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光: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日本经济:安倍经济学和能源对策的视角(节选)

欢迎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样“战略与管理”,关注我们。

安倍经济学是包括超宽松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结构改革为中心“唤醒民间资本”的经济增长战略等组成的一揽子政策。[7]第一箭旨在消除通缩,第二箭是为短期内支撑日本经济,长期内确保财政稳定。第三箭目的则是扩大投资、产业增长。其逻辑就是激进的货币刺激、财政刺激和全面结构改革三位一体推进,前两箭打破通缩激活经济,第三箭推进结构改革、提高潜在增长能力、解决公共债务问题。日本经济形势从数据来看是生产增加、物价上涨、股市暴增、汇率大跌,都符合安倍经济学的预期目标。但目前显效的只有前两箭,其实这只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用来“救急”的,而日本经济并非美国金融危机那样的急症,是长达近30年的“慢性病”,这一慢性病近来加剧的原因在于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其影响主要有:

1、由于核电关闭,碳氢化合物燃料进口激增,改写了日本多年维持贸易顺差的历史。2011年以来已连续3年贸易赤字,为11.4745万亿日元,比2012年增长65.3%,创下1979年以来历史新高。日本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二战后能源结构从以煤炭为主转向以石油为主,两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日本电力工业逐渐形成核电、液化天然气(LNG)、煤炭三足鼎立的燃料结构,2011年“3·11”大地震导致的核危机发生前,1/3的电力供应来自核能。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关闭了54座核反应堆,由此造成的能源缺口不得不通过增加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火力发电来弥补,为此加大了能源进口。根据财务省1月30日公布的“平成25年输出入确报”的统计,2013年化石燃料进口总额高达2.77万亿日元,占比34.5%,较上年增长了22.6%。核电站停运一天,增加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费用约100亿日元,国际收支将因此陷入长期赤字状态。

2、大幅推高企业生产成本,部分抵消了日元贬值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优势。安倍经济学效仿美国超量供给货币拉动经济,用日元贬值促进出口,造成日元兑美元持续贬值,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美元兑86日元下跌到105日元,是6年多来最低点,跌幅高达22%。但日元贬值并未使贸易逆差好转。2014年11月27日,日本东京商工调查(TokyoShokoResearch)公布对4896家日本企业的调查报告,48.4%的日本企业都称已经由于日元迅速走软而遭受损失。其中4.9%表示日元走软带来正面影响,22.7%表示正面和负面影响皆有,24.0%则称并未受到影响。受访企业列出的负面影响包括进口产品的购买价格提高(66.7%)和特定的燃料价格上涨(19.1%)等。受到负面影响的日本企业中,80.8%称无法将进口价格的上涨转入自身产品售价,19.2%称其产品价格有所提高,73.2%的受访企业称找不到任何有效措施应对日元贬值。日本政府估算,2013年度替代核电站停运的电力燃料费,比“3·11”大地震前大幅增加了3.6万亿日元。日本商工会议所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中小企业认为电费涨价对生产和经营形成了拖累。2014年2月,受火力发电燃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日本10家电力公司决定时隔半年再次集体上调电价。

3、推高物价上涨。量化宽松政策助长企业持续向国外转移生产加工。日本企业海外法人的生产占全国制造业销售额的比重,2002年为14.6%,2011年升到18%。因此,日元贬值对提振出口的作用有限,而对推高进口价格作用明显。8月份日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1%,连续第15个月保持同比增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直接推高居民生活成本,电费、煤气费、汽油费等能源相关商品率先领涨,面粉、食用油、卫生纸等日用品随后跟进,涨价领域不断扩大。虽然受国际油价回落的影响,燃气、电价和水费等资源价格增幅略有减少,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价格增长最为明显,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一直处在高位,服务行业(运输、金融保险、航空)价格增幅明显。即使去掉消费税上涨因素,物价整体水平也呈上涨趋势。

4、安倍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困境。进口成本下降对通过宽松政策提振经济走出通缩周期的安倍经济学构成阻碍。增税以增加政府收入,通过大规模基建投资刺激经济,将通缩转为通胀,是安倍经济学的重要一环。但增税打击国内消费,反过来又抑制了通胀目标,难以通胀来刺激国内消费。日本的核心通胀率在上个月下降至0.9%,触及13个月低点,油价下跌导致通胀进一步下降,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将再次扩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日元大幅贬值,从而削弱油价下跌对家庭购买力的正面影响,日元过度贬值已开始对家庭和企业造成伤害。更低的油价对于消费者而言固然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更低的汽油价格。但油价下跌具有的“通货紧缩压力”也可能作用到薪酬上,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油价下跌也增加了对日元的抛售压力,两年期政府债的收益率历史上首次跌至负值,日、美之间基准利率之差将继续扩大的市场预期是日元汇率在近期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日本央行公布的2015年数据显示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尤其上调消费税导致市场后续需求下降。因增加工资将会削弱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已长期不涨工资。日本厚生劳动省2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包括奖金在内的人均现金工资月收入为31.415万日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为1990年以来最低。普通民众不得不节衣缩食,居民消费提升无望,就无法刺激内需增加、经济回升。日本经济面临两难困境:如果继续增加消费税,将抑制经济产生复苏。但不增税又将失去财政信用,利率继续高涨,民间投资不足,不利于经济增长。考虑到政党和政权支持率的需要,安倍只好将提高消费税的日期推迟到201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5年,日本的通胀率为0.7%,经济增长率0.8%,并警告说:如果不调整“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措施,日本经济将会有滞涨、减速和金融混乱的风险。IMF认为:“安倍经济学”未能带来所承诺的效果和业绩。[8]“安倍经济学”的内在矛盾导致该政策本身正陷入出现自我相克的困境而难以自拔。特别是由于安倍内阁强行推进安保法制致使支持率下降,日本政府将缺乏足以完成关键性经济结构改革的政治资源和社会基础。

四、日本政府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能源对策

日本能源资源匮乏,即使全部核电站正常发电,自给率也只能达到19.5%。由于国民普遍反对重启核电,自民党政府的重启核电政策的出台困难重重。为应对国际能源价格波动,能源供应的不可预测以及公众环保意识增强,日本政府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1、开发太阳能

太阳能发电受地理环境影响小、适建场所多,是日本新能源战略的重点。“可再生能源发电固定价格收购制度”规定,国家以每千瓦时42日元(1美元约合118日元)收购由经济产业省认证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产生的电能,差额由财政补贴。“绿色投资减税制度”则保证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作为经营成本免纳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动企业进军光伏发电领域。奥利克斯公司宣布今后5年内将投资3000亿日元,在北海道和鹿儿岛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日本软银公司宣布在富山市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280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厂。三菱商事和三菱电机合作在三河湾建设目前日本最大的太阳能发电设施。日本政府提供41万至50万日元的国家补贴鼓励太阳能住宅建设,一些地方政府也给予金额不等的补贴。政府大力扶植、企业积极参与使日本2013年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比上年增长150%。

2、风力发电发展滞后

相对其他新能源,风力发电成本较低,几乎等同于煤电,从中长期来看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日本风电协会估计,日本拥有144吉瓦陆上风能、608吉瓦海上风能的发电潜力。[9]但日本风电事业起步晚、发展慢,到2012年底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只有261万千瓦。经产省在福岛建设全球规模最大、发电量为100万千瓦时(相当于1个核电机组)的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站,2013年11月开始运行,可增加4000左右就业岗位。经产省已成立专家委员会,着手制定海上风电补贴新方案,这是日本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信号。

3、生物能源重点开发

生物燃油与化石燃油具有很强的亲和性,混拌到化石燃油中不用改造发动机即可使用。日本《生物能源战略》以废弃纤维素材料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和微藻类为原料的第三代生物燃料碳化氢作为生物能源的研发重点。筑波大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微藻类生物含有大量碳化氢,干燥后可达20%到30%。城市居民生活下水和农业废水就可繁殖微藻类物质,繁殖过程中还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日本的微藻类生物燃料开发已取得重大成果,利用河流或水田大量快速繁殖的一种叫做梭微子的微藻类生物提取的生物燃油2014年7月开始在公交车上试用,并有望作为航空燃料使用。东京大学、日本航空、全日空等已成立“下一代航空燃料研究会”,加快研发生物燃油,到2020年将航空用油中生物燃油比例提高到10%,成本降低到每升200日元以下。富士经济咨询公司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生物燃料市场快速增长,到2015年将达1766亿日元。随着生物燃料的技术进步,生产成本下降,以及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大幅提高。

五、国际油价波动与日本的能源战略调整

理论上,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石油消费国而言堪称利好,可以增加原油进口数量、降低原油进口成本、加快原油储备体系建设,改善国内炼油企业的生存环境,民众用油成本大幅下降。对进口原油占国内供应量90%的日本而言,进口油价下跌有助于提振经济,但油价波动必然影响其国际贸易差额和国内经济运行稳定。

2014年第三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长下滑1.6%,四年来第三次陷入经济衰退。安倍首相不得不紧急解散众院、提前举行大选。为应对国际油价不断波动,日本政府大力开发利用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推广各类节能技术,市场对石油产品需求逐步减少,导致炼油等石化行业产能过剩,油企经营状况不断恶化。日本政府的对策是敦促企业合并重组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1、设备过剩经营亏损

日本主要石油公司在国内拥有23所大型炼油设施,日炼油能力447万桶,而国内需求每日332万桶,产能明显过剩。2013年炼油企业全部出现亏损,部分企业已经连续数年亏损。日本政府2009年制定《能源供应结构高度化法》,引导日本能源企业进行整合,提高规模效应,淘汰相对落后的生产设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到2014年4月,各石油公司产能已经从2008年的高峰削减了20%。经产省认为,随着人口下降、节能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调整,今后5年国内对汽油、重油等石油制品的需求将下降7.8%,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削减措施,炼油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将越来越严重。为此要求各大石油公司在2016年年底之前,将炼油业产能压缩10%。从实际需求来看,还必须削减30%左右的产能才能达到供求平衡,这等于今后必须废弃或终止数所大型综合炼油厂的生产设备。

2、油企重组政府主导

日本《产业竞争力强化法》规定,某一行业的企业数量过多,将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政府将督促整顿重组。经产省认为,炼油企业只有进行重组改革,才能改变油企规模小、利润率低的现状,为促使炼油企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生产高附加值的石油产品,将研究各石油公司炼油厂合并重组的可行性和可能性,提出炼油设备削减计划和炼油厂合并重组计划,给炼油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设定时间表,要求在炼油厂集中的地区,不同企业的炼油厂必须合并重组。日本第三大石油公司科斯莫石油与第四大石油公司东燃联合石油公司合并了位于千叶县的主要炼油厂。合并后的新公司通过新建的输送管道可以共同采购原油和互相通融半成品,互相利用基础化学原料生产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地将各类产品集中到各自最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生产。JX日矿日石能源、出光兴产等炼油企业也正在酝酿合并重组。政府将依据《产业竞争力加强法》,对淘汰落后产能、进行合并重组的企业在税收政策和补贴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炼油企业进行重组之后可采用更先进的设备,提炼出高质量的汽油和清洁柴油,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

3、提升油品附加值产能转向海外

日本炼油企业还计划将部分剩余产能转移到炼油能力不足的东南亚等地区,扩大海外生产能力,为企业发展寻找新出路,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日本石油公司向海外转移产能对东盟国家有较大吸引力,因为这不仅可以使其减少对石油产品的进口依赖,又不需要大规模投资兴建炼油厂。

说到底,能源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反映了日本经济潜藏于政治、社会、文化深层的结构性缺陷。日本经济的真正问题在于战后经济发展试图构建一个唯利是图的经济帝国,对国内市场过度保护和跨国公司过度民族化,使日本和区域经济的融合度过低。政治上右倾保守思想还潮,使日本政府不是积极推动地区合作,而是企图通过对抗来削弱竞争对手,从而提高日本的市场占有份额。顽固拒绝加入亚洲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对“一带一路”的地区经济开发构想冷养旁观,都是日本外交理念和行为中以邻为壑、对抗优先的思想意识和政策行为的表现,成为日本经济滞胀了30年却仍然走不出结构改革的自我更新之路的原因之一。

注:本文转自爱思想网站,有删减,文中注释从略

欢迎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样“战略与管理”,关注我们。

安倍经济学是包括超宽松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结构改革为中心“唤醒民间资本”的经济增长战略等组成的一揽子政策。[7]第一箭旨在消除通缩,第二箭是为短期内支撑日本经济,长期内确保财政稳定。第三箭目的则是扩大投资、产业增长。其逻辑就是激进的货币刺激、财政刺激和全面结构改革三位一体推进,前两箭打破通缩激活经济,第三箭推进结构改革、提高潜在增长能力、解决公共债务问题。日本经济形势从数据来看是生产增加、物价上涨、股市暴增、汇率大跌,都符合安倍经济学的预期目标。但目前显效的只有前两箭,其实这只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用来“救急”的,而日本经济并非美国金融危机那样的急症,是长达近30年的“慢性病”,这一慢性病近来加剧的原因在于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其影响主要有:

1、由于核电关闭,碳氢化合物燃料进口激增,改写了日本多年维持贸易顺差的历史。2011年以来已连续3年贸易赤字,为11.4745万亿日元,比2012年增长65.3%,创下1979年以来历史新高。日本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二战后能源结构从以煤炭为主转向以石油为主,两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日本电力工业逐渐形成核电、液化天然气(LNG)、煤炭三足鼎立的燃料结构,2011年“3·11”大地震导致的核危机发生前,1/3的电力供应来自核能。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关闭了54座核反应堆,由此造成的能源缺口不得不通过增加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火力发电来弥补,为此加大了能源进口。根据财务省1月30日公布的“平成25年输出入确报”的统计,2013年化石燃料进口总额高达2.77万亿日元,占比34.5%,较上年增长了22.6%。核电站停运一天,增加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费用约100亿日元,国际收支将因此陷入长期赤字状态。

2、大幅推高企业生产成本,部分抵消了日元贬值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优势。安倍经济学效仿美国超量供给货币拉动经济,用日元贬值促进出口,造成日元兑美元持续贬值,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美元兑86日元下跌到105日元,是6年多来最低点,跌幅高达22%。但日元贬值并未使贸易逆差好转。2014年11月27日,日本东京商工调查(TokyoShokoResearch)公布对4896家日本企业的调查报告,48.4%的日本企业都称已经由于日元迅速走软而遭受损失。其中4.9%表示日元走软带来正面影响,22.7%表示正面和负面影响皆有,24.0%则称并未受到影响。受访企业列出的负面影响包括进口产品的购买价格提高(66.7%)和特定的燃料价格上涨(19.1%)等。受到负面影响的日本企业中,80.8%称无法将进口价格的上涨转入自身产品售价,19.2%称其产品价格有所提高,73.2%的受访企业称找不到任何有效措施应对日元贬值。日本政府估算,2013年度替代核电站停运的电力燃料费,比“3·11”大地震前大幅增加了3.6万亿日元。日本商工会议所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中小企业认为电费涨价对生产和经营形成了拖累。2014年2月,受火力发电燃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日本10家电力公司决定时隔半年再次集体上调电价。

3、推高物价上涨。量化宽松政策助长企业持续向国外转移生产加工。日本企业海外法人的生产占全国制造业销售额的比重,2002年为14.6%,2011年升到18%。因此,日元贬值对提振出口的作用有限,而对推高进口价格作用明显。8月份日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1%,连续第15个月保持同比增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直接推高居民生活成本,电费、煤气费、汽油费等能源相关商品率先领涨,面粉、食用油、卫生纸等日用品随后跟进,涨价领域不断扩大。虽然受国际油价回落的影响,燃气、电价和水费等资源价格增幅略有减少,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价格增长最为明显,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一直处在高位,服务行业(运输、金融保险、航空)价格增幅明显。即使去掉消费税上涨因素,物价整体水平也呈上涨趋势。

4、安倍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困境。进口成本下降对通过宽松政策提振经济走出通缩周期的安倍经济学构成阻碍。增税以增加政府收入,通过大规模基建投资刺激经济,将通缩转为通胀,是安倍经济学的重要一环。但增税打击国内消费,反过来又抑制了通胀目标,难以通胀来刺激国内消费。日本的核心通胀率在上个月下降至0.9%,触及13个月低点,油价下跌导致通胀进一步下降,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将再次扩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日元大幅贬值,从而削弱油价下跌对家庭购买力的正面影响,日元过度贬值已开始对家庭和企业造成伤害。更低的油价对于消费者而言固然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更低的汽油价格。但油价下跌具有的“通货紧缩压力”也可能作用到薪酬上,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油价下跌也增加了对日元的抛售压力,两年期政府债的收益率历史上首次跌至负值,日、美之间基准利率之差将继续扩大的市场预期是日元汇率在近期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日本央行公布的2015年数据显示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尤其上调消费税导致市场后续需求下降。因增加工资将会削弱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已长期不涨工资。日本厚生劳动省2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包括奖金在内的人均现金工资月收入为31.415万日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为1990年以来最低。普通民众不得不节衣缩食,居民消费提升无望,就无法刺激内需增加、经济回升。日本经济面临两难困境:如果继续增加消费税,将抑制经济产生复苏。但不增税又将失去财政信用,利率继续高涨,民间投资不足,不利于经济增长。考虑到政党和政权支持率的需要,安倍只好将提高消费税的日期推迟到201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5年,日本的通胀率为0.7%,经济增长率0.8%,并警告说:如果不调整“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措施,日本经济将会有滞涨、减速和金融混乱的风险。IMF认为:“安倍经济学”未能带来所承诺的效果和业绩。[8]“安倍经济学”的内在矛盾导致该政策本身正陷入出现自我相克的困境而难以自拔。特别是由于安倍内阁强行推进安保法制致使支持率下降,日本政府将缺乏足以完成关键性经济结构改革的政治资源和社会基础。

四、日本政府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能源对策

日本能源资源匮乏,即使全部核电站正常发电,自给率也只能达到19.5%。由于国民普遍反对重启核电,自民党政府的重启核电政策的出台困难重重。为应对国际能源价格波动,能源供应的不可预测以及公众环保意识增强,日本政府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1、开发太阳能

太阳能发电受地理环境影响小、适建场所多,是日本新能源战略的重点。“可再生能源发电固定价格收购制度”规定,国家以每千瓦时42日元(1美元约合118日元)收购由经济产业省认证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产生的电能,差额由财政补贴。“绿色投资减税制度”则保证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作为经营成本免纳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动企业进军光伏发电领域。奥利克斯公司宣布今后5年内将投资3000亿日元,在北海道和鹿儿岛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日本软银公司宣布在富山市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280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厂。三菱商事和三菱电机合作在三河湾建设目前日本最大的太阳能发电设施。日本政府提供41万至50万日元的国家补贴鼓励太阳能住宅建设,一些地方政府也给予金额不等的补贴。政府大力扶植、企业积极参与使日本2013年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比上年增长150%。

2、风力发电发展滞后

相对其他新能源,风力发电成本较低,几乎等同于煤电,从中长期来看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日本风电协会估计,日本拥有144吉瓦陆上风能、608吉瓦海上风能的发电潜力。[9]但日本风电事业起步晚、发展慢,到2012年底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只有261万千瓦。经产省在福岛建设全球规模最大、发电量为100万千瓦时(相当于1个核电机组)的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站,2013年11月开始运行,可增加4000左右就业岗位。经产省已成立专家委员会,着手制定海上风电补贴新方案,这是日本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信号。

3、生物能源重点开发

生物燃油与化石燃油具有很强的亲和性,混拌到化石燃油中不用改造发动机即可使用。日本《生物能源战略》以废弃纤维素材料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和微藻类为原料的第三代生物燃料碳化氢作为生物能源的研发重点。筑波大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微藻类生物含有大量碳化氢,干燥后可达20%到30%。城市居民生活下水和农业废水就可繁殖微藻类物质,繁殖过程中还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日本的微藻类生物燃料开发已取得重大成果,利用河流或水田大量快速繁殖的一种叫做梭微子的微藻类生物提取的生物燃油2014年7月开始在公交车上试用,并有望作为航空燃料使用。东京大学、日本航空、全日空等已成立“下一代航空燃料研究会”,加快研发生物燃油,到2020年将航空用油中生物燃油比例提高到10%,成本降低到每升200日元以下。富士经济咨询公司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生物燃料市场快速增长,到2015年将达1766亿日元。随着生物燃料的技术进步,生产成本下降,以及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大幅提高。

五、国际油价波动与日本的能源战略调整

理论上,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石油消费国而言堪称利好,可以增加原油进口数量、降低原油进口成本、加快原油储备体系建设,改善国内炼油企业的生存环境,民众用油成本大幅下降。对进口原油占国内供应量90%的日本而言,进口油价下跌有助于提振经济,但油价波动必然影响其国际贸易差额和国内经济运行稳定。

2014年第三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长下滑1.6%,四年来第三次陷入经济衰退。安倍首相不得不紧急解散众院、提前举行大选。为应对国际油价不断波动,日本政府大力开发利用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推广各类节能技术,市场对石油产品需求逐步减少,导致炼油等石化行业产能过剩,油企经营状况不断恶化。日本政府的对策是敦促企业合并重组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1、设备过剩经营亏损

日本主要石油公司在国内拥有23所大型炼油设施,日炼油能力447万桶,而国内需求每日332万桶,产能明显过剩。2013年炼油企业全部出现亏损,部分企业已经连续数年亏损。日本政府2009年制定《能源供应结构高度化法》,引导日本能源企业进行整合,提高规模效应,淘汰相对落后的生产设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到2014年4月,各石油公司产能已经从2008年的高峰削减了20%。经产省认为,随着人口下降、节能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调整,今后5年国内对汽油、重油等石油制品的需求将下降7.8%,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削减措施,炼油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将越来越严重。为此要求各大石油公司在2016年年底之前,将炼油业产能压缩10%。从实际需求来看,还必须削减30%左右的产能才能达到供求平衡,这等于今后必须废弃或终止数所大型综合炼油厂的生产设备。

2、油企重组政府主导

日本《产业竞争力强化法》规定,某一行业的企业数量过多,将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政府将督促整顿重组。经产省认为,炼油企业只有进行重组改革,才能改变油企规模小、利润率低的现状,为促使炼油企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生产高附加值的石油产品,将研究各石油公司炼油厂合并重组的可行性和可能性,提出炼油设备削减计划和炼油厂合并重组计划,给炼油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设定时间表,要求在炼油厂集中的地区,不同企业的炼油厂必须合并重组。日本第三大石油公司科斯莫石油与第四大石油公司东燃联合石油公司合并了位于千叶县的主要炼油厂。合并后的新公司通过新建的输送管道可以共同采购原油和互相通融半成品,互相利用基础化学原料生产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地将各类产品集中到各自最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生产。JX日矿日石能源、出光兴产等炼油企业也正在酝酿合并重组。政府将依据《产业竞争力加强法》,对淘汰落后产能、进行合并重组的企业在税收政策和补贴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炼油企业进行重组之后可采用更先进的设备,提炼出高质量的汽油和清洁柴油,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

3、提升油品附加值产能转向海外

日本炼油企业还计划将部分剩余产能转移到炼油能力不足的东南亚等地区,扩大海外生产能力,为企业发展寻找新出路,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日本石油公司向海外转移产能对东盟国家有较大吸引力,因为这不仅可以使其减少对石油产品的进口依赖,又不需要大规模投资兴建炼油厂。

说到底,能源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反映了日本经济潜藏于政治、社会、文化深层的结构性缺陷。日本经济的真正问题在于战后经济发展试图构建一个唯利是图的经济帝国,对国内市场过度保护和跨国公司过度民族化,使日本和区域经济的融合度过低。政治上右倾保守思想还潮,使日本政府不是积极推动地区合作,而是企图通过对抗来削弱竞争对手,从而提高日本的市场占有份额。顽固拒绝加入亚洲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对“一带一路”的地区经济开发构想冷养旁观,都是日本外交理念和行为中以邻为壑、对抗优先的思想意识和政策行为的表现,成为日本经济滞胀了30年却仍然走不出结构改革的自我更新之路的原因之一。

注:本文转自爱思想网站,有删减,文中注释从略


相关文章

  • 2017年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
  • 2017年2月,经同行专家鉴定,共有235个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予以结项.其中,"优秀"15项,"良好"80项,"合格"117项,免于鉴定23项.另有25个项目暂缓结项(参 ...查看


  • 邗江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出口贸易客户风险对策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邗江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出口贸易|客户风险|对策论文选题题目 邗江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出口贸易| ...查看


  • 日本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 日本政治经济形势及其与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关系 日本项目组:李玉潭 教授 庞德良 教授 尹小平 教授 沈海涛 教授 崔 健 副教授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2008年5月 目 录 一.日本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查看


  • 质量管理统计学期末论文选题
  • 2.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影响的统计研究 3.我国信息消费的统计测度研究 4.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统计分析及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6.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综合评价及其比较研究 7. 我国劳动者过度劳动问题及其政府规制研究 9.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 ...查看


  • 贸易经济毕业论文题目(599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贸易经济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 ...查看


  • 查道炯:关于当前世界能源安全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 来源:<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16年11期下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号编辑 学人简介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系教授:主要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政治因素):非传统安全 (能源.粮食.水资源.等): ...查看


  •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与治理对策
  • ◆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稳定物价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从内在特征上看,我国通货膨胀主要呈现出物价波动的结构性.通胀成因的复杂性.冲击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物价的艰巨性这四大特征.本文认为,治理当前通胀要采用渐 ...查看


  • 投机行为还是实际需求_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因素的广义视角分析
  • 2012年第12期 投机行为还是实际需求? 韩立岩 尹力博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因素的广义视角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建立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体系,选择涵盖美国与中国实体经济.国际投机因素.商品期货市场供需与库存状态的532个经济 ...查看


  • 2016年宏观经济分析论文
  • 2016年宏观经济分析论文 摘要:从2016年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国内经济仍将保持平稳,经济的韧性好,潜力大.同时经济压力增大,进入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而从国际形势看,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复苏状态,但不同经济体的复苏进度分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