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论坛
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
吴
摘
要
婵
江西・南昌330099)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
随着我国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顺利进行,微课走进高校,逐渐引起各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什么
是微课,为什么要做微课,微课有哪些特点等等一系列问题成为许多高校教师们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和自己的参赛经历来对微课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归纳分析,进而说明微课在优化高校教学效果方面有哪些积极作用,并对如何设计一堂优秀的微课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教学效果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ontheOptimizationofMicro-lessontoCollegeTeachingEffect
WUChan
(InternationalBusinessDepartment,JiangxiCollegeofForeignStudies,Nanchang,Jiangxi330099)
Abstract
AsChina'sfirstnationaluniversityteachinggamesmoothlycarriedout,micro-lessonsintouniversities,gradually
attractedtheattentionofeducators,whatisthemicro-lesson,whydomicroclass,whichfeaturesmicro-lessonsoaseriesofprob-lemsformanycollegeteacherstothinkabout.Inthispaper,thefirstnationaluniversitycompetitionsandmicro-teachingexperi-encestotheirentryonthedefinitionandcharacteristicsofmicro-lessoninductiveanalysis,thenexplainwhatthepositiveeffectsofthemicro-lessoninoptimizingteachingeffectiveness,andhowtodesignanexcellentmicro-lessondiscussed.Keywords
micro-lesson;teachingeffect;teachingdesign
现学习的随时性和互动性,更为新时代的学习者提供一种全
新的学习体验。
2微课的特点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都在对微课进行研究,很多院校也就微课本身、微课的特点开展各种讨论,从而更好地通过微课平台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教学设计的创新。笔者通过目前各院校对微课的认识和自己的微课制作经历,对微课特点进行了以下几点总结,供交流参考。
首先,微课的特点在于这个“微”字,从时间、内容、形式都体现出“微”的特点。时间上,微课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45分钟左右课堂时间是有区别的,微课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内容上,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讲解的内容相对更多,范围更广,但对于20分钟左右的微课堂,内容则要求“小而精”。在表现形式上,微课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多媒体终端设备播放出来,更微型的表现形式。
其次,情境性。从此次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的参赛作品可以看出,微课在情境教学方面的突出特点。很多教师的微课教学设计会将教学地点尽可能地结合课程主题来选择。医学主题的微课堂拍摄地点一般会选在医院或医院场景的实训教室,体育方面的微课场景一般在学校操场或体育馆,并且教师和学生都会按照相应课程主题统一着装,再加上教学道具,使得整堂课的情境性十分突出明显,这是很多日常教学活动所无法达到的。
最后,广泛性和互动性。微课学习对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
选择相应内容来学习,并可以对课程内容发表及时的评价和
(中)2013年10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
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定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此次比赛引起了全国各院校的高度重视,截止到2013年5月6日,报名参赛的院校有493所,参赛作品达3152件,共有4721名教师报名参赛。于是有媒体指出:“微课来了”。
1什么是微课
探讨微课的定义,首先要谈谈微课的发起,在我国国内,最早的微课当属“凤凰微课”,凤凰微课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凤凰卫视于2012年12月底联合推出的一种以5至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位的微型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特别适合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播放学习,目前凤凰微课已向全球正式发布,并正式推出微软WIN8版及苹果iOS版。开发这样的移动学习新应用,目的在于让人们能通过手机、电脑这些终端设备,在学校里、在路上、在公园休息时、甚至车上都能进行学习,满足了大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快餐式知识学习的需求并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微课的严格定义呢?
按照《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充分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精心准备时间在10-20分钟的教学视频。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实
科教导刊
17
高教论坛
反馈。教师也可以通过与网络学习者的互动,通过总结学习者对自己课程的评价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学方法的完善,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微课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体现
3.1展示教师教学风采,鼓励优秀教师继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无论是参加全国的微课教学比赛还是制作微课供学习者使用,教师通过微课的成功展示,不仅将某个知识点进行了较好的阐述,对自身也有很好的宣传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课上得好的教师,一般也只能对着一个班的同学讲,其他院校的同行和学生一般也是不知道的,这样使得优秀的教师的课堂的正效应没有及时传播开来。而通过微课,那些优秀的微课作品,广大学习者会给出积极的正面反馈和评价,这些鼓励都是对这些教师认真工作的最好的激励,教师本人通过微课的平台来与网友互动,加强交流与沟通,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分析思考这里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更加努力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3.2拓宽知识传播覆盖面
如今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过去的印刷品、书籍杂志期刊等传统媒体转向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在改变人们联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微时代”的人们更倾向于利用移动设备刷微博、看新闻、看视频,这已成为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体的授课也是比较感兴趣的,正如哈佛公开课等国际知名院校的网络课程那样,都受到包括大学生们在内的广大学习者的欢迎。所以微课,作为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课堂形式,通过互联网媒介,促进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可以将知识更快并范围更广地传播出去,拓宽知识传播覆盖面,尽可能将知识普及到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3.3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娱乐性,学习新体验
相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微课的制作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也都是经过教师的仔细斟酌,所以微课时间虽短,但教师前期投入很大,目标也是为了让微课能够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不断重复的乏味和理论教学的枯燥。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作品里,很多微课作品的教学设计在保证知识点正确的前提下,都不失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学习者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更好。例如,有的微课教学设计,制作成类似于知识微讲堂,主讲人用一些网络诙谐幽默的语言将知识点讲解得清楚明白,受到很多学习者的欢迎。
3.4搭建高校教师交流平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力提升
通过微课,教师在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的同时,其他院校的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展示他们的教学过程,看完后通过相互给出的反馈和评价,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评价,正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这样不断的讨论中,很多教学上的难题也许就迎刃而解,知识的更新更加及时,这样的交流不仅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涉及到学生培养体制的完善,教师如何实现自我突破,如何实18
参考文献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10).
[2]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3(4)
.[1]
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微课在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促进专业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达到了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那么一堂好的微课的标准有哪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参赛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4微课教学设计原则4.1选题新颖
如果是参加微课竞赛,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选题,可以更加吸引人们想去了解,唤起人们的求知欲。即使不是用来参加比赛的微课,选题也尽量“小而精”,可以选取教学环节的某个知识点,并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好微课的题目是在进行微课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认真思考分析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进行选题时,可以紧跟学科前沿,关注社会热点,将学科知识和社会热点结合起来,然后从中理出那些有实际研究意义的选题。
4.2教学设计有创新
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是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这些明确的评分标准就告诉我们,在微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所创新。充分体现通过微课的设计,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的同时,寓教于乐,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4.3教师风采的展示
微课是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展现的,这也是很多教师所担心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了。很多教师在没有摄像机的讲台,讲解自如,语句清晰,富有感染力。可是在有摄像机的拍摄现场,哪怕是很优秀的教师,在备课充分的前提下也难免紧张,忘词。表情僵硬,教态不自然等是很多教师的视频效果给人的印象,所以如何在屏幕上展现教师本有的教学风采和个人魅力,是很多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好充分的拍摄准备。这不仅包括教学过程的安排,还包括拍摄过程的安排,台词的准备、教师本人服装甚至发型的选择、学生的着装和状态的调整,镜头的选取、学生的带动和与摄影师的沟通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将这些因素都协调好了,再加上教师本身的自我调整,才能在拍摄过程中做到灵活自如,落落大方,视频效果才会更好。
科教导刊
(中)2013年10月
高教论坛
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
吴
摘
要
婵
江西・南昌330099)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
随着我国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顺利进行,微课走进高校,逐渐引起各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什么
是微课,为什么要做微课,微课有哪些特点等等一系列问题成为许多高校教师们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和自己的参赛经历来对微课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归纳分析,进而说明微课在优化高校教学效果方面有哪些积极作用,并对如何设计一堂优秀的微课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教学效果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ontheOptimizationofMicro-lessontoCollegeTeachingEffect
WUChan
(InternationalBusinessDepartment,JiangxiCollegeofForeignStudies,Nanchang,Jiangxi330099)
Abstract
AsChina'sfirstnationaluniversityteachinggamesmoothlycarriedout,micro-lessonsintouniversities,gradually
attractedtheattentionofeducators,whatisthemicro-lesson,whydomicroclass,whichfeaturesmicro-lessonsoaseriesofprob-lemsformanycollegeteacherstothinkabout.Inthispaper,thefirstnationaluniversitycompetitionsandmicro-teachingexperi-encestotheirentryonthedefinitionandcharacteristicsofmicro-lessoninductiveanalysis,thenexplainwhatthepositiveeffectsofthemicro-lessoninoptimizingteachingeffectiveness,andhowtodesignanexcellentmicro-lessondiscussed.Keywords
micro-lesson;teachingeffect;teachingdesign
现学习的随时性和互动性,更为新时代的学习者提供一种全
新的学习体验。
2微课的特点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都在对微课进行研究,很多院校也就微课本身、微课的特点开展各种讨论,从而更好地通过微课平台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教学设计的创新。笔者通过目前各院校对微课的认识和自己的微课制作经历,对微课特点进行了以下几点总结,供交流参考。
首先,微课的特点在于这个“微”字,从时间、内容、形式都体现出“微”的特点。时间上,微课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45分钟左右课堂时间是有区别的,微课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内容上,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讲解的内容相对更多,范围更广,但对于20分钟左右的微课堂,内容则要求“小而精”。在表现形式上,微课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多媒体终端设备播放出来,更微型的表现形式。
其次,情境性。从此次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的参赛作品可以看出,微课在情境教学方面的突出特点。很多教师的微课教学设计会将教学地点尽可能地结合课程主题来选择。医学主题的微课堂拍摄地点一般会选在医院或医院场景的实训教室,体育方面的微课场景一般在学校操场或体育馆,并且教师和学生都会按照相应课程主题统一着装,再加上教学道具,使得整堂课的情境性十分突出明显,这是很多日常教学活动所无法达到的。
最后,广泛性和互动性。微课学习对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
选择相应内容来学习,并可以对课程内容发表及时的评价和
(中)2013年10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
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定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此次比赛引起了全国各院校的高度重视,截止到2013年5月6日,报名参赛的院校有493所,参赛作品达3152件,共有4721名教师报名参赛。于是有媒体指出:“微课来了”。
1什么是微课
探讨微课的定义,首先要谈谈微课的发起,在我国国内,最早的微课当属“凤凰微课”,凤凰微课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凤凰卫视于2012年12月底联合推出的一种以5至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位的微型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特别适合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播放学习,目前凤凰微课已向全球正式发布,并正式推出微软WIN8版及苹果iOS版。开发这样的移动学习新应用,目的在于让人们能通过手机、电脑这些终端设备,在学校里、在路上、在公园休息时、甚至车上都能进行学习,满足了大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快餐式知识学习的需求并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微课的严格定义呢?
按照《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充分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精心准备时间在10-20分钟的教学视频。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实
科教导刊
17
高教论坛
反馈。教师也可以通过与网络学习者的互动,通过总结学习者对自己课程的评价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学方法的完善,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微课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体现
3.1展示教师教学风采,鼓励优秀教师继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无论是参加全国的微课教学比赛还是制作微课供学习者使用,教师通过微课的成功展示,不仅将某个知识点进行了较好的阐述,对自身也有很好的宣传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课上得好的教师,一般也只能对着一个班的同学讲,其他院校的同行和学生一般也是不知道的,这样使得优秀的教师的课堂的正效应没有及时传播开来。而通过微课,那些优秀的微课作品,广大学习者会给出积极的正面反馈和评价,这些鼓励都是对这些教师认真工作的最好的激励,教师本人通过微课的平台来与网友互动,加强交流与沟通,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分析思考这里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更加努力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3.2拓宽知识传播覆盖面
如今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过去的印刷品、书籍杂志期刊等传统媒体转向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在改变人们联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微时代”的人们更倾向于利用移动设备刷微博、看新闻、看视频,这已成为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体的授课也是比较感兴趣的,正如哈佛公开课等国际知名院校的网络课程那样,都受到包括大学生们在内的广大学习者的欢迎。所以微课,作为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课堂形式,通过互联网媒介,促进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可以将知识更快并范围更广地传播出去,拓宽知识传播覆盖面,尽可能将知识普及到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3.3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娱乐性,学习新体验
相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微课的制作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也都是经过教师的仔细斟酌,所以微课时间虽短,但教师前期投入很大,目标也是为了让微课能够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不断重复的乏味和理论教学的枯燥。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作品里,很多微课作品的教学设计在保证知识点正确的前提下,都不失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学习者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更好。例如,有的微课教学设计,制作成类似于知识微讲堂,主讲人用一些网络诙谐幽默的语言将知识点讲解得清楚明白,受到很多学习者的欢迎。
3.4搭建高校教师交流平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力提升
通过微课,教师在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的同时,其他院校的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展示他们的教学过程,看完后通过相互给出的反馈和评价,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评价,正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这样不断的讨论中,很多教学上的难题也许就迎刃而解,知识的更新更加及时,这样的交流不仅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涉及到学生培养体制的完善,教师如何实现自我突破,如何实18
参考文献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10).
[2]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3(4)
.[1]
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微课在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促进专业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达到了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那么一堂好的微课的标准有哪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参赛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4微课教学设计原则4.1选题新颖
如果是参加微课竞赛,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选题,可以更加吸引人们想去了解,唤起人们的求知欲。即使不是用来参加比赛的微课,选题也尽量“小而精”,可以选取教学环节的某个知识点,并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好微课的题目是在进行微课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认真思考分析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进行选题时,可以紧跟学科前沿,关注社会热点,将学科知识和社会热点结合起来,然后从中理出那些有实际研究意义的选题。
4.2教学设计有创新
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是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这些明确的评分标准就告诉我们,在微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所创新。充分体现通过微课的设计,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的同时,寓教于乐,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4.3教师风采的展示
微课是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展现的,这也是很多教师所担心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了。很多教师在没有摄像机的讲台,讲解自如,语句清晰,富有感染力。可是在有摄像机的拍摄现场,哪怕是很优秀的教师,在备课充分的前提下也难免紧张,忘词。表情僵硬,教态不自然等是很多教师的视频效果给人的印象,所以如何在屏幕上展现教师本有的教学风采和个人魅力,是很多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好充分的拍摄准备。这不仅包括教学过程的安排,还包括拍摄过程的安排,台词的准备、教师本人服装甚至发型的选择、学生的着装和状态的调整,镜头的选取、学生的带动和与摄影师的沟通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将这些因素都协调好了,再加上教师本身的自我调整,才能在拍摄过程中做到灵活自如,落落大方,视频效果才会更好。
科教导刊
(中)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