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完成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给予是快乐的
师:有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就是给别人什么;是付出、奉献的意思。
师:理解得很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如果要求同学们在题目后加一个标点,你会加什么标点呢?(。!?)
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是怎样的感受呢?
生:想。
一、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快速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投影)(生自由读书。)
师请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出示投影)显示主要内容并完成填空。
二、师:学习一篇文章,把握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我们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心灵。我们怎么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呢?
(课件出示):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齐读句子(要求画出关键词)
问: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明确:“满脸羡慕”神态描写,说明看出小男孩对车的喜爱;“有时候伸手摸一下”动作描写,看出小男孩喜欢车,很小心地去触摸;“走来走去”看出小男孩对车每个地方都喜欢 师追问:那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在新车旁走来走去,保罗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明确:“闪亮”看出保罗对车子非常喜欢,车是他哥哥送的,因此心里非常高兴。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句子,把小男孩的对车子的喜爱读出来。
三、过渡语:很好,我们已经走进文章人物的内心世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喜欢那部分就多读读那一部分,拿起笔在句子边上做上批注。
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有了更多的感受,在巡视的过程中
1.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对比阅读: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也”可以看出保罗因为有这样一个哥哥感到自豪、快乐。
师:而男孩希望自己当一个这样的哥哥“当”字意味着什么啊?
师:意味着如果只有一片面包,男孩会——
只有一个玩具,男孩会——
不管有什么,他都会——想着他的弟弟。
师:在文中,有一个自然段真实地描绘出这样的一个哥哥,请同学们找出来读读,用心体会。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孩子,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哥哥?一个非常爱他弟弟的哥哥。
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跑”、“跳”体会到男孩急切希望能让弟弟早点看到汽车。
师:是的,这些动作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男孩对弟弟那深深的爱。我们知道,要把一个人物写得生动,要描写他的哪些方面?(明确: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师:对,这样才能给我们体会到人物的生动形象,请同学们继续回到文中,再看看文中还写了小男孩的什么?
提示:如男孩睁大了眼睛(惊讶);眼睛闪着亮光(希望能让弟弟看看看,快乐、自豪);眼睛闪着喜悦的光芒(高兴、快乐)。
师总结:是的,不仅仅男孩的内心在变化,保罗的内心也在不断发生。文中多次写到保罗和男孩的对话,老师相信同学们只要把对话读好了,我们就能够自然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请学生朗读对话:
男孩: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保罗:是啊,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停顿)哇!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不由自主)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男孩:当然,我非常愿意。
男孩:(车开了一会儿)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男孩: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男孩: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投影:
保罗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为什么“难忘”?
生:我想,小弟弟在这个夜晚里看见了他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美好的景色和圣诞节的礼物,所以他感到难忘的。
生:小男孩因为为小弟弟许下了一个美好的诺言感到难忘。
生:小男孩难忘的是让自己的弟弟看见了这么漂亮的汽车,并能坐在上面过一个快乐的夜晚。
师:保罗呢?这个夜晚对于他来说又为什么那样难忘?
生: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深刻的道理。所以认为这个夜晚是难忘的。
生:保罗因为让小男孩和小弟弟坐着自己的车去兜风,让他们看见了美好的夜色而感到难忘?
师:那确实是一个难忘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里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再来找一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
投影:
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的哥哥因为送给弟弟一辆汽车作为圣诞礼物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和兄弟两个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而感到快乐。
生:小男孩因为帮助弟弟实现了美好的心愿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帮助了两个穷兄弟而感到快乐。
„„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得非常精彩。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投影: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雨天里帮助一个没有带雨具的同学回家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汽车上为带小孩的阿姨让座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帮助妈妈做家务活而感到快乐。
„„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的身上,给予是一种高尚的快乐。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几篇相关的文章,课后我们来共同阅读体会。(投影)推荐篇目:
1、《给,永远比拿愉快》──蒋风(中国)
2、《感恩之心》──林润翰(中国)
3、《乞丐》──〖俄〗屠格涅夫
生:(抄写文题。)
师:投影: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爱的奉献》音乐起=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样难忘的一课,大家通过读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表现得非常出色。实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也许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它也许是物质的,也许是精神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献,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同学们,下课!
这是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王迪、路放)对我执教的一节研讨课(教学实录在该文集中)的评析意见!留在这里做个纪念吧!
【简要说明】
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重点应着眼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粗知文章大意,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做要求。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及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评析】
一、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落实语文实践活动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的自读自悟;在读书过程中学生能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组内的交流、梳理达到会提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在充分读书、思考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大意;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讨论保罗的哥哥、保罗、小男孩之所以感到快乐”等环节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通过分角色读文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内心体验等等。学生在种种语文实践活动当中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提高语文能力,实现了语文课的要务。教学中,教者准确在把握住了语文学习实践性与学生反应多元性的特点,既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又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部分进行深入研读;既关注了个体的读书、思考,又关注了群体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既有生生思维的交锋,也有师生认识的碰撞,是一节充分落实语文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
二、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材选编该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这种真切的感受,激发学生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之下,学生走进了文体,理解了文本,较好地完成了本课作为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与些同时,学生内心受到震撼,深刻地体会到给予的崇高与快乐,这是学生心底的共鸣,这种共鸣来源于学生课上多次深入扎实的读书,来源于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与品析,来源于对课文语言及语言形式的感知和体味,正所谓“水到渠成”,不牵强,不空洞,既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又没有旁落语文教学的目标,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新型师生关系有所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上,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在静心自读的基础上质疑,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整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深入的研讨。“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是贯穿全文的探索,在学生交流、研讨过程中,教师能抓住学生的阅读发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引导。教师树立起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于在关键之年点拨、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完成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给予是快乐的
师:有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就是给别人什么;是付出、奉献的意思。
师:理解得很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如果要求同学们在题目后加一个标点,你会加什么标点呢?(。!?)
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是怎样的感受呢?
生:想。
一、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快速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投影)(生自由读书。)
师请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出示投影)显示主要内容并完成填空。
二、师:学习一篇文章,把握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我们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心灵。我们怎么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呢?
(课件出示):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齐读句子(要求画出关键词)
问: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明确:“满脸羡慕”神态描写,说明看出小男孩对车的喜爱;“有时候伸手摸一下”动作描写,看出小男孩喜欢车,很小心地去触摸;“走来走去”看出小男孩对车每个地方都喜欢 师追问:那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在新车旁走来走去,保罗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明确:“闪亮”看出保罗对车子非常喜欢,车是他哥哥送的,因此心里非常高兴。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句子,把小男孩的对车子的喜爱读出来。
三、过渡语:很好,我们已经走进文章人物的内心世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喜欢那部分就多读读那一部分,拿起笔在句子边上做上批注。
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有了更多的感受,在巡视的过程中
1.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对比阅读: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也”可以看出保罗因为有这样一个哥哥感到自豪、快乐。
师:而男孩希望自己当一个这样的哥哥“当”字意味着什么啊?
师:意味着如果只有一片面包,男孩会——
只有一个玩具,男孩会——
不管有什么,他都会——想着他的弟弟。
师:在文中,有一个自然段真实地描绘出这样的一个哥哥,请同学们找出来读读,用心体会。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孩子,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哥哥?一个非常爱他弟弟的哥哥。
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跑”、“跳”体会到男孩急切希望能让弟弟早点看到汽车。
师:是的,这些动作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男孩对弟弟那深深的爱。我们知道,要把一个人物写得生动,要描写他的哪些方面?(明确: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师:对,这样才能给我们体会到人物的生动形象,请同学们继续回到文中,再看看文中还写了小男孩的什么?
提示:如男孩睁大了眼睛(惊讶);眼睛闪着亮光(希望能让弟弟看看看,快乐、自豪);眼睛闪着喜悦的光芒(高兴、快乐)。
师总结:是的,不仅仅男孩的内心在变化,保罗的内心也在不断发生。文中多次写到保罗和男孩的对话,老师相信同学们只要把对话读好了,我们就能够自然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请学生朗读对话:
男孩: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保罗:是啊,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停顿)哇!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不由自主)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男孩:当然,我非常愿意。
男孩:(车开了一会儿)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男孩: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男孩: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投影:
保罗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为什么“难忘”?
生:我想,小弟弟在这个夜晚里看见了他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美好的景色和圣诞节的礼物,所以他感到难忘的。
生:小男孩因为为小弟弟许下了一个美好的诺言感到难忘。
生:小男孩难忘的是让自己的弟弟看见了这么漂亮的汽车,并能坐在上面过一个快乐的夜晚。
师:保罗呢?这个夜晚对于他来说又为什么那样难忘?
生: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深刻的道理。所以认为这个夜晚是难忘的。
生:保罗因为让小男孩和小弟弟坐着自己的车去兜风,让他们看见了美好的夜色而感到难忘?
师:那确实是一个难忘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里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再来找一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
投影:
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的哥哥因为送给弟弟一辆汽车作为圣诞礼物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和兄弟两个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而感到快乐。
生:小男孩因为帮助弟弟实现了美好的心愿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帮助了两个穷兄弟而感到快乐。
„„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得非常精彩。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投影: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雨天里帮助一个没有带雨具的同学回家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汽车上为带小孩的阿姨让座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帮助妈妈做家务活而感到快乐。
„„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的身上,给予是一种高尚的快乐。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几篇相关的文章,课后我们来共同阅读体会。(投影)推荐篇目:
1、《给,永远比拿愉快》──蒋风(中国)
2、《感恩之心》──林润翰(中国)
3、《乞丐》──〖俄〗屠格涅夫
生:(抄写文题。)
师:投影: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爱的奉献》音乐起=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样难忘的一课,大家通过读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表现得非常出色。实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也许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它也许是物质的,也许是精神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献,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同学们,下课!
这是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王迪、路放)对我执教的一节研讨课(教学实录在该文集中)的评析意见!留在这里做个纪念吧!
【简要说明】
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重点应着眼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粗知文章大意,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做要求。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及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评析】
一、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落实语文实践活动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的自读自悟;在读书过程中学生能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组内的交流、梳理达到会提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在充分读书、思考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大意;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讨论保罗的哥哥、保罗、小男孩之所以感到快乐”等环节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通过分角色读文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内心体验等等。学生在种种语文实践活动当中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提高语文能力,实现了语文课的要务。教学中,教者准确在把握住了语文学习实践性与学生反应多元性的特点,既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又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部分进行深入研读;既关注了个体的读书、思考,又关注了群体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既有生生思维的交锋,也有师生认识的碰撞,是一节充分落实语文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
二、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材选编该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这种真切的感受,激发学生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之下,学生走进了文体,理解了文本,较好地完成了本课作为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与些同时,学生内心受到震撼,深刻地体会到给予的崇高与快乐,这是学生心底的共鸣,这种共鸣来源于学生课上多次深入扎实的读书,来源于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与品析,来源于对课文语言及语言形式的感知和体味,正所谓“水到渠成”,不牵强,不空洞,既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又没有旁落语文教学的目标,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新型师生关系有所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上,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在静心自读的基础上质疑,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整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深入的研讨。“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是贯穿全文的探索,在学生交流、研讨过程中,教师能抓住学生的阅读发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引导。教师树立起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于在关键之年点拨、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