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均寿命 比中国长10岁,健康饮食生活方式 值得学

为什么平均寿命相差十岁之多?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报告》显示,日本人均寿命为82岁,保持着世界第一长寿国的地位。这一报告还显示,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0岁,女性74岁,人均寿命为72岁。

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平均寿命也不过45岁,不到一个世纪,日本就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原因何在?

同在亚洲,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相信相邻国家,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他们会比我们长寿10岁呢?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长寿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曾经在日本做过访问学者的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德荣,请他从生活方式的角度,以自己的眼光观察日本人长寿的原因。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德荣,几年前曾赴日本三家大学附属医院研修和访问。

在日本生活学习期间,他不仅体重减轻了10公斤,原来头晕、胃酸等老毛病,也不治而。再看到身边的日本人个个都精神抖擞,外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这让学医的他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更加留意。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调查研究,他认为日本人长寿原因之一,就在于把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贯彻到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请客总是吃不饱 很有道理

刚到日本时,王德荣曾经很长时间都饿得饥肠辘辘,因为日本医院食堂的饭,用他的话说是“少得可怜”。几片新鲜蔬菜、一碗酱汤、一小碗米饭,就是一顿份饭。

有时参加学术会议,他以为,这下子可以像在国内开会一样,有一顿丰盛的会议餐吃。没想到,会议餐也是“定食”,分量和平时相差无几。

他曾多次到日本的导师和朋友家做客,发现日本人请客最大的特征是主人很热情,而客人却往往吃不饱。主要原因是,尽管菜品有十几道,可是,每道菜的菜量极少。请客吃不饱,不是主人吝啬,而是由日本菜的特点决定的。

“感觉上日本人的饭量只有中国人的一半,即使是干体力活的,饭量也比我们少得多。在日本吃饭,和在国内的日本料理店里看到的一样,每一份都是精致小巧的,因为他们吃得都很少。所以,在日本,除了相扑运动员以外,很少见到胖子。而且,日本人吃饭很慢,一碟菜我们一口就能吞下,他们却能细嚼慢咽地吃上十几分钟。”

吃的是同样的饭,干的是同样的活,可身边的日本同行,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的样子,这点让王德荣很是不解。

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自己虽然总是感到饿,可在国内落下的老毛病,却不知不觉的没再犯过了。

结合一些医学研究的资料,王德荣推断,这其中就有少食并适当控制食欲的“功劳”。

“在生命的早期,过度进食会促进发育成熟;而成熟后的过度饮食,又可增加某些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进而缩短寿命。因此,适当地节制饮食,是简便易行的健康长寿、延缓衰老的方法之一。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加上中国特有的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诱惑、营养知识的缺乏,肥胖人口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富贵病越来越多。尤其是时常穿梭于各类宴会的人,长期摄入大量的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质的‘三高’食品,对健康和长寿损害极大。”王德荣感慨地对记者说。

真正做到了“少量多样”

“别看每顿饭的分量很少,但样式却非常丰富,让人看到就忍不住想大快朵颐。”王德荣说。

日本人的膳食特点,是食物种类多样而不偏嗜,每顿菜肴品种多,数量少。蔬菜、豆类、水果和米、面,都用小碟、小碗盛装,花样繁多。这样,每顿饭都摄入多种而且均衡的营养成分。

调查资料显示,日本人摄取的油脂数量,仅为欧美国家的1/6。他们的饮食以大米、蔬菜等为主,而且菜一般都很清淡,土豆、胡萝卜等都放在水里煮一煮,外加一小盒调料蘸着吃。

由于在整个日本岛推广和普及了科学而平衡的膳食结构平衡的营养知识,日本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癌症等总体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下降。

作为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王德荣对这一点感慨万分:

“人体对营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饮食合理搭配能够保证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要避免偏食和饮食的单调,做到膳食的合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食品。

“许多人因不懂平衡膳食的重要性,仍在一边大把吃药,一边大口吃肉。许多常见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的发生,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的失衡有着重要的关系,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营养平衡。”

烹饪讲究“水料理”

谈起在日本的生活,王德荣感触最深的,就是在那里几乎看不到炒菜的油烟。

日本人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或者蒸煮。

在日本的餐馆里,一棵卷心菜蒸过之后,蘸着日本特有的调味汁食用,就是一道美食;西方人爱吃的沙拉,也被改良——新鲜的蔬菜只撒少许盐,滴几滴橄榄油,再撒上点芝麻,就算一道“沙拉”被端上了餐桌。

即使是“天妇罗”那类的炸食,也没有中国的油炸食品那么油腻,而是清淡又不失酥脆。

日本料理,也被称为“水料理”,而欧美菜则被称为“油料理”。

欧美国家的菜肴,大多数都会放黄油等,中国人吃菜更是无油不欢。

而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橘色的胡萝卜,无一不是清爽可口,且尽量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

日本饮食中普遍少油、少盐、少调味品,其饮食原则是尽量使各种饮食材料保持原味。

另外,日本料理也很少用煎炸、红烧等烹调方法,多用清蒸、凉拌或水煮。日本人吃海产品、豆制品和蔬菜,也不用大量的油爆炒和红烧,基本上是生吃或拌成沙拉。

王德荣指出:清蒸、凉拌、水煮的烹调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提供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活性物质,减少致癌物质的产生,对健康和长寿意义重大。

他还发现,日本料理所选食品材料中碱性食品所占比例较大,酸性食品较少。

酸性食品是指在体内能形成无机酸盐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使体质表现酸性的食品。常吃的精米、精面、糖类、各种肉类、鱼类、贝类、蛋黄和啤酒等均为酸性食品。

碱性食品,是指在体内能形成碱性无机盐,如钙、钠、钾和镁等,可使体液呈现碱性的食品,常吃的各种蔬菜、水果,都是碱性食品。

所以,应该素食。

日本人干脆把酸性食物称为“半健康食物”,而把碱性食物称为“健康食物”。

营养学的研究也发现,正确的烹调方法,是日本人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衷于沐浴、“日行万步”

日本人长寿,也与他们的养生方式也很有关。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爱沐浴的民族,除了家家拥有设备齐全的考究浴室外,社区内的公共浴室也星罗棋布。沐浴,不仅可洁净身体,而且还兼有防治某些疾患和放松紧张情绪的效果。此外,很多日本人还会利用假日,乘坐新干线到位于城市周边的温泉泡上一泡。

马拉松跑,在日本是全民性质的体育运动。虽然东京的土地寸土寸金,但只要是居住区,就会有与之配套的福利性质的体育场馆。每个人的钱包里,几乎都有一张甚至多张健身卡,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健身时间和安排。

在日本的那些日子里,王德荣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很多日本人奔向运动场、旷野,从事慢跑、打网球、棒球、高尔夫球、踢足球等运动。

还有很多日本人,热衷于“每天走1万步”的健身方式。

有研究认为,这也是当今日本人平均寿命名列世界平均人口长寿前茅的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日本是著名的汽车生产国,每个家庭也都拥有至少一辆汽车,但日本人特别喜欢步行上街,出行大都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只有周末外出度假或者家庭主妇去超市采购才会开车。若上班,则乘路面有轨电车或地铁,而且,往往需乘换几次车才能到达,这样上下阶梯次数及走路的时间都很多,自然增加了体能锻炼的机会。

步行,是健身抗衰老的法宝,步行也是唯一能够坚持一生的有效锻炼方法。

步行锻炼有利于精神放松,减少焦虑和不良情绪,提高身体免疫力。此外步行锻炼还能使人体心血管系统保持最大的功能,比久坐少动者肺活量大,有益于预防或减轻肥胖。步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有利睡眠。步行锻炼还有利于防治关节炎。

街头吵架 是“很不可思议的事”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公共卫生、个人卫生状况十分优秀的国家之一。多数日本人似乎有“洁癖”,习惯每天洗澡更衣,妇女婚后主要整理家务,使居室整洁。

日本国民普遍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论个人、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十分讲究卫生,不但广场、公园和剧院等处见不到纸屑、痰迹、烟蒂,即便无人值守的公厕也很清洁。所以,访问过日本的外国人,无不为所到之处道路之清洁、住宅之干净、环境之优美而赞叹不已。这对卫生保健是极为重要的。

日本老百姓的谦和有礼,也给王德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日本街头别说打架了,就是见到有人吵架,都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和睦共处,遇事不躁,耐性和韧性极高,这既是日本人从小就注重培养的良好修养,对于延年益寿也大有裨益。”

很多疾病的产生、恶化,都与情绪有关

当人的心情愉快时,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及新陈代谢就会处于平稳的、相互协调的状态。日本人比较谦和,相互之间特别注意文明礼貌,遇事不怒,心态较好,这是一种很好的日常精神疗法。

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日本人很懂得发泄。“出气带”、“模拟恶人” 都是日本人的发明。日本老年人的恳谈室和聊天热线,也是养生的法宝。

“别看工作压力大,但是日本人很懂得劳逸结合,工作时认真努力,休息时尽情放松,这一点从世界各地到处可见挎着相机、背着行囊的日本游客就可见一斑。日本人酷爱旅游,旅游使他们变得年轻而愉快。”

“工作有张有弛,就可以排除孤独和忧郁感,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活的人——这是日本人的共识。”王德荣说,“工作使人能与社会广泛接触,得到友谊、温暖和真诚,有益于身心健康。”

为什么平均寿命相差十岁之多?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报告》显示,日本人均寿命为82岁,保持着世界第一长寿国的地位。这一报告还显示,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0岁,女性74岁,人均寿命为72岁。

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平均寿命也不过45岁,不到一个世纪,日本就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原因何在?

同在亚洲,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相信相邻国家,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他们会比我们长寿10岁呢?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长寿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曾经在日本做过访问学者的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德荣,请他从生活方式的角度,以自己的眼光观察日本人长寿的原因。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德荣,几年前曾赴日本三家大学附属医院研修和访问。

在日本生活学习期间,他不仅体重减轻了10公斤,原来头晕、胃酸等老毛病,也不治而。再看到身边的日本人个个都精神抖擞,外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这让学医的他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更加留意。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调查研究,他认为日本人长寿原因之一,就在于把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贯彻到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请客总是吃不饱 很有道理

刚到日本时,王德荣曾经很长时间都饿得饥肠辘辘,因为日本医院食堂的饭,用他的话说是“少得可怜”。几片新鲜蔬菜、一碗酱汤、一小碗米饭,就是一顿份饭。

有时参加学术会议,他以为,这下子可以像在国内开会一样,有一顿丰盛的会议餐吃。没想到,会议餐也是“定食”,分量和平时相差无几。

他曾多次到日本的导师和朋友家做客,发现日本人请客最大的特征是主人很热情,而客人却往往吃不饱。主要原因是,尽管菜品有十几道,可是,每道菜的菜量极少。请客吃不饱,不是主人吝啬,而是由日本菜的特点决定的。

“感觉上日本人的饭量只有中国人的一半,即使是干体力活的,饭量也比我们少得多。在日本吃饭,和在国内的日本料理店里看到的一样,每一份都是精致小巧的,因为他们吃得都很少。所以,在日本,除了相扑运动员以外,很少见到胖子。而且,日本人吃饭很慢,一碟菜我们一口就能吞下,他们却能细嚼慢咽地吃上十几分钟。”

吃的是同样的饭,干的是同样的活,可身边的日本同行,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的样子,这点让王德荣很是不解。

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自己虽然总是感到饿,可在国内落下的老毛病,却不知不觉的没再犯过了。

结合一些医学研究的资料,王德荣推断,这其中就有少食并适当控制食欲的“功劳”。

“在生命的早期,过度进食会促进发育成熟;而成熟后的过度饮食,又可增加某些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进而缩短寿命。因此,适当地节制饮食,是简便易行的健康长寿、延缓衰老的方法之一。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加上中国特有的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诱惑、营养知识的缺乏,肥胖人口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富贵病越来越多。尤其是时常穿梭于各类宴会的人,长期摄入大量的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质的‘三高’食品,对健康和长寿损害极大。”王德荣感慨地对记者说。

真正做到了“少量多样”

“别看每顿饭的分量很少,但样式却非常丰富,让人看到就忍不住想大快朵颐。”王德荣说。

日本人的膳食特点,是食物种类多样而不偏嗜,每顿菜肴品种多,数量少。蔬菜、豆类、水果和米、面,都用小碟、小碗盛装,花样繁多。这样,每顿饭都摄入多种而且均衡的营养成分。

调查资料显示,日本人摄取的油脂数量,仅为欧美国家的1/6。他们的饮食以大米、蔬菜等为主,而且菜一般都很清淡,土豆、胡萝卜等都放在水里煮一煮,外加一小盒调料蘸着吃。

由于在整个日本岛推广和普及了科学而平衡的膳食结构平衡的营养知识,日本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癌症等总体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下降。

作为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王德荣对这一点感慨万分:

“人体对营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饮食合理搭配能够保证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要避免偏食和饮食的单调,做到膳食的合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食品。

“许多人因不懂平衡膳食的重要性,仍在一边大把吃药,一边大口吃肉。许多常见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的发生,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的失衡有着重要的关系,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营养平衡。”

烹饪讲究“水料理”

谈起在日本的生活,王德荣感触最深的,就是在那里几乎看不到炒菜的油烟。

日本人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或者蒸煮。

在日本的餐馆里,一棵卷心菜蒸过之后,蘸着日本特有的调味汁食用,就是一道美食;西方人爱吃的沙拉,也被改良——新鲜的蔬菜只撒少许盐,滴几滴橄榄油,再撒上点芝麻,就算一道“沙拉”被端上了餐桌。

即使是“天妇罗”那类的炸食,也没有中国的油炸食品那么油腻,而是清淡又不失酥脆。

日本料理,也被称为“水料理”,而欧美菜则被称为“油料理”。

欧美国家的菜肴,大多数都会放黄油等,中国人吃菜更是无油不欢。

而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橘色的胡萝卜,无一不是清爽可口,且尽量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

日本饮食中普遍少油、少盐、少调味品,其饮食原则是尽量使各种饮食材料保持原味。

另外,日本料理也很少用煎炸、红烧等烹调方法,多用清蒸、凉拌或水煮。日本人吃海产品、豆制品和蔬菜,也不用大量的油爆炒和红烧,基本上是生吃或拌成沙拉。

王德荣指出:清蒸、凉拌、水煮的烹调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提供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活性物质,减少致癌物质的产生,对健康和长寿意义重大。

他还发现,日本料理所选食品材料中碱性食品所占比例较大,酸性食品较少。

酸性食品是指在体内能形成无机酸盐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使体质表现酸性的食品。常吃的精米、精面、糖类、各种肉类、鱼类、贝类、蛋黄和啤酒等均为酸性食品。

碱性食品,是指在体内能形成碱性无机盐,如钙、钠、钾和镁等,可使体液呈现碱性的食品,常吃的各种蔬菜、水果,都是碱性食品。

所以,应该素食。

日本人干脆把酸性食物称为“半健康食物”,而把碱性食物称为“健康食物”。

营养学的研究也发现,正确的烹调方法,是日本人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衷于沐浴、“日行万步”

日本人长寿,也与他们的养生方式也很有关。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爱沐浴的民族,除了家家拥有设备齐全的考究浴室外,社区内的公共浴室也星罗棋布。沐浴,不仅可洁净身体,而且还兼有防治某些疾患和放松紧张情绪的效果。此外,很多日本人还会利用假日,乘坐新干线到位于城市周边的温泉泡上一泡。

马拉松跑,在日本是全民性质的体育运动。虽然东京的土地寸土寸金,但只要是居住区,就会有与之配套的福利性质的体育场馆。每个人的钱包里,几乎都有一张甚至多张健身卡,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健身时间和安排。

在日本的那些日子里,王德荣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很多日本人奔向运动场、旷野,从事慢跑、打网球、棒球、高尔夫球、踢足球等运动。

还有很多日本人,热衷于“每天走1万步”的健身方式。

有研究认为,这也是当今日本人平均寿命名列世界平均人口长寿前茅的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日本是著名的汽车生产国,每个家庭也都拥有至少一辆汽车,但日本人特别喜欢步行上街,出行大都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只有周末外出度假或者家庭主妇去超市采购才会开车。若上班,则乘路面有轨电车或地铁,而且,往往需乘换几次车才能到达,这样上下阶梯次数及走路的时间都很多,自然增加了体能锻炼的机会。

步行,是健身抗衰老的法宝,步行也是唯一能够坚持一生的有效锻炼方法。

步行锻炼有利于精神放松,减少焦虑和不良情绪,提高身体免疫力。此外步行锻炼还能使人体心血管系统保持最大的功能,比久坐少动者肺活量大,有益于预防或减轻肥胖。步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有利睡眠。步行锻炼还有利于防治关节炎。

街头吵架 是“很不可思议的事”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公共卫生、个人卫生状况十分优秀的国家之一。多数日本人似乎有“洁癖”,习惯每天洗澡更衣,妇女婚后主要整理家务,使居室整洁。

日本国民普遍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论个人、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十分讲究卫生,不但广场、公园和剧院等处见不到纸屑、痰迹、烟蒂,即便无人值守的公厕也很清洁。所以,访问过日本的外国人,无不为所到之处道路之清洁、住宅之干净、环境之优美而赞叹不已。这对卫生保健是极为重要的。

日本老百姓的谦和有礼,也给王德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日本街头别说打架了,就是见到有人吵架,都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和睦共处,遇事不躁,耐性和韧性极高,这既是日本人从小就注重培养的良好修养,对于延年益寿也大有裨益。”

很多疾病的产生、恶化,都与情绪有关

当人的心情愉快时,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及新陈代谢就会处于平稳的、相互协调的状态。日本人比较谦和,相互之间特别注意文明礼貌,遇事不怒,心态较好,这是一种很好的日常精神疗法。

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日本人很懂得发泄。“出气带”、“模拟恶人” 都是日本人的发明。日本老年人的恳谈室和聊天热线,也是养生的法宝。

“别看工作压力大,但是日本人很懂得劳逸结合,工作时认真努力,休息时尽情放松,这一点从世界各地到处可见挎着相机、背着行囊的日本游客就可见一斑。日本人酷爱旅游,旅游使他们变得年轻而愉快。”

“工作有张有弛,就可以排除孤独和忧郁感,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活的人——这是日本人的共识。”王德荣说,“工作使人能与社会广泛接触,得到友谊、温暖和真诚,有益于身心健康。”


相关文章

  • 关于中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探讨
  • 关于中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探讨 高庆波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 关于中国法定退休年龄问题,近年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几个被广泛 关注的因素:中国人口平均寿命与健康预期寿命变化,世界的退休年龄变 ...查看


  • 日本老龄化问题的探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 科技信息.本刊重稿o SCmNCE&TECI刑oLOGY玎师O砌雌TION 2012年第11期 日本老龄化问题的探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Research on Japan'sAgingProbIemsandItsImplications ...查看


  • 全球人类平均寿命最高的六个国家 中国未上榜
  • 日本:日本的经济非常发达,日本的卫生医疗制度也非常的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很高,在人均寿命方面,日本的人均寿命达到了83.4岁,在全球人均寿命排名方面,日本的人均寿命排在世界第一位.在未来,这一数值还有可能提高. 瑞士:瑞士这个国家,旅游资 ...查看


  • 中国与日本的真实差距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球第 二 小口半 是大巾I 倍 . 的3 [ 推荐者的话] 遮 里转 藏 的是2 0 年 7 06 月2 日新加坡< 7 联合 旱报> 发 表 的署 名文章 ,评 论 当今中 ...查看


  • 人社部称延迟退休年龄
  • 人社部称:将相应推迟退休年龄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2008年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樊明指导23名本科生通过调查,用翔实的图表和数字说明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在答复网友提问时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查看


  • 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基本认识
  • 作者:郑功成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期 哪些因素影响退休年龄 在讨论退休年龄问题时,首先应当把握影响退休年龄的相关因素:一是人均预期寿命.寿命延长则工作年限应当适当延长,反之亦然.二是劳动力供求状况.供过于求时当然不能延长退休年龄,供不应 ...查看


  • [原创]2011国内化妆品行业市场及发展趋势
  • 本文由sinocpv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化妆品的定义 化妆品是以化妆为目的物品的总称,在希腊语中,化妆的词义就是"装饰的 技巧" 也就是说发扬自 ...查看


  • 中国人你拼命挣钱到底为了什么
  • 中国人, 你拼命挣钱到底为了什么 中国人,你拼命挣钱到底为了什么? 推荐[导语]当今的中国,处在一个创富的激情年代中,一切以经济为中心,一切以财富为标杆,所谓的智慧.快乐与纯正的人生价值都似乎是可以被量化的.为了赚钱,可以牺牲很多,包括健康 ...查看


  •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管理
  • ・215・ √博导专稿√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管理 黄建始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章编号]100826013(2006)0320215204[关键词] 规划发展;组织和管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