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的人群特征_于当

Cover Story

封面报道

中产阶级的人群特征

文/于当

代梦想。

些年来,“中产阶级”概念逐渐取代了“小康之家”,它特指一种消费人

群。广告商也在不断强化“中产生活”的概念:温馨的三口之家、暖意融融的家居、舒适宽敞的座驾、海外风景区旅行、华丽的商场购物……,“中产”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现

“中产”没有国际标准

前不久,瑞信研究院的一份全球财富报告为人们勾画了财富全景图。在瑞信的这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有1.09 亿人进入中产,这万人,成为全球中产人数最多的国家。

然而,这个数字似乎并不能够让人们信服。源自于瑞信对“中产”的定义,瑞信所采用的是资产标准:以美国当地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基准来界定中产阶级成年人,并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系列,按本地购买力计算,得出其他国家的等值中产财富范围。

可以说,5万美元

50万美元

资产标准对于热衷于存钱、偏好买房的中国人来说,并不算一个很

高的标准。即使在四线城市,拥有一套价值30万元的房产的要求并不算高;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普通住宅超过万美元的下限、50万美元的上限来划分,以中国的人口来计,中产阶级壮大并且人数超过美国完全在情理之中。

另外一种对“中产”的标准所依据的是金融资产,也就是人们所持有的存款、基金、股票等等,这个标准的优点在于剔除了固定资产项目(主要是房产)的价值。

而安联集团刚刚发布了第六版《全球财富报告》,全球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36万亿欧元,人均金融资产为1.85万欧元,也就是说拥有的金融资产达到3.9万人民币到23

万人民币,即可进入中产行列。但这个标准由于弹性太大,因此,在也不是很清楚和让人信服。

还有一种“中产”的标准是以收入来衡量。

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下的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按购买力算)在1.35万到5.39 万美元(约合9万到36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

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7250

62500美元

(约合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

而一份北亚地区的中产阶级调查则显示,中国内地自认为是中产的家庭月收入在45202元。

由此看来,对于中产,不同的机构设置的标准不一,即使在同一个标准下,划定的界限也有着

因此按照5个数字甚至已经超过美国的9200 300万元也是稀松平常。

封面报道

Cover Story

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即使在海外也是一样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认可“中产”这个概念,但是对于谁是中产,并没有一个特别统一的界定。

中国中产家庭来说,拥有一两套房产是普及性需求,对居住房产的地段、户型、小区周边等也有一定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收入不低,但这几年中产家庭也需要面对房产升级的需求,高企的房价使

在大城市由于通勤时间长、地铁拥挤,一些家庭甚至要养两部车,油费、保养费都是必备开销。

四是“老得起”。要想在退休之后依然保持中产生活的水准,怡情养老,中产家庭们从现在开始就需要为养老进行积极储备。

收入标准更有说服力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用收入来衡量中产,似乎是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标准。

对中国人来说,房产在资产中已经占据到很高的比例,而不同的城市之间房价的差异更是显著。举个例子,上周本刊刚刚登载过《千万豪宅长啥样》的系列文章,同样是1000万元,可能是北京、上海、深圳一套还可以的大居室,但在三四线城市完全是两套别墅的价格了。所以,单单用资产来计算,一线城市居民只要有一套房产,拥有的资产可能就完全超越了三四线城市,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生活水准能够胜出。

金融资产尽管剔除了房产项目,但与此同时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A 因为购房支出了大笔存款,剩余的金融资产已不多;B 未产生购房支出,金融资产可观。那么,A 和B 到底谁更中产呢?

得他们也需要由住房贷款提供购房支持。因此,月供支出会是每个月开销中的一部分,甚至占的比例还不低。

二是“花得起”。保持中产生活水准,物质生活要丰裕,精神生活要丰盛,两者皆不可缺。品得出红酒产自于哪个酒庄,听得出歌剧中的瑕疵,周末跑个“半马”,休假时在太平洋的小岛上偷得浮生之闲……而这一切自然离不开收入的支持。

三是“养得起”。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产家庭在培养子女上更是树立了远大目标,一般的学区难以满足家长们的需要,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要把孩子们送入名校,平时还要跟着名师学英语、学乐器、学骑马、学击剑……养孩子的花销也不少。

养车同样也是生活支出之一,

中产的城市差别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高、物价高,中产阶级过上繁华都市的雅致生活,家庭月收入至少要达到4.5万元(这也与北亚中产家庭调查中的数据基本相符),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月供的支出,至少需要2 万元左右才能住在“理想之家”。其次是养老和子女教育的资金,生活支出也不低。生育两个子女的中产家庭,要想保持生活水准,家庭月收入则需要达到6万元。好在这些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优质资源,人们获得高薪的机会更多。

相比之下,南京、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的中产生活压力要小得多,像成都和东部一样经历着迅猛的发展,这里的人却以散淡的态度打造出一种传统精致的生活。中产家庭的日子有钱又有

闲,月收入达到3 万元就可乐悠悠。难怪那么多人对成都心神向往,去了就不想回来。

经过测算,三线城市的富足中产生活每月的收入达到2.5万元,小城市月入1.6 万元基本就够达中产了。

中产生活的“四个指标”

根据中国目前的社会现状,人们普遍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是生活的“硬指标”,所以,中产身份的认同,也离不开这些内容。

一是“供得起”。对于大部分

13

Cover Story

封面报道

中产阶级的人群特征

文/于当

代梦想。

些年来,“中产阶级”概念逐渐取代了“小康之家”,它特指一种消费人

群。广告商也在不断强化“中产生活”的概念:温馨的三口之家、暖意融融的家居、舒适宽敞的座驾、海外风景区旅行、华丽的商场购物……,“中产”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现

“中产”没有国际标准

前不久,瑞信研究院的一份全球财富报告为人们勾画了财富全景图。在瑞信的这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有1.09 亿人进入中产,这万人,成为全球中产人数最多的国家。

然而,这个数字似乎并不能够让人们信服。源自于瑞信对“中产”的定义,瑞信所采用的是资产标准:以美国当地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基准来界定中产阶级成年人,并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系列,按本地购买力计算,得出其他国家的等值中产财富范围。

可以说,5万美元

50万美元

资产标准对于热衷于存钱、偏好买房的中国人来说,并不算一个很

高的标准。即使在四线城市,拥有一套价值30万元的房产的要求并不算高;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普通住宅超过万美元的下限、50万美元的上限来划分,以中国的人口来计,中产阶级壮大并且人数超过美国完全在情理之中。

另外一种对“中产”的标准所依据的是金融资产,也就是人们所持有的存款、基金、股票等等,这个标准的优点在于剔除了固定资产项目(主要是房产)的价值。

而安联集团刚刚发布了第六版《全球财富报告》,全球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36万亿欧元,人均金融资产为1.85万欧元,也就是说拥有的金融资产达到3.9万人民币到23

万人民币,即可进入中产行列。但这个标准由于弹性太大,因此,在也不是很清楚和让人信服。

还有一种“中产”的标准是以收入来衡量。

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下的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按购买力算)在1.35万到5.39 万美元(约合9万到36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

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7250

62500美元

(约合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

而一份北亚地区的中产阶级调查则显示,中国内地自认为是中产的家庭月收入在45202元。

由此看来,对于中产,不同的机构设置的标准不一,即使在同一个标准下,划定的界限也有着

因此按照5个数字甚至已经超过美国的9200 300万元也是稀松平常。

封面报道

Cover Story

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即使在海外也是一样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认可“中产”这个概念,但是对于谁是中产,并没有一个特别统一的界定。

中国中产家庭来说,拥有一两套房产是普及性需求,对居住房产的地段、户型、小区周边等也有一定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收入不低,但这几年中产家庭也需要面对房产升级的需求,高企的房价使

在大城市由于通勤时间长、地铁拥挤,一些家庭甚至要养两部车,油费、保养费都是必备开销。

四是“老得起”。要想在退休之后依然保持中产生活的水准,怡情养老,中产家庭们从现在开始就需要为养老进行积极储备。

收入标准更有说服力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用收入来衡量中产,似乎是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标准。

对中国人来说,房产在资产中已经占据到很高的比例,而不同的城市之间房价的差异更是显著。举个例子,上周本刊刚刚登载过《千万豪宅长啥样》的系列文章,同样是1000万元,可能是北京、上海、深圳一套还可以的大居室,但在三四线城市完全是两套别墅的价格了。所以,单单用资产来计算,一线城市居民只要有一套房产,拥有的资产可能就完全超越了三四线城市,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生活水准能够胜出。

金融资产尽管剔除了房产项目,但与此同时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A 因为购房支出了大笔存款,剩余的金融资产已不多;B 未产生购房支出,金融资产可观。那么,A 和B 到底谁更中产呢?

得他们也需要由住房贷款提供购房支持。因此,月供支出会是每个月开销中的一部分,甚至占的比例还不低。

二是“花得起”。保持中产生活水准,物质生活要丰裕,精神生活要丰盛,两者皆不可缺。品得出红酒产自于哪个酒庄,听得出歌剧中的瑕疵,周末跑个“半马”,休假时在太平洋的小岛上偷得浮生之闲……而这一切自然离不开收入的支持。

三是“养得起”。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产家庭在培养子女上更是树立了远大目标,一般的学区难以满足家长们的需要,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要把孩子们送入名校,平时还要跟着名师学英语、学乐器、学骑马、学击剑……养孩子的花销也不少。

养车同样也是生活支出之一,

中产的城市差别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高、物价高,中产阶级过上繁华都市的雅致生活,家庭月收入至少要达到4.5万元(这也与北亚中产家庭调查中的数据基本相符),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月供的支出,至少需要2 万元左右才能住在“理想之家”。其次是养老和子女教育的资金,生活支出也不低。生育两个子女的中产家庭,要想保持生活水准,家庭月收入则需要达到6万元。好在这些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优质资源,人们获得高薪的机会更多。

相比之下,南京、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的中产生活压力要小得多,像成都和东部一样经历着迅猛的发展,这里的人却以散淡的态度打造出一种传统精致的生活。中产家庭的日子有钱又有

闲,月收入达到3 万元就可乐悠悠。难怪那么多人对成都心神向往,去了就不想回来。

经过测算,三线城市的富足中产生活每月的收入达到2.5万元,小城市月入1.6 万元基本就够达中产了。

中产生活的“四个指标”

根据中国目前的社会现状,人们普遍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是生活的“硬指标”,所以,中产身份的认同,也离不开这些内容。

一是“供得起”。对于大部分

13


相关文章

  • "铁饭碗"成美国人的新诉求
  • 过去不少民众把从事白领工作当作步入中产阶级的阶梯,接受高等教育后一心寻找"金饭碗"和"银饭碗".经过经济危机,更多人意识到"金碗"."银碗"不如实实在在有个&q ...查看


  • "有序的异质体"
  • 摘 要: 前人对汉语词语的缩略研究多简略地总结并分析影响现代汉语缩略形式选择的制约因素.本文则立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着重从接受者自身出发,考察现代汉语缩略语在接受时的分布状况,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语言使用者群体的差异,发现其在分布系统层面上的极 ...查看


  • 奥迪A6L广告策划书
  • 奥迪A6L 汽车广告策划书 关键词:奥迪A6L 市场 一.汽车市场分析 (一)营销环境分析 1. 企业在汽车市场营销环境中的宏观制约因素 (1)企业目标汽车市场所处区域的宏观经济形势 2010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 ...查看


  •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 第30卷第4期2010年08月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地理科学 Vol .30No.4Aug.,2010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 机制与效应研究 12 何深静,刘玉亭 (1.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查看


  •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1
  • 第30卷第4期2010年08月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地理科学 Vol .30No.4Aug.,2010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 机制与效应研究 12 何深静,刘玉亭 (1.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查看


  • 0573[当代中国社会阶层]作业
  • 0573<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课程作业 第一题: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社会不平等 答: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机会分配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和等级分化的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先赋性的性别.肤色.种族等因素 ...查看


  • 2015年十一旅游数据分析
  • 2015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数据分析 2015-10-10 09:12:00 来源:华泰证券 作者:薛蓓蓓 刘洋 梅昕 等 今年中秋与十一假期相近,总体来看旅游需求逐渐刚性,黄金周旅游市场表现出较高人气,符合预期. 今年中秋与十一假期相近,总体 ...查看


  • 八年级历史上:第1课[人类的形成]学案(鲁教版).doc
  •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学习要点 一.人类的出现 1.人类的出现 (1) 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 (2) 发现: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发现了约三百万年前一具年轻女性遗骨化石,取名"露西",归类为 ...查看


  •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作者:邓艳红 民族教育研究 2005年02期 教育与文化有着"血肉般"密切的联系.教育显然是作为"复杂整合体"的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要适应文化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