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2.微风吹来,荷花如少女一般翩翩起舞。( ) 3.这样的天山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
4.蝴蝶在花间飞舞,时而高飞,时而低舞,时而落在花瓣上。( ) 5.怎样粗的树呢?要四五个人合抱才围得过来。( ) 七、关联词语我会用。(4分)
只要„„就„„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只有„„才„„ 不仅„„而且„„ 因为„„所以„„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 花朵还是叶子,( )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 ) 风雨再大,池塘里的小青蛙( ) 不害怕。
3.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 ) 稍一伸手( ) 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4.( ) 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 ) 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比得过春天的花园。 八、我会默写上、下句。(5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 _ ____。2、___________________无数夕阳山。 3、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带雨云埋一半山 5、春潮江水连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22分)
(一)《桂林山水》片段 (12分)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词语(2分)
2、“兀”字是(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3分)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2分)
险:①地势不平坦 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③狠毒 ④险要
危:①危险,不安全 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 ③指人快要死 ④高 ⑤端正 4
、
这
段
写
出
了
桂
林
的
山
的
特
点
是 、 、 (3分)
5、作者把桂林的山跟( )和( )作比较,还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2分)
(二)十渡游趣(10分)
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 下车后,我们舍弃( ) 了大路,挑选( ) 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
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高低凸凹,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澡的风险( ) 。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上俯瞰(kàn) 着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凳,①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着,把现实和童话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和篱笆,走近这儿,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
当我们重登凉亭时,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像就要展翅扑来。②拒马河趁人们看不清_自己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和青蛙蹦跳成声,像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此时,只觉世间唯有水声和我,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也悄无声息。
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suì) 所融化,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对岸沙滩上燃起篝(gōu) 火,那鲜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动感。篝火四周,人影绰绰,如歌似舞。朋友说,那是北京的大学生们,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想象着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1、(1)找出文中表示“看”的词语写在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能写出一些表示“看”的词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3、文中画“____”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分) 4、短文引用了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句诗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 游览十渡,“我”总的感受是 (摘抄文中的语句) 。(1分)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田野还是春天的校园?是自家的阳台还是公园的一角?是
都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恬静?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要求:1、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3、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350字。4、题目自拟。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2.微风吹来,荷花如少女一般翩翩起舞。( ) 3.这样的天山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
4.蝴蝶在花间飞舞,时而高飞,时而低舞,时而落在花瓣上。( ) 5.怎样粗的树呢?要四五个人合抱才围得过来。( ) 七、关联词语我会用。(4分)
只要„„就„„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只有„„才„„ 不仅„„而且„„ 因为„„所以„„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 花朵还是叶子,( )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 ) 风雨再大,池塘里的小青蛙( ) 不害怕。
3.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 ) 稍一伸手( ) 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4.( ) 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 ) 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比得过春天的花园。 八、我会默写上、下句。(5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 _ ____。2、___________________无数夕阳山。 3、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带雨云埋一半山 5、春潮江水连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22分)
(一)《桂林山水》片段 (12分)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词语(2分)
2、“兀”字是(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3分)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2分)
险:①地势不平坦 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③狠毒 ④险要
危:①危险,不安全 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 ③指人快要死 ④高 ⑤端正 4
、
这
段
写
出
了
桂
林
的
山
的
特
点
是 、 、 (3分)
5、作者把桂林的山跟( )和( )作比较,还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2分)
(二)十渡游趣(10分)
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 下车后,我们舍弃( ) 了大路,挑选( ) 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
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高低凸凹,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澡的风险( ) 。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上俯瞰(kàn) 着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凳,①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着,把现实和童话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和篱笆,走近这儿,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
当我们重登凉亭时,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像就要展翅扑来。②拒马河趁人们看不清_自己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和青蛙蹦跳成声,像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此时,只觉世间唯有水声和我,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也悄无声息。
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suì) 所融化,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对岸沙滩上燃起篝(gōu) 火,那鲜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动感。篝火四周,人影绰绰,如歌似舞。朋友说,那是北京的大学生们,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想象着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1、(1)找出文中表示“看”的词语写在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能写出一些表示“看”的词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3、文中画“____”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分) 4、短文引用了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句诗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 游览十渡,“我”总的感受是 (摘抄文中的语句) 。(1分)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田野还是春天的校园?是自家的阳台还是公园的一角?是
都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恬静?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要求:1、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3、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350字。4、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