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需求概述
1.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1)需求的概念
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价格的购买能力。需求表示了消费者在每个价格下消费商品数量的计划。一般说来,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减少。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是需求。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所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构成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它是由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决定的。
(2)需求表
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3)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曲线图形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的需求量加总而得到。
2.需求法则
(1)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
需求法则也称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对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规律;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需求法则是造成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大多数的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①替代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或上升的商品。
②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种商品价格下降可能产生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的效应,因为消费者因价格下降而导致的购买力的提高使得他有可能改变商品的购买量。
3.需求曲线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如互补性商品的价格、替代性商品的价格、个人收入水平、个人偏好、个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中的任一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2)需求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
给定某一价格,一系列因素均会对需求曲线位置产生影响,主要包括:
①平均收入。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是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当人们的平均收入上升时,即使价格不变,个人也会倾向于购买更多数量的任何物品,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右移。 ②市场规模(以人口衡量)。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市场规模,同时也会增加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造成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尤其是替代品会对该商品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替代品是指具有相同功能的物品。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该商品的需求会趋于下降,导致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有向左移动的趋势。 ④偏好因素。品位或偏好等主观因素代表众多的文化和历史因素,它们可以反映出真正的心理或生理需要,也可以反映某些如香烟、毒品等人为造成的需要,还可以反映具有很大一部分传统或宗教因素的需求。
⑤其他特殊因素。如天气、对价格的预期等都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二、供给概述
1.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1)供给的概念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如果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出售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一种商品的所有供给构成该商品的市场供给,它是由一系列价格下所有生产者的供给总量所决定的。
(2)供给表
供给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供给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供给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供给曲线。
(3)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描述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表明卖者或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同这种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供给曲线图形同样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
2.供给法则
供给法则也可以说是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规律,其内容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而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高。
供给法则也可以理解为:商品或劳务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即供给量是价格的增函数。
3.供给曲线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1)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当价格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各点的变动;而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条件(如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技术水平等)发生改变而导致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2)供给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供给曲线位置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生产成本。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当某物品的生产成本比较低的时候,生产者就会因为有利可图而大量供给该物品,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当生产成本相对于价格而言比较高时,生产者就会提供比较少的数量,而转向其他产品的生产,甚至退出该行业,供给曲线相应地会不断向左移动。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投入品价格。
②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产量,从而使得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③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劳动、能源或机器设备等投入品价格的提高,会提高既定产出的生产成本,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④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两种在原料上具有竞争性的商品,那么相关商品价格提高会导致一种商品供给量减少;相反,如果另一种商品是一种联合的副产品,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将导致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⑤政府政策。政府在环境和健康方面的考虑会决定企业采用何种技术生产,而税收和最低工资的规定会大大提高投入品的价格,政府管制对于竞争企业的数目和它们的产品要价都会产生影响,政府外贸政策也会对商品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⑥其他特殊因素。如气候条件对农业等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创新精神对计算机行业产品供给的重要影响,以及市场结构、对未来价格的预期都会对供给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1.市场均衡
(1)均衡
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即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市场可以通过商品价格的升降实现价格对经济的调节,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使市场最终趋于均衡状态,此时,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也称市场出清价格,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该价格是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指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或市场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的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2.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市场的均衡点,它表示供给与需求两种力量在市场的特定时间内处于均等的状态。均衡点上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均衡点上的商品数量即为均衡
数量,如图3-1所示。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图3-1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
由图3-1可以看出,均衡价格是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为点C 处的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竞争压力,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短缺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使价格上升。这样,价格经过上下波动,最后会使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趋向于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
3.供给或需求的移动对均衡的影响
(1)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图3-2所示,既定的供给曲线S 和最初的需求曲线D 1相交于E 1点。在均衡点E 1,均衡价格为P 1,均衡数量为Q 1。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 2曲线的位置,D 2曲线与S 曲线相交于E 2点。在均衡点E 2,均衡价格上升为P 2,均衡数量增加为Q 2。相反,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
左平移至D 3曲线的位置,D 3曲线与S 曲线相交于E 3点。在均衡点E 3,价格下降为P 3,均衡数量减少为Q 3。
图3-2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动
(2)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3-3所示,既定的需求曲线D 和最初的供给曲线S 1相交于E 1点。在均衡点E 1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1和Q 1。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 2曲线的位置,并与D 曲线相交
于E 2点。在均衡点E 2,均衡价格下降为P 2,均衡数量增加为Q 2。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
线向左平移至S 3曲线的位置,且与D 曲线相交于E 3点。在均衡点E 3,均衡价格上升为P 3,均衡数量减少为Q 3。
图3-3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动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以图3-4为例进行分析。假定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线由D 1向右平移至D 2;同时,厂商的技术进步引起供给增加,使得供给曲线由S 1向右移至S 2。比较S 1曲线分别与D 1曲线和D 2曲线的交点E 1和E 3可见,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
均衡价格上升。再比较D 1曲线分别与S 1曲线和S 2曲线的交点E 1和E 2可见,技术进步引起的
供给增加,又使均衡价格下降。最后,这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下的均衡价格,将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增长的幅度。由D 2曲线和S 2曲线的交点E 4可得:由于需求增长的幅度大于供给增
加的幅度,所以,最终的均衡价格是上升了。
图3-4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 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 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需求概述
1.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1)需求的概念
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价格的购买能力。需求表示了消费者在每个价格下消费商品数量的计划。一般说来,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减少。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是需求。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所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构成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它是由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决定的。
(2)需求表
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3)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曲线图形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的需求量加总而得到。
2.需求法则
(1)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
需求法则也称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对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规律;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需求法则是造成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大多数的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①替代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或上升的商品。
②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种商品价格下降可能产生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的效应,因为消费者因价格下降而导致的购买力的提高使得他有可能改变商品的购买量。
3.需求曲线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如互补性商品的价格、替代性商品的价格、个人收入水平、个人偏好、个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中的任一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2)需求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
给定某一价格,一系列因素均会对需求曲线位置产生影响,主要包括:
①平均收入。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是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当人们的平均收入上升时,即使价格不变,个人也会倾向于购买更多数量的任何物品,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右移。 ②市场规模(以人口衡量)。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市场规模,同时也会增加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造成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尤其是替代品会对该商品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替代品是指具有相同功能的物品。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该商品的需求会趋于下降,导致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有向左移动的趋势。 ④偏好因素。品位或偏好等主观因素代表众多的文化和历史因素,它们可以反映出真正的心理或生理需要,也可以反映某些如香烟、毒品等人为造成的需要,还可以反映具有很大一部分传统或宗教因素的需求。
⑤其他特殊因素。如天气、对价格的预期等都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二、供给概述
1.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1)供给的概念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如果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出售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一种商品的所有供给构成该商品的市场供给,它是由一系列价格下所有生产者的供给总量所决定的。
(2)供给表
供给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供给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供给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供给曲线。
(3)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描述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表明卖者或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同这种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供给曲线图形同样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
2.供给法则
供给法则也可以说是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规律,其内容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而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高。
供给法则也可以理解为:商品或劳务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即供给量是价格的增函数。
3.供给曲线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1)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当价格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各点的变动;而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条件(如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技术水平等)发生改变而导致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2)供给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供给曲线位置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生产成本。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当某物品的生产成本比较低的时候,生产者就会因为有利可图而大量供给该物品,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当生产成本相对于价格而言比较高时,生产者就会提供比较少的数量,而转向其他产品的生产,甚至退出该行业,供给曲线相应地会不断向左移动。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投入品价格。
②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产量,从而使得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③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劳动、能源或机器设备等投入品价格的提高,会提高既定产出的生产成本,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④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两种在原料上具有竞争性的商品,那么相关商品价格提高会导致一种商品供给量减少;相反,如果另一种商品是一种联合的副产品,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将导致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⑤政府政策。政府在环境和健康方面的考虑会决定企业采用何种技术生产,而税收和最低工资的规定会大大提高投入品的价格,政府管制对于竞争企业的数目和它们的产品要价都会产生影响,政府外贸政策也会对商品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⑥其他特殊因素。如气候条件对农业等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创新精神对计算机行业产品供给的重要影响,以及市场结构、对未来价格的预期都会对供给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1.市场均衡
(1)均衡
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即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市场可以通过商品价格的升降实现价格对经济的调节,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使市场最终趋于均衡状态,此时,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也称市场出清价格,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该价格是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指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或市场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的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2.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市场的均衡点,它表示供给与需求两种力量在市场的特定时间内处于均等的状态。均衡点上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均衡点上的商品数量即为均衡
数量,如图3-1所示。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图3-1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
由图3-1可以看出,均衡价格是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为点C 处的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竞争压力,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短缺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使价格上升。这样,价格经过上下波动,最后会使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趋向于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
3.供给或需求的移动对均衡的影响
(1)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图3-2所示,既定的供给曲线S 和最初的需求曲线D 1相交于E 1点。在均衡点E 1,均衡价格为P 1,均衡数量为Q 1。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 2曲线的位置,D 2曲线与S 曲线相交于E 2点。在均衡点E 2,均衡价格上升为P 2,均衡数量增加为Q 2。相反,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
左平移至D 3曲线的位置,D 3曲线与S 曲线相交于E 3点。在均衡点E 3,价格下降为P 3,均衡数量减少为Q 3。
图3-2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动
(2)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3-3所示,既定的需求曲线D 和最初的供给曲线S 1相交于E 1点。在均衡点E 1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1和Q 1。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 2曲线的位置,并与D 曲线相交
于E 2点。在均衡点E 2,均衡价格下降为P 2,均衡数量增加为Q 2。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
线向左平移至S 3曲线的位置,且与D 曲线相交于E 3点。在均衡点E 3,均衡价格上升为P 3,均衡数量减少为Q 3。
图3-3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动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以图3-4为例进行分析。假定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线由D 1向右平移至D 2;同时,厂商的技术进步引起供给增加,使得供给曲线由S 1向右移至S 2。比较S 1曲线分别与D 1曲线和D 2曲线的交点E 1和E 3可见,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
均衡价格上升。再比较D 1曲线分别与S 1曲线和S 2曲线的交点E 1和E 2可见,技术进步引起的
供给增加,又使均衡价格下降。最后,这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下的均衡价格,将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增长的幅度。由D 2曲线和S 2曲线的交点E 4可得:由于需求增长的幅度大于供给增
加的幅度,所以,最终的均衡价格是上升了。
图3-4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 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 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