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七下第六章第二节的第三标题。在初一下册的区域地理教材中,已经初步探究过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初二上册也简单探究过我国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不过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们对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没有进行总结性探究。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可以说是对相关内容的一次总结性的探究。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尤其是经过初一下册世界区域地理的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关于东北三省的课外知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不会太陌生,在教学中,将探究的问题设计合理,充分利用地图、文字材料来增加学生的体验,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合作探究为辅的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分布图说明资源、交通等要素对当地工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和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工业结构统计图表,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学会认识区域工业特点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东北工业布局特点及与资源和交通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六、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和老师讲解为辅。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学生课前进行导学预习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大庆、鞍山、伊春的工业构成及成因

2、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3、东北三省工业城市的分布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七下第六章第二节的第三标题。在初一下册的区域地理教材中,已经初步探究过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初二上册也简单探究过我国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不过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们对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没有进行总结性探究。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可以说是对相关内容的一次总结性的探究。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尤其是经过初一下册世界区域地理的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关于东北三省的课外知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不会太陌生,在教学中,将探究的问题设计合理,充分利用地图、文字材料来增加学生的体验,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合作探究为辅的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分布图说明资源、交通等要素对当地工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和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工业结构统计图表,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学会认识区域工业特点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东北工业布局特点及与资源和交通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六、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和老师讲解为辅。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学生课前进行导学预习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大庆、鞍山、伊春的工业构成及成因

2、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3、东北三省工业城市的分布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相关文章

  • (3)东北三省
  •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目标: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重点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通过其资源的分布,理解东北重工业的形成及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过程: 一 ...查看


  •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课时 1.东北地区位于下列哪个地区的中心 A.东亚 B.东北亚 C.北亚 D.中亚 2.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一般是 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一年三熟 3.下列条件中,东北地区所具有的社会 ...查看


  • 中国四大区域
  •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北方地区 1. 自然条件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 ...查看


  • 地理结业复习资料
  • 赤道:加蓬,刚果,卢旺达,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印度尼西亚,瑙鲁,基里巴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 北回归线:毛里塔尼亚,马里,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沙特,阿联酋,阿曼,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国:美国,墨西哥,巴哈马. 南回归线 ...查看


  • 吉林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吉林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吉林省旅游资源作为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自然带着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即:旅游资源丰富, 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 又有绚丽的人文景观.秀丽的山川和名胜.古迹遍布各地.冰雪旅游独具特色, 边境旅游具有异国风情, 生 ...查看


  • 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
  • 中 国 地 理 一.概况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黄海.渤海全部分布 在大陆架.东海大部分.南海一部分.海岸线长 18000 多千米. 经纬度位置:4°N-53°N ...查看


  • 高中地理之中国区域地理
  • 高中地理之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说课稿
  •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说课稿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 ...查看


  • 地理结业考试复习纲要
  • 地理结业考试复习纲要 一:世界地理 1. 南北半球分界线:0°纬线(赤道) 2.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 3. 地球自转现象:①.昼夜交替 ②.时间差异 4. 地球公转现象: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 五带划分 5. 二分二至即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