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 1

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

  1、若非劳动者要求则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教材第40页)中: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既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就可以,那么为何第二项又规定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这不是矛盾了?是否可以将第二项看做第一项的补充情况?

  答:该问题涉及劳动合同关系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如何实施的问题。第一种情况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连续劳动合同期间的情况,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存在劳动关系期间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第二种是指特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初次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该特定用人单位指:(1)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2)国有企业改制后重新订立劳动合同。这两种单位的部分特定职工,由于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因此自签订劳动合同时起算与该单位已经不可能存在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情况,劳动合同法赋予该类特定人员可以与该特定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如事业单位人员改制为企业前与其工作单位没有劳动合同关系,改制为企业后实行劳动合同制时没有任何员工与企业存在有十年的劳动合同关系,但却有很多职工在改制前的该单位工作十年或以上,但之前的关系不是劳动合同关系,该部分职工中还有人员可能距退休年龄已不足十年,理论上说已经不可能与该单位存在十年的劳动合同关系,但劳动合同法考虑到公平性,赋予该类企业中的这部分人员特别的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所以,应当将上述规定理解为已经实行劳动合同的单位在劳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的情况和特定单位与特定人员签署劳动合同时的情况的两种不同适用状况来理解。

  2、教材第44页[例2-5]解析石某累计工作8年,在别的单位上班应该累计吗?

  答: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的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3、教材第143页[例4-12]计算到期一年存款利息应纳个税为什么要除以12再乘以2 ?

  答:教材第143页[例4-12]中张先生于2009年8月10日兑现到期的1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1500元,亦即存款起始日为2008年8月10日。例题解析中说明,自2008年10月9日起,国家对储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张先生只需对头两个月的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缴纳所得税

:先将全部利息所得1500元,除以12个月,计算出月利息所得;然后再乘以2,计算出头2个月的利息所得应计缴的个人所得税。

  4、教材第189页[例5-17]中工程建设合同是否应属于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答:教材第189页[例5-17]中某建设单位与乙公司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以及乙公司转包给丙公司的装饰工程合同,均应按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计税。即:

  (1)建设单位

  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200×0.5‰=0.1(万元)=1 000(元)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2 000×0.3‰=0.6(万元)=6 000(元)

  (2)乙公司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2 000+500)×0.3‰=0.75(万元)=7 500(元)

  (3)丙公司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500×0.3‰=0.15(万元)=1 500(元)

  5、教材第198页[例5-23]中自用原煤加工洗煤3万吨,洗煤不征税,为什么要计算进去?

  答:教材第198页[例5-23]中说明“自用原煤加工洗煤3万吨”,该例题要求计算的资源税为煤矿用于连续加工的原煤,而非洗煤,根据资源税法律制度规定,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数量的煤炭,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以此作为课税数量。

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

  1、若非劳动者要求则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教材第40页)中: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既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就可以,那么为何第二项又规定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这不是矛盾了?是否可以将第二项看做第一项的补充情况?

  答:该问题涉及劳动合同关系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如何实施的问题。第一种情况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连续劳动合同期间的情况,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存在劳动关系期间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第二种是指特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初次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该特定用人单位指:(1)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2)国有企业改制后重新订立劳动合同。这两种单位的部分特定职工,由于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因此自签订劳动合同时起算与该单位已经不可能存在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情况,劳动合同法赋予该类特定人员可以与该特定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如事业单位人员改制为企业前与其工作单位没有劳动合同关系,改制为企业后实行劳动合同制时没有任何员工与企业存在有十年的劳动合同关系,但却有很多职工在改制前的该单位工作十年或以上,但之前的关系不是劳动合同关系,该部分职工中还有人员可能距退休年龄已不足十年,理论上说已经不可能与该单位存在十年的劳动合同关系,但劳动合同法考虑到公平性,赋予该类企业中的这部分人员特别的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所以,应当将上述规定理解为已经实行劳动合同的单位在劳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的情况和特定单位与特定人员签署劳动合同时的情况的两种不同适用状况来理解。

  2、教材第44页[例2-5]解析石某累计工作8年,在别的单位上班应该累计吗?

  答: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的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3、教材第143页[例4-12]计算到期一年存款利息应纳个税为什么要除以12再乘以2 ?

  答:教材第143页[例4-12]中张先生于2009年8月10日兑现到期的1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1500元,亦即存款起始日为2008年8月10日。例题解析中说明,自2008年10月9日起,国家对储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张先生只需对头两个月的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缴纳所得税

:先将全部利息所得1500元,除以12个月,计算出月利息所得;然后再乘以2,计算出头2个月的利息所得应计缴的个人所得税。

  4、教材第189页[例5-17]中工程建设合同是否应属于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答:教材第189页[例5-17]中某建设单位与乙公司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以及乙公司转包给丙公司的装饰工程合同,均应按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计税。即:

  (1)建设单位

  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200×0.5‰=0.1(万元)=1 000(元)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2 000×0.3‰=0.6(万元)=6 000(元)

  (2)乙公司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2 000+500)×0.3‰=0.75(万元)=7 500(元)

  (3)丙公司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500×0.3‰=0.15(万元)=1 500(元)

  5、教材第198页[例5-23]中自用原煤加工洗煤3万吨,洗煤不征税,为什么要计算进去?

  答:教材第198页[例5-23]中说明“自用原煤加工洗煤3万吨”,该例题要求计算的资源税为煤矿用于连续加工的原煤,而非洗煤,根据资源税法律制度规定,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数量的煤炭,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以此作为课税数量。


相关文章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一)马克思提出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这个理论指出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 其次,这个理论指出社会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查看


  •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 摘 要:1978-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超过 9%,被世界称为"中国奇迹",超前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中国实现奇迹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利用1978-2011年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查看


  • 经济基础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 作者:孙运福 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3年06期 [中图分类号]B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03)01-0009-0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非公 ...查看


  • 浅析中职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 ·教学探讨· 浅析中职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清远市阳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冯杰伟 [摘 要]一门课程的学习不光停留在熟练掌握书本上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更是要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对该门课程来进行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中职学 ...查看


  • 浅析基础教育经济价值
  • 众所周知,国民素质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研究基础教育的经济价值,对于建立教育良性发展,保障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经济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持久性都直接与基础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一.基础教育经济价值的定义及特点 基础 ...查看


  • 私营经济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吗?
  • 作者:冯宝兴 内部文稿 1996年11期 <经济纵横>1996年第3期发表的<1996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前瞻 >(以下简称<前瞻>)一文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我们的经济建设 ...查看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分观献疑--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再思考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分观献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分观献疑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再思考 王晓升 内容提要传统上,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一直认为, ...查看


  • 国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
  • 摘要:利用国债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问题是政府和学术界都极为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构建"整合"的旅游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CGE模型对2000―2005年中国国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旅游业以及全社会价格 ...查看


  • 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 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摘 要]经济影响艺术,这是不辩的事实.经济的迅猛变革推动了艺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对艺术的制约作用进一步强化,艺术与经济的交融渗透进一步深入,艺术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国家文化教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正确 ...查看


  • 区域经济学2
  • <区域经济学教程>考前复习(2) 知识要点: 1.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分为(1)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2)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2.城市首位度是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的比值,一般而言 城镇体系的首 位度在2~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