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代码:100750
二、适用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三、课程定位
从 2010年以来,我们结合广西地区建设行业的特点,进行广泛的企业调研,通过对 工程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预算员、资料员、材料员、项目管理师等进行岗位职业能力的 分析,制定了专业教学计划,并在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构架。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 前启后作用,在课程进程设计中先开设《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建筑施工技术》 《建设工程 招投标实务》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后续开设《项目管理软件应用》 《建筑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等课程。 根据造价员、质检员及项目管理员等岗位的任职要求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经多年的努 力和探索,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践动 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目标控制、可行性研究 论证、组织招标、文字处理、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能力,这门课程为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 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课程时数分配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48学时,安排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授课。教学安排(见表二)
表2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五、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从建筑企业、监理企业、项目咨询公司邀请行业专家,针对岗位任 职要求,与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和设计了课程教学内容。
1.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如项目可行性研究——项 目目标规划——制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案—项目建筑过程的目标控制---项目后期评价。
2.该课程采用“知识+实例+实践”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在 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架下,课程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向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模式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 (即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 ,向多功能一体化的实训场所(即集理论教学、小组讨论、 实验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地点)转换。教师和学生讲讲做做,做做讲讲,边学边做,实现“教 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3.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岗位任职要求,在分析典型工作的基础上,实现模块化教学。
六、课程总体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以“懂”与“会”“学”与“做”“知识”与“能力”的跟进关系为主线, 主要设计了以下目标:
1.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 (要求掌握一定 的项目管理知识)
2.依据目前建筑市场特征,能够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分析,项目实践的参与,对建设项目 进行可行性论证,具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四控、两管、一协调”能力。 (要求提高项目管理 技能水平)
3.通过实务、案例、实际调研、可行性报告、目标规划的编制,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要求培养项目管理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 (一)知识目标
1.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2. 工程项目结构分解及其编码 3. 任务分工与管理职能分工设计 4. 工作流程组织 5.项目决策策划的内容 6.项目实施策划的主要内容
7.工程项目质量的特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
8.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9.工程项目质量统计的方法
10.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及其核心任务
11.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工作
(二)能力目标
1. 从项目实施与企业批量化生产的特点出发,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 能够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及其核心任务 3. 知道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工作
4.能够讲出项目分解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和信息流程图的区别 5.了解进度控制的含义和目的是什么
6.知道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有哪些 7.了解横道图、网络计划有哪些特点 8.说出工程计划有哪几种方法 9.掌握进度计划的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10.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有哪些 11.建筑施工总主要有哪些伤亡事故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
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精进的意识; 4.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5.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包括项目名称、子项目或学习任务、教学时数、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等5项内容。(具体见表3)
表3
八、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实施方案
表3 教学实施方案表
(二)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或教材编写)
建议自行编写校本教材,采用项目式教材体例。项目课程教材编写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到企业一线调研,与企业生产一线专家共同讨论编写大纲,使教材内容更贴近生产,更实用,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为保证该课程能很好的实施,需在校内建立较固定的实训基地和场所,并增购必需的实训设备设施。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安排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以便学生理解。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还可编写工程项目管理方案。另外课余时间可安排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等)软件的上机实习。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代码:100750
二、适用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三、课程定位
从 2010年以来,我们结合广西地区建设行业的特点,进行广泛的企业调研,通过对 工程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预算员、资料员、材料员、项目管理师等进行岗位职业能力的 分析,制定了专业教学计划,并在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构架。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 前启后作用,在课程进程设计中先开设《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建筑施工技术》 《建设工程 招投标实务》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后续开设《项目管理软件应用》 《建筑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等课程。 根据造价员、质检员及项目管理员等岗位的任职要求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经多年的努 力和探索,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践动 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目标控制、可行性研究 论证、组织招标、文字处理、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能力,这门课程为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 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课程时数分配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48学时,安排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授课。教学安排(见表二)
表2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五、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从建筑企业、监理企业、项目咨询公司邀请行业专家,针对岗位任 职要求,与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和设计了课程教学内容。
1.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如项目可行性研究——项 目目标规划——制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案—项目建筑过程的目标控制---项目后期评价。
2.该课程采用“知识+实例+实践”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在 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架下,课程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向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模式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 (即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 ,向多功能一体化的实训场所(即集理论教学、小组讨论、 实验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地点)转换。教师和学生讲讲做做,做做讲讲,边学边做,实现“教 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3.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岗位任职要求,在分析典型工作的基础上,实现模块化教学。
六、课程总体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以“懂”与“会”“学”与“做”“知识”与“能力”的跟进关系为主线, 主要设计了以下目标:
1.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 (要求掌握一定 的项目管理知识)
2.依据目前建筑市场特征,能够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分析,项目实践的参与,对建设项目 进行可行性论证,具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四控、两管、一协调”能力。 (要求提高项目管理 技能水平)
3.通过实务、案例、实际调研、可行性报告、目标规划的编制,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要求培养项目管理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 (一)知识目标
1.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2. 工程项目结构分解及其编码 3. 任务分工与管理职能分工设计 4. 工作流程组织 5.项目决策策划的内容 6.项目实施策划的主要内容
7.工程项目质量的特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
8.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9.工程项目质量统计的方法
10.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及其核心任务
11.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工作
(二)能力目标
1. 从项目实施与企业批量化生产的特点出发,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 能够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及其核心任务 3. 知道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工作
4.能够讲出项目分解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和信息流程图的区别 5.了解进度控制的含义和目的是什么
6.知道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有哪些 7.了解横道图、网络计划有哪些特点 8.说出工程计划有哪几种方法 9.掌握进度计划的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10.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有哪些 11.建筑施工总主要有哪些伤亡事故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
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精进的意识; 4.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5.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包括项目名称、子项目或学习任务、教学时数、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等5项内容。(具体见表3)
表3
八、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实施方案
表3 教学实施方案表
(二)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或教材编写)
建议自行编写校本教材,采用项目式教材体例。项目课程教材编写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到企业一线调研,与企业生产一线专家共同讨论编写大纲,使教材内容更贴近生产,更实用,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为保证该课程能很好的实施,需在校内建立较固定的实训基地和场所,并增购必需的实训设备设施。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安排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以便学生理解。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还可编写工程项目管理方案。另外课余时间可安排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等)软件的上机实习。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