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0 碳与硅
1.了解碳和硅元素的单质及氧化物的性质。 2.了解碳的氧化物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常“玻璃”的名词小结,见表20-1。
表20-1
典例析思: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2溶于水后显酸性
B 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
C 碳酸钠与SiO2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这说明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D 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得原硅酸 解析:二氧化硅作为酸性氧化物,有一些性质必须把握(1)不溶于水(2)对应的硅酸H2SiO3(或原硅酸)酸性比碳酸弱(3)SiO2能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无水)条件下,能生成二氧化碳,这不是离子反应,当然不能证明酸性强弱。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锡、铅两种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和+4价,其中+2价锡元素和+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均不稳定。例如:Sn2+还有性比Fe2+还原性强。PbO2的氧化性比Cl2氧化性强。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气跟锡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气跟铅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铅跟浓盐酸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Sn2+还原性比Fe2+还原性强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信息为载体,考查碳族元素的主要性质为目的。灵活应用题目给出的条件“+2价锡不稳定”,意味着比较容易变成+4价,体现还原性。稳定性Sn>Sn,故在与氯气反应时,应生成SnCl4。其它的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写出相关方程式。 (1) (2)
3、硅及其化合物
(1)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SiO2却与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
(2)C还原性虽比Si弱,高温下C却能置换出Si。 SiO2+2C
Si+2CO↑
4+
2+
(3)虽然SiO2是硅酸的酸酐,但却不能用SiO2与水反应制硅酸,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和酸反应制备。
(4)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和H4SiO4均难溶于水。
3.传统非金属材料和新型非金属材料的比较
传统非金属材料有:水泥、玻璃、陶瓷,它们具有抗腐蚀,耐高温等许多优点,但质脆耐热冲击差。
新型非金属材料继承了传统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并克服可其弱点,主要有以下特性: (1)能承受高温,强度高,如氮化硅。 (3)具有电学特性。 【方法应用】 例1.
(2)具有光学特性。 (4)具有生物功能。
如上图所示,已知:①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②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盐的氧化物;③化合物I能溶于水呈酸性,它能跟氧化物A反应。据此填空: (1)化合物F的化学式________;化合物I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根据条件①单质E可作半导体材料,推测E为单质硅。从图中可知:高温下:单质B+氧化物A→单质E+化合物F,可判断出碳单质与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硅和CO,所以F为CO。又从图中分析:高温下:单质B+氧化物C→单质G+化合物F,而由碳单质生成CO的反应可联想到制水煤气的反应,则氧化物C为水,单质G应是氢气,H为氧气。仍从图分析:单质D能置换水中的氧,所以单质D为氟单质。
答案:(1)CO;HF (2)2H2+O
2
2H2O (3)2F2+2H2O=4HF+O2
考点20 碳与硅
1.了解碳和硅元素的单质及氧化物的性质。 2.了解碳的氧化物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常“玻璃”的名词小结,见表20-1。
表20-1
典例析思: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2溶于水后显酸性
B 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
C 碳酸钠与SiO2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这说明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D 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得原硅酸 解析:二氧化硅作为酸性氧化物,有一些性质必须把握(1)不溶于水(2)对应的硅酸H2SiO3(或原硅酸)酸性比碳酸弱(3)SiO2能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无水)条件下,能生成二氧化碳,这不是离子反应,当然不能证明酸性强弱。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锡、铅两种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和+4价,其中+2价锡元素和+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均不稳定。例如:Sn2+还有性比Fe2+还原性强。PbO2的氧化性比Cl2氧化性强。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气跟锡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气跟铅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铅跟浓盐酸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Sn2+还原性比Fe2+还原性强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信息为载体,考查碳族元素的主要性质为目的。灵活应用题目给出的条件“+2价锡不稳定”,意味着比较容易变成+4价,体现还原性。稳定性Sn>Sn,故在与氯气反应时,应生成SnCl4。其它的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写出相关方程式。 (1) (2)
3、硅及其化合物
(1)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SiO2却与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
(2)C还原性虽比Si弱,高温下C却能置换出Si。 SiO2+2C
Si+2CO↑
4+
2+
(3)虽然SiO2是硅酸的酸酐,但却不能用SiO2与水反应制硅酸,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和酸反应制备。
(4)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和H4SiO4均难溶于水。
3.传统非金属材料和新型非金属材料的比较
传统非金属材料有:水泥、玻璃、陶瓷,它们具有抗腐蚀,耐高温等许多优点,但质脆耐热冲击差。
新型非金属材料继承了传统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并克服可其弱点,主要有以下特性: (1)能承受高温,强度高,如氮化硅。 (3)具有电学特性。 【方法应用】 例1.
(2)具有光学特性。 (4)具有生物功能。
如上图所示,已知:①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②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盐的氧化物;③化合物I能溶于水呈酸性,它能跟氧化物A反应。据此填空: (1)化合物F的化学式________;化合物I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根据条件①单质E可作半导体材料,推测E为单质硅。从图中可知:高温下:单质B+氧化物A→单质E+化合物F,可判断出碳单质与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硅和CO,所以F为CO。又从图中分析:高温下:单质B+氧化物C→单质G+化合物F,而由碳单质生成CO的反应可联想到制水煤气的反应,则氧化物C为水,单质G应是氢气,H为氧气。仍从图分析:单质D能置换水中的氧,所以单质D为氟单质。
答案:(1)CO;HF (2)2H2+O
2
2H2O (3)2F2+2H2O=4HF+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