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的升级和转型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的优势面临着瓦解的危机,国际贸易体制也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必须通过升级转型来应对这些问题,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升级转型;资源匹配升级转型;管理升级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5-0010-02   1 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原因   1.1 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我们很多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当然有我们企业家的智慧和努力,还因为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很多廉价的劳动力免费地使用很多技术,甚至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政府也能够容忍,那么将来这些对于我们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有利的一些条件慢慢地会弱化。   第一,过去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们劳动的成本慢慢地涨起来了,所以这是人口红利弱化的最本质的原因。招工难本身没有问题,单个快速上涨的话那我们制造业的优势还是会很突出的,但问题就在于你的劳动生产率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慢慢地降下来。   第二,资源环境约束,现在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对这种环境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人们要求健康的、绿色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企业将来一定会承担这些成本。   第三,汇率上升,就是人民币的这种升值长期趋势是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   第四,技术使用的成本会上升,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的国家专利知识产权的保护整体上还是很弱的,它们是没有为新产品付费的,也没有为知识产权付费,那么将来的话很多这种技术可能都是不能免费使用的。所以企业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来消化这种成本上升,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   下去。   1.2 制造业的优势面临瓦解的危机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制造业,随着三种技术的成熟,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会逐渐受到瓦解,这三种技术是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机器人技术。这三种技术一直都有,但是以前并不成熟,现在它们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很多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会越来越多用这种机器人,这就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的优势肯定会逐渐地下降,或者说至少受到一定程度的替代。   1.3 国际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   最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经济体认为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进入WTO以后发达市场经济体并没有享受到什么好处,所以它们开始重新反思过去的开放的全球贸易体制,而且开始构思新的贸易体制。我们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的引擎就是出口,但是将来的出口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新的经济性或非经济性的贸易壁垒,这个重要引擎将来可能会有所弱化。   2 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道路和路径   中小企业跟大型企业不一样,大企业涉及到升级转型首先关注的是怎么研发、怎么提高技术水平的问题,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容会丰富一些,更加全面,它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升级转型的问题。下面将着重谈技术升级、资源匹配升级转型和管理升级转型三个方面。   2.1 技术升级   技术升级首先是一个投资的过程,而且这个投资经常要很多年才有回报,但是技术创新是多层次的,重大的创新可以得到国家的奖励,可以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投资。企业要加强创新驱动,每个企业都需要探求适合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方法和模式。比如浙江企业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浙江中小企业的创新是非常强的,它们的创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外部的资源,因为中小企业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建研发大楼和聘请高技术的人才,但是它们却采用一种非正式的方式来利用外部的公共资源,包括公共的科研院所,加强和这些单位的合作,利用它们已经有的成果。另外再结合企业本身的具体环境和具体的技术特点,请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来协助和指导,引领企业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技术进行升级和改进,达到既注重经济效益又保证工人工作健康安全的   要求。   2.2 资源匹配升级转型   一方面是主要考虑成本的节约,可以把企业迁移到西部或者省内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为那里的土地比较便宜,劳动力成本也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向资源利用成本低的地方转移。比如做光伏的企业的耗电量特别大,陕西、内蒙古的资源利用成本比较低,可以向这些地方转移。百度是众所周知的企业,但它的能耗相当高,相关部门已经在考虑把服务器慢慢地向内蒙古转移,把服务的软的那部分留在北京,以此来降低整个企业的成本。   2.3 管理升级转型   在管理方面我们一直谈科学管理,大企业这方面接受得好,但是中小企业实施得并不完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粗放式的发展,中小企业的重心大多放在生产和销售的增长方面,它们来不及谈科学管理,但是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不得不实施和落实科学管理,仅仅注重企业的利润和工人的工资是不够的。中小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包括企业生产运作方面的信息化、员工之间以及员工和领导之间的沟通信息化;要做好企业的风险控制工作,特别是依靠出口的制造业,要注意国际形势变化和国际贸易变化带来的风险;中小企业也要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设计自己长远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郝敬鑫,万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升级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8).   [2]吴向鹏.中小企业升级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府支持   [J]中国发展观察,2010,(2).   [3]毛蕴诗,吴瑶.企业升级路径与分析模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徐世刚.我国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制约下的升级与转型[J].当代经济研究,2012,(1).   [5]李生校,朱志胜,范羽佳.技术能力、营销能力对中小企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基于浙江纺织企业的实证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作者简介:徐继燕(1980—),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经济   管理。   (责任编辑:周 琼)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的优势面临着瓦解的危机,国际贸易体制也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必须通过升级转型来应对这些问题,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升级转型;资源匹配升级转型;管理升级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5-0010-02   1 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原因   1.1 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我们很多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当然有我们企业家的智慧和努力,还因为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很多廉价的劳动力免费地使用很多技术,甚至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政府也能够容忍,那么将来这些对于我们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有利的一些条件慢慢地会弱化。   第一,过去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们劳动的成本慢慢地涨起来了,所以这是人口红利弱化的最本质的原因。招工难本身没有问题,单个快速上涨的话那我们制造业的优势还是会很突出的,但问题就在于你的劳动生产率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慢慢地降下来。   第二,资源环境约束,现在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对这种环境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人们要求健康的、绿色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企业将来一定会承担这些成本。   第三,汇率上升,就是人民币的这种升值长期趋势是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   第四,技术使用的成本会上升,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的国家专利知识产权的保护整体上还是很弱的,它们是没有为新产品付费的,也没有为知识产权付费,那么将来的话很多这种技术可能都是不能免费使用的。所以企业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来消化这种成本上升,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   下去。   1.2 制造业的优势面临瓦解的危机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制造业,随着三种技术的成熟,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会逐渐受到瓦解,这三种技术是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机器人技术。这三种技术一直都有,但是以前并不成熟,现在它们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很多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会越来越多用这种机器人,这就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的优势肯定会逐渐地下降,或者说至少受到一定程度的替代。   1.3 国际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   最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经济体认为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进入WTO以后发达市场经济体并没有享受到什么好处,所以它们开始重新反思过去的开放的全球贸易体制,而且开始构思新的贸易体制。我们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的引擎就是出口,但是将来的出口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新的经济性或非经济性的贸易壁垒,这个重要引擎将来可能会有所弱化。   2 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道路和路径   中小企业跟大型企业不一样,大企业涉及到升级转型首先关注的是怎么研发、怎么提高技术水平的问题,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容会丰富一些,更加全面,它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升级转型的问题。下面将着重谈技术升级、资源匹配升级转型和管理升级转型三个方面。   2.1 技术升级   技术升级首先是一个投资的过程,而且这个投资经常要很多年才有回报,但是技术创新是多层次的,重大的创新可以得到国家的奖励,可以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投资。企业要加强创新驱动,每个企业都需要探求适合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方法和模式。比如浙江企业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浙江中小企业的创新是非常强的,它们的创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外部的资源,因为中小企业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建研发大楼和聘请高技术的人才,但是它们却采用一种非正式的方式来利用外部的公共资源,包括公共的科研院所,加强和这些单位的合作,利用它们已经有的成果。另外再结合企业本身的具体环境和具体的技术特点,请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来协助和指导,引领企业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技术进行升级和改进,达到既注重经济效益又保证工人工作健康安全的   要求。   2.2 资源匹配升级转型   一方面是主要考虑成本的节约,可以把企业迁移到西部或者省内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为那里的土地比较便宜,劳动力成本也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向资源利用成本低的地方转移。比如做光伏的企业的耗电量特别大,陕西、内蒙古的资源利用成本比较低,可以向这些地方转移。百度是众所周知的企业,但它的能耗相当高,相关部门已经在考虑把服务器慢慢地向内蒙古转移,把服务的软的那部分留在北京,以此来降低整个企业的成本。   2.3 管理升级转型   在管理方面我们一直谈科学管理,大企业这方面接受得好,但是中小企业实施得并不完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粗放式的发展,中小企业的重心大多放在生产和销售的增长方面,它们来不及谈科学管理,但是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不得不实施和落实科学管理,仅仅注重企业的利润和工人的工资是不够的。中小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包括企业生产运作方面的信息化、员工之间以及员工和领导之间的沟通信息化;要做好企业的风险控制工作,特别是依靠出口的制造业,要注意国际形势变化和国际贸易变化带来的风险;中小企业也要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设计自己长远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郝敬鑫,万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升级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8).   [2]吴向鹏.中小企业升级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府支持   [J]中国发展观察,2010,(2).   [3]毛蕴诗,吴瑶.企业升级路径与分析模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徐世刚.我国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制约下的升级与转型[J].当代经济研究,2012,(1).   [5]李生校,朱志胜,范羽佳.技术能力、营销能力对中小企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基于浙江纺织企业的实证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作者简介:徐继燕(1980—),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经济   管理。   (责任编辑:周 琼)


相关文章

  • 当前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调查报告(盐城)
  • 当前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调查报告 盐城 小微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工业的重要后备力量,近期,盐城调查队在全市开展了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现状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了部分小微工业企业,了解小微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困 ...查看


  • 1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研究_郑健壮
  • 第12卷第4期2012年7月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Vol.12,No.4Jul.2012 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研究 郑健壮 1 徐寅杰 2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 ...查看


  • "十二五"天津老工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转型升
  • "十二五"天津老工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摘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篇,全面展示了未来5年中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路线图,突出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 ...查看


  • 简析"十八大"后房地产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 简析"十八大"后房地产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摘要]党的"十八大"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重要会议,决定着未来十年的政策方向.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不明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升级势在必然.而房地产市场 ...查看


  • 管理转型与升级再造
  • 转型之舞:管理转型与产业升级再造 作者:魏中杰 上海商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一.企业转型:是需要,更是必然选择 在上个世纪末,"中国企业需要转型",这也许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共识.因为中国即将加入WTO ,中国的 ...查看


  • 企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产业分析.企业竞争力.战略管理等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在一国或一个区域范围内,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本地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以及前向或后向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而且这种提高来自 ...查看


  • 本科毕业论文-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
  • 届 别 2012届 学 号 毕业设计(论文) 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 姓 系 别 .专 导师姓名.职 完 成 时 目 录 摘要 „„„„„„„„„„„„„„„„„„„„„„„„„„ⅠAbstract„„„„„„„„„„„„„„„„ ...查看


  • 中国餐饮产业发展趋势
  •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餐饮业收入连续20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商贸领域的活跃行业.而自2012年年初开始,全国餐饮市场出现疲软现象,最终以15.6%这一创下1991年以来(除2003年非典)最低的增幅水 ...查看


  • 从制造到智造_中国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
  • 从"制造"到"智造", 中国制造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 [摘要] 为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分析应该如何成功转型,转型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转型途径有哪些,e-works 特联合IBM 共同推出"智慧时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