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最新调查报告(数据较权威)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最新调查报告 2011年03月07日

最近,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这是近年来国家权威部门出台的关于“80后”、“90后”农民工群体的较完整的一份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

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

2010年5—6月,全总研究室在全国25个城市(区)1000家已建工会企业中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获取的4453个有效样本中,新生代农民工为2711人,传统农民工为1742人,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60.9%,这一比例基本接近国家统计局的数字61.6%,说明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比较高,能基本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客观情况。

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有五大特点:

其一,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较欠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其二,过半未婚,生活经历简单。处于20岁—30岁年龄段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成家,39.5%的人已婚有配偶,而传统农民工中已婚人数比例为93%,高出新生代53.5个百分点。

其三,多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七成(70.9%)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往东部就业,过3/4(76.2%)在沿海城市务工,均高于农民工整体水平。42.3%的外出务工动机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是为了“赚钱养家”。

其四,多聚集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超过八成(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18%)在第三产业。从行业分布来看,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聚在制造业。 其五,绝大多数从业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国企就业比重近期有所攀升。从用人单位的所有制注册登记类型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集聚度较高,为84.3%,高出传统农民工12.2个百分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聚集度最高,为58.2%。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较2009年有所增强,分别上升了17.9和3.4个百分点。

农民工维权面临六大难题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等一些共同的问题,但其面临的问题又有特殊性:

整体收入偏低。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收入偏低,在接受调查的1000家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比传统农民工(1915.14元)低167.27元。在与企业发生过劳动争议的新生代农民工中,31.6%的人认为“劳动报酬”是引发争议的最重要因素。加入工会组织比率为44.6%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人数比例偏低。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家已建工会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入会率为44.6%,低于传统农民工11.4个百分点。

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低于城镇职工(88.5%)4.0个百分点。68.2%的合同对月工资数额没有具体约定。

工作稳定性差。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是传统农民工的2.9倍。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主动与用人单位结束合同的行为。

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为67.7%、77.4%、55.9%、70.3%和30.7%。

职业安全隐患较多。36.5%的人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

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96.1%的人表示他们关心企业发展,但认为企业“不怎么关心”或“完全不关心”他们的达16.9%。

对策: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薪酬问题是农民工关注的主要问题。专家建议,首先要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集中的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的薪酬工作格局。其次,推动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落实,扩大农民工参保面。第三,可鼓励各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结合“十二五”规划,力争全国每年至少解决400万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

为推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实现中存在的问题,报告着重在工资分配、社会保障、职业培训、进城落户、发展入会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针对农民工关注的薪酬问题,报告建议,应当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工资分配有关问题的劳动监察力度。

另一方面,要推动社会保险法规落实,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参保面。加大源头参与和监督力度,推动社会保险法规政策的落实。重点加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扩大职工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稳妥地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关系顺利转移和接续。

同时,还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此外,报告还建议通过鼓励各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式,优先考虑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镇问题;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等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泉表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归属感和认同感的要求特别强烈,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改善用工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他们,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最新调查报告 2011年03月07日

最近,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这是近年来国家权威部门出台的关于“80后”、“90后”农民工群体的较完整的一份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

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

2010年5—6月,全总研究室在全国25个城市(区)1000家已建工会企业中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获取的4453个有效样本中,新生代农民工为2711人,传统农民工为1742人,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60.9%,这一比例基本接近国家统计局的数字61.6%,说明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比较高,能基本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客观情况。

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有五大特点:

其一,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较欠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其二,过半未婚,生活经历简单。处于20岁—30岁年龄段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成家,39.5%的人已婚有配偶,而传统农民工中已婚人数比例为93%,高出新生代53.5个百分点。

其三,多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七成(70.9%)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往东部就业,过3/4(76.2%)在沿海城市务工,均高于农民工整体水平。42.3%的外出务工动机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是为了“赚钱养家”。

其四,多聚集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超过八成(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18%)在第三产业。从行业分布来看,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聚在制造业。 其五,绝大多数从业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国企就业比重近期有所攀升。从用人单位的所有制注册登记类型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集聚度较高,为84.3%,高出传统农民工12.2个百分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聚集度最高,为58.2%。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较2009年有所增强,分别上升了17.9和3.4个百分点。

农民工维权面临六大难题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等一些共同的问题,但其面临的问题又有特殊性:

整体收入偏低。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收入偏低,在接受调查的1000家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比传统农民工(1915.14元)低167.27元。在与企业发生过劳动争议的新生代农民工中,31.6%的人认为“劳动报酬”是引发争议的最重要因素。加入工会组织比率为44.6%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人数比例偏低。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家已建工会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入会率为44.6%,低于传统农民工11.4个百分点。

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低于城镇职工(88.5%)4.0个百分点。68.2%的合同对月工资数额没有具体约定。

工作稳定性差。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是传统农民工的2.9倍。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主动与用人单位结束合同的行为。

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为67.7%、77.4%、55.9%、70.3%和30.7%。

职业安全隐患较多。36.5%的人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

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96.1%的人表示他们关心企业发展,但认为企业“不怎么关心”或“完全不关心”他们的达16.9%。

对策: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薪酬问题是农民工关注的主要问题。专家建议,首先要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集中的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的薪酬工作格局。其次,推动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落实,扩大农民工参保面。第三,可鼓励各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结合“十二五”规划,力争全国每年至少解决400万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

为推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实现中存在的问题,报告着重在工资分配、社会保障、职业培训、进城落户、发展入会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针对农民工关注的薪酬问题,报告建议,应当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工资分配有关问题的劳动监察力度。

另一方面,要推动社会保险法规落实,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参保面。加大源头参与和监督力度,推动社会保险法规政策的落实。重点加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扩大职工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稳妥地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关系顺利转移和接续。

同时,还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此外,报告还建议通过鼓励各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式,优先考虑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镇问题;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等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泉表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归属感和认同感的要求特别强烈,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改善用工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他们,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关文章

  • 村庄的价值与村庄发展方向分析
  • 赵竹村:村庄的价值与村庄发展方向分析 问题探讨 村庄的价值与村庄发展方向分析 赵竹村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村庄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家园.在现代化进程中,村庄的综合价值不断显现,主要承 ...查看


  • 健康体检行业分析报告_目录
  • 公司背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战略参考价值的细分产业竞争决策支持系统.细分产业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互联网+转型咨询.产业园区规划.区域(城市)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数据库营 ...查看


  • 权威|退休人员也要缴纳医保?延迟退休年龄确定?最新答案!
  • 昨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就社会广泛关注的延迟退休.退休职工缴纳医保费.养老金被挪用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往下看了解一下. 1延迟退休年龄已经确定? 回应:网上年龄表不属实 近期,一份名为<人社部渐 ...查看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
  • 观点评述 MARKETING RESEARCH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 ◇张媛媛 而选择在农村务农的人员仅为12.1%.在外出务工人员中,选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特征 择在地级市以及大中城市务工的人员占到57.2%,比上一代农民工高出 ...查看


  • 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百强揭晓
  • 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百强揭晓 北大蝉联第一 2014年12月2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大学[微博]雄居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榜首,连续8年蝉联中国大学排行榜第一: ...查看


  • 被忽视的中国奇迹的创造者--面对歧视,民工的梦与痛
  • 20多年来,农民工的血汗劳动和低廉工资,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他们却由此受惠不多 生,或者死,这是一个问题. 含辛茹苦几个月,却拿不到工钱,生活陷入绝境,激愤之下连杀四人,甘肃农民工王斌余案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一个本来 ...查看


  • 新生代员工的特点与管理对策
  • 本期专题 新生代员工的特点与管理对策 ●伍晓奕 内容摘要 新生代员工具有与年长员工不同的特点与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适 应新生伐员工的需要,做出积极.有远见的反应与决策,才毙更好地吸引.激励.留住新生代中的 优秀人才. 关键词 新生 ...查看


  • 产品推广计划书模板
  • 姓名:朱静静 班级:12工商管理2班 学号:[1**********]7 以侨兴手机为例的推广计划 目录 一.行业分析 1 (一)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发展历程 1 (二)中国手机市场现状分析 (三)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目标市场定位 (一) ...查看


  • 社会调研报告
  • 社会调研报告 课 程 名 称 班级与班级代码 122504011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学 号 [1**********] 名 单 提 交 日 期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 制 姓名社会调研报告成绩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