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家访故事

家访归来沉甸甸

他们带着梦想蜗居的城市的角落,希望有一天他们的孩子可以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学生情况:

这次家访的对象是小青,他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一个小孩,很聪明,沟通能力很强,爱和别人交往。属于典型的“自来熟”,跟谁都能玩到一起。但是学习习惯很不好,不爱写作业,成绩并不好。个人卫生讲得也不好,衣服经常脏乎乎的,课间不遵守纪律,爱占小便宜,爱撒谎。

家庭情况:他的老家是四川,父母在威海打工,对他的学习很关心,父亲对他的要求很严格,因为不写作业,他没少挨打。

家访过程:小青家离学校不算太远,租住着别人家的草厦子。小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上放着一台小电视机,靠门口摆放着一燃气灶。去的时候,小青正。坐着小马扎,借着门边小窗透过的光线,趴在门口的一个小柜子上写作业。小青妈妈把我们迎进家里,口里一直说着:“你看这个家乱的,真不好意思„„”“没事,都是为了孩子,大老远的来到威海。”看床边有两个凳子,我和李媚老师就赶紧坐下了,小青妈妈坐着一个小马扎。话题自然就着他们来到威海说起。

原来小青还有一个哥哥,已经就业,因为家中太窄,平时只能住在厂子里。听小青妈妈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他们的老家在四川的一个山沟里,那里的上学情况真得像我们在电视上看过的一样,上学要翻过好几座山。小青的哥哥上学时,早晨很早就离开家,要走很远的路,中午没有饭吃,孩子就带点干粮吃,下午放学再翻山越岭回家。小青,他爸爸看在村子里对孩子的将来实在没什么前途,他们来到了威海。小青是在威海出生,但出生后被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到四岁才又回的威海。

交谈中,小青的爸爸回来了,以前接触过几次,小青爸爸对小青的期望很高,也很有想法。很多人外出打工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家庭条件,所以把孩子留在老家。可是他说:“我看威海的教育比我们那里的好,所以从上幼儿园就把小青接了过来,我们那边的教育条件太差了。”小青妈说:“他爸读到初中,文化比较高,我不识字。” “我们那里条件太差„„”看来小青爸爸是他们那里的文化人,如果他生活在我们这个地方,肯定会是一位大学生,也看得出他上学时一定是一会优秀的学生。也许正因为这个,他才有着跟普通打工者不一样的心气儿。我有点

佩服这个个头不高的男人。

说这些话时小青一直在听着,说到小青,他爸爸说:“小青小时候一直跟老人生活,没人管他,整天在村子里跑,就像一个野孩子一样,到饭点了,在谁家玩人家都会留他吃饭,村子里的人他都知道该叫什么,而且很爱跟人家说话,村里的人也都挺喜欢他的。现在也是一样,他知道你们班很多同学的家,周末经常一天找不到他”。说到这我就明白了为什么小青会“自来熟”,这也是小青的优点,对谁都很热情。这也恰恰是我们很多城里人所缺少的,班上也有同学住在相邻的楼上,可是却不知另一个的家。小青现在也爱满街串门玩,当然他也经常因为玩而不写作业。周末他妈妈经常需要到处找他,这一点让家长也很头疼。因为大人白天都要上班,经常下班检查他没写作业,为这个他也没少挨打。可是打完了好几天,过后还依然如此。

就这个我们与孩子的爸爸交流了意见,孩子聪明机灵,课堂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但就是玩性比较大,自制力差。家长也不能只看到孩子不写作业就打孩子,不写作业只是一个结果,大人应该在过程上给予帮助和监督。他只要改掉坏习惯就是一个很棒的孩子。说到这,小青爸爸说他下班很晚,他妈又不识字。是啊,作为家长心中有很多的无奈,生活所迫,再加上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又怎么能不抡起拳头呢?我们也跟小青爸爸商量了,不能经常打孩子,因为打不是目的,也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

说到这我又看了看小青,他满脸的不好意思。我就和小青一起安排好学习的时间表,这样有步骤的去学习,就不会紊乱,每天空出时间多看书,积累课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家访完我跟小青还有他的爸爸共同约定,他的作业每天由爸爸签字。

第二天回到学校,我又和小青一起谈了他的爸爸,他有一个有伟大的父亲,很多的小孩被父母留在了老家,成了留守儿童,可他却在这里接受着先进的教育。小青很懂事,知道家长为了给他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条件付出了很多,表示要努力。在一次班会上我还以小青为例,希望现在的孩子能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 后记:

到小青家家访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刚开始小青的作业好了很多,我感到欣慰,我们的家访起作用了,同时我也感到目前很多家长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怎样辅

导孩子,特别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持和指导,我们的家访对于这部分家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家访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观念不是容易改变的。而且改掉孩子的坏习惯真得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过了不久,家长就又回到原来忙乱的状态,孩子自然也又就钻空子了。生活是眼下,教育是长久。又有几个人能放下眼下而着眼于长久呢?也许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自己慢慢懂事,体会家长的不易。

家访归来沉甸甸

他们带着梦想蜗居的城市的角落,希望有一天他们的孩子可以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学生情况:

这次家访的对象是小青,他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一个小孩,很聪明,沟通能力很强,爱和别人交往。属于典型的“自来熟”,跟谁都能玩到一起。但是学习习惯很不好,不爱写作业,成绩并不好。个人卫生讲得也不好,衣服经常脏乎乎的,课间不遵守纪律,爱占小便宜,爱撒谎。

家庭情况:他的老家是四川,父母在威海打工,对他的学习很关心,父亲对他的要求很严格,因为不写作业,他没少挨打。

家访过程:小青家离学校不算太远,租住着别人家的草厦子。小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上放着一台小电视机,靠门口摆放着一燃气灶。去的时候,小青正。坐着小马扎,借着门边小窗透过的光线,趴在门口的一个小柜子上写作业。小青妈妈把我们迎进家里,口里一直说着:“你看这个家乱的,真不好意思„„”“没事,都是为了孩子,大老远的来到威海。”看床边有两个凳子,我和李媚老师就赶紧坐下了,小青妈妈坐着一个小马扎。话题自然就着他们来到威海说起。

原来小青还有一个哥哥,已经就业,因为家中太窄,平时只能住在厂子里。听小青妈妈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他们的老家在四川的一个山沟里,那里的上学情况真得像我们在电视上看过的一样,上学要翻过好几座山。小青的哥哥上学时,早晨很早就离开家,要走很远的路,中午没有饭吃,孩子就带点干粮吃,下午放学再翻山越岭回家。小青,他爸爸看在村子里对孩子的将来实在没什么前途,他们来到了威海。小青是在威海出生,但出生后被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到四岁才又回的威海。

交谈中,小青的爸爸回来了,以前接触过几次,小青爸爸对小青的期望很高,也很有想法。很多人外出打工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家庭条件,所以把孩子留在老家。可是他说:“我看威海的教育比我们那里的好,所以从上幼儿园就把小青接了过来,我们那边的教育条件太差了。”小青妈说:“他爸读到初中,文化比较高,我不识字。” “我们那里条件太差„„”看来小青爸爸是他们那里的文化人,如果他生活在我们这个地方,肯定会是一位大学生,也看得出他上学时一定是一会优秀的学生。也许正因为这个,他才有着跟普通打工者不一样的心气儿。我有点

佩服这个个头不高的男人。

说这些话时小青一直在听着,说到小青,他爸爸说:“小青小时候一直跟老人生活,没人管他,整天在村子里跑,就像一个野孩子一样,到饭点了,在谁家玩人家都会留他吃饭,村子里的人他都知道该叫什么,而且很爱跟人家说话,村里的人也都挺喜欢他的。现在也是一样,他知道你们班很多同学的家,周末经常一天找不到他”。说到这我就明白了为什么小青会“自来熟”,这也是小青的优点,对谁都很热情。这也恰恰是我们很多城里人所缺少的,班上也有同学住在相邻的楼上,可是却不知另一个的家。小青现在也爱满街串门玩,当然他也经常因为玩而不写作业。周末他妈妈经常需要到处找他,这一点让家长也很头疼。因为大人白天都要上班,经常下班检查他没写作业,为这个他也没少挨打。可是打完了好几天,过后还依然如此。

就这个我们与孩子的爸爸交流了意见,孩子聪明机灵,课堂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但就是玩性比较大,自制力差。家长也不能只看到孩子不写作业就打孩子,不写作业只是一个结果,大人应该在过程上给予帮助和监督。他只要改掉坏习惯就是一个很棒的孩子。说到这,小青爸爸说他下班很晚,他妈又不识字。是啊,作为家长心中有很多的无奈,生活所迫,再加上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又怎么能不抡起拳头呢?我们也跟小青爸爸商量了,不能经常打孩子,因为打不是目的,也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

说到这我又看了看小青,他满脸的不好意思。我就和小青一起安排好学习的时间表,这样有步骤的去学习,就不会紊乱,每天空出时间多看书,积累课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家访完我跟小青还有他的爸爸共同约定,他的作业每天由爸爸签字。

第二天回到学校,我又和小青一起谈了他的爸爸,他有一个有伟大的父亲,很多的小孩被父母留在了老家,成了留守儿童,可他却在这里接受着先进的教育。小青很懂事,知道家长为了给他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条件付出了很多,表示要努力。在一次班会上我还以小青为例,希望现在的孩子能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 后记:

到小青家家访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刚开始小青的作业好了很多,我感到欣慰,我们的家访起作用了,同时我也感到目前很多家长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怎样辅

导孩子,特别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持和指导,我们的家访对于这部分家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家访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观念不是容易改变的。而且改掉孩子的坏习惯真得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过了不久,家长就又回到原来忙乱的状态,孩子自然也又就钻空子了。生活是眼下,教育是长久。又有几个人能放下眼下而着眼于长久呢?也许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自己慢慢懂事,体会家长的不易。


相关文章

  • 2012寒假计划
  • 新石路小学2012年寒假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2年寒假,我校师生的寒假生活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利用寒假发挥各班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及休息好的前提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科普. ...查看


  • [子木原创]家校联系的纽带===班主任
  • 班主任家访须注意几点 一.首先选好家访的对象. 作为实验班,问题生.学困生较多.要把班内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问题生.学困生.优等生.中等生.根据入学成绩,开学三周以来自己掌握的情况,问题生的问题显然是最重要的.因一个班级的好坏在初期的习惯养 ...查看


  • 2016年小学暑期工作计划
  • 2016年小学暑期工作计划 2016年小学暑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做 ...查看


  • 班级管理调查问卷
  • 班级管理调查问卷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想,这一个个"完整的世界"里,充满了多少精彩的故事啊!这里所说的"孩子的故事",指 ...查看


  • 用微笑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 我们常常把"教育无小事"挂在嘴边,然而 3月26日 有幸听了桂贤娣老师的讲座,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无小事"是多么值得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践行. 一.用微笑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大家早上吃 ...查看


  • 我的家访故事演讲稿
  • 篇一:家访故事演讲稿 各位 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站在这里发言,其 实,我的心是惴惴的,惶惶的,首先我得坦言一个事实,这次家访是我从教13年来的第一次, 并且,这个第一次还是被动被迫的,不是我自觉自愿的.为此我真的脸红. 一直觉得自己 ...查看


  • 孩子心灵深处的爱----家访故事
  • 孩子心灵深处的爱 ---------家访故事 茅箭区二堰小学 沿着一条小沟,一直往前走,又趟过泥泞的小路,我的两腿有些酸了,长舒了一口气."到我家了,老师!就在上面."我抬起头,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见到了一排小石棉瓦砖房 ...查看


  • 家访小故事
  • 家访小故事: 将家访进行到底 上寨乡中学 冯文佳 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都在伏案苦读,偶尔有点小声音,那也只是孩子们在讨论问题,此情此景让我倍感欣慰,这段时间他终于明白学习的重要,开始用功了. 眼睛不经意地瞥过明的位置,却发现他在发呆,有点 ...查看


  • 1.8家访小故事]
  • 家访小故事 张习习 又一次家访,可是不同的感受,一年级家长的热情让我感动.周六晚上我们齐聚在一家,好像是好久不见的友人.一坐下就直奔主题讨论孩子在家的学习,在校的表现,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在我们张明炜的家长说道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他给孩子的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