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道德经]第一章

阐释《道德经》第一章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道德经》第一章的断句和解释,觉得错误不少。我参照马王堆汉墓《道德经》帛书甲乙本,结合自己的体会,现对该章进行断句、注释和说明。

一、断句

对原文进行断句(分段)如下: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说明

现在逐句对原文进行说明,但把原文顺序稍作变动。

原文如下:

道,可道,非恒道。

说明如下:

但“言可道断”,用语言说道出来的“道”,不是那恒常不变的“道”,是走了样的,与那恒常不变的“道”的内在本质是有差别的,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去描述出“道”的实质、真相(因为“道”是高维时空的超光速物质,而这三维时空的语言物质外壳是无法描述高维时空的“道”的)。并且给“道”起的名字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可以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用语言说道出来的“道”,就像是我们用语言去说道茶的味道一样,与那茶本身的味是有差别的,是不能准确地描述茶味的。若是没有喝过茶的人,无论你怎样用语言去描述茶味,但对于他们还是不能感受到那茶真正的味道;若这人以后喝过茶了,这时会恍然大悟“原来茶味就是这样的呀,太简单了,哪会用那么多语言来描述它呀”,感觉这真实的茶味与那用语言描述的茶味是有差别的。但叫他用语言去描述那茶味,他觉得并不是那样简单的事,感觉用语言不能准确地描述那茶的真正味道来的呢。他喝过茶以后,也没必要再去听人家说茶的味道了。但对于从未尝过茶味的人,已喝过茶的人还是可以把茶味用语言去描述它,帮助从未尝过茶味的人初步了解茶味。所以老子是这种“喝过茶的人”——体味过“道味”的人,他用语言来描述那“道”,也是为了帮助未体道的人从理论上去初步了解“道”。若是人们经过修练已经体证了“道”,才知“原来道就是这样的呀,哪里会用那么多语言去说道它呀”。可一叫他说说“道”到底是个什么“简单的样子”,他也觉得描述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难以描述出来“道”的本质来的。可他想帮助其他未体证过“道”的人,他也只能借助语言这种低维度的物质外壳去描述那高维度的“道”了。

这也像是一个人对其它人描述自己梦境一样,可他描述出来的梦境,只有他自己才深有感受,可听众感觉总是与他所描述的梦境是有差别的。

原文如下:

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说明如下:

对于这种超光速物质,老子说它“道常无名”——“道”本身是没有名字的。但人们还是可以给它命名的,比如从它“具有普遍规律性”(像人们行路所遵循的“道路”)这个意义上,老子把它叫作“道”;对“道”的表现,老子说它“大”、“逝”、“远”、“反”,“冲”、“夷”、“希”“微”,“孔德”、“谷神”,“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泛兮”、“渊兮”、

“湛兮”,“玄”、“玄牝”、“众妙之门”,“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为”、“法自然”、“若水”、“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在它诸多表现上,从它“肉眼看它是无形但它可以产生天地、万物,是一切肉眼可见物质的始源”这个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把它叫作“无”或“天地之始”、“玄牝之门”、 “天地根”;从它“能产生宇宙‘万物’这些肉眼可见的物质”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叫它“有”(真实地存在着的一种物质)或“万物之母”。古代阴阳学说把它叫作“太极”、“无极”;古代修炼界称它为“先天一气”、“真气”;当代气功界称之为“阴性物质”、“宇宙真气”;现代天文学称它为“暗物质”、“暗能量”;现代物理学称它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爱因斯坦称之为“宇宙常数”。

原文如下: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说明如下:

这“无”、“有”两者,是从不同角度去描述的“道”的表现、特征,是针对同一个物质——“道”来说的,是“道”本质的表现形式,是“道”本质特性的描述,是从不同角度去说明“道”的本质特点的,只是我们人类对“道”取的不同名字而已,这“有”、“无”都可以叫作“玄”。我们透过这“玄”——特征,再深入去看那深层的本质的“道”,觉得它更玄了,也太玄了——玄之又玄,“道”是一切奥秘的门径、根源——“众妙之门”。我们不断深入地探寻这“玄”,跨过这“有”、“无”等一层层的“众妙之门”,去深入“道”的本质,就可以体悟到那最深处的“道”了。

原文如下: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徼。

说明如下:

若在无欲状态下(即老子所说的“恍惚”、“窈冥”,即入定态、元神作功),是可以用慧眼体证到“道”这种“无”的玄妙奥秘——由阴性物质(即“无”)产生天地这种阳性物质(即“有”)的演化过程;在有欲状态下(即识神行事)的状态下,可以用肉眼或科学仪器看到“道”的表现——“有”,即如何由阳性物质产生宇宙万物——各种阳性物质的生成过程,比如化学反应过程。也就是说,只要契机相合,即可悟出这“道”到底是何物何性了。“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要了悟什么是“道”,也只能“全凭心意用功夫”,只能靠自己用“心”去体察、体验、体证、体悟,而不是靠自己从理论分析中得出什么是“道”的结论,也不是从自己意识中产生出“道”,因为“道”是原本就在宇宙中自然存在着。

三、注解“道”

(一)“道“是超光速物质及其运动规律

老子在深入大定时,用他那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功能,去体察、体证了宇宙的本来面目、宇宙整个演化过程,比之于现代广义相对论、现代物理学最前沿理论不知要高深多少倍。

老子在《道德经》中,其实说了“道”就是一种物质、物质的运动、物质运动的规律,简单地说“道”就是物质及其运动规律。他首先说了“道”就是一种物质,再说了这种物质的运动规律,也说了我们应该怎样按这种规律行事。

老子所说的“道”这种物质的运动及其规律,这是大家都容易理解的了:道示于人的理,即为大道之理,是自然的总规律,也是宇宙的总规律。道理则包含了万事万物的各类规律和方法。合于“道”的公理、定理(即人为发现的)是真理,真理包含无数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即是大道之理。因此,道、总规律、道理、大道之理、真理都是一个,都是指宇宙(自然)的总规律。

可对于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一种物质,大家是难以理解的。那我现在就试着进行阐述。

老子说,“道”是“先天地生”,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从他这些话中,可见“道”就是一种物质。“道”,是自然的始祖,是宇宙之源。

其实,“道”就是一种超光速物质

我也像老子那样,把这种超光速物质“强名”为“阴性物质”。那么,这种“道“——阴性物质有什么特性呢?只要接受“超光速物质”这种观念,对于宇宙一切奥秘—玄妙,都可以破译了!

我们肉眼可见的物质可分解成光子,光子可以进一步分解形成“其小无内”的物质——小得来没有了内部结构。这种物质内部是实心的、连续的、具有最小质量,但它确实还是有极小极小的质量和空间,用天眼可以看见它,但用肉眼甚至科学仪器都无法观测到它的质量和空间。由于它的斥力远比引力大,所以它不受万有引力定律制约,因此用“秤”也称不到它的重量。因此,不适合用质量、重量、空间来描述它。它的时间是可逆的,可沿时间轴正、负两个方向运行(时间不是只朝一个方向流逝的,这也被当代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霍金所证明,死后复活者也这样认为),可用来捕捉残留信号、超前信号进行追知、预知。它超光速运动,振动得非常快,是一种高频振动的波,因此,阴性物质只适合用波的一些量(如波长、波速、频率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时间、能量)来描述它,并且用频率来给不同速度的阴性物质分类。阴性物质的波,是不占有空间的,但可充满整个宇宙空间(老子称它“其大无外”)。

阴性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占空间但可充满空间,我们说它“呈隐性征状,是虚存在”。这正像镜子中你的影子是你的虚像一样,“虚”并不等于“没有”,它仍是客观存在的“有”,是随“实”的存在而存在着——没有“实”的存在,也就没有这种“虚”的存在了。

阴性物质的速度超过光速越多,频率就越高,能量也就越大。

阴性物质比光子、阳性物质小得多,“其小无内”,而阳性物质内部有巨大的空隙。比如,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原子,假若把它的核和核外电子的间隔放大到一个足球那样大的话,那么它中心的原子核就只有人的指甲那么大一块,你看它内部的空隙该有多么巨大?所以,阴性物质几乎毫无阻碍地穿透光子或阳性物质内部的巨大空隙而充满宇宙的各个角落,所以我们能千里发气、穿墙、意到气到。这也是心意穿透性、量子力学“捉不到鬼”的根据所在(这正如用一张捕鱼的网去捕捉比网眼还要小得多的虾,能捕捉到吓吗?)。阴性物质也可渗透在阳性物质的空隙中(这是心意存留性的原理)。若它们“混合”在一起就构成非生命物质;若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组成复性物质(就是复质生命)。阳性物质这种“实存在”空隙巨大;而阴性物质这种“虚存在”没有内部结构,是实心的——这就是所谓的“实者虚也,虚者实也”。阴性物质是渗透在阳性物质之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我在道中,道在我中”、“光在我中,我在光中”,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了。

阴性物质可减速,放出能量,斥力下降,引力相对增加,减到光速时就变成光子,再减速就可聚合成粒子态阳性物质,再减速则聚合成粒子组合态阳性物质。阳性物质吸收能量,加速也可转化成光子乃至阴性物质。阴、阳物质由于能量的吸收或放出,引起速度的增加或减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也是科学上“测不准的原理”的所在——接近光速的微粒稍微增加或减少一点速度就发生阴、阳物质的瞬间互变)。光是阴阳物质转化的临界面,具有“波粒二重性”:既有阳性物质的粒子性,又有阴性物质的波动

(二)“道”的作用和特性

道的作用是:作为物质,它是生成万物的始祖;作为规律,它可以决定宇宙万物的运行。因此,道这种物质,可以渗透在阳性物质之中,决定和支配阴、阳两种物质的运动,阴阳两种物质又在“道”的支配、控制之下,这就是“道在物中,物在道中,道在你中,你在道中”之理。

道的特性是:“其小无内”,表现为至简到略,至精至微,至玄至妙(即不可见、不可言传,宇宙万物皆由其衍生);“其大无外”,表现为浑然无极,呈虚无缥渺状态;恬淡,虚无,清静,无为,自然,纯粹,平易,朴素,忍辱不争,清浊并包、善恶兼容,似水能以柔克刚、无坚不摧、避开高处流向低处。

阐释《道德经》第一章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道德经》第一章的断句和解释,觉得错误不少。我参照马王堆汉墓《道德经》帛书甲乙本,结合自己的体会,现对该章进行断句、注释和说明。

一、断句

对原文进行断句(分段)如下: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说明

现在逐句对原文进行说明,但把原文顺序稍作变动。

原文如下:

道,可道,非恒道。

说明如下:

但“言可道断”,用语言说道出来的“道”,不是那恒常不变的“道”,是走了样的,与那恒常不变的“道”的内在本质是有差别的,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去描述出“道”的实质、真相(因为“道”是高维时空的超光速物质,而这三维时空的语言物质外壳是无法描述高维时空的“道”的)。并且给“道”起的名字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可以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用语言说道出来的“道”,就像是我们用语言去说道茶的味道一样,与那茶本身的味是有差别的,是不能准确地描述茶味的。若是没有喝过茶的人,无论你怎样用语言去描述茶味,但对于他们还是不能感受到那茶真正的味道;若这人以后喝过茶了,这时会恍然大悟“原来茶味就是这样的呀,太简单了,哪会用那么多语言来描述它呀”,感觉这真实的茶味与那用语言描述的茶味是有差别的。但叫他用语言去描述那茶味,他觉得并不是那样简单的事,感觉用语言不能准确地描述那茶的真正味道来的呢。他喝过茶以后,也没必要再去听人家说茶的味道了。但对于从未尝过茶味的人,已喝过茶的人还是可以把茶味用语言去描述它,帮助从未尝过茶味的人初步了解茶味。所以老子是这种“喝过茶的人”——体味过“道味”的人,他用语言来描述那“道”,也是为了帮助未体道的人从理论上去初步了解“道”。若是人们经过修练已经体证了“道”,才知“原来道就是这样的呀,哪里会用那么多语言去说道它呀”。可一叫他说说“道”到底是个什么“简单的样子”,他也觉得描述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难以描述出来“道”的本质来的。可他想帮助其他未体证过“道”的人,他也只能借助语言这种低维度的物质外壳去描述那高维度的“道”了。

这也像是一个人对其它人描述自己梦境一样,可他描述出来的梦境,只有他自己才深有感受,可听众感觉总是与他所描述的梦境是有差别的。

原文如下:

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说明如下:

对于这种超光速物质,老子说它“道常无名”——“道”本身是没有名字的。但人们还是可以给它命名的,比如从它“具有普遍规律性”(像人们行路所遵循的“道路”)这个意义上,老子把它叫作“道”;对“道”的表现,老子说它“大”、“逝”、“远”、“反”,“冲”、“夷”、“希”“微”,“孔德”、“谷神”,“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泛兮”、“渊兮”、

“湛兮”,“玄”、“玄牝”、“众妙之门”,“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为”、“法自然”、“若水”、“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在它诸多表现上,从它“肉眼看它是无形但它可以产生天地、万物,是一切肉眼可见物质的始源”这个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把它叫作“无”或“天地之始”、“玄牝之门”、 “天地根”;从它“能产生宇宙‘万物’这些肉眼可见的物质”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叫它“有”(真实地存在着的一种物质)或“万物之母”。古代阴阳学说把它叫作“太极”、“无极”;古代修炼界称它为“先天一气”、“真气”;当代气功界称之为“阴性物质”、“宇宙真气”;现代天文学称它为“暗物质”、“暗能量”;现代物理学称它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爱因斯坦称之为“宇宙常数”。

原文如下: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说明如下:

这“无”、“有”两者,是从不同角度去描述的“道”的表现、特征,是针对同一个物质——“道”来说的,是“道”本质的表现形式,是“道”本质特性的描述,是从不同角度去说明“道”的本质特点的,只是我们人类对“道”取的不同名字而已,这“有”、“无”都可以叫作“玄”。我们透过这“玄”——特征,再深入去看那深层的本质的“道”,觉得它更玄了,也太玄了——玄之又玄,“道”是一切奥秘的门径、根源——“众妙之门”。我们不断深入地探寻这“玄”,跨过这“有”、“无”等一层层的“众妙之门”,去深入“道”的本质,就可以体悟到那最深处的“道”了。

原文如下: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徼。

说明如下:

若在无欲状态下(即老子所说的“恍惚”、“窈冥”,即入定态、元神作功),是可以用慧眼体证到“道”这种“无”的玄妙奥秘——由阴性物质(即“无”)产生天地这种阳性物质(即“有”)的演化过程;在有欲状态下(即识神行事)的状态下,可以用肉眼或科学仪器看到“道”的表现——“有”,即如何由阳性物质产生宇宙万物——各种阳性物质的生成过程,比如化学反应过程。也就是说,只要契机相合,即可悟出这“道”到底是何物何性了。“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要了悟什么是“道”,也只能“全凭心意用功夫”,只能靠自己用“心”去体察、体验、体证、体悟,而不是靠自己从理论分析中得出什么是“道”的结论,也不是从自己意识中产生出“道”,因为“道”是原本就在宇宙中自然存在着。

三、注解“道”

(一)“道“是超光速物质及其运动规律

老子在深入大定时,用他那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功能,去体察、体证了宇宙的本来面目、宇宙整个演化过程,比之于现代广义相对论、现代物理学最前沿理论不知要高深多少倍。

老子在《道德经》中,其实说了“道”就是一种物质、物质的运动、物质运动的规律,简单地说“道”就是物质及其运动规律。他首先说了“道”就是一种物质,再说了这种物质的运动规律,也说了我们应该怎样按这种规律行事。

老子所说的“道”这种物质的运动及其规律,这是大家都容易理解的了:道示于人的理,即为大道之理,是自然的总规律,也是宇宙的总规律。道理则包含了万事万物的各类规律和方法。合于“道”的公理、定理(即人为发现的)是真理,真理包含无数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即是大道之理。因此,道、总规律、道理、大道之理、真理都是一个,都是指宇宙(自然)的总规律。

可对于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一种物质,大家是难以理解的。那我现在就试着进行阐述。

老子说,“道”是“先天地生”,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从他这些话中,可见“道”就是一种物质。“道”,是自然的始祖,是宇宙之源。

其实,“道”就是一种超光速物质

我也像老子那样,把这种超光速物质“强名”为“阴性物质”。那么,这种“道“——阴性物质有什么特性呢?只要接受“超光速物质”这种观念,对于宇宙一切奥秘—玄妙,都可以破译了!

我们肉眼可见的物质可分解成光子,光子可以进一步分解形成“其小无内”的物质——小得来没有了内部结构。这种物质内部是实心的、连续的、具有最小质量,但它确实还是有极小极小的质量和空间,用天眼可以看见它,但用肉眼甚至科学仪器都无法观测到它的质量和空间。由于它的斥力远比引力大,所以它不受万有引力定律制约,因此用“秤”也称不到它的重量。因此,不适合用质量、重量、空间来描述它。它的时间是可逆的,可沿时间轴正、负两个方向运行(时间不是只朝一个方向流逝的,这也被当代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霍金所证明,死后复活者也这样认为),可用来捕捉残留信号、超前信号进行追知、预知。它超光速运动,振动得非常快,是一种高频振动的波,因此,阴性物质只适合用波的一些量(如波长、波速、频率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时间、能量)来描述它,并且用频率来给不同速度的阴性物质分类。阴性物质的波,是不占有空间的,但可充满整个宇宙空间(老子称它“其大无外”)。

阴性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占空间但可充满空间,我们说它“呈隐性征状,是虚存在”。这正像镜子中你的影子是你的虚像一样,“虚”并不等于“没有”,它仍是客观存在的“有”,是随“实”的存在而存在着——没有“实”的存在,也就没有这种“虚”的存在了。

阴性物质的速度超过光速越多,频率就越高,能量也就越大。

阴性物质比光子、阳性物质小得多,“其小无内”,而阳性物质内部有巨大的空隙。比如,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原子,假若把它的核和核外电子的间隔放大到一个足球那样大的话,那么它中心的原子核就只有人的指甲那么大一块,你看它内部的空隙该有多么巨大?所以,阴性物质几乎毫无阻碍地穿透光子或阳性物质内部的巨大空隙而充满宇宙的各个角落,所以我们能千里发气、穿墙、意到气到。这也是心意穿透性、量子力学“捉不到鬼”的根据所在(这正如用一张捕鱼的网去捕捉比网眼还要小得多的虾,能捕捉到吓吗?)。阴性物质也可渗透在阳性物质的空隙中(这是心意存留性的原理)。若它们“混合”在一起就构成非生命物质;若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组成复性物质(就是复质生命)。阳性物质这种“实存在”空隙巨大;而阴性物质这种“虚存在”没有内部结构,是实心的——这就是所谓的“实者虚也,虚者实也”。阴性物质是渗透在阳性物质之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我在道中,道在我中”、“光在我中,我在光中”,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了。

阴性物质可减速,放出能量,斥力下降,引力相对增加,减到光速时就变成光子,再减速就可聚合成粒子态阳性物质,再减速则聚合成粒子组合态阳性物质。阳性物质吸收能量,加速也可转化成光子乃至阴性物质。阴、阳物质由于能量的吸收或放出,引起速度的增加或减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也是科学上“测不准的原理”的所在——接近光速的微粒稍微增加或减少一点速度就发生阴、阳物质的瞬间互变)。光是阴阳物质转化的临界面,具有“波粒二重性”:既有阳性物质的粒子性,又有阴性物质的波动

(二)“道”的作用和特性

道的作用是:作为物质,它是生成万物的始祖;作为规律,它可以决定宇宙万物的运行。因此,道这种物质,可以渗透在阳性物质之中,决定和支配阴、阳两种物质的运动,阴阳两种物质又在“道”的支配、控制之下,这就是“道在物中,物在道中,道在你中,你在道中”之理。

道的特性是:“其小无内”,表现为至简到略,至精至微,至玄至妙(即不可见、不可言传,宇宙万物皆由其衍生);“其大无外”,表现为浑然无极,呈虚无缥渺状态;恬淡,虚无,清静,无为,自然,纯粹,平易,朴素,忍辱不争,清浊并包、善恶兼容,似水能以柔克刚、无坚不摧、避开高处流向低处。


相关文章

  • 礼仪及学校文化
  • 知识拓展 五莲职教中心学校主要理念文化简释 第一部分 基本理念 [校 训] 1. 定义:校训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和导向作用,它能概括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 ...查看


  • 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_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 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查看


  • 坡的短篇小说_道德观_不可靠叙述与_泄密的心_
  • 坡的短篇小说Π道德观.不可靠叙述与<泄密的心> Ξ 申 丹 内容提要 中外坡研究者普遍认为坡的唯美思想是大一统的文学观.会发现,坡的唯美主义实际上是一种体裁观,诗歌是唯美的文类,.以坡对诗歌和短篇小说在主题方面的区分为铺垫,题: ...查看


  • [神曲]的神话原型结构阐释
  • <神曲>的神话原型结构阐释 魏 军 <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第6期 本文字数:3511 小 中 大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弗莱的人类学原型批评理论,对<神曲>进行全新诠释.从圣经寓意.结构寓意.意象隐 ...查看


  • 对西方现代性与西方审美现代性的阐释
  • 对西方现代性与西方审美现代性的阐释 随着国内外现代性研究的升温,现代性的概念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综合体,哲学.社会学.文学.美学等学科都参与了对这个概念的探讨,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查看


  • 对话与理解:教育学研究的后现代取向
  • --重读<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杨明全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由大卫·杰弗里·史密斯(David Geoffrey Smith)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近几年从事 ...查看


  • 风俗美阐释
  • "风俗美"阐释 --以柏拉图和荀子为例的两种美学传统比较 贵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 周江 摘要:柏拉图与荀子都提出风俗美.柏拉图的城邦风俗之美是建立在正义原则下的治国之美,其核心在正义.而正义又蕴含着一种理性本质,所以城邦风 ...查看


  • 论危险驾驶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冲突--以孙伟铭案为例
  • 论危险驾驶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冲突--以孙伟铭案为例 摘 要:妥善处理危险驾驶类疑难案件,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长期以来都是司法实务界关注的问题.孙伟铭醉驾案显示出了当前在处理危险驾驶刑事案件时所面临的坚守罪刑法定与满足民众法 ...查看


  • 读哈特[法律的概念]有感
  • No.6.201l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BeijingElectricPowerCollege 法学探讨囤 读哈特<法律的概念>有感 万欣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哈特的法律的概念主要阐述了法律规则说,法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