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论语_史记_世说新语_中_于_的研究

语文学刊                                  2008年第1期

《论语》、《史记》、《世说新语》中“于”的研究

○谢雯瑾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125)

[摘 要] “于”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介词用法,。

通过对《论语》、《史记》、《世说新语》三部著作中“于/於”,/,在前贤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

于; 於; 语法化; 介词[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H042  :-8610(2008)01-0098-03

一、“于/》中的於,黄文总

(结了在《论语174个“於”《论语》中作介

词使用的“于”只有8次)[1]。我们根据黄文对位于“於”前的动词的分类作进一步的整理如下:

  "於"                具体用例分类

地 方   舞、谋动、立、食、畏、死、为、从游、从、击  取、出、有    至、使、入、坠、逮     旅、行、语、经、宿、居、参、倚、毁、免、问、有

人 物       憎、志                   施、媚、见、责  向、听、诉、让、侍、使、笃、祭语义特征          [+起始〗[+外向性方向运动〗       [+终点][+内向性方向运动〗从上表横向比较中可看出,左侧单元格中动词均有[+起始]的语义特征,“於”后的处所就是该行为开始发生的场所。而左下单元格的动词都是行为,“於”后的人物就是该行为的施事。我们认为施事是行为开始的一方,施事则是相应行为结束的一方,因此始于施事的行为也是一种抽象的“外向性运动”因为它尽管不占有空间,但它具有一定的时间意义和明确的方向性:

(1)八俏舞於庭。(2)子食於有丧者之侧。(3)君取於吴,为同姓。

(4)予也有三年之后於其父母乎。

在甲骨文中“于”从表示“外向性运动”的动词演变成为可引介外向性运动的介词。而到了《论语》,“於”对“于”的介词用法进行大规模的替代。由于“於”的语义场中并没有“方向性”,因此可以兼引不同方向的运动,包括引介抽象的方向运动,即施事和受事。可以说,“於”和使用大大扩展“于”的引介范围,使可以出现在“于/於”之前的动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也同时反过来加速“於”的语义泛化,为它进一步的虚化做好准备。

对于先秦汉语“于”字被动句存在与否的争论。王力先生、朱德熹先生、唐珏明先生、周锡先生均认为“于”是被动的标记,持有相反观点的郭锡良先生则认为:“在用‘于’的被动被动的意义,由于介词‘于’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全句的被动

[2]

意义就更加强烈了。”同意郭锡良先生的麻爱民先生认为有

右侧的单元格都具有[+终点]和[+内向性方向运动]句式中,并不是介词‘于’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已经用于的语义特征。当然,同左侧一样。右上单元单元格是具体的行为,“於”后的处所是行为的终点。而右下单元格则是以“於”后受事为抽象的终点的一个行为:

(5)夫子至于是邦也。()《论语》(6)由也升赏矣,夫入于室也。()《论语》(7)未坠于地。《论语》

没有“于”均可表示被动,且“于”可以同时引介施事和受事,因此不是被动标记[3]。我们通过对“于/於”之前动词“方向运动”的考察,可以发现,“于/於”引介施事和受事只是“于/於”引进“外向性方向运动”和“内向性方向运动”进一步抽象

[作者简介]谢雯瑾,女,浙江绍兴人,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98—

说文解字              谢雯瑾/《论语》、《史记》、《世说新语》中“于”的研究

化的表现。由于“于”的方向性在甲骨文中已经磨损,本身不具有方向性,因为“于/於”可以同时引介双向运动,随着引介成分的抽象化,“于”前动词的空间性也逐渐脱落,但方向性仍保留。因此,它就可以同时引入受事和施事。所以“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被动标记,因为“被动标记”的运动方向只是单向的“外向性”。“于”由于兼表双向,因此它最终会被典型的被动标记“被”替代,这也是语义关系清晰化的需求。

二、“于/於”在《史记》中使用的研究

《史记》作为从语录体向纪传体转变的一部著作,句子成分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句子成分简单的先秦语料通常依赖语序来表达意义,语言中意合的成分较多,到了《史记》,语言趋向精密。我们对《史记》中“于/於”进行了考察,发现它之前动词的使用范围又进一步扩大,更多不具备“方向性运动”特征的动词也可以与“于/於”共现。

(8)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9)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

沮,入于河。

(10)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後嗣。(11)大义休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

(12)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13)缪公於是复使孟明视等将兵伐晋,战于彭衙。(14)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15)和亲已定,始于今年。

(16)若夫礼乐之施於金石,越於声音,用於宗庙社稷,事

于山川鬼神,则此所以与民同也。

(17)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天下谓之

饕餮。

(18),,。

运动性”和“方向性”的

:

我们对于“至”并不陌生。在甲骨文中,它就已经出现,具有较强的“外向性的方向运动性”在《史记》中,除了“至”,还有“迁”、“徙”、“延”、“奔”、“攻”与“于/於”相似:

(19)舜宾於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於是

同一句子中的共现告诉我们,到了汉代,“于”和“於”进一步混用。

(23)既丑有夏,复归于亳。

(24)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

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20)十六年,子朝之徒复作乱,敬王奔于晋。(21)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

“归”、“归至”、“会”、“入”、“聚”都具有“内向性方向运动”的语义特征,它们在《史记》中也有大量使用。

在《史记》中,除了动词后直接带“于X”的用例外,我们也发现一些动词后先带一个宾语,然后再带“于X”的用例。我们考察《史记》、《世说新语》中这类可分离式补语的用例。

(25)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26)陉廷与曲沃武公谋,九年,伐晋于汾旁,虏哀侯。(27)简子与阳虎送卫太子蒯聩于卫,卫不内,居戚。(28)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29)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

这些有较强“外向性方向运动”动词带“于”的用法在《史记》中大量出现。从“于”选择共现动词的倾向性上我们可以看出,“外向性方向运动”这一语义特征并没有从“于”的语义场中消失,而只是被隐藏了。它仍影响着“于”的使用。我们同时发现:

(22)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沮,入于河。

“至”和“会”、“入”方向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而它们在

—99—

语文学刊                                  2008年第1期

(30)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

(31)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服事夏、商,其季世

使用只有21例。并且,在“于X”前的动词和宾语融合成词的倾向较明显:

(43)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

曰唐叔虞。

(32)二十五年,归泾阳君于秦。

于江南,子其行乎?

(44)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颍,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

以上句子中的动词都是二价动词,涉及主体和客体两个论元。只要其中一个发生方向性运动即可。如上例(32)中“泾阳君”是“归”的受事,是方向性运动的主体。

(33)囚归于魏。(34)周之九鼎入于秦。

构兵相图。

(45)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既成,自行视,谓左右

曰。

(46)梅颐尝有惠于陶公,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47)有愧于叔达,不能不恨于破甑“囚”和“周之九鼎”分别在“归”和“入”的施事位置上,却收之。是发生方向运动的主体。方向运动的主体有时在主语位置上,有时在宾语位置上。在二价动词形成的早期,动词已经有了支配多个论元的要求。可是动词的左右并不都有空位,因此这一对象出现在主语位置上,最后进入到宾语位置上。我们认为,“入”原是一价动词,表示动作主体发生了内向性方向运动而到达某处。然而“V于X”,可以表示客体被主体移动。体都出现在动词的左边。然而,,,左右。而“于,它的句,因此在句法位置上就应作出相应的降格,,而是和“于”打开,受事被置于“于”之后。此时施事可能并不一定直接位于动词的左侧:

(35)晋与郑谋,诛周乱臣,入敬王于周。(37)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

《世说新语》时期。“立功求救,双音化的发生、,经重新分析而融合成词,。

“于X”的前移:

(48)韩康伯与同载,遂诱俱入郡,范便于车后趋下。(49)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50)谢太傅于东船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

放船从横,撞人触岸。

我们发现,这些句子中的动词如“下”、“行”都是动词性较强的典型的动词。这些动词是较早的与“于”共同使用的动词。正因为这些动词是较为典型的动词,因此对带更多论元句法位置。另外,语言使用有求新求异的需要,由于这些动词较早与“于”共现,与“于”的共现时间较长,已经不再新鲜。效果。这符合语言陌生化的需求。可分离式动补组合的消失使“于”可以紧邻于动词出现,为“于”的进一步语法化提供了句法位置的基础。

(36)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的需求也更大。“于X”前置为动词论元的添加提供了可能的

这些句中的宾语都在动词和“于”之间的宾位上。而由于不过有时也会构成“主语+宾语+于V”典型的可分离式补语的形式:

(38)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

(39)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40)襄王出奔郑,郑居王于泛。

(41)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42)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

句中同时有多个动词,因此主语并不紧邻“于”之前的动词。“于V”的前置正是通过句法位置的改变赋予句子新鲜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黄婉梅.《诗经》中的介词“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6(7).

[2]郭锡良.“于”的起源[J].中国语文,1997(2).

[3]麻爱民.论先秦汉语于字被动句中“于”字的作用[J].西

可进入“V+NP+于X”这个结构的动词数量增加了很多,且大量的动词并不具有方向性和很强的动作性。“V+NP

+于X”这一结构是这些动词以较为精密的语言来同时表达

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4]陈雪梅.《诗经》中“于”字的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

施事和受事以及与行为的地点、时间和其他背景信息,丰富了这些动词的使用手段。同时,这些动词的使用也使“于X”结构进一步虚化。

三、“于”在《世说新语》中使用的研究

《世说新语》中的“于”较《史记》已经有了显著变化,可分离式动补组合“V+NP+于X”结构的使用较《史记》中的减少。《世说新语》共有“于”324例,可是可分离式动补组合的

科学学报,2001(S2).

[5]董秀芳.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J].古

汉语研究,2006(2).

[6]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7]杨伯峻.古汉语虚词研究[M].中华书局,1981.

—100—

语文学刊                                  2008年第1期

《论语》、《史记》、《世说新语》中“于”的研究

○谢雯瑾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125)

[摘 要] “于”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介词用法,。

通过对《论语》、《史记》、《世说新语》三部著作中“于/於”,/,在前贤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

于; 於; 语法化; 介词[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H042  :-8610(2008)01-0098-03

一、“于/》中的於,黄文总

(结了在《论语174个“於”《论语》中作介

词使用的“于”只有8次)[1]。我们根据黄文对位于“於”前的动词的分类作进一步的整理如下:

  "於"                具体用例分类

地 方   舞、谋动、立、食、畏、死、为、从游、从、击  取、出、有    至、使、入、坠、逮     旅、行、语、经、宿、居、参、倚、毁、免、问、有

人 物       憎、志                   施、媚、见、责  向、听、诉、让、侍、使、笃、祭语义特征          [+起始〗[+外向性方向运动〗       [+终点][+内向性方向运动〗从上表横向比较中可看出,左侧单元格中动词均有[+起始]的语义特征,“於”后的处所就是该行为开始发生的场所。而左下单元格的动词都是行为,“於”后的人物就是该行为的施事。我们认为施事是行为开始的一方,施事则是相应行为结束的一方,因此始于施事的行为也是一种抽象的“外向性运动”因为它尽管不占有空间,但它具有一定的时间意义和明确的方向性:

(1)八俏舞於庭。(2)子食於有丧者之侧。(3)君取於吴,为同姓。

(4)予也有三年之后於其父母乎。

在甲骨文中“于”从表示“外向性运动”的动词演变成为可引介外向性运动的介词。而到了《论语》,“於”对“于”的介词用法进行大规模的替代。由于“於”的语义场中并没有“方向性”,因此可以兼引不同方向的运动,包括引介抽象的方向运动,即施事和受事。可以说,“於”和使用大大扩展“于”的引介范围,使可以出现在“于/於”之前的动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也同时反过来加速“於”的语义泛化,为它进一步的虚化做好准备。

对于先秦汉语“于”字被动句存在与否的争论。王力先生、朱德熹先生、唐珏明先生、周锡先生均认为“于”是被动的标记,持有相反观点的郭锡良先生则认为:“在用‘于’的被动被动的意义,由于介词‘于’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全句的被动

[2]

意义就更加强烈了。”同意郭锡良先生的麻爱民先生认为有

右侧的单元格都具有[+终点]和[+内向性方向运动]句式中,并不是介词‘于’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已经用于的语义特征。当然,同左侧一样。右上单元单元格是具体的行为,“於”后的处所是行为的终点。而右下单元格则是以“於”后受事为抽象的终点的一个行为:

(5)夫子至于是邦也。()《论语》(6)由也升赏矣,夫入于室也。()《论语》(7)未坠于地。《论语》

没有“于”均可表示被动,且“于”可以同时引介施事和受事,因此不是被动标记[3]。我们通过对“于/於”之前动词“方向运动”的考察,可以发现,“于/於”引介施事和受事只是“于/於”引进“外向性方向运动”和“内向性方向运动”进一步抽象

[作者简介]谢雯瑾,女,浙江绍兴人,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98—

说文解字              谢雯瑾/《论语》、《史记》、《世说新语》中“于”的研究

化的表现。由于“于”的方向性在甲骨文中已经磨损,本身不具有方向性,因为“于/於”可以同时引介双向运动,随着引介成分的抽象化,“于”前动词的空间性也逐渐脱落,但方向性仍保留。因此,它就可以同时引入受事和施事。所以“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被动标记,因为“被动标记”的运动方向只是单向的“外向性”。“于”由于兼表双向,因此它最终会被典型的被动标记“被”替代,这也是语义关系清晰化的需求。

二、“于/於”在《史记》中使用的研究

《史记》作为从语录体向纪传体转变的一部著作,句子成分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句子成分简单的先秦语料通常依赖语序来表达意义,语言中意合的成分较多,到了《史记》,语言趋向精密。我们对《史记》中“于/於”进行了考察,发现它之前动词的使用范围又进一步扩大,更多不具备“方向性运动”特征的动词也可以与“于/於”共现。

(8)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9)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

沮,入于河。

(10)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後嗣。(11)大义休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

(12)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13)缪公於是复使孟明视等将兵伐晋,战于彭衙。(14)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15)和亲已定,始于今年。

(16)若夫礼乐之施於金石,越於声音,用於宗庙社稷,事

于山川鬼神,则此所以与民同也。

(17)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天下谓之

饕餮。

(18),,。

运动性”和“方向性”的

:

我们对于“至”并不陌生。在甲骨文中,它就已经出现,具有较强的“外向性的方向运动性”在《史记》中,除了“至”,还有“迁”、“徙”、“延”、“奔”、“攻”与“于/於”相似:

(19)舜宾於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於是

同一句子中的共现告诉我们,到了汉代,“于”和“於”进一步混用。

(23)既丑有夏,复归于亳。

(24)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

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20)十六年,子朝之徒复作乱,敬王奔于晋。(21)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

“归”、“归至”、“会”、“入”、“聚”都具有“内向性方向运动”的语义特征,它们在《史记》中也有大量使用。

在《史记》中,除了动词后直接带“于X”的用例外,我们也发现一些动词后先带一个宾语,然后再带“于X”的用例。我们考察《史记》、《世说新语》中这类可分离式补语的用例。

(25)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26)陉廷与曲沃武公谋,九年,伐晋于汾旁,虏哀侯。(27)简子与阳虎送卫太子蒯聩于卫,卫不内,居戚。(28)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29)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

这些有较强“外向性方向运动”动词带“于”的用法在《史记》中大量出现。从“于”选择共现动词的倾向性上我们可以看出,“外向性方向运动”这一语义特征并没有从“于”的语义场中消失,而只是被隐藏了。它仍影响着“于”的使用。我们同时发现:

(22)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沮,入于河。

“至”和“会”、“入”方向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而它们在

—99—

语文学刊                                  2008年第1期

(30)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

(31)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服事夏、商,其季世

使用只有21例。并且,在“于X”前的动词和宾语融合成词的倾向较明显:

(43)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

曰唐叔虞。

(32)二十五年,归泾阳君于秦。

于江南,子其行乎?

(44)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颍,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

以上句子中的动词都是二价动词,涉及主体和客体两个论元。只要其中一个发生方向性运动即可。如上例(32)中“泾阳君”是“归”的受事,是方向性运动的主体。

(33)囚归于魏。(34)周之九鼎入于秦。

构兵相图。

(45)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既成,自行视,谓左右

曰。

(46)梅颐尝有惠于陶公,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47)有愧于叔达,不能不恨于破甑“囚”和“周之九鼎”分别在“归”和“入”的施事位置上,却收之。是发生方向运动的主体。方向运动的主体有时在主语位置上,有时在宾语位置上。在二价动词形成的早期,动词已经有了支配多个论元的要求。可是动词的左右并不都有空位,因此这一对象出现在主语位置上,最后进入到宾语位置上。我们认为,“入”原是一价动词,表示动作主体发生了内向性方向运动而到达某处。然而“V于X”,可以表示客体被主体移动。体都出现在动词的左边。然而,,,左右。而“于,它的句,因此在句法位置上就应作出相应的降格,,而是和“于”打开,受事被置于“于”之后。此时施事可能并不一定直接位于动词的左侧:

(35)晋与郑谋,诛周乱臣,入敬王于周。(37)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

《世说新语》时期。“立功求救,双音化的发生、,经重新分析而融合成词,。

“于X”的前移:

(48)韩康伯与同载,遂诱俱入郡,范便于车后趋下。(49)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50)谢太傅于东船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

放船从横,撞人触岸。

我们发现,这些句子中的动词如“下”、“行”都是动词性较强的典型的动词。这些动词是较早的与“于”共同使用的动词。正因为这些动词是较为典型的动词,因此对带更多论元句法位置。另外,语言使用有求新求异的需要,由于这些动词较早与“于”共现,与“于”的共现时间较长,已经不再新鲜。效果。这符合语言陌生化的需求。可分离式动补组合的消失使“于”可以紧邻于动词出现,为“于”的进一步语法化提供了句法位置的基础。

(36)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的需求也更大。“于X”前置为动词论元的添加提供了可能的

这些句中的宾语都在动词和“于”之间的宾位上。而由于不过有时也会构成“主语+宾语+于V”典型的可分离式补语的形式:

(38)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

(39)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40)襄王出奔郑,郑居王于泛。

(41)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42)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

句中同时有多个动词,因此主语并不紧邻“于”之前的动词。“于V”的前置正是通过句法位置的改变赋予句子新鲜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黄婉梅.《诗经》中的介词“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6(7).

[2]郭锡良.“于”的起源[J].中国语文,1997(2).

[3]麻爱民.论先秦汉语于字被动句中“于”字的作用[J].西

可进入“V+NP+于X”这个结构的动词数量增加了很多,且大量的动词并不具有方向性和很强的动作性。“V+NP

+于X”这一结构是这些动词以较为精密的语言来同时表达

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4]陈雪梅.《诗经》中“于”字的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

施事和受事以及与行为的地点、时间和其他背景信息,丰富了这些动词的使用手段。同时,这些动词的使用也使“于X”结构进一步虚化。

三、“于”在《世说新语》中使用的研究

《世说新语》中的“于”较《史记》已经有了显著变化,可分离式动补组合“V+NP+于X”结构的使用较《史记》中的减少。《世说新语》共有“于”324例,可是可分离式动补组合的

科学学报,2001(S2).

[5]董秀芳.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J].古

汉语研究,2006(2).

[6]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7]杨伯峻.古汉语虚词研究[M].中华书局,1981.

—100—


相关文章

  • 北大教授推荐书目汇总
  • 张岱年:我最喜爱的书 <周易大传>.<孟子>.<庄子>.<史记>.<通鉴>.<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l ...查看


  • 北大清华教授推荐书目
  • 156名北大教授,每人推荐"对我最有影响的几本书",经过3年的搜集和整理,这些书目昨天首次和同学们见面.<毛泽东选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富有时代特色的著作,成了北大教授 ...查看


  • 经典古文翻译
  • 论语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史记 周易易传 山海经资治通鉴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了凡四训梦溪笔谈 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世说新语 左传大学 中庸尚书 礼记周礼 仪礼庄子 鬼谷子老子 孟子墨子 荀子韩非子 列子淮南子 管子尉缭子 吴子伤寒论 天工开物素 ...查看


  • 国学经典文献目录
  • 国学经典文献目录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曾子的<大学>.子思的<中庸>.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孟子及其弟子的<孟子>: 五经:<诗>(<诗经>).& ...查看


  • 国学经典有哪些
  • 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查看


  • _世说新语_单音节语气副词的继承和发展
  • 第23卷第6期(2007) 河西学院学报 Vol.23 No.6(2007) <世说新语>单音节语气副词的继承和发展 白雁南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 要:文章在对<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系统 ...查看


  • 国学经典书库 [原文地址]
  • 国学经典书库 按书名查找: 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穀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鄭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陸氏易解 中 ...查看


  • 四库全书目录
  • 四库全书导航经部... 图文书籍 经部 十三经(简介)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左传 公羊传穀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礼记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韩诗外传 大戴礼记史部... 图文书籍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查看


  •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 -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