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最新学科分类情况

核心提示: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通知,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新目录最大的变化在于历史学门类下由“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变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7日第177期第3版,作者:刘潇潇,原题:《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开启历史学科发展新阶段》

“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是学术界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大国需要研究外国历史。中国在闭关自守时对外国置之不理,但现在中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国家利益,不了解、不研究其他国家就会到处碰壁。而且研究外国,不能仅研究现实问题,还要研究历史,因为现实问题说到底还是历史问题,要想进行深刻的研究就必须从历史着手。”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通知,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新目录最大的变化在于历史学门类下由“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变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必将对整个中国历史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史学科为什么需要升级,升级的过程是怎样的,升级后学科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就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世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请他们对世界史学科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

世界史的历史

相对于其他学科,世界史在中国的历史较短。在鸦片战争前后,民族的深重危机迫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但很长时间内中国并没有“世界史”学科。世界史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前校长齐世荣告诉记者,解放前中国只有“西洋史”(主要研究欧美)和“东方史”(主要研究日本和印度)学科。解放后中国学习苏联设立了“世界史”学科,开始对全世界进行研究。但是当时没有开展独立研究,连高校世界史教材都是直接从苏联翻译过来的。

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了真正的大发展时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向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初期是学科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世界史国别研究非常全面。”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也深有感触:“直到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之前,世界史拥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和„地区国别史‟3个二级学科和一大批研究非洲史、拉美史的专家。”

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将世界史的3个二级学科合并为1个,成为了“历史学”一级学科下8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与大多数国家的统计性学科目录不同,中国的学科目录属于指令性目录,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强制约束力。学科目录中二级学科的合并意味着经费划拨、编制设置、招生名额、课题立项都要相应地减少和压缩。此次学科目录调整使世界史学科发展受到了重创。俞金尧举例说:“我读大学的时候„世界通史‟要上3年,而学科压缩后这门课只上1年,原因就是没有老师教授。”

漫漫升级路

从1997年学科目录颁布实施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3年。在这13年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史的学科地位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俞金尧指出:“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是学术界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大国需要研究外国历史。中国在闭关自守时对外国置之不理,但现在中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国家利益,不了解、不研究其他国家就会到处碰壁。而且研究外国,不能仅研究现实问题,还要研究历史,因为现实问题说到底还是历史问题,要想进行深刻的研究就必须从历史着手。”

达成共识后,世界史人开始了漫长的学科发展诉求。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人文科学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小组组长,世界史学者、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岱亲历了整个过程,他向记者介绍:“其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早在2003年就开始酝酿学科目录的修订工作,一直没有间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先后承担了学科目录的调研工作。转折始于2009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协同教育部向近1000个单位征求学科目录修订意见,共有202个单位或组织提出了634条修订意见。2010年6月,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小组提交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修订草案第一稿)》,建议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从2009年开始调研算起,历时1年半,历经两上两下,世界史终于正式升级为一级学科。”

在采访中,世界史学者一致认为,此次学科升级是中国史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2009年“两会”期间,俞金尧以政协委员身份提交了《关于建设与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历史学科的提案》。在征求学科目录修订意见时,包括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在内的20所高校及研究所提议将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此项提议获得了“论证充分,学科内涵清晰,学科基础好,社会发展强烈要求”的A 类评价。更为可贵的是,很多中国史学者也在不同场合发表文章,支持世界史学科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张海鹏曾公开表示:“我们要有世界眼光。世界史不发展,历史学必将衰落。”

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短暂的欣喜过后,世界史人开始思索,学科升级意味着什么,学科的未来路在何方?陈志强认为:“未来的十年,世界史学科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整个学科的发展空间将会大大增加,与之相伴的是研究领域、课题、人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如完善学科体系的建设、更合理地分配资源、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等。此外,以前我们对国外的研究着眼现实利益较多,缺乏对文化、历史背景的研究,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必将推动这两方面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分析了研究所目前的情况,感到任务紧迫:; 研究所共有在职研究人员70人左右,以科研为主,也承担少量教学任务,研究生招生数量每年10人左右。研究所目前设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室、西欧北美历史研究室、俄罗斯东欧历史研究室等机构。从表面上看覆盖了世界史的各个方面,但实际上有很多研究空白,如拉美史研究七八十年代曾经很强,但现在只有两位青年研究人员,已成了濒危学科。高校人力、财力资源丰富,学科升级后可以扩大编制、扩大招生、增加经费投入,大踏步发展,如果我们不紧紧跟上,将难以发挥„国家队‟的作用。”俞金尧认为应该借此机会设置新课题、新领域:“比如边疆史地我们一直是从中国的角度研究的,缺乏邻国视角的边疆研究,因此应该了解、系统研究人家的资料和政策。我们还可以开设„周边国家史‟这样的二级学科,侧重研究与中国有关的经济、文化、边疆政策的内容。”

核心提示: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通知,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新目录最大的变化在于历史学门类下由“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变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7日第177期第3版,作者:刘潇潇,原题:《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开启历史学科发展新阶段》

“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是学术界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大国需要研究外国历史。中国在闭关自守时对外国置之不理,但现在中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国家利益,不了解、不研究其他国家就会到处碰壁。而且研究外国,不能仅研究现实问题,还要研究历史,因为现实问题说到底还是历史问题,要想进行深刻的研究就必须从历史着手。”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通知,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新目录最大的变化在于历史学门类下由“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变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必将对整个中国历史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史学科为什么需要升级,升级的过程是怎样的,升级后学科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就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世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请他们对世界史学科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

世界史的历史

相对于其他学科,世界史在中国的历史较短。在鸦片战争前后,民族的深重危机迫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但很长时间内中国并没有“世界史”学科。世界史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前校长齐世荣告诉记者,解放前中国只有“西洋史”(主要研究欧美)和“东方史”(主要研究日本和印度)学科。解放后中国学习苏联设立了“世界史”学科,开始对全世界进行研究。但是当时没有开展独立研究,连高校世界史教材都是直接从苏联翻译过来的。

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了真正的大发展时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向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初期是学科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世界史国别研究非常全面。”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也深有感触:“直到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之前,世界史拥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和„地区国别史‟3个二级学科和一大批研究非洲史、拉美史的专家。”

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将世界史的3个二级学科合并为1个,成为了“历史学”一级学科下8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与大多数国家的统计性学科目录不同,中国的学科目录属于指令性目录,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强制约束力。学科目录中二级学科的合并意味着经费划拨、编制设置、招生名额、课题立项都要相应地减少和压缩。此次学科目录调整使世界史学科发展受到了重创。俞金尧举例说:“我读大学的时候„世界通史‟要上3年,而学科压缩后这门课只上1年,原因就是没有老师教授。”

漫漫升级路

从1997年学科目录颁布实施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3年。在这13年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史的学科地位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俞金尧指出:“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是学术界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大国需要研究外国历史。中国在闭关自守时对外国置之不理,但现在中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国家利益,不了解、不研究其他国家就会到处碰壁。而且研究外国,不能仅研究现实问题,还要研究历史,因为现实问题说到底还是历史问题,要想进行深刻的研究就必须从历史着手。”

达成共识后,世界史人开始了漫长的学科发展诉求。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人文科学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小组组长,世界史学者、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岱亲历了整个过程,他向记者介绍:“其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早在2003年就开始酝酿学科目录的修订工作,一直没有间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先后承担了学科目录的调研工作。转折始于2009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协同教育部向近1000个单位征求学科目录修订意见,共有202个单位或组织提出了634条修订意见。2010年6月,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小组提交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修订草案第一稿)》,建议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从2009年开始调研算起,历时1年半,历经两上两下,世界史终于正式升级为一级学科。”

在采访中,世界史学者一致认为,此次学科升级是中国史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2009年“两会”期间,俞金尧以政协委员身份提交了《关于建设与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历史学科的提案》。在征求学科目录修订意见时,包括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在内的20所高校及研究所提议将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此项提议获得了“论证充分,学科内涵清晰,学科基础好,社会发展强烈要求”的A 类评价。更为可贵的是,很多中国史学者也在不同场合发表文章,支持世界史学科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张海鹏曾公开表示:“我们要有世界眼光。世界史不发展,历史学必将衰落。”

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短暂的欣喜过后,世界史人开始思索,学科升级意味着什么,学科的未来路在何方?陈志强认为:“未来的十年,世界史学科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整个学科的发展空间将会大大增加,与之相伴的是研究领域、课题、人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如完善学科体系的建设、更合理地分配资源、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等。此外,以前我们对国外的研究着眼现实利益较多,缺乏对文化、历史背景的研究,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必将推动这两方面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分析了研究所目前的情况,感到任务紧迫:; 研究所共有在职研究人员70人左右,以科研为主,也承担少量教学任务,研究生招生数量每年10人左右。研究所目前设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室、西欧北美历史研究室、俄罗斯东欧历史研究室等机构。从表面上看覆盖了世界史的各个方面,但实际上有很多研究空白,如拉美史研究七八十年代曾经很强,但现在只有两位青年研究人员,已成了濒危学科。高校人力、财力资源丰富,学科升级后可以扩大编制、扩大招生、增加经费投入,大踏步发展,如果我们不紧紧跟上,将难以发挥„国家队‟的作用。”俞金尧认为应该借此机会设置新课题、新领域:“比如边疆史地我们一直是从中国的角度研究的,缺乏邻国视角的边疆研究,因此应该了解、系统研究人家的资料和政策。我们还可以开设„周边国家史‟这样的二级学科,侧重研究与中国有关的经济、文化、边疆政策的内容。”


相关文章

  •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_考试必备资料_免费分享
  • 文献的分类:第一,可以按照文献的载体分类.根据载体的不同,一般把文献区分为印刷型(应该说全集还有<茅盾全集>.<王力文集>.<蔡元培全集>.<王国维全集><曾国藩全集>等. 是传统 ...查看


  • 医学史论文:俄罗斯科学史走向研究
  • 第22卷,第3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2 No.32005年6月 Science,TechnologyandDialectics Jun.,2005 俄罗斯科学史走向研究 ---<自然科学和技术史问题>内容计量 郑伟红1, ...查看


  • 艾儒略 著作分类及摘要
  • 艾儒略著作分类及摘要 一.按年份排列如下: 二.按学科分类: 参考文献: [1] 叶农. "西来孔子"--艾儒略中文著述与传教工作考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 孙玲. 明末来华传教士艾 ...查看


  • 如何写综述
  • 如何写综述 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 ...查看


  • 如何写文献综述[整理版]
  • 怎样写文献综述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注: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它通 ...查看


  • 金融学心得
  • 安徽建筑大学10土木学院测绘工程(2)班 金融学课程学习体会 经过在校时间对金融学课程的学习,我深刻感觉到金融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是我们生活处处都会用到的知识.尤其金融学的研究范畴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极端重要性.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均 ...查看


  • 综述论文的写法 1
  •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是指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quo ...查看


  • 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答案
  • 1.医院科学研究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造知识,从事新知识的生产,因此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难度较高的脑力劳动,它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探索性等基本特点.医院的科学研究除了上述基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查看


  • 怎样写好一篇文献综述
  • 一. 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