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龙江六中 周立波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起点第一册第四单元Unit 4 Where is my schoolbag?(板书)首先我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主要围绕学习“询问物品的位置”这个话题而展开多种的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物品,引导学生学习询问及描述物品位置的句型。本单元的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趣较浓,为学生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关于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我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如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有关询问及描述物品位置的句型:
Where’s /are~~ ? It’s/They are on/in/under~~。
(2)学习和掌握有关家具类的单词:table, bed, bookcase ,sofa ,chair等 ,
(3) 学会三个方位介词on ,in , under的用法.
(4).能运用所学的词语,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pariwork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策略和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促使学生了
解自己和他人的家居环境,热爱自己的家。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句型:Where’s/ are ~~?
It’s /They are on/in/under the chair.
2)难点
学习运用重点句型"Where…?的用法
学会运用方位介词"on/in/under”表达物品的位置。
3)确立重难点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七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技术与我校的2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整合。充分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
二、学情分析
刚进初中不久的七年级新生,虽然在小学学过英语,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并不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在授课过程中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为了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我设计教学活动都从简单、新颖出发,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积极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教法: 我所采用的教学法是我校所倡导的2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两个重点,三个阶段,六步环节.
学法:学生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 主要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通过Let’s go into my house向学生们展示一张我家房间的图片,并说出他们看到了哪些物品以及物品所在的位置。然后我再用What’s this/that?这一句型来提问,学生用It’s a/an~~来回答。在复习starter unit 2的句型的同时,展开本节课单词及新句型的学习。
2.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 掌握句型Where’s ~~? It’s on/in/under~~
2. 能正确使用下列单词: table, bed, bookcase ,sofa ,chair 等。
3. 学会三个方位介词on ,in , under的用法。
3.自学指导
利用多媒体告知学生自学的内容为19页Section A中1a部分,通过四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对话中找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讨论介词in. on. under的用法,并自学图片左侧出现的单词。要求学生会用句型来提问物品在哪里并用相关介词来回答物品的位置。
4.自学检测
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我用多媒体展示小老鼠Tom的图片,来辅助学生学习介词in. on. under及句型 where is ~~? 为了让学生都紧张、高效地自学,给学生们布置一项任务,即在自学后,找几组同学根据所给图片的内容完成对话。
5. 当堂训练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学内容,我设计了一项活动,即Let’s visit Tommy’s home!通过圆圈及箭头的提示,请几组学生做询问及回答物品位置的对话。Where is ~~? It’s on/ in / under~~.
为了增加本环节的趣味性,我又设计了“记忆挑战”游戏,首先让学生们观察图片中家具及其他物品的位置,然后删除掉某些物品,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填写表格,分别用到in, on , under来表示删除物品的位置。本环节的练习内容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难度适中,通过本环节的训练,能够使学生们扎实地掌握知识点.
6. 拓展延伸
以上环节结束后,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疑问,以上的练习都是针对一个物品的位置进行提问和回答的,如果将物品的数量增加到两个或多个,应该怎样来问,怎样回答。在此处,我将本节课的句型进行拓展延伸,先给出沙发及一把直尺的图片,让学生们练习本节课的句型,然后再加上一把直尺,学生们能够很自然的总结出句型where are ~~? They are on/ in / under~~.接下来,通过对话,进一步练习巩固拓展句型及原句型。
最后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句型。这也是本节课的板书。
七.课后作业:
用所学句型说一说在你房间的物品位置
八、效果预测:本节课的设计是依据新课标及我校的236教学模式,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将信息技术与教材有效整合,扩大了课堂活动面,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通过236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有效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在pairwork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将沙发和书包位置问成where is the sofa? It’s under the schoolbag.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提示学生注意这一问题。 以上是我关于此节课的设计思路,有不足之处,请领导老师指正。谢谢!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龙江六中 周立波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起点第一册第四单元Unit 4 Where is my schoolbag?(板书)首先我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主要围绕学习“询问物品的位置”这个话题而展开多种的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物品,引导学生学习询问及描述物品位置的句型。本单元的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趣较浓,为学生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关于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我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如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有关询问及描述物品位置的句型:
Where’s /are~~ ? It’s/They are on/in/under~~。
(2)学习和掌握有关家具类的单词:table, bed, bookcase ,sofa ,chair等 ,
(3) 学会三个方位介词on ,in , under的用法.
(4).能运用所学的词语,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pariwork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策略和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促使学生了
解自己和他人的家居环境,热爱自己的家。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句型:Where’s/ are ~~?
It’s /They are on/in/under the chair.
2)难点
学习运用重点句型"Where…?的用法
学会运用方位介词"on/in/under”表达物品的位置。
3)确立重难点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七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技术与我校的2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整合。充分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
二、学情分析
刚进初中不久的七年级新生,虽然在小学学过英语,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并不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在授课过程中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为了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我设计教学活动都从简单、新颖出发,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积极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教法: 我所采用的教学法是我校所倡导的2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两个重点,三个阶段,六步环节.
学法:学生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 主要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通过Let’s go into my house向学生们展示一张我家房间的图片,并说出他们看到了哪些物品以及物品所在的位置。然后我再用What’s this/that?这一句型来提问,学生用It’s a/an~~来回答。在复习starter unit 2的句型的同时,展开本节课单词及新句型的学习。
2.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 掌握句型Where’s ~~? It’s on/in/under~~
2. 能正确使用下列单词: table, bed, bookcase ,sofa ,chair 等。
3. 学会三个方位介词on ,in , under的用法。
3.自学指导
利用多媒体告知学生自学的内容为19页Section A中1a部分,通过四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对话中找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讨论介词in. on. under的用法,并自学图片左侧出现的单词。要求学生会用句型来提问物品在哪里并用相关介词来回答物品的位置。
4.自学检测
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我用多媒体展示小老鼠Tom的图片,来辅助学生学习介词in. on. under及句型 where is ~~? 为了让学生都紧张、高效地自学,给学生们布置一项任务,即在自学后,找几组同学根据所给图片的内容完成对话。
5. 当堂训练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学内容,我设计了一项活动,即Let’s visit Tommy’s home!通过圆圈及箭头的提示,请几组学生做询问及回答物品位置的对话。Where is ~~? It’s on/ in / under~~.
为了增加本环节的趣味性,我又设计了“记忆挑战”游戏,首先让学生们观察图片中家具及其他物品的位置,然后删除掉某些物品,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填写表格,分别用到in, on , under来表示删除物品的位置。本环节的练习内容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难度适中,通过本环节的训练,能够使学生们扎实地掌握知识点.
6. 拓展延伸
以上环节结束后,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疑问,以上的练习都是针对一个物品的位置进行提问和回答的,如果将物品的数量增加到两个或多个,应该怎样来问,怎样回答。在此处,我将本节课的句型进行拓展延伸,先给出沙发及一把直尺的图片,让学生们练习本节课的句型,然后再加上一把直尺,学生们能够很自然的总结出句型where are ~~? They are on/ in / under~~.接下来,通过对话,进一步练习巩固拓展句型及原句型。
最后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句型。这也是本节课的板书。
七.课后作业:
用所学句型说一说在你房间的物品位置
八、效果预测:本节课的设计是依据新课标及我校的236教学模式,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将信息技术与教材有效整合,扩大了课堂活动面,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通过236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有效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在pairwork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将沙发和书包位置问成where is the sofa? It’s under the schoolbag.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提示学生注意这一问题。 以上是我关于此节课的设计思路,有不足之处,请领导老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