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

第一节 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

(1)教育的界定

1)教育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形式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主要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个体适应和成长的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教育具有选择功能 二、学前教育

(1)定义: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项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的学前教育,包括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狭义:主要指机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2)学前教育的种类及其特点与功能

1)家庭教育,或称家庭学前教育、学前家庭教育 主要特征:

1、时间上的首施性和延续性

2、方式、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 3、目标上的随意性和差异性

2)社会教育,或称社会学前教育、社区学前教育

含义:指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及私人创办的为学前儿童提供的非正式的教育 主要特点:

1、接纳对象的社会性 2、社会教育具有娱乐性 3、教育活动的群体性 3)机构教育

含义:有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 分类:

1.5~3岁阶段的教育称婴儿教育,也称托儿所教育 3~6岁阶段的教育称幼儿教育,也称幼儿园教育 主要特点:

(1)手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约束和指导,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符合一定标准的房舍、设备及场地,能确保儿童最基本活动的展开

(4)有专业人员承担教育工作,机构中的各类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受过专业训练,尤其是教师,大多是接受过师范教育或通过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的。

一、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学的界定

(1)定义: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

(2)分类:可以分解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教育课程论、学前教育活动论三个分支或三个研究领域。

(3)核心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师一个明显的价值问题,站在什么立场上,赋予何种价值就有可能引发学前教育相关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特性的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特别性的差异 (二)学前教育学的性质 1、独立性 2、应用性 3、综合性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式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式

1、促使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形式的主要人物及思想

第一节 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

(1)教育的界定

1)教育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形式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主要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个体适应和成长的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教育具有选择功能 二、学前教育

(1)定义: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项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的学前教育,包括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狭义:主要指机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2)学前教育的种类及其特点与功能

1)家庭教育,或称家庭学前教育、学前家庭教育 主要特征:

1、时间上的首施性和延续性

2、方式、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 3、目标上的随意性和差异性

2)社会教育,或称社会学前教育、社区学前教育

含义:指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及私人创办的为学前儿童提供的非正式的教育 主要特点:

1、接纳对象的社会性 2、社会教育具有娱乐性 3、教育活动的群体性 3)机构教育

含义:有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 分类:

1.5~3岁阶段的教育称婴儿教育,也称托儿所教育 3~6岁阶段的教育称幼儿教育,也称幼儿园教育 主要特点:

(1)手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约束和指导,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符合一定标准的房舍、设备及场地,能确保儿童最基本活动的展开

(4)有专业人员承担教育工作,机构中的各类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受过专业训练,尤其是教师,大多是接受过师范教育或通过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的。

一、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学的界定

(1)定义: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

(2)分类:可以分解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教育课程论、学前教育活动论三个分支或三个研究领域。

(3)核心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师一个明显的价值问题,站在什么立场上,赋予何种价值就有可能引发学前教育相关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特性的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特别性的差异 (二)学前教育学的性质 1、独立性 2、应用性 3、综合性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式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式

1、促使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形式的主要人物及思想


相关文章

  • 坚持基础性_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
  • 一九九九年第三期 坚持基础性:基础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核心理念 ●史燕来 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这是由基础教育特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基础教育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又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站在战略的高 ...查看


  • 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
  • 丁兴富简介 (2011-10-06 13:51:59) 转载▼ 标签:杂谈 编辑本段简介 丁兴富,男,1945年7月生,上海市人.博士.教授.博导.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获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比较远程教育 ...查看


  • 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
  • 作者:朱晓宏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年01期 一 不同性质的理论,不仅构成了对实践的性质的不同解释,而且它们还包含了关于理论的实线目的的一些不同观点.所以,我们首先要探讨教育理论的性质. 在教育中,"理论"一词的含义基 ...查看


  • 比较教育学理论选择_意义及可能_杨茂庆
  • 比较教育学理论选择:意义及可能 杨茂庆 1 ,陈时见 2 (1.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摘 要]理论选择是比较教育学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比较教育学理论自我完 成 ...查看


  • 浅析基础教育经济价值
  • 众所周知,国民素质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研究基础教育的经济价值,对于建立教育良性发展,保障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经济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持久性都直接与基础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一.基础教育经济价值的定义及特点 基础 ...查看


  • 简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责任
  • 作者:谢维和 教育研究 1997年07期 基础教育的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如何建设一个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需要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体系和制度,人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思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已 ...查看


  •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 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学112500283 姓名:王敏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是现在教育的主流问题,也是难以根治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与我们本身的社会政治制度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强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养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有关系.教育本身的目 ...查看


  • 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到底
  •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潘懋元先生在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笔者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从以下方面来解读潘先生关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一是通过"三个方面"."三个维 ...查看


  •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
  •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 吴霓 教育部中国教科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内容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这一讲涉 ...查看


  •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1
  •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D A. 设计.开发.应用.组织.管理 B.开发.设计.建构.管理.评价 C.应用.实践.设计.管理.评价 D.设计.开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