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恶劣气候下容易发生公共事件,例如:大风大雨所引起的交通事故、雾霭严重时所导致人们突发的呼吸道疾病等。特别是近年来工业污染物排放超标,各大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秋冬季节出现雾霾的现象逐渐增多,危害加重。因此,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时,便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老人和婴幼儿的人群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因此,本文就主要研究恶劣气候雾霾影响下发生公共事件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气候 公共事件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工业化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城市规划布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我国很多城市长期出现雾霾天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各种公共事件。因此,我们便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从而更好地应对公共事件。 一、综合协调机构,实行部门联动机制 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雾霾气候下所发生的公共事件,通过建立公共事件处理组织,专门负责处理恶劣环境下所发生的公共事件;统筹规划公共事件处理机制,强化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切实维护人们群众的合法权益,促使公共事件在处理过程中能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首先通过完善公共事件处理机制,通过分析讨论设计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如果所发生的事件较严重时,可以采取统一协调的方案进行处理工作。同时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联系当地领导组织。所有参加处理工作的人员都必须严格服从当地指挥中心的领导;当地领导应该为工作人员提供所需要的条件,让处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国家恶劣环境下所引发的公共事件的处理和宣传工作,切实完成公共事件的处理任务;在处理雾霾气候下所发生的公共事件过程中,各个专家应该快速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提出准确的处理方案。并且根据事件不断发展的情况,运用现代科技信息对事件会产生的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如:对事件危害的范围做出预测,这样有利于为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的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从而有效指导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 二、加大雾霾影响研究,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由于雾霾天气容易对公众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很容易引发人们发生呼吸道的疾病。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健康服务平台,将其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之内,在出现雾霾天气之前及时将雾霾信息发送给各个家庭的相关成员,以此提醒患有呼吸道病人适当调整工作生活,有效加强自我保护措施。 三、设立专业指挥机构,建立联系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确保处理事件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让各个信息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责采取事件处理策略;当出现无法独立完成公共事件的处理情况时,便需要其他部门的增援,向国家其他相关部门提出增加帮助的请求。在条件允许下,各个部门要协调合作共同完成重大公共事故的应急工作。 四、设立指挥协调部门,强化责任机制 当雾霾天气下发生紧急事件时,应该在领导的统一组织下,设立指挥协调部门,有效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机制,坚持将责任落实到人。逐步完善分级领导管理体系,采取分级负责、落实到位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国家政府的职责,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协调部门主要负责的内容包括: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的要求;派出相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共同参与到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中;充分协调各级、各专业人员处理公共事件;合理协调受危险地区的监控工作;协调建立公共事件的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理区域,从而确保公共事件的防护区域;根据公共事件发生的现场监测结果,准确的制定出被转移和疏散人群的时间;最后及时向国家相关部门报告公共事件的发展情况。 五、以人为本,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在处理公共事件的过程中,始终应该坚持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减少雾霾所引起的事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因此,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公共事件的特点,配置合理的防护设备,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指导相关人们有顺序的处理公共事件的发生程序;发生事件的人们也应该采取安全处理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事件处理人员应该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该采取什么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其次,根据公共事件发生时的实际天气、地理环境、人员密集情况等,确定人们群众的疏散方式,有效指导相关人员安全离开事件发生现场;同时在事故发生地地周围设置紧急避难场所。 为了能够在事发之时处理得更加得心应手,在平时便应该不断强化呼吸病、哮喘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处理手段,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雾霾下出现事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指挥能力。 六、合理结束事件处理,防患于未然 当事件现场得到有效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且事件所造成的伤害已经被完全消除时,政府相关部门便可以结束对雾霾事件的处理。在结束之时,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用来保护人们再次受到危害,同时尽量将公共事件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控制到最低水平。最后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增加安全事故的防患意识,同时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预防恶劣环境下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顶播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家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陈安,赵燕.我国应急管理的进展与趋势[J].安全,2010.03 [3]熊玮;政府与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11.01 [4]朱谦;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10.11. [5]徐鹏;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10.5.
摘 要 恶劣气候下容易发生公共事件,例如:大风大雨所引起的交通事故、雾霭严重时所导致人们突发的呼吸道疾病等。特别是近年来工业污染物排放超标,各大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秋冬季节出现雾霾的现象逐渐增多,危害加重。因此,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时,便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老人和婴幼儿的人群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因此,本文就主要研究恶劣气候雾霾影响下发生公共事件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气候 公共事件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工业化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城市规划布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我国很多城市长期出现雾霾天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各种公共事件。因此,我们便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从而更好地应对公共事件。 一、综合协调机构,实行部门联动机制 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雾霾气候下所发生的公共事件,通过建立公共事件处理组织,专门负责处理恶劣环境下所发生的公共事件;统筹规划公共事件处理机制,强化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切实维护人们群众的合法权益,促使公共事件在处理过程中能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首先通过完善公共事件处理机制,通过分析讨论设计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如果所发生的事件较严重时,可以采取统一协调的方案进行处理工作。同时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联系当地领导组织。所有参加处理工作的人员都必须严格服从当地指挥中心的领导;当地领导应该为工作人员提供所需要的条件,让处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国家恶劣环境下所引发的公共事件的处理和宣传工作,切实完成公共事件的处理任务;在处理雾霾气候下所发生的公共事件过程中,各个专家应该快速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提出准确的处理方案。并且根据事件不断发展的情况,运用现代科技信息对事件会产生的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如:对事件危害的范围做出预测,这样有利于为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的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从而有效指导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 二、加大雾霾影响研究,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由于雾霾天气容易对公众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很容易引发人们发生呼吸道的疾病。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健康服务平台,将其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之内,在出现雾霾天气之前及时将雾霾信息发送给各个家庭的相关成员,以此提醒患有呼吸道病人适当调整工作生活,有效加强自我保护措施。 三、设立专业指挥机构,建立联系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确保处理事件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让各个信息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责采取事件处理策略;当出现无法独立完成公共事件的处理情况时,便需要其他部门的增援,向国家其他相关部门提出增加帮助的请求。在条件允许下,各个部门要协调合作共同完成重大公共事故的应急工作。 四、设立指挥协调部门,强化责任机制 当雾霾天气下发生紧急事件时,应该在领导的统一组织下,设立指挥协调部门,有效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机制,坚持将责任落实到人。逐步完善分级领导管理体系,采取分级负责、落实到位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国家政府的职责,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协调部门主要负责的内容包括: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的要求;派出相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共同参与到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中;充分协调各级、各专业人员处理公共事件;合理协调受危险地区的监控工作;协调建立公共事件的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理区域,从而确保公共事件的防护区域;根据公共事件发生的现场监测结果,准确的制定出被转移和疏散人群的时间;最后及时向国家相关部门报告公共事件的发展情况。 五、以人为本,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在处理公共事件的过程中,始终应该坚持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减少雾霾所引起的事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因此,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公共事件的特点,配置合理的防护设备,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指导相关人们有顺序的处理公共事件的发生程序;发生事件的人们也应该采取安全处理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事件处理人员应该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该采取什么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其次,根据公共事件发生时的实际天气、地理环境、人员密集情况等,确定人们群众的疏散方式,有效指导相关人员安全离开事件发生现场;同时在事故发生地地周围设置紧急避难场所。 为了能够在事发之时处理得更加得心应手,在平时便应该不断强化呼吸病、哮喘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处理手段,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雾霾下出现事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指挥能力。 六、合理结束事件处理,防患于未然 当事件现场得到有效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且事件所造成的伤害已经被完全消除时,政府相关部门便可以结束对雾霾事件的处理。在结束之时,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用来保护人们再次受到危害,同时尽量将公共事件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控制到最低水平。最后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增加安全事故的防患意识,同时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预防恶劣环境下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顶播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家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陈安,赵燕.我国应急管理的进展与趋势[J].安全,2010.03 [3]熊玮;政府与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11.01 [4]朱谦;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10.11. [5]徐鹏;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