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七下第六章第二节的第三标题。在初一下册的区域地理教材中,已经初步探究过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初二上册也简单探究过我国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不过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们对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没有进行总结性探究。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可以说是对相关内容的一次总结性的探究。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尤其是经过初一下册世界区域地理的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关于东北三省的课外知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不会太陌生,在教学中,将探究的问题设计合理,充分利用地图、文字材料来增加学生的体验,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合作探究为辅的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分布图说明资源、交通等要素对当地工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和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工业结构统计图表,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学会认识区域工业特点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东北工业布局特点及与资源和交通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六、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和老师讲解为辅。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学生课前进行导学预习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大庆、鞍山、伊春的工业构成及成因
2、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3、东北三省工业城市的分布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七下第六章第二节的第三标题。在初一下册的区域地理教材中,已经初步探究过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初二上册也简单探究过我国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不过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们对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没有进行总结性探究。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可以说是对相关内容的一次总结性的探究。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尤其是经过初一下册世界区域地理的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关于东北三省的课外知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不会太陌生,在教学中,将探究的问题设计合理,充分利用地图、文字材料来增加学生的体验,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合作探究为辅的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分布图说明资源、交通等要素对当地工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和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工业结构统计图表,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学会认识区域工业特点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东北工业布局特点及与资源和交通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六、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和老师讲解为辅。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学生课前进行导学预习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大庆、鞍山、伊春的工业构成及成因
2、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3、东北三省工业城市的分布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