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莫怀戚[散步]全解

七年级上册教材全解

01  散    步

莫怀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精读时,你将学会以小见大、结尾升华主题的写作方法。

3.情感价值观

细读品味后,你还会从文中受到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

●文题全解

1.题目解说

散步的意思是随便走走,是一种休息方式。本文主要写的就是作者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典型的散步经历。所以文题就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文章的线索,作者通过把散步中几个相关的细节连缀起来,从而揭示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这个主题。

2.作者简介

莫怀戚,当代作家。

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之前,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是不可想像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价值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正文全解

1.句段全解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sǎn散文,松散;sàn散开,散步】

【段解:这段交待事件:散步;地点:田野;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属于“开门见山”开头法。】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相信并佩服】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句解: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中年儿子与老年母亲所特有的骨肉深情。儿子小时候听母亲的话,说明儿子是好儿子,母亲是好母亲;母亲老了,听成年儿子的话,说明母亲懂得尊重儿子,而儿子也懂得关心老人。母子之间的感情是亲切的、和谐的、始终如一的。】

【段解:这段交待了散步的缘由(原因)。并且为下文背母亲埋下了伏笔。】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áo熬夜;āo熬菜。严冬:寒冷的冬天】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段解:这两个自然段是一个过渡。其中第四自然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作者一家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语言清新,文字优美。】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句解:写出了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话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我们都笑了。

【段解:这一段开始入题,用儿子的话为下文所要揭示的深刻思想内容做铺垫。】

后来发生了分歧:【分歧qí:不一致,有差别】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句解:这两句话中前后加点的词不能互换。她“早已习惯”写的是上一代母子关系,他“还习惯”写的是下一代父子关系。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强壮”的,而在儿子的眼里则是“高大”的。用词符合实际、准确恰当。】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霎(shà)时:时间短】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时日:时间和日期。】我说:“走大路。”【句解:走大路方便老人。“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了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句解:走小路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走大路”“”走小路”这两处细节描写,具体体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的融洽气氛。】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粼粼(1ín):形容波光。】【句解:叙事中穿插景物描写,展现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段解:这两个自然段写“我:爱幼,更尊老;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展现了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的画面。】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蹲:dūn 蹲下;樽zūn:酒樽】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句解:这句话的含义是:“我”和“妻子”人到中年,站在人生的中点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上,肩负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形象地表明了我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段解:这一段主要写散步时“我”背母亲,妻背儿子过水沟的细节。刻画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动人场面。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了中年人要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因为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整体把握

1.主题全解

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结构全解  略

●问题研究

1.写法归纳

(1)按照顺叙展开,事件一目了然。

本文开头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缘由,属于“交待要素”开头法。接着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出了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记叙的六要素在本文体现得非常清晰,使读者对事件一目了然。这种记叙的顺序就是顺叙。

(2)选取平凡小事,以小见大立意。

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题材,来表现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这种写法就是以小见大立意法。采用这种方法写文章,要求选取平凡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并非随意捡来的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生活片段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的,要能从本质上把握“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散步》写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侧面,表现那种对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文章不长,但是写得情趣盎然,很有波澜。儿子“叫起来”是一波,一波初平,行路分歧又起,最后小路遇水塘阻挡是余波,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进一步突出了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使散步过程饶有意趣。

2.重点难点

理解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的写法。

细节是指人物细微的举止行动或细微的情节。细节具有典型意义,如果运用恰当,会耐人寻味。在《散步》一文中表现互敬互爱的细节有: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走大路方便老人。“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了对母亲的尊敬。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走小路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体现了母亲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这两处细的情节,反映了两代人的具体心态,表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十分融洽的气氛。又如:“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个背母亲的细微动作,不只有尊老的含义,也体现出了“我”具有的一种使命感。

●练习全解

一  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本题在标题上做文章,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是揣摩标题艺术。第一问,可以回答“好”,也可以回答“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另拟标题,可以各显神通,拟好后交流一下,相互评判,鼓励创意。

二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本题要求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重点应放在“整个世界”四个字上,兼及其他。

答案参见“句段全解”中最后一段的“段解”。

三  下面这篇短文也是讲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三    代

林文煌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压伤了。本来我是安全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立刻紧急煞车,把车头倾向一边。岂料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步,自己撞了上来。

我赶紧跳下车,不安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他一边弯下腰按摩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也许是我太多虑了,我以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小孩,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下意识地上前阻挡。”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者慢慢离去,我愣愣地目送他们,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我有搁下车子跟上去帮助那位先生的冲动。可是,我没有那样做:我发觉小孩和老者好像那位先生肩上的一副担子的两头,再艰苦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头的。

《三代》与《散步》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则差别较大。本题作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三代》说的是,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衡量作品,也要从社会价值上去考虑。

七年级上册教材全解

01  散    步

莫怀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精读时,你将学会以小见大、结尾升华主题的写作方法。

3.情感价值观

细读品味后,你还会从文中受到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

●文题全解

1.题目解说

散步的意思是随便走走,是一种休息方式。本文主要写的就是作者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典型的散步经历。所以文题就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文章的线索,作者通过把散步中几个相关的细节连缀起来,从而揭示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这个主题。

2.作者简介

莫怀戚,当代作家。

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之前,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是不可想像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价值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正文全解

1.句段全解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sǎn散文,松散;sàn散开,散步】

【段解:这段交待事件:散步;地点:田野;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属于“开门见山”开头法。】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相信并佩服】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句解: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中年儿子与老年母亲所特有的骨肉深情。儿子小时候听母亲的话,说明儿子是好儿子,母亲是好母亲;母亲老了,听成年儿子的话,说明母亲懂得尊重儿子,而儿子也懂得关心老人。母子之间的感情是亲切的、和谐的、始终如一的。】

【段解:这段交待了散步的缘由(原因)。并且为下文背母亲埋下了伏笔。】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áo熬夜;āo熬菜。严冬:寒冷的冬天】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段解:这两个自然段是一个过渡。其中第四自然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作者一家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语言清新,文字优美。】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句解:写出了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话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我们都笑了。

【段解:这一段开始入题,用儿子的话为下文所要揭示的深刻思想内容做铺垫。】

后来发生了分歧:【分歧qí:不一致,有差别】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句解:这两句话中前后加点的词不能互换。她“早已习惯”写的是上一代母子关系,他“还习惯”写的是下一代父子关系。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强壮”的,而在儿子的眼里则是“高大”的。用词符合实际、准确恰当。】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霎(shà)时:时间短】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时日:时间和日期。】我说:“走大路。”【句解:走大路方便老人。“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了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句解:走小路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走大路”“”走小路”这两处细节描写,具体体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的融洽气氛。】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粼粼(1ín):形容波光。】【句解:叙事中穿插景物描写,展现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段解:这两个自然段写“我:爱幼,更尊老;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展现了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的画面。】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蹲:dūn 蹲下;樽zūn:酒樽】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句解:这句话的含义是:“我”和“妻子”人到中年,站在人生的中点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上,肩负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形象地表明了我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段解:这一段主要写散步时“我”背母亲,妻背儿子过水沟的细节。刻画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动人场面。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了中年人要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因为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整体把握

1.主题全解

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结构全解  略

●问题研究

1.写法归纳

(1)按照顺叙展开,事件一目了然。

本文开头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缘由,属于“交待要素”开头法。接着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出了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记叙的六要素在本文体现得非常清晰,使读者对事件一目了然。这种记叙的顺序就是顺叙。

(2)选取平凡小事,以小见大立意。

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题材,来表现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这种写法就是以小见大立意法。采用这种方法写文章,要求选取平凡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并非随意捡来的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生活片段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的,要能从本质上把握“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散步》写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侧面,表现那种对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文章不长,但是写得情趣盎然,很有波澜。儿子“叫起来”是一波,一波初平,行路分歧又起,最后小路遇水塘阻挡是余波,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进一步突出了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使散步过程饶有意趣。

2.重点难点

理解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的写法。

细节是指人物细微的举止行动或细微的情节。细节具有典型意义,如果运用恰当,会耐人寻味。在《散步》一文中表现互敬互爱的细节有: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走大路方便老人。“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了对母亲的尊敬。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走小路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体现了母亲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这两处细的情节,反映了两代人的具体心态,表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十分融洽的气氛。又如:“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个背母亲的细微动作,不只有尊老的含义,也体现出了“我”具有的一种使命感。

●练习全解

一  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本题在标题上做文章,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是揣摩标题艺术。第一问,可以回答“好”,也可以回答“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另拟标题,可以各显神通,拟好后交流一下,相互评判,鼓励创意。

二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本题要求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重点应放在“整个世界”四个字上,兼及其他。

答案参见“句段全解”中最后一段的“段解”。

三  下面这篇短文也是讲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三    代

林文煌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压伤了。本来我是安全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立刻紧急煞车,把车头倾向一边。岂料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步,自己撞了上来。

我赶紧跳下车,不安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他一边弯下腰按摩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也许是我太多虑了,我以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小孩,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下意识地上前阻挡。”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者慢慢离去,我愣愣地目送他们,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我有搁下车子跟上去帮助那位先生的冲动。可是,我没有那样做:我发觉小孩和老者好像那位先生肩上的一副担子的两头,再艰苦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头的。

《三代》与《散步》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则差别较大。本题作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三代》说的是,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衡量作品,也要从社会价值上去考虑。


相关文章

  • 初中教材目录
  • 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查看


  • 20xx――20xx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xx--20xx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个所学校.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优秀率为0%,而且学生的口头表到和书面表达的 ...查看


  •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工作计划 永州市第九中学 杨军 2017年8月31日 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高标准的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查看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原文及练习_初中无忧课堂分享
  • <散步>原文及练习题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 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 ...查看


  • 部编本2016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 部编本2016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同张平 [教学步骤及过程] 课前出示课题PPT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让爱驻我家>歌曲,思考:歌曲中渗透着一种什么情感 ...查看


  • 人教版2016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工作计划 成都市天一学校 张健 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高标准的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推广 一年级语文学习,题不会做?学而思网校来帮你! 思维培养,第一讲免费,与100万学生一起学习!提供海量习题集,复习直播课,立即免费注册! http://www.xueersi.com 初 ...查看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附答案(人教)
  • 第一课 散步 散步课内阅读附答案 散步选段阅读 第二课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散文阅读附答案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小学五年级阅读训练附答案 第三课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选段阅读 羚羊木雕节选(1-16?24- ...查看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2014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81课时 设计者:巩义市第二初中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课程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