914-0.00171770.01066400.00398100.00361450.00083170.00032900.00030220.00012840.00011570.00010590.00025940.00034370.00037570.00013020.00008300.00007790.00011770.00013980.00006730.00006850.00002860.00003360.0008370.000076

SAE影响系数0.0002332-0.0041481-0.0044245-0.0098289-0.0000993-0.0003272-0.0007280-0.0002668-0.0002127-0.0001279-0.0001157-0.0000922-0.0001500-0.0001403-0.0001014-0.0001776-0.0003134-0.0002902-0.0002889-0.0002912-0.0002602-0.0002648-0.0002692-0.0002647-0.000956-0.000273

PWE影响系数0.0000573-0.00097100.00225560.0081286-0.0031317-0.0030891-0.0004794-0.0006400-0.0006426-0.0008778-0.0008656-0.00076680.0000315-0.0002759-0.0003929-0.0004026-0.0001646-0.0002231-0.0001888-0.0002649-0.0001286-0.0001680-0.0002662-0.0004029-0.000161-0.000237

EE影响系数0.00027140.00389160.00432110.0006648-0.0018155-0.0015099-0.0003225-0.0001247-0.0001108-0.0000445-0.0000443-0.0000281-0.0000388-0.00001050.00001050.00014430.00019420.00020750.00020210.00019900.00019710.00019520.00020260.00020640.0002850.0002

均值(1980-2003)

均值(1998-2003)

49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扰动项分布:(εt,υ~Nt)’

,

σ2 0 R

(7)

其中X(t)=(1,CCEt,SREt,SAEt,PWEt,EEt)’表示观测方程(5)中含有截距项,β(t)=(β为时变系数,R为协方差矩阵。ot,Λ,β5t)’

(二)影响分析对于1979—2003年间我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郭庆旺、贾俊雪(2005)的估算结果。此间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支农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支

出与教育支出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和《中国财政年鉴》,并依据相应的价格指数折算成以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值。

以上述数据为基础,我们利用卡尔曼滤波对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预测方差分解,并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得到各变量对我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具体结果见表2,且由各模型的残

差序列图可以看出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依据各变量的时变影响系数及其每年变化,我们估算出各变量引发的我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

表3 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和各财政支出项目引发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

年度

[***********][***********][***********][***********][***********]022003

GINI变化

(GE)0.00165470.00268780.0002922-0.0013850-0.0027631-0.0007091-0.00041450.00048500.00074550.0003963-0.0006600-0.0005967-0.00014160.00025040.00034480.00060090.00308540.00679950.01012060.01274150.01021710.00956060.00891090.00571160.002830.00954

GINI变化(FI)-0.00958960.0022386-0.0000180-0.0007494-0.00120570.0005178-0.00021920.00037740.00169810.0011697-0.00006290.00020610.0000716-0.0001288-0.00027510.0011216-0.00114700.00414940.03352000.02028780.00371110.00788360.0101621-0.0072790.002770.0114

GINI变化(CCE)-0.0780245-0.07994140.00551090.0477232-0.0191051-0.00762750.0001537-0.0017478-0.0012448-0.00090380.0004784-0.0000344-0.00005440.00001050.00014430.00000480.00031740.00052040.00190510.0027406-0.0000149-0.0005225-0.0005943-0.000356-0.005440.00053

GINI变化(SRE)-0.00021620.0007874-0.00387580.11985880.0453434-0.00140760.0023363-0.0015776-0.0024056-0.00093020.00047730.00087060.00229130.0015371-0.0007643-0.00020380.00061170.00117550.00128430.00460610.00075830.00257530.00100690.00155090.007320.00196

GINI变化(SAE)-0.00285170.0390450-0.0188174-0.0478721-0.00057780.0008593-0.0092134-0.00014630.0000347-0.0006395-0.0011434-0.0006637-0.0008248-0.0010380-0.00019910.0014308-0.0044434-0.0035526-0.0062201-0.0056756-0.0073068-0.0118428-0.0152524-0.002531-0.00414-0.00814

GINI变化(PWE)-0.0001655-0.0008083-0.00140660.0162389-0.0011917-0.0090863-0.00090210.00033990.0009534-0.0001747-0.0018310-0.0038368-0.0000628-6.11E-06-0.0004485-0.0007064-0.0002417-0.0007668-0.0016722-0.0010124-0.0013049-0.0026439-0.0084153-0.0146661-0.00141-0.00495

GINI变化(EE)0.00386540.02071310.04783670.0090348-0.0329384-0.0353246-0.00814760.0000701-0.00053100.0001678-0.0008818-0.000744-0.0010453-0.00021090.00033880.00109680.00750420.00649280.01201810.01397550.01562690.02363350.03274180.04386040.006630.0236

均值(1980-2003)均值(1998-2003)

表4 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和其他财政支出项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贡献率(%)

观测值

1980—1998—2003财政总支出

0.00283125.70.00954357.3

财政投资

0.0028124.40.0114426.2

基本建设支出

-0.0054-240.00.0005319.85

科学研究支出

0.0073324.40.0019673.4

支农支出

-0.0041-182.2-0.0081-304.9

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

-0.00141-62.7-0.00495-185.4

教育支出

0.00663294.70.0236883.9

平均GINI贡献率(%)平均GINI贡献率(%)

0.00225100.00.00267100.0

①关于时变参数模型具体估算和初值选取方法,请参阅Kim和Nelson(1999)的著述(参考文献[10])。限于篇幅,我们没有给出各模型的时变截距和残差序列图。此外,由于在估算时利用了预测方差分解,所以我们只得到了1980-2003年间的估算结果。

50

化,具体结果见表3。同时,依据各变量引发的我

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以及基尼系数的现实变化,我们估算出各变量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贡献率,具体结果见表4。

1.财政总支出的影响图1为1980—2003年间财政总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图,图2为1980—2003年间财政总支出所导致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图

实施期间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引发的基尼系数年度变化从1999年开始呈现出急速下降趋势。

2.财政投资的影响

1980—2003年间财政投资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和财政投资所导致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财政投资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系数

图1 

财政总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系数

图4财政投资引发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

(模型对数似然值为11.03)

图2 财政总支出引发的全国区域

 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

(模型对数似然值为8.55)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1980—2003年间,财政投资总体上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277,贡献率为124.4%),但单位影响力度较小(影响系数均值为

-5

4.3×10),且在不同时期明显不同:1994年以前基本上为反向影响,此后变为正向影响并于1998年达到最大为2.5×10。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一方面财政投资显著地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影响系数均值

-4

为1.03×10,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114,贡献率为426.2%),明显高于整个样本期水平;另一方面,其单位影响力度和引发的基尼系数年度变化在整个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均呈现出急速下降趋势,并于2003年促使基尼系数下降了0.0073。

3.其他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

图5描述了1980—2003年间其他财政支出项

51

-4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1980—2003年间,财政总支出总体上导致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283,贡献率为125.7%),但单位影响力度很小(影响系数均值为1.3×10

-6

),且在不同时期明显不同:1993年以前

-5

基本上为反向影响,此后变为正向影响并于1997年达到最大为2.1×10。

1998—2003年间,即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

一方面财政总支出较显著地导致全国区域经济差

-5

异增大(影响系数均值为1.3×10,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954,贡献率为357.3%),明显高于整个样本期水平;另一方面,情况逐年得到改善:财政总支出的单位影响力度即单位财政总支出变化引发的基尼系数变化在整个积极财政政策

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图6显示出1980—2003年间其他财政支出项目所导致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其他支出项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系数以及引发的基尼系数年度变化在1986年以前波动非常剧烈,此后变得相对平稳。下面,我们具体考察各项财政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

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在大多数年间均是正向影响,

-4

且力度很大(影响系数均值为8.37×10),显著导致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732,贡献率为324.4%。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科学研究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正向影响力度明显减弱(影响系数均值为7.6×10

-5

),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抑制作

用也明显下降,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196,贡献率为73.4%。

(3)支农支出在1980—2003年间的大多数时期,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均是反向影响,且力

-4

度很大(影响系数均值为-9.56×10),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降0.00414,贡献率为-182.2%。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支农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向影响力度有所减弱(影响系数均值为-2.73×10

-4

),但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促

进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

图5 

其他支出项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系数

降0.00814,贡献率为-304.9%。

(4)在1980—2003年间的大多数时期,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均是反向影响,且力度较大(影响变系数均值为-1.61×10

-4

),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

用,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降0.00141,贡献率为-62.7%。而在积极财政政策期间,抚恤和社会福

利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向影响力度

-4

进一步增强(影响系数均值为-2.37×10),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降0.00495,贡献率为

图6 其他支出项目引发的全国  区域经济基尼系数年度变化

(模型对数似然值为11.1)

-185.4%。

(5)在1980—2003年间的大多数时期,教育

(1)基本建设支出在1980—2003年间对全国

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均是正向影响,且

-4

力度较大(影响系数均值为2.85×10),显著导致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663,贡献率为294.7%。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教育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正向影响力度虽有所减弱(影响系数均值为2.0×10

-4

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总体上为正向影响,且力度较

-4

大(影响系数均值为1.28×10),但较显著地促进了全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降0.00544,贡献率为-240.0%。与整个样本期的情况不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基本建设支出对基尼系数具有正向影响但力度很小

-6

(影响系数均值为2.3×10),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053,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贡献率为19.85%。

(2)科学研究支出在1980—2003年间对全国

52

),但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推动

作用明显增强,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236,贡献率高达883.9%。

四、结语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

变化的影响。从我们的分析结果得到如下几点结

论,且我们的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1.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体现在财政总支出和财政投资都较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人均产出增长,其中财政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就东中西部地区而言,积极财政政策对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就财政支出构成而言,只有抚恤和福利支出以及文教卫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支农支出和文教卫支出对东部地区分别具有显著性的反向影响和正向影响,其余影响均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2.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差异。体现在财政总支出和财政投资都较显著地引发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增大,其中财政投资作用更为明显,但无论是单位影响力度还是引发的基尼系数年增加幅度均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就财政支出构成而言,只有支农支出和抚恤与福利支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而其他支出均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增大,其中教育支出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且呈现出逐年加剧的趋势。

上述结论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且对相对落后地区作用更为明显,但并未有效遏止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趋势。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两点认识:

第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初衷主要是扩大内需而非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故对中西部地区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够;第二,积极财政政策在淡出时,应充分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采取“有退有进”策略,不能搞“一刀切”。

参考文献:

[1]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Z].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5.

[2]林毅夫,蔡  ,李 周.中国经济转型的地区差距分

析[J].经济研究,1998,(10).

[3]蔡  ,都 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

[4]王小鲁,樊 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

素[J].经济研究,2004,(1).

[5]郭庆旺,赵志耘,何乘才.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

策配合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Breusch,T.andA.Pagan.TheLMTestandItsApplica2tiontoModelSpecificationinEconometrics[J].ReviewofEconomicsStudies47,1980.

[7]Hausman,J..SpecificationTestsinEconometrics[J].Econometrica46,1978.

[8]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5).

[9]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

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5).

[10]Kim,Chang-Jin.andC.R.Nelson.State-SpaceMod2elswithRegimeSwitchingClassicalandGibbs-SamplingAp2proacheswithApplication[M].MITPress,1999.

(本文责编:宋振峰)

①为了验证本文结论的可靠性,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我们在模型(1)中加入一些变量,如期初人均产出(度量经济发展水平)、民间物质资本投资比率(度量民间经济活力)、财政收入比率(度量社会经济负担)、进出口总额与产出的比值(度量经济开放度)、工业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比值(度量工业化程度)以及文盲与半文盲比率(度量人口素质)进行回归,得到财政总支出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对区域经济人均产出依然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且力度有所增大。对于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我们利用人均产出自然对数的标准差度量区域经济差异重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论与前面的结论基本一致。

53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

郭庆旺,贾俊雪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摘 要: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时变参数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中图分类号:F812.0;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5)07-0046-08

TheEffectsofActiveFiscalPolicyonRegionalEconomicGrowthandDisparity

GUOQing-wang,JIAJun-xue

(ChinaFinancialPolicyResearchCenter,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Thispaperusesthepaneldatamodelandthetime-varyingparametermodeltoanalyzetheeffectsofactivefiscalpolicyontheregionaleconomicgrowthanddisparityinChina.Themainconclusionsareasfollows:(1)Theac2tivefiscalpolicyhasstrongerpositiveeffectsonregionaleconomicgrowth,ithasthebiggestinfluenceonthewestre2gion,thenthemiddleregion,andtheleastinfluenceontheeastregion.(2)Theactivefiscalpolicyhasrelativestron2gernegativeeffectsonregionaleconomicconvergence,buttheeffectsbecomemoreandmoresmaller.

Keywords:activefiscalpolicy;regionaleconomicgrowth;regionaleconomicdisparity;atime-varyingparametermodel;apaneldatamodel

  一、引言

1998—2003年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抑制经济衰退、防止通货紧缩、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

[1]

域经济增长和差异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出不断增

[2-5]

大的趋势,并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澄清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对

收稿日期:2005-06-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4AJY006)

积极财政政策的正确评价,而且对于今后我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为此,本文就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作了定量分析。鉴于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加支出为主,在增加支出中又以增加财政投资为主,所以我们主要考察财政总支出和财政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其他支出项目的影响。

作者简介:郭庆旺(1964-),男,河北大厂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财政理论与政策。

46

政策研究 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

  二、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

我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积极财政政策对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取的经济增长变量为人均产出增长率(GPY),财政政策变量为财政总支出(GE)、财政投资(FI)及其他财政支出项目,如基本建设支出(CCE)、科学研究支出(SRE)、支农支出(SAE)、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

(PWE)、文教卫支出(CWE)。此外,为了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就时间跨度而

言,本文不仅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的情况,还考察了1991—1997年间的情况;就区域而言,不仅考察了全国情况,还分别考察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情况。

由于我们采用的面板数据时间跨度较短而横截面主体较多,所以我们认为主体间差异主要表现在横截面之间,即体现在截距项上,而斜率系数为常数。这样,以财政总支出变化对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模型为例,则有如下形式:

表1 各模型的设定检验和估算结果

自变量/因变量

1998—

全国

固定影响模型BP检验:8.3(0.00)H检验:18(0.00)

0.0259(6.98,0.00)

人均产出增长率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固定影响模型BP检验:6.8(0.00)H检验:7(0.00)

0.016(4.45,0.00)

西部地区固定影响模型BP检验:7(0.00)H检验:14(0.00)

0.039(4.9,0.00)

模型设定检验影响系数

财政总支出

2003年间

混合回归模型BP检:0.05(0.8)

0.034(3.83,0.00)

固定影响模型

1991—1997年间

模型设定检验影响系数

BP检验:15(0.00)H检验:15(0.00)-0.071(2.39,0.02)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1(0.7)

-0.006(0.29,0.77)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01(0.9)

0.036(0.82,0.42)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2.4(0.1)

0.056(3.46,0.00)

固定影响模型

1998—

固定影响模型

BP检验:4.7(0.03)H检验:3.8(0.05)0.0859(2.1,0.03)

模型设计检验影响系数

财政投资

2003年间

BP检验:9.1(0.00)H检验:13(0.00)0.165(5.34,0.00)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1.6(0.2)

0.056(1.38,0.18)

固定影响模型

BP检验:8(0.00)H检验:5(0.02)0.16(4.39,0.00)

1991—1997年间

模型设定检验影响系数模型设定检验

随机影响模型BP检验:33(0.00)H检验:1.7(0.2)

0.031(0.23,0.82)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12(0.7)

-0.297(1.77,0.08)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03(0.8)

0.132(0.94,0.35)

随机影响模型BP检验:7(0.00)H检验:1.6(0.2)

0.247(1.19,0.23)

固定影响模型

BP检验:11(0.00)H检验:15(0.00)0.013(0.31,0.76)-0.435(1.26,0.21)-0.594(1.5,0.13)0.52(2.46,0.02)0.11(2.3,0.02)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3.5(0.06)

-0.01(0.49,0.63)0.018(0.09,0.93)-0.842(2.91,0.00)0.224(1.25,0.22)0.088(3.43,0.00)

混合回归模型BP检验:0.5(0.5)

0.099(0.87,0.39)-0.238(0.26,0.8)-0.862(0.76,0.45)0.682(1.41,0.17)0.043(0.36,0.72)

随机影响模型

BP检验:7(0.00)H检验:5.2(0.4)0.064(0.82,0.41)-0.402(0.21,0.83)-1.109(1.77,0.08)0.575(1.17,0.24)0.031(0.23,0.82)

1998—2003年间

CCE影响系数SRE影响系数SAE影响系数PWE影响系数CEW影响系数

其他财政支出项目

1991—1997年间

模型设定检验

CCE影响系数

SRE影响系数SAE影响系数PWE影响系数CEW影响系数

固定影响模型BP检验:15(0.00)H检验:28(0.00)

-0.033(0.12,0.9)-2.978(1.52,0.13)1.055(1.6,0.1)-4.593(4.23,0.00)0.257(1.42,0.16)

混合回归模型

BP检验:2.9(0.09)0.16(0.59,0.56)-8.026(3.34,0.00)3.054(3.73,0.00)-1.826(0.98,0.33)0.331(1.44,0.15)

混合回归模型

BP检验:0.5(0.5)0.622(0.62,0.54)-3.862(2.3,0.03)-2.275(2.35,0.02)-3.312(3.5,0.00)0.851(3.5,0.00)

混合回归模型

BP检验:0.2(0.7)-0.364(1.21,0.23)-4.063(1.02,0.31)0.656(1.17,0.25)-2.289(1.28,0.2)0.729(3.4,0.00)

  注:BP检验和H检验后数字为相应的检验统计量,小括号为相应p值。p>5%,意味着接受原假设,拒绝BP检验意味着需选取面板数据,拒绝H检验意味着选取固定影响模型。影响系数行中小括号数字为影响系数的Z统计量和相应p值。

①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我国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统一简称为省。我国目前除港澳台外共有31个省份,由于重庆成为直辖市时间较短,我们将重庆市的数据加入四川省来考虑。此外,我们也没有考虑西藏自治区。这样,我们主要考虑29个省份。他们分别为,东部省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中部省份: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广西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

②由于各省缺乏完整的科学研究支出数据,这里的科学研究支出为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之和。

47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GPYit=α+μi+βGEit+εit,i=1,2,Λ,29

(1)

其中,GPYit和GEit分别为第i个省份第t期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财政总支出,β为影响系数,α+μi为截距项。截距项中的μi度量了个体间的差异,如果μi为确定数则称模型(1)为固定影响模型;若μi随机扰动,则称(1)为随机影响模型;若μi不随个体而改变则称(1)为混合回归模型,这个模型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面板数据模型,可以直接利用OLS回归估计。

因此,我们在使用模型(1)时,首先要进行模型设定检验以决定采用哪种形式的回归模型。具体的检验方法是首先利用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BreuschandPagan,1980)[6]来判断是选取混合回归模型还是面板数据模型。若确定使用面板数据

[7]

模型,再利用H设定检验(Hausman,1978)判断是选取固定影响模型还是随机影响模型。各模型的具体设定检验结果见表1。

(二)影响分析

1991—1997年间和1998—2003年间各省人

政政策实施期间(影响系数为0.056)。

2.财政投资的影响

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财政投资对全国区域经济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力度很大(影响系数为0.165),对东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以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尤为突出(东部地区影响系数为0.0859,西部地区影响系数为0.16),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1991—1997年间的情况相比,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财政投资对全国区域以及东中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3.其他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

我们依据表1的估计结果,考察其他财政支出项目对我国区域经济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

(1)基本建设支出的影响。基本建设支出对全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对东部地区具有反向影响,但所有的影响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与1991—1997年间的情况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改变。

(2)科学研究支出的影响。科学研究支出对全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反向影响,对东部地区具有正向影响,但这些影响也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1991—1997年间情况相比,只有东部地区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3)支农支出的影响。支农支出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都具有反向影响,但只有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1—1997年间,支农支出对全国、东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对中部地区具有显著反向影响且力度很大。这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支农支出对东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出现明显恶化,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的影响。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但只有对全国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1—1997年

均产出增长率、财政总支出和各项财政支出数据

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其中各财政变量依据各省相应的价格指数折算成以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①

值。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并根据选取的不同模型,我们估算出各变量对我国区域经济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系数,具体结果见表1。

1.财政总支出的影响由表1可知,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财政总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力度较大(影响系数为0.0259),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均产出增长也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度最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力度最小(东部地区影响系数为0.016,中部地区为0.034,西部地区为0.03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1—1997年间,财政总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且力度很大(影响系数为-0.071),对东中部地区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对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力度明显大于积极财

①本文中的财政投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的部分,实际财政投资是依据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折算得到的,其他实际值是依据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折算得到的,其中关于全国和各省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估算,请参阅参考文献8-9。

48

政策研究 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

间,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

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反向影响,且对全国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得到显著改善。

(5)文教卫支出的影响。文教卫支出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此略有不同的是,1991—1997年间,文教卫支出的正向影响力度更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反而具有统计显著性。这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文教卫支出对全国和东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的影响明显增强,但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明显减弱。

三、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一)模型设定我们利用时变参数模型考察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本节选取的财政政策变量依然是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及其他财政支出项目,如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支农支

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与教育支出(EE),并利用

基尼系数(GINI)度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以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支农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教育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模型为例,其具体形式为:

GINIt=βot+β1tCCEt+β2tSREt+β3tSAEt+β(2)WEt+β4tP5tEEt+εt

其中,βot为时变截距项,βit(i=1,2,3,4,5)为各项财政支出的时变系数,它们反映了各项财政支出对基尼系数的单位影响力度。假设这些时变参数遵循一个随机游走过程,则有:

β(3)it=βit-1+υij,(i=0,1,Λ,5)(2)式和(3)式中的εt和υij为扰动项,假设它们为独立同分布且遵循如下正态分布:

22

ε.i.d.N(0,σ.i.d.N(0,σvi),iε),υt~iij~i

(4)=0,1,Λ,5

对于上述时变参数模型,我们可以将其写成

状态空间模型的形式:

(5)观测方程:GINIt=β(t)X(t)+εt

(6)状态方程:β(t)=β(t-1)+υt

表2 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和各财政支出项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

[***********][***********][***********][***********][***********]022003

GE影响系数-0.0000138-0.00002480.0000047-0.0000098-0.0000129-0.0000059-0.0000070-0.0000068-0.0000068-0.0000073-0.0000069-0.0000060-0.00000180.00000160.00000750.00001230.00001670.00002100.00002080.00001690.00001250.00001070.00000910.00000760.00000130.000013

FI影响系数0.0000840-0.00003770.0000125-0.0000097-0.0000217-0.0000136-0.0000177-0.0000176-0.0000184-0.0000187-0.0000129-0.0000110-0.0000023-0.00000820.00003870.00008770.00016770.00021560.00024720.00011240.00007080.00007190.00006440.00005290.0000430.000103

CCE影响系数0.00068140.00091060.00092980.0007615-0.0002256-0.00016190.00002550.00002160.00001740.00001820.00001790.00002050.0000036-0.0000007-0.00000560.00000030.00001710.00001890.00001790.0000128-0.0000052-0.0000043-0.0000031-0.00000430.0001280.0000023

SRE影响系数0.0001639-0.0001914-0.00171770.01066400.00398100.00361450.00083170.00032900.00030220.00012840.00011570.00010590.00025940.00034370.00037570.00013020.00008300.00007790.00011770.00013980.00006730.00006850.00002860.00003360.0008370.000076

SAE影响系数0.0002332-0.0041481-0.0044245-0.0098289-0.0000993-0.0003272-0.0007280-0.0002668-0.0002127-0.0001279-0.0001157-0.0000922-0.0001500-0.0001403-0.0001014-0.0001776-0.0003134-0.0002902-0.0002889-0.0002912-0.0002602-0.0002648-0.0002692-0.0002647-0.000956-0.000273

PWE影响系数0.0000573-0.00097100.00225560.0081286-0.0031317-0.0030891-0.0004794-0.0006400-0.0006426-0.0008778-0.0008656-0.00076680.0000315-0.0002759-0.0003929-0.0004026-0.0001646-0.0002231-0.0001888-0.0002649-0.0001286-0.0001680-0.0002662-0.0004029-0.000161-0.000237

EE影响系数0.00027140.00389160.00432110.0006648-0.0018155-0.0015099-0.0003225-0.0001247-0.0001108-0.0000445-0.0000443-0.0000281-0.0000388-0.00001050.00001050.00014430.00019420.00020750.00020210.00019900.00019710.00019520.00020260.00020640.0002850.0002

均值(1980-2003)

均值(1998-2003)

49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扰动项分布:(εt,υ~Nt)’

,

σ2 0 R

(7)

其中X(t)=(1,CCEt,SREt,SAEt,PWEt,EEt)’表示观测方程(5)中含有截距项,β(t)=(β为时变系数,R为协方差矩阵。ot,Λ,β5t)’

(二)影响分析对于1979—2003年间我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郭庆旺、贾俊雪(2005)的估算结果。此间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支农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支

出与教育支出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和《中国财政年鉴》,并依据相应的价格指数折算成以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值。

以上述数据为基础,我们利用卡尔曼滤波对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预测方差分解,并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得到各变量对我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具体结果见表2,且由各模型的残

差序列图可以看出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依据各变量的时变影响系数及其每年变化,我们估算出各变量引发的我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

表3 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和各财政支出项目引发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

年度

[***********][***********][***********][***********][***********]022003

GINI变化

(GE)0.00165470.00268780.0002922-0.0013850-0.0027631-0.0007091-0.00041450.00048500.00074550.0003963-0.0006600-0.0005967-0.00014160.00025040.00034480.00060090.00308540.00679950.01012060.01274150.01021710.00956060.00891090.00571160.002830.00954

GINI变化(FI)-0.00958960.0022386-0.0000180-0.0007494-0.00120570.0005178-0.00021920.00037740.00169810.0011697-0.00006290.00020610.0000716-0.0001288-0.00027510.0011216-0.00114700.00414940.03352000.02028780.00371110.00788360.0101621-0.0072790.002770.0114

GINI变化(CCE)-0.0780245-0.07994140.00551090.0477232-0.0191051-0.00762750.0001537-0.0017478-0.0012448-0.00090380.0004784-0.0000344-0.00005440.00001050.00014430.00000480.00031740.00052040.00190510.0027406-0.0000149-0.0005225-0.0005943-0.000356-0.005440.00053

GINI变化(SRE)-0.00021620.0007874-0.00387580.11985880.0453434-0.00140760.0023363-0.0015776-0.0024056-0.00093020.00047730.00087060.00229130.0015371-0.0007643-0.00020380.00061170.00117550.00128430.00460610.00075830.00257530.00100690.00155090.007320.00196

GINI变化(SAE)-0.00285170.0390450-0.0188174-0.0478721-0.00057780.0008593-0.0092134-0.00014630.0000347-0.0006395-0.0011434-0.0006637-0.0008248-0.0010380-0.00019910.0014308-0.0044434-0.0035526-0.0062201-0.0056756-0.0073068-0.0118428-0.0152524-0.002531-0.00414-0.00814

GINI变化(PWE)-0.0001655-0.0008083-0.00140660.0162389-0.0011917-0.0090863-0.00090210.00033990.0009534-0.0001747-0.0018310-0.0038368-0.0000628-6.11E-06-0.0004485-0.0007064-0.0002417-0.0007668-0.0016722-0.0010124-0.0013049-0.0026439-0.0084153-0.0146661-0.00141-0.00495

GINI变化(EE)0.00386540.02071310.04783670.0090348-0.0329384-0.0353246-0.00814760.0000701-0.00053100.0001678-0.0008818-0.000744-0.0010453-0.00021090.00033880.00109680.00750420.00649280.01201810.01397550.01562690.02363350.03274180.04386040.006630.0236

均值(1980-2003)均值(1998-2003)

表4 财政总支出、财政投资和其他财政支出项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贡献率(%)

观测值

1980—1998—2003财政总支出

0.00283125.70.00954357.3

财政投资

0.0028124.40.0114426.2

基本建设支出

-0.0054-240.00.0005319.85

科学研究支出

0.0073324.40.0019673.4

支农支出

-0.0041-182.2-0.0081-304.9

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

-0.00141-62.7-0.00495-185.4

教育支出

0.00663294.70.0236883.9

平均GINI贡献率(%)平均GINI贡献率(%)

0.00225100.00.00267100.0

①关于时变参数模型具体估算和初值选取方法,请参阅Kim和Nelson(1999)的著述(参考文献[10])。限于篇幅,我们没有给出各模型的时变截距和残差序列图。此外,由于在估算时利用了预测方差分解,所以我们只得到了1980-2003年间的估算结果。

50

化,具体结果见表3。同时,依据各变量引发的我

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以及基尼系数的现实变化,我们估算出各变量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贡献率,具体结果见表4。

1.财政总支出的影响图1为1980—2003年间财政总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图,图2为1980—2003年间财政总支出所导致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图

实施期间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引发的基尼系数年度变化从1999年开始呈现出急速下降趋势。

2.财政投资的影响

1980—2003年间财政投资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和财政投资所导致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财政投资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系数

图1 

财政总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系数

图4财政投资引发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

(模型对数似然值为11.03)

图2 财政总支出引发的全国区域

 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

(模型对数似然值为8.55)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1980—2003年间,财政投资总体上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277,贡献率为124.4%),但单位影响力度较小(影响系数均值为

-5

4.3×10),且在不同时期明显不同:1994年以前基本上为反向影响,此后变为正向影响并于1998年达到最大为2.5×10。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一方面财政投资显著地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影响系数均值

-4

为1.03×10,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114,贡献率为426.2%),明显高于整个样本期水平;另一方面,其单位影响力度和引发的基尼系数年度变化在整个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均呈现出急速下降趋势,并于2003年促使基尼系数下降了0.0073。

3.其他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

图5描述了1980—2003年间其他财政支出项

51

-4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1980—2003年间,财政总支出总体上导致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283,贡献率为125.7%),但单位影响力度很小(影响系数均值为1.3×10

-6

),且在不同时期明显不同:1993年以前

-5

基本上为反向影响,此后变为正向影响并于1997年达到最大为2.1×10。

1998—2003年间,即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

一方面财政总支出较显著地导致全国区域经济差

-5

异增大(影响系数均值为1.3×10,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954,贡献率为357.3%),明显高于整个样本期水平;另一方面,情况逐年得到改善:财政总支出的单位影响力度即单位财政总支出变化引发的基尼系数变化在整个积极财政政策

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时变影响系数,图6显示出1980—2003年间其他财政支出项目所导致的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年度变化。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其他支出项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系数以及引发的基尼系数年度变化在1986年以前波动非常剧烈,此后变得相对平稳。下面,我们具体考察各项财政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

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在大多数年间均是正向影响,

-4

且力度很大(影响系数均值为8.37×10),显著导致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732,贡献率为324.4%。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科学研究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正向影响力度明显减弱(影响系数均值为7.6×10

-5

),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抑制作

用也明显下降,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196,贡献率为73.4%。

(3)支农支出在1980—2003年间的大多数时期,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均是反向影响,且力

-4

度很大(影响系数均值为-9.56×10),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降0.00414,贡献率为-182.2%。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支农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向影响力度有所减弱(影响系数均值为-2.73×10

-4

),但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促

进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

图5 

其他支出项目对全国区域经济基尼系数的影响系数

降0.00814,贡献率为-304.9%。

(4)在1980—2003年间的大多数时期,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均是反向影响,且力度较大(影响变系数均值为-1.61×10

-4

),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

用,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降0.00141,贡献率为-62.7%。而在积极财政政策期间,抚恤和社会福

利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向影响力度

-4

进一步增强(影响系数均值为-2.37×10),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降0.00495,贡献率为

图6 其他支出项目引发的全国  区域经济基尼系数年度变化

(模型对数似然值为11.1)

-185.4%。

(5)在1980—2003年间的大多数时期,教育

(1)基本建设支出在1980—2003年间对全国

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均是正向影响,且

-4

力度较大(影响系数均值为2.85×10),显著导致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663,贡献率为294.7%。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教育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正向影响力度虽有所减弱(影响系数均值为2.0×10

-4

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总体上为正向影响,且力度较

-4

大(影响系数均值为1.28×10),但较显著地促进了全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下降0.00544,贡献率为-240.0%。与整个样本期的情况不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基本建设支出对基尼系数具有正向影响但力度很小

-6

(影响系数均值为2.3×10),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0053,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贡献率为19.85%。

(2)科学研究支出在1980—2003年间对全国

52

),但对全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推动

作用明显增强,引发基尼系数年平均增加0.0236,贡献率高达883.9%。

四、结语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

变化的影响。从我们的分析结果得到如下几点结

论,且我们的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1.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体现在财政总支出和财政投资都较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人均产出增长,其中财政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就东中西部地区而言,积极财政政策对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就财政支出构成而言,只有抚恤和福利支出以及文教卫支出对全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支农支出和文教卫支出对东部地区分别具有显著性的反向影响和正向影响,其余影响均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2.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差异。体现在财政总支出和财政投资都较显著地引发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增大,其中财政投资作用更为明显,但无论是单位影响力度还是引发的基尼系数年增加幅度均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就财政支出构成而言,只有支农支出和抚恤与福利支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而其他支出均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增大,其中教育支出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且呈现出逐年加剧的趋势。

上述结论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且对相对落后地区作用更为明显,但并未有效遏止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趋势。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两点认识:

第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初衷主要是扩大内需而非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故对中西部地区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够;第二,积极财政政策在淡出时,应充分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采取“有退有进”策略,不能搞“一刀切”。

参考文献:

[1]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Z].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5.

[2]林毅夫,蔡  ,李 周.中国经济转型的地区差距分

析[J].经济研究,1998,(10).

[3]蔡  ,都 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

[4]王小鲁,樊 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

素[J].经济研究,2004,(1).

[5]郭庆旺,赵志耘,何乘才.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

策配合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Breusch,T.andA.Pagan.TheLMTestandItsApplica2tiontoModelSpecificationinEconometrics[J].ReviewofEconomicsStudies47,1980.

[7]Hausman,J..SpecificationTestsinEconometrics[J].Econometrica46,1978.

[8]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5).

[9]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

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5).

[10]Kim,Chang-Jin.andC.R.Nelson.State-SpaceMod2elswithRegimeSwitchingClassicalandGibbs-SamplingAp2proacheswithApplication[M].MITPress,1999.

(本文责编:宋振峰)

①为了验证本文结论的可靠性,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我们在模型(1)中加入一些变量,如期初人均产出(度量经济发展水平)、民间物质资本投资比率(度量民间经济活力)、财政收入比率(度量社会经济负担)、进出口总额与产出的比值(度量经济开放度)、工业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比值(度量工业化程度)以及文盲与半文盲比率(度量人口素质)进行回归,得到财政总支出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对区域经济人均产出依然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且力度有所增大。对于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我们利用人均产出自然对数的标准差度量区域经济差异重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论与前面的结论基本一致。

53


相关文章

  • 安全与环境学报
  • 安全与环境学报 工业安全与环保 消防科学与技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财经科学 财经论丛 财经问题研究 财经研究 财政监督 财政研究 当代财经 涉外税务 税务研究 税务与经济 中国财政 中国税务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测绘科学 ...查看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作者:北京大学图书馆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日期:2015-8-25 序号 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 ...查看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最新版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日期:2015-8-25 序号 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查看


  • CSSCI核心期刊目录
  • 1附件4: 南京大学CSSCI来源核心期刊目录(2008-2009年) 选刊说明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确定的选刊的原则和方法遴选并报教育部批准确定.CSSCI来源期刊遴选的原则和方法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 ...查看


  • CSSCI2012-2013期刊目录
  • 管理学(29种) 序号[***********][***********][1**********]29 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软科学外国经济与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公共管理学报 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 国务院发 ...查看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六版)]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六版)> 整理时间:2011-10-11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网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1992年推出< ...查看


  • 2013年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
  • 2013 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1. 中国社会科学 2.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 学术月刊 4. 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查看


  • 2011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
  • 2011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学术月刊4.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 ...查看


  • 2014北大核心期刊
  • 2014 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 我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中国社会科学 3.学术月刊 4.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浙 ...查看


  • 高等教育研究
  • 一期刊简介要求: 刊名: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主办: 华中理工大学;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20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