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设计
宝鸡市姜城中学 高宏军
2011年12月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和地位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
二节内容。本章共三节,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
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
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
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
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
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生
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目的是
让学生在认识生物膜结构的同时,了解人类探究生物膜结构的过程和
方法,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
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
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
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
①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3.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
点。
二、课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②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
③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
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
出假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三、教学策略
1.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进行
学习。
2.采用直观、讨论、演绎、比较等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第三章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中,遇到过用什么材料做
细胞膜的问题。请大家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用什么材料
做细胞膜能更好的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
总结已知的细胞膜的特点
↓
分析塑料布、普通布和弹力布哪个更适合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
引入课题(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如何与生物膜的功能相适应?
2. 新知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科学家当年正是怀着对物质
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了对生物膜结构的孜孜以求地探索,
历经了一百多年时间,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直到现在仍有许多科
学家在继续深入研究。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这段历史,会让大家对科
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有所启发。我想让大家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一百
多年前。假想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科学家,你会怎样去研究细
胞膜的结构?(提示学生,引导他们明白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
能亲眼看到生物膜,无法想象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通过什么办法进
行第一步的探究呢?引导学生看教材后明白当时科学家是从生理功
能入手来探究的,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家才有严谨的推理,提出膜是
由脂质组成这一假说,提示学生作出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后的步
骤是什么(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进入下面的学习。
生物学研究上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假说法。这也是我们今天
探究生物膜的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
足迹,和科学家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问题(1):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呈现科学史料1 1895年,E.Overton 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
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可溶于脂质的物
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 探究:依据E. Overton 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呈现科学史料2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
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引
导学生分析以上两个实验。
分析得出结论,体验推理过程。(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问题(2)探究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结合方式
呈现科学史料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对血影的研究,他们用丙
酮抽提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在水面铺成单分子层,聚拢后测得的总面
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设问:①依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介绍
磷脂分子的特点)
设问:②磷脂分子如果铺在水面上应该是什么样的?
设问:③磷脂分子是否排列成两层?如何排布?
以红细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磷脂分子的理化性质是否决定构成
细胞膜时成双层排列?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排列双层结构。同时引导学
生提出新问题。
呈现科学史料 电镜下的细胞膜呈现了暗—亮—暗三层结构。设问
①:暗的代表什么物质呢?亮的代表什么物质呢?设问②:蛋白质分
子位于磷脂双分子层的什么位置?
蛋白质是怎样排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呢?(蛋白质覆盖在磷脂
分子的两侧)讲解蛋白质和磷脂的物理性质,让同学们分析明暗代表
什么?
问题(3) 模型怎样建构及修正完善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构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学生分析并推导
膜的结构模型。
讲述罗伯特森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的特点。
设问:该结构模型是否与细胞膜的相关生理相适应?
分析相关实验,设问:“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静态模型
是否有缺陷,应如何修正?科学史料中寻找支持实验:①1970年,
Frye 和Edidin 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整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
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细胞放在37度培养40分钟后,两种颜
色均匀分布在融合后的细胞膜表面。②呈现冰冻蚀刻技术工作原理并
模拟图片。将冰冻蚀刻技术的模拟排布图与学生自己建构的模型相比
较,找出异同。在继承前人的结论基础上,结合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
又有科学家提出一些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其中1972年桑格
(S. J. Singer)和尼克森(G. Nicolson)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
大多数人所接受。
好,学到这里,纵观整个人们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我
们有些话题想让大家思考讨论。
3、总结讨论
(一). 以讨论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讨论交流: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请说说你
的看法。
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可能完美无缺。人类对自然界的
认识永无止境,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的研究将更加
细致入微,对膜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将能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各种功
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流动镶嵌模型。
的确,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但它无法完美地回
答生物膜的所有功能。所以后来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模型,如Wallach
于1975年提出晶格镶嵌模型;Jain 和White 于1977年提出板块镶
嵌模型等,迄今为止,已提出的生物膜结构模型达几十种之多,生物
膜的结构模型虽然有很多种,但被广泛接受的结构模型基本内容是趋
向一致的。其要点和特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膜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
征。
(2)纵观整个人们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你能谈谈实
验技术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
分析: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
性的推动作用。如血影的制取和化学成分的鉴定技术使人们认识膜的
化学组成;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们终于看到了膜的存在;冰冻蚀刻
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膜的内外两侧并不对称;荧
光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的融合实验又证明了膜的流动性等。没有这
些技术的支持,人类的认识便不能发展。
(3)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如何得
到体现的?
分析: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始
终引导人们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人类一步步接近生
物膜结构的真相。例如,不同生物膜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在生命系统
中,一般来说,功能的不同常伴随着结构的差异,而早期的生物膜模
型假定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相同的,这显然与不同部位的生物膜功能不
完全相同是矛盾的。还有,不同膜的厚度也不完全一样。由此促进学
者们重新研究脂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问题。一些学者使用了更加先
进的技术,运用红外光谱等技术证明,膜蛋白主要为球形结构。冰冻
蚀刻电镜技术又证明,脂双层中分布有蛋白质颗粒,这样又发展了生
物膜模型。生物膜中存在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在生物膜中
的不同分布情况,恰能较好地解释不同结构的生物膜具有不同的生理
功能。
(4)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你受到什么启示?
a:科学研究是要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
想象,提出假说,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地验证假说。
b:科学研究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了,可以得到更多新的实
验数据。
c: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
作。
d:科学发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验
证、修正和完善发展的。
e: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
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师:那流动镶嵌模型的具体内容是如何的呢?
(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
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 学生学习讨论后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并总结出膜具有流动性的结论。
学生分析后得出结论:蛋白质是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
总结归纳①要求学生讨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并总结
建模的基本方法。②总结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并讨论科学技术起关键
性的推动作用。③结构与功能相应的观点在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所起
的作用是什么?
五、练习与巩固
1. 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具有 。
2.蛋白质分子有的 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体现
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 。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尝试对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做小结。这样既可以体现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形成本节课所
涉及的知识框架体系。
[板书设计]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对膜化学成分鉴定: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
3.1925年,荷兰科学家提出: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静态模型(单位膜模型):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5.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对小鼠和人体
细胞膜上蛋白质进行染色标记,并让两种细胞进行融合。提出细
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还有少量多糖)
2.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朝
内)。
3.蛋白质分子镶嵌中磷脂双分子层中。(有些外侧蛋白质与多
糖结合形成糖被)
4.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5.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设计
宝鸡市姜城中学 高宏军
2011年12月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和地位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
二节内容。本章共三节,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
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
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
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
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
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生
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目的是
让学生在认识生物膜结构的同时,了解人类探究生物膜结构的过程和
方法,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
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
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
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
①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3.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
点。
二、课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②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
③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
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
出假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三、教学策略
1.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进行
学习。
2.采用直观、讨论、演绎、比较等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第三章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中,遇到过用什么材料做
细胞膜的问题。请大家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用什么材料
做细胞膜能更好的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
总结已知的细胞膜的特点
↓
分析塑料布、普通布和弹力布哪个更适合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
引入课题(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如何与生物膜的功能相适应?
2. 新知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科学家当年正是怀着对物质
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了对生物膜结构的孜孜以求地探索,
历经了一百多年时间,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直到现在仍有许多科
学家在继续深入研究。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这段历史,会让大家对科
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有所启发。我想让大家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一百
多年前。假想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科学家,你会怎样去研究细
胞膜的结构?(提示学生,引导他们明白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
能亲眼看到生物膜,无法想象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通过什么办法进
行第一步的探究呢?引导学生看教材后明白当时科学家是从生理功
能入手来探究的,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家才有严谨的推理,提出膜是
由脂质组成这一假说,提示学生作出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后的步
骤是什么(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进入下面的学习。
生物学研究上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假说法。这也是我们今天
探究生物膜的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
足迹,和科学家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问题(1):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呈现科学史料1 1895年,E.Overton 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
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可溶于脂质的物
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 探究:依据E. Overton 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呈现科学史料2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
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引
导学生分析以上两个实验。
分析得出结论,体验推理过程。(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问题(2)探究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结合方式
呈现科学史料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对血影的研究,他们用丙
酮抽提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在水面铺成单分子层,聚拢后测得的总面
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设问:①依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介绍
磷脂分子的特点)
设问:②磷脂分子如果铺在水面上应该是什么样的?
设问:③磷脂分子是否排列成两层?如何排布?
以红细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磷脂分子的理化性质是否决定构成
细胞膜时成双层排列?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排列双层结构。同时引导学
生提出新问题。
呈现科学史料 电镜下的细胞膜呈现了暗—亮—暗三层结构。设问
①:暗的代表什么物质呢?亮的代表什么物质呢?设问②:蛋白质分
子位于磷脂双分子层的什么位置?
蛋白质是怎样排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呢?(蛋白质覆盖在磷脂
分子的两侧)讲解蛋白质和磷脂的物理性质,让同学们分析明暗代表
什么?
问题(3) 模型怎样建构及修正完善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构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学生分析并推导
膜的结构模型。
讲述罗伯特森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的特点。
设问:该结构模型是否与细胞膜的相关生理相适应?
分析相关实验,设问:“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静态模型
是否有缺陷,应如何修正?科学史料中寻找支持实验:①1970年,
Frye 和Edidin 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整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
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细胞放在37度培养40分钟后,两种颜
色均匀分布在融合后的细胞膜表面。②呈现冰冻蚀刻技术工作原理并
模拟图片。将冰冻蚀刻技术的模拟排布图与学生自己建构的模型相比
较,找出异同。在继承前人的结论基础上,结合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
又有科学家提出一些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其中1972年桑格
(S. J. Singer)和尼克森(G. Nicolson)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
大多数人所接受。
好,学到这里,纵观整个人们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我
们有些话题想让大家思考讨论。
3、总结讨论
(一). 以讨论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讨论交流: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请说说你
的看法。
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可能完美无缺。人类对自然界的
认识永无止境,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的研究将更加
细致入微,对膜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将能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各种功
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流动镶嵌模型。
的确,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但它无法完美地回
答生物膜的所有功能。所以后来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模型,如Wallach
于1975年提出晶格镶嵌模型;Jain 和White 于1977年提出板块镶
嵌模型等,迄今为止,已提出的生物膜结构模型达几十种之多,生物
膜的结构模型虽然有很多种,但被广泛接受的结构模型基本内容是趋
向一致的。其要点和特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膜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
征。
(2)纵观整个人们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你能谈谈实
验技术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
分析: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
性的推动作用。如血影的制取和化学成分的鉴定技术使人们认识膜的
化学组成;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们终于看到了膜的存在;冰冻蚀刻
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膜的内外两侧并不对称;荧
光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的融合实验又证明了膜的流动性等。没有这
些技术的支持,人类的认识便不能发展。
(3)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如何得
到体现的?
分析: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始
终引导人们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人类一步步接近生
物膜结构的真相。例如,不同生物膜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在生命系统
中,一般来说,功能的不同常伴随着结构的差异,而早期的生物膜模
型假定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相同的,这显然与不同部位的生物膜功能不
完全相同是矛盾的。还有,不同膜的厚度也不完全一样。由此促进学
者们重新研究脂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问题。一些学者使用了更加先
进的技术,运用红外光谱等技术证明,膜蛋白主要为球形结构。冰冻
蚀刻电镜技术又证明,脂双层中分布有蛋白质颗粒,这样又发展了生
物膜模型。生物膜中存在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在生物膜中
的不同分布情况,恰能较好地解释不同结构的生物膜具有不同的生理
功能。
(4)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你受到什么启示?
a:科学研究是要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
想象,提出假说,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地验证假说。
b:科学研究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了,可以得到更多新的实
验数据。
c: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
作。
d:科学发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验
证、修正和完善发展的。
e: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
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师:那流动镶嵌模型的具体内容是如何的呢?
(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
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 学生学习讨论后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并总结出膜具有流动性的结论。
学生分析后得出结论:蛋白质是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
总结归纳①要求学生讨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并总结
建模的基本方法。②总结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并讨论科学技术起关键
性的推动作用。③结构与功能相应的观点在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所起
的作用是什么?
五、练习与巩固
1. 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具有 。
2.蛋白质分子有的 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体现
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 。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尝试对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做小结。这样既可以体现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形成本节课所
涉及的知识框架体系。
[板书设计]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对膜化学成分鉴定: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
3.1925年,荷兰科学家提出: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静态模型(单位膜模型):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5.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对小鼠和人体
细胞膜上蛋白质进行染色标记,并让两种细胞进行融合。提出细
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还有少量多糖)
2.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朝
内)。
3.蛋白质分子镶嵌中磷脂双分子层中。(有些外侧蛋白质与多
糖结合形成糖被)
4.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5.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