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族元素知识点

考点20 碳与硅

1.了解碳和硅元素的单质及氧化物的性质。 2.了解碳的氧化物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常“玻璃”的名词小结,见表20-1。

表20-1

典例析思: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2溶于水后显酸性

B 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

C 碳酸钠与SiO2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这说明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D 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得原硅酸 解析:二氧化硅作为酸性氧化物,有一些性质必须把握(1)不溶于水(2)对应的硅酸H2SiO3(或原硅酸)酸性比碳酸弱(3)SiO2能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无水)条件下,能生成二氧化碳,这不是离子反应,当然不能证明酸性强弱。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锡、铅两种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和+4价,其中+2价锡元素和+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均不稳定。例如:Sn2+还有性比Fe2+还原性强。PbO2的氧化性比Cl2氧化性强。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气跟锡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气跟铅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铅跟浓盐酸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Sn2+还原性比Fe2+还原性强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信息为载体,考查碳族元素的主要性质为目的。灵活应用题目给出的条件“+2价锡不稳定”,意味着比较容易变成+4价,体现还原性。稳定性Sn>Sn,故在与氯气反应时,应生成SnCl4。其它的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写出相关方程式。 (1) (2)

3、硅及其化合物

(1)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SiO2却与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

(2)C还原性虽比Si弱,高温下C却能置换出Si。 SiO2+2C

Si+2CO↑

4+

2+

(3)虽然SiO2是硅酸的酸酐,但却不能用SiO2与水反应制硅酸,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和酸反应制备。

(4)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和H4SiO4均难溶于水。

3.传统非金属材料和新型非金属材料的比较

传统非金属材料有:水泥、玻璃、陶瓷,它们具有抗腐蚀,耐高温等许多优点,但质脆耐热冲击差。

新型非金属材料继承了传统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并克服可其弱点,主要有以下特性: (1)能承受高温,强度高,如氮化硅。 (3)具有电学特性。 【方法应用】 例1.

(2)具有光学特性。 (4)具有生物功能。

如上图所示,已知:①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②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盐的氧化物;③化合物I能溶于水呈酸性,它能跟氧化物A反应。据此填空: (1)化合物F的化学式________;化合物I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根据条件①单质E可作半导体材料,推测E为单质硅。从图中可知:高温下:单质B+氧化物A→单质E+化合物F,可判断出碳单质与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硅和CO,所以F为CO。又从图中分析:高温下:单质B+氧化物C→单质G+化合物F,而由碳单质生成CO的反应可联想到制水煤气的反应,则氧化物C为水,单质G应是氢气,H为氧气。仍从图分析:单质D能置换水中的氧,所以单质D为氟单质。

答案:(1)CO;HF (2)2H2+O

2

2H2O (3)2F2+2H2O=4HF+O2

考点20 碳与硅

1.了解碳和硅元素的单质及氧化物的性质。 2.了解碳的氧化物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常“玻璃”的名词小结,见表20-1。

表20-1

典例析思: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2溶于水后显酸性

B 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

C 碳酸钠与SiO2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这说明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D 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得原硅酸 解析:二氧化硅作为酸性氧化物,有一些性质必须把握(1)不溶于水(2)对应的硅酸H2SiO3(或原硅酸)酸性比碳酸弱(3)SiO2能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无水)条件下,能生成二氧化碳,这不是离子反应,当然不能证明酸性强弱。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锡、铅两种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和+4价,其中+2价锡元素和+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均不稳定。例如:Sn2+还有性比Fe2+还原性强。PbO2的氧化性比Cl2氧化性强。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气跟锡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气跟铅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铅跟浓盐酸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Sn2+还原性比Fe2+还原性强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信息为载体,考查碳族元素的主要性质为目的。灵活应用题目给出的条件“+2价锡不稳定”,意味着比较容易变成+4价,体现还原性。稳定性Sn>Sn,故在与氯气反应时,应生成SnCl4。其它的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写出相关方程式。 (1) (2)

3、硅及其化合物

(1)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SiO2却与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

(2)C还原性虽比Si弱,高温下C却能置换出Si。 SiO2+2C

Si+2CO↑

4+

2+

(3)虽然SiO2是硅酸的酸酐,但却不能用SiO2与水反应制硅酸,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和酸反应制备。

(4)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和H4SiO4均难溶于水。

3.传统非金属材料和新型非金属材料的比较

传统非金属材料有:水泥、玻璃、陶瓷,它们具有抗腐蚀,耐高温等许多优点,但质脆耐热冲击差。

新型非金属材料继承了传统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并克服可其弱点,主要有以下特性: (1)能承受高温,强度高,如氮化硅。 (3)具有电学特性。 【方法应用】 例1.

(2)具有光学特性。 (4)具有生物功能。

如上图所示,已知:①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②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盐的氧化物;③化合物I能溶于水呈酸性,它能跟氧化物A反应。据此填空: (1)化合物F的化学式________;化合物I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根据条件①单质E可作半导体材料,推测E为单质硅。从图中可知:高温下:单质B+氧化物A→单质E+化合物F,可判断出碳单质与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硅和CO,所以F为CO。又从图中分析:高温下:单质B+氧化物C→单质G+化合物F,而由碳单质生成CO的反应可联想到制水煤气的反应,则氧化物C为水,单质G应是氢气,H为氧气。仍从图分析:单质D能置换水中的氧,所以单质D为氟单质。

答案:(1)CO;HF (2)2H2+O

2

2H2O (3)2F2+2H2O=4HF+O2


相关文章

  • 元素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
  • 篇一:元素第二课时教案及说课稿 <元素>第二课时说课 一 教材内容分析: 元素这节课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处于全书的中心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初学化学者第一次接触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用语的基 ...查看


  • 九年级化学元素知识点练习
  • 第三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按质量计算,无论在地壳里还是在空气中,或是在生物的细胞内,其含量很丰富的一种元素是( ) A. 氢 B.碳 C.氧 D.铝 2.多吃海带可预防"大脖子病&quo ...查看


  • 新课程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研究
  • 新课程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研究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对于元素化合物的部分主要学习了一些常见的或重要的元素及其主要的化合物的性质等,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元素化合物内容的安排都与旧教材有一些差别,但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没有过多的变化.元素化 ...查看


  •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一. 基于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1. 元素的基本知识 解答这一类问题时,我们应该掌握一些有关元素的基本的特征性的常识.下面对标有红色字体的元素(单质)的基本特征性知识做一个总结. 1号元素 氢:原子半径最小,同位素没有 ...查看


  •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课堂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 ...查看


  •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浙江版八下第二章知识点
  •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 ...查看


  • 满分训练5
  • 化合价 知识点:化合价的含义及符号 [例1] 下列关于化合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合价是元素化合时显示的一种性质 B .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C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 .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 ...查看


  • 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
  • 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 中考要求 知识点:分子的性质 [例1] 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B.微粒间有一定间隔 D.空气中只含有一种微粒 C.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例2] 吸烟有害健康 ...查看


  •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2
  •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上) 课型:预习展示课 审核人: 时间: 课题: 4.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巩固书写化学式 2.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3.理解关于化学式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关于化学式的计算方法 ...查看


  • 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
  •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 我是初中化学组1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元素>.根据化学课程标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论,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