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五帝本纪》是《史记》的开篇之作,这特殊的地位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而事实上,司马迁也正是如此的用意。这样一篇《五帝本纪》,司马迁究竟作了怎样的取舍?在此,我想通过两方面来表达我的看法。首先我们要了解司马迁自己所谓的“好学深思”的过程,即通过《五帝本纪》与司马迁所采用的最重要的原文资料的对比,了解他对待主要材料的态度。其次,结合司马迁的态度与文中几个存疑之处,以明了他“心知其意”的取舍之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纪》与主要原材料的对照。我们就将其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   第一部分为黄帝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是文章的第一段,其内容源于《五帝德》:“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只有“慧齐”二字与《本纪》的“徇齐”不同,但意义上差别不大,都是指黄帝“幼而才智周徧,且辩给也”。   关于黄帝与炎帝作战的记载:“(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完全采自今《大戴礼记》中的《五帝德》“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对照可以发现《五帝德》与《本纪》的记载只两处不同,即“版”作“阪”;多出一个“行”字来。《本纪》关于黄帝的政绩的记载也大致如此。   第二部分,关于颛顼与帝喾的记载最简,主要是录自《五帝德》、《帝系》,并未对之进行大规模加工润色。只是个别的字词有所改动,但与《五帝德》或《帝系》中的意思接近或完全相同。如:“帝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队,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实际上“静渊以有谋”和“洪渊以有谋”都是指颛顼做事有谋略,“载”与“履”意思也基本相同,《索隐》言:“载行也。言行四时以象天。《五帝德》作‘履时以象天’。履亦践而行也。” “治气以教化”其实教化就是指教化百姓,教化人民,所以“治气与教化”与“治气与教民”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至”与“济”就更明显了,都是到的意思。   第三部分关于尧、舜的记载是《本纪》中最多的部分,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采自《尚书》中的《尧典》篇。基本史实和线索二者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尚书》以对话的形式叙述尧、舜事迹,而《本纪》以叙史的形式记载了二位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关于两者的对比,台湾学者古国顺先生作了详细的对比与总结。古先生很赞同清末学者孙德谦关于两者关系的评价,认为《史记》实继《尚书》而作,其宗《尚书》者有四个方面,即“宗《尚书》之体者”(谓宗其通史与纪传之体);有“宗《尚书》之文者”;有“宗《尚书》说者”;有“宗《尚书》之意者”。而《史记》所引之篇,除了《尧典》之外,“但举其篇名或述其行事大意者”,共达68篇。”此外,作者还对司马迁的引用方法做了全面的分析。主要分为选录原文,摘要剪裁,训诂文字,翻译文句,改写原文,增插注释等六种,并从《尧典》开始逐篇逐句进行对比分析归类。   司马迁对于材料的考察并不限于用几种文字资料来验证某一种文字资料,他还结合自己的游历、访问,来检验某种记载的真实性。如他在赞中所言“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这一点在《五帝本纪》中有明显的体现。   从以上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开篇之作《五帝本纪》时,几乎采用了他所能用的所有的考证方法,可见其慎重的态度。而一旦选定一种资料,他就表达了最大的信任,除了因语言需要而作的翻译、补充之外,明确作出修改补正的地方并不多。我以为,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了司马迁的取舍之境。   即使是经过慎重选择的资料中,实际上也是有很多抵牾矛盾的,司马迁对此一般是秉持“疑则传疑”的原则。篇内序五帝之世系,全用《五帝德》和《帝系》。其中,尧为帝喾之子,禹为颛顼之孙,上距黄帝共五代,而黄帝至舜共九代。这中间的失误很明显,但司马迁并没有做修改,而是传习了原材料的错误,可见其“实录”精神。   还有一点,很多前人也已注意到了。即是,如果说《五帝本纪》中司马迁宣扬的是“德治”,是“任贤禅让”。但《本纪》开篇即讲的是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而代神农氏的天下,这岂不是“征伐得天下自黄帝始”?还有,既然要“任贤禅让”,又为何“五帝”都是“一家人”呢,岂不是典型的“家天下”吗?这一切都是司马迁“心知其意”的保留。   前人似乎过于关注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理想了,从《五帝本纪》中分析出了很多司马迁蕴藏其中的价值取向,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五帝本纪》作为历史记载的可信度。我认为,即使是在《五帝本纪》这样久远的历史记载中,在“好学深思”的考证过后,不是任意对资料作自己想当然的修改,而是在许多抵牾之处,做了“心知其意”的保留。这就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家的取舍之境。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看《五帝本纪》时,对史公的记载应该多了一份理解与信任。

  《五帝本纪》是《史记》的开篇之作,这特殊的地位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而事实上,司马迁也正是如此的用意。这样一篇《五帝本纪》,司马迁究竟作了怎样的取舍?在此,我想通过两方面来表达我的看法。首先我们要了解司马迁自己所谓的“好学深思”的过程,即通过《五帝本纪》与司马迁所采用的最重要的原文资料的对比,了解他对待主要材料的态度。其次,结合司马迁的态度与文中几个存疑之处,以明了他“心知其意”的取舍之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纪》与主要原材料的对照。我们就将其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   第一部分为黄帝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是文章的第一段,其内容源于《五帝德》:“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只有“慧齐”二字与《本纪》的“徇齐”不同,但意义上差别不大,都是指黄帝“幼而才智周徧,且辩给也”。   关于黄帝与炎帝作战的记载:“(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完全采自今《大戴礼记》中的《五帝德》“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对照可以发现《五帝德》与《本纪》的记载只两处不同,即“版”作“阪”;多出一个“行”字来。《本纪》关于黄帝的政绩的记载也大致如此。   第二部分,关于颛顼与帝喾的记载最简,主要是录自《五帝德》、《帝系》,并未对之进行大规模加工润色。只是个别的字词有所改动,但与《五帝德》或《帝系》中的意思接近或完全相同。如:“帝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队,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实际上“静渊以有谋”和“洪渊以有谋”都是指颛顼做事有谋略,“载”与“履”意思也基本相同,《索隐》言:“载行也。言行四时以象天。《五帝德》作‘履时以象天’。履亦践而行也。” “治气以教化”其实教化就是指教化百姓,教化人民,所以“治气与教化”与“治气与教民”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至”与“济”就更明显了,都是到的意思。   第三部分关于尧、舜的记载是《本纪》中最多的部分,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采自《尚书》中的《尧典》篇。基本史实和线索二者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尚书》以对话的形式叙述尧、舜事迹,而《本纪》以叙史的形式记载了二位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关于两者的对比,台湾学者古国顺先生作了详细的对比与总结。古先生很赞同清末学者孙德谦关于两者关系的评价,认为《史记》实继《尚书》而作,其宗《尚书》者有四个方面,即“宗《尚书》之体者”(谓宗其通史与纪传之体);有“宗《尚书》之文者”;有“宗《尚书》说者”;有“宗《尚书》之意者”。而《史记》所引之篇,除了《尧典》之外,“但举其篇名或述其行事大意者”,共达68篇。”此外,作者还对司马迁的引用方法做了全面的分析。主要分为选录原文,摘要剪裁,训诂文字,翻译文句,改写原文,增插注释等六种,并从《尧典》开始逐篇逐句进行对比分析归类。   司马迁对于材料的考察并不限于用几种文字资料来验证某一种文字资料,他还结合自己的游历、访问,来检验某种记载的真实性。如他在赞中所言“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这一点在《五帝本纪》中有明显的体现。   从以上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开篇之作《五帝本纪》时,几乎采用了他所能用的所有的考证方法,可见其慎重的态度。而一旦选定一种资料,他就表达了最大的信任,除了因语言需要而作的翻译、补充之外,明确作出修改补正的地方并不多。我以为,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了司马迁的取舍之境。   即使是经过慎重选择的资料中,实际上也是有很多抵牾矛盾的,司马迁对此一般是秉持“疑则传疑”的原则。篇内序五帝之世系,全用《五帝德》和《帝系》。其中,尧为帝喾之子,禹为颛顼之孙,上距黄帝共五代,而黄帝至舜共九代。这中间的失误很明显,但司马迁并没有做修改,而是传习了原材料的错误,可见其“实录”精神。   还有一点,很多前人也已注意到了。即是,如果说《五帝本纪》中司马迁宣扬的是“德治”,是“任贤禅让”。但《本纪》开篇即讲的是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而代神农氏的天下,这岂不是“征伐得天下自黄帝始”?还有,既然要“任贤禅让”,又为何“五帝”都是“一家人”呢,岂不是典型的“家天下”吗?这一切都是司马迁“心知其意”的保留。   前人似乎过于关注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理想了,从《五帝本纪》中分析出了很多司马迁蕴藏其中的价值取向,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五帝本纪》作为历史记载的可信度。我认为,即使是在《五帝本纪》这样久远的历史记载中,在“好学深思”的考证过后,不是任意对资料作自己想当然的修改,而是在许多抵牾之处,做了“心知其意”的保留。这就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家的取舍之境。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看《五帝本纪》时,对史公的记载应该多了一份理解与信任。


相关文章

  • 俞平伯: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
  • 一 关于治学问,现在想来,司马迁所讲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做学问,其一要博,其二要精.学问这东西看上去浩如烟海,实际上不是没有办法对付它的,攻破几点就可以了.荀子说:"真积力久则入&quo ...查看


  • 怎样读中国书阅读答案
  • 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 ...查看


  • 表示思考的成语
  • 关于思考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才大心细]:才:才能.才能很高,思考细密. [朝思夕计]: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冲昏头脑]: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大处着眼]: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 ...查看


  • 10.读书要熟读精思
  • 南宋哲学家.理学家朱熹可谓对读书有独到的见解.他在<读书之要>中说:"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他强调要"熟读",而不是一目十行:并就此进一步指出:"读书之法,先要熟读&quo ...查看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 课时编号: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quo ...查看


  • 浅析韩愈[师说]中的教学思想
  • [摘要]韩愈的<师说>一文是他的教育学专论,对教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中谈到的教学目的观.教学方法观.教师观及师生观对我国当代教育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韩愈 <师说> 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查看


  •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称工具学科.然而,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每次上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致使语文变成了一门弱科.家长为之寒心,教师为之伤神 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 ...查看


  • 俞平伯文集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读书的真意义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 ...查看


  • 司马迁的名言
  • 1.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2.不知其人,视其友. 3.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4.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7.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司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