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31-40原文及译文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词语注释

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②月黑:没有月光。③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④遁:逃走。⑤将:率领。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⑦逐:追赶。⑧满:沾满。 译文: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词句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2、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3、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4、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

5、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浪淘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 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词语注释

1、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 赋得体" 。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文

得古原草送别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1.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 白莲:白色的莲花。

3.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⑴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⑵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⑶借问:向人打听。

⑷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悯农·锄禾日当午

作者: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餐:饭食。

悯:怜悯。

译文

正午时分,头顶着炎炎烈日的农民正在为禾苗除草,

颗颗汗珠洒落入禾苗下种的泥土。

又有谁知道那盘中美味的米饭,

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们的辛苦。

悯农·春种一粒粟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悯(m ǐn )农:就是对农民遭受的苦难生活表示同情、哀怜。悯,哀怜的意思。

粟:谷子。这里指代所有粮食作物。

子:植物的籽实。

四海:指普天之下、全国。

闲田:荒废闲置不种的土地。

犹:还,仍然。

译文

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四海之内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⑴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⑵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⑶言:回答,说。

⑷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

1. 山行:在山中行走。

2. 远上:登上远处的。

3.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 石径:石子的小路。

5. 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6. 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 车:轿子。

8. 坐:因为。

9.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词语注释

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②月黑:没有月光。③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④遁:逃走。⑤将:率领。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⑦逐:追赶。⑧满:沾满。 译文: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词句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2、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3、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4、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

5、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浪淘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 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词语注释

1、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 赋得体" 。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文

得古原草送别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1.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 白莲:白色的莲花。

3.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⑴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⑵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⑶借问:向人打听。

⑷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悯农·锄禾日当午

作者: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餐:饭食。

悯:怜悯。

译文

正午时分,头顶着炎炎烈日的农民正在为禾苗除草,

颗颗汗珠洒落入禾苗下种的泥土。

又有谁知道那盘中美味的米饭,

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们的辛苦。

悯农·春种一粒粟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悯(m ǐn )农:就是对农民遭受的苦难生活表示同情、哀怜。悯,哀怜的意思。

粟:谷子。这里指代所有粮食作物。

子:植物的籽实。

四海:指普天之下、全国。

闲田:荒废闲置不种的土地。

犹:还,仍然。

译文

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四海之内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⑴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⑵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⑶言:回答,说。

⑷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

1. 山行:在山中行走。

2. 远上:登上远处的。

3.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 石径:石子的小路。

5. 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6. 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 车:轿子。

8. 坐:因为。

9.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相关文章

  • 七下1-3古诗.文言文
  • 七(下)古诗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 1.赏析首联. 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 ...查看


  •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唐诗 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 ...查看


  •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2
  • 传 统 文 王 西 川 小 学 化 教 案 王 洪 山 2014 年 2 月 经典驿站 唐诗 .南园十三首 授课时间:2014.2 .4 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 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 ...查看


  • 初中语文书本中"课外古诗文"原文和翻译汇总
  • 初中语文书本中"课外古诗文"原文和翻译汇总 一.七上第182页 <上邪>(选自<乐府诗集>) 原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译 ...查看


  • 从"春晓"英译谈诗歌译文赏析
  • 从"春晓"英译谈诗歌译文赏析 摘要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古诗英译也是传递文化.研究语言的必由之路.许渊冲的"美化之艺术"观点是对诗歌翻译和赏析方法的核心概括,其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 ...查看


  • 古诗_行宫_的英译赏析
  • 2010年第7期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外语论坛○科技信息 古诗<行宫>的英译赏析 张瑞(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诗歌的翻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 ...查看


  • 黄鹤楼 /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及赏析_崔颢古诗_古诗文网
  •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4754人评分) 8.0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写翻译 写赏析 收藏 ...查看


  •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_杜甫古诗_古诗文网
  • 春夜喜雨 (9897人评分) 7.9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写翻译 写赏析 收藏 app下载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好雨似 ...查看


  • 及物性系统理论与唐诗_春怨_的翻译[1]
  • 2007年第1期 第26卷(总105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Education(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No11,2007GeneralN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