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马瑜,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摘 要: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历史遗留因素、经济发展条件等原因,民族地区历来就是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经济成为民族地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问题。但是,民族地区又是我国环境的重要屏障和能源及原材料重要基地,加之其本身的生态脆弱性,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又成为民族地区必然要应对的问题之一。此文针对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重要性和特殊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对其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所指导。
关键词: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生态屏障,生态脆弱,能源及原材料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民族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
民族地区是全国乃至全亚洲的生态屏障,就某种程度来讲,其生态战略重要性远远大于其经济意义。北方防风固沙带是我国重要的防风防沙保护带,尤其是三北防护林和广大草原具有巨大的防风固沙作用;西北部的青藏高原是三江源头,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是全国乃至全亚洲的气候“感应器”;位于西部偏中地带的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具有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将构建的十大生态屏障,属于或包含民族地区的有北方防风固沙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中小河流及库区生态屏障。同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把民族地区作为构建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点。
二、民族地区地质环境特殊,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地质特殊,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其集中分布着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戈壁、沙漠、草原、裸岩、冰川以及雪山等地域,地质地貌复杂而特殊。民族地区占我国7大生态脆弱区的5个,分别为:大兴安岭西侧的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西北半干旱―干旱区、西南横断山区、西南石灰岩山地区、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共占全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82%。
我国的水资源蕴藏世界第一, 70%分布在西南三省和西藏地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等,位于民族地区的水电站有龙羊峡和刘家峡。我国的土地资源种类多,面积大;民族地区占据了全国耕地面积的23%、林地面积的42%、草原面积的73%、湿地面积的42%。
三、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自然资源、珍稀动植物资源、能源及原材料基地
我国民族地区的矿产能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稀土资源,发电能力具全国前列;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著名的西气东输从这里开始,覆盖了东部8500万居民生活用气;甘肃的镍(镍中伴生多种金属)、云南的锡也是重要工业原料;云南、贵州的发电量也较为可观。民族地区的锰矿、铬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磷矿、高岭土占全国总储量的60%、69%、35%、52%、54%、60%、43%、42%。民族地区还是新兴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的主要发源地;内蒙古大兴安岭是我国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这些都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
四、工业化进程对民族地区造成更大的环境压力
由于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中国地区之间工业化进程与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基本完成,如江苏、浙江的工业化率都为45%,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已呈现出典型的后工业化社会特征;民族地区整体上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除西藏地区较为落后外,民族地区的工业化率在32%到49%之间,说明民族地区正在工业化进程中。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民族地区,环境问题是重中之重,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应该同步进行,环境保护甚至要先行一步。
参考文献
[1] 王松霈,我国的环境保护转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 尚明瑞,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
[3] 张军驰、樊志民、王倩,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4] 余远辉,“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评价,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12月21日发布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6/13/content_22768278_3.htm
[6] 魏后凯、白玫、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7] 清华大学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生态现状与因应策略,中国发展观察, 2009年7月
[8] 唐志君、覃小林,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危机与重建战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9] 张晓庆,我国民族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生态经济,2007年第1期
[10] 方世南、张伟平,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出路,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5期
[1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后果及保护对策,自然生态保护,2002年第3期
[12] 赵跃龙,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其综合整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马瑜,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摘 要: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历史遗留因素、经济发展条件等原因,民族地区历来就是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经济成为民族地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问题。但是,民族地区又是我国环境的重要屏障和能源及原材料重要基地,加之其本身的生态脆弱性,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又成为民族地区必然要应对的问题之一。此文针对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重要性和特殊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对其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所指导。
关键词: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生态屏障,生态脆弱,能源及原材料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民族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
民族地区是全国乃至全亚洲的生态屏障,就某种程度来讲,其生态战略重要性远远大于其经济意义。北方防风固沙带是我国重要的防风防沙保护带,尤其是三北防护林和广大草原具有巨大的防风固沙作用;西北部的青藏高原是三江源头,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是全国乃至全亚洲的气候“感应器”;位于西部偏中地带的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具有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将构建的十大生态屏障,属于或包含民族地区的有北方防风固沙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中小河流及库区生态屏障。同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把民族地区作为构建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点。
二、民族地区地质环境特殊,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地质特殊,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其集中分布着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戈壁、沙漠、草原、裸岩、冰川以及雪山等地域,地质地貌复杂而特殊。民族地区占我国7大生态脆弱区的5个,分别为:大兴安岭西侧的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西北半干旱―干旱区、西南横断山区、西南石灰岩山地区、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共占全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82%。
我国的水资源蕴藏世界第一, 70%分布在西南三省和西藏地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等,位于民族地区的水电站有龙羊峡和刘家峡。我国的土地资源种类多,面积大;民族地区占据了全国耕地面积的23%、林地面积的42%、草原面积的73%、湿地面积的42%。
三、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自然资源、珍稀动植物资源、能源及原材料基地
我国民族地区的矿产能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稀土资源,发电能力具全国前列;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著名的西气东输从这里开始,覆盖了东部8500万居民生活用气;甘肃的镍(镍中伴生多种金属)、云南的锡也是重要工业原料;云南、贵州的发电量也较为可观。民族地区的锰矿、铬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磷矿、高岭土占全国总储量的60%、69%、35%、52%、54%、60%、43%、42%。民族地区还是新兴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的主要发源地;内蒙古大兴安岭是我国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这些都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
四、工业化进程对民族地区造成更大的环境压力
由于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中国地区之间工业化进程与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基本完成,如江苏、浙江的工业化率都为45%,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已呈现出典型的后工业化社会特征;民族地区整体上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除西藏地区较为落后外,民族地区的工业化率在32%到49%之间,说明民族地区正在工业化进程中。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民族地区,环境问题是重中之重,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应该同步进行,环境保护甚至要先行一步。
参考文献
[1] 王松霈,我国的环境保护转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 尚明瑞,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
[3] 张军驰、樊志民、王倩,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4] 余远辉,“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评价,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12月21日发布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6/13/content_22768278_3.htm
[6] 魏后凯、白玫、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7] 清华大学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生态现状与因应策略,中国发展观察, 2009年7月
[8] 唐志君、覃小林,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危机与重建战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9] 张晓庆,我国民族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生态经济,2007年第1期
[10] 方世南、张伟平,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出路,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5期
[1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后果及保护对策,自然生态保护,2002年第3期
[12] 赵跃龙,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其综合整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