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生支教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短期支教作为其中参与最为广泛的一种支教类型,由于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支教成效受到影响,本文以苏州大学“欣长征、彩虹行”贵州支教团队为例,探讨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 大学生 短期支教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2006年的“三支一扶”计划的实行,中宣部、文明办、团中央每年暑期发起的大学生支教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支教活动也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类型:长期支教、短期支教、不定期支教。①其中,短期支教是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时间与地点较为固定的支教活动。而这之中又分为两种:(1)大学生在寒暑假前往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2)大学生在间隔固定时间(如每周,每月)前往位于靠近城市的子弟学校开展支教活动。②本文主要探讨前一种短期支教类型。 1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 1.1 支教大学生教学素养和经验不足 在参与假期短期支教的大学生之中,近9成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师范院校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他们绝大多数并无良好的社会经验和教学方法技能,在短期难以适应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计划安排,前期的备课准备,课堂对学生的组织控制,这都是支教大学生需要面对却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准备不充分将直接影响着支教团队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而短期支教最为局限的地方在于支教期限短暂,这双重因素的叠加使得支教的教学问题雪上加霜。③ 1.2 支教队伍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审核 目前,短期支教在国内并无相应的管理机构,也缺少能够直接领导的组织者,更多的是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各高校对此的管理不尽相同,统一的管理和审核规范尚未出台,如何决定支教团队是否拥有支教资格,如何评判支教成果均无从说起。因此,这样的支教有着相对的随意性,支教成效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教团的责任心。这也使得不合格的支教队伍出现成为可能,忽视了支教的任务和重要性,从而影响了支教队伍的形象。 1.3 支教队伍缺乏持续发展规划 短期支教的特点即在于短期行为,这在一方面影响了支教的效果,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支教缺乏持续性。大多团队仅在当年度进行短期支教,即便开展长期定向服务的团队,受限于支教学生的能力以及人员不断更替等,考虑到支教活动持续性发展的甚少。短期支教的热潮也使得不少支教团队急功近利,只注重即时利益,却未考虑到长远发展所需的前期基础,也忽视了支教经验的传递。 1.4 支教内容缺乏创新性 往往很多短期支教仅仅单纯模仿当地教学而开展教学活动,没有长期支教的时间优势来彻底提高当地学生的学习水平。简单重复当地学校教师也可完全完成乃至更好完成的教学课程对于当地学生也并无任何意义,反而加重当地学校负担,也无法使得支教大学生得到收获,这也是不少支教队伍经历一至二年即销声匿迹的原因之一。 1.5 支教队伍缺少经费支持 支教的经费部分来自于社会实践项目的申报经费(及高校的补助),不过这往往不能涵盖支教过程中的所有开支。除去不多的支教团队有能力拉取赞助以得到资金的支持,其他开销则由参与支教的大学生自费。作为没有经济来源的群体,大学生维持支教也存在着一定困难。若是长期可持续发展,则面临的资金问题更是严重。 2 支教地及支教队伍概况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位于川,德江交界处,属于贵州百个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全镇初级中学一所,教学班32个,中学辍学率为4.36%;小学13间,教学班105个,小学辍学率4.69%。全镇留守儿童数目达到28.55%。包括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在内的诸多基础教育现状均有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苏州大学“欣长征,彩虹行”贵州支教团队在凤冈县土溪镇的支教始于2006年暑期,由苏州大学医学部学生魏吉创立,并于2008年在共青团凤冈县委员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七年来,团队在当地开展以支教为主涵盖医疗服务、科技支农、社会调研、对口资助等各项活动。该团队在苏州大学医学部团委的直接领导下,由苏州大学医学部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组织管理,在基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支教质量逐年提高,社会成效日益显著,支教地、支教大学生和学校均获益颇丰。 3 建立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探索 3.1 建立基地,维持稳定联系 2008年,苏州大学医学部与共青团凤冈县委员会签约,正式在遵义市凤冈县建立了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基地的正式建立,使学校和地方建立了稳定而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支教活动的延续性提供了保证。除了每年暑期的短期支教外,平时基地双方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准确掌握当地情况,了解支教成效,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服务内容,全力服务地方发展。 3.2 完善管理,保证支教成效 支教过程中注重过程管理,建立可靠的安全保障,明确队伍纪律和汇报制度,在指导老师和队长的带领下按照预定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通过校内外平台进行宣传,扩大支教活动的影响力。支教活动结束之后,支教团队继续完成调研反馈、总结评优、成果展览及宣讲等收尾工作,并做好历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重视支教细节,积累前辈经验,服务于支教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3 搭建平台,交流分享发展 短期支教大多由大学生自发组队,团队小,时间短,所起到的社会效果不大。同时短期支教团队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长期发展的规划,使得短期支教不能得到理想的社会认同。认识到以上几点,我们致力于搭建短期支教队伍交流合作的平台,在苏州大学校内,我们与“医行大别山”等众多短期支教团队一起交流分享团队发展经验,探讨长期有效的发展规划;在贵州,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支教团队建立了支教联盟,长期沟通交流,共同完成项目,努力构建合作多赢的局面。 3.4 拓宽领域,提升社会影响 2010年暑期,苏州大学医学部领导亲赴凤冈县与凤冈县政府、教育、卫生、农林畜牧等各部门深入座谈,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在当地需求的引导下,我们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从传统的支教拓展到农业科技帮扶、教师进修培训、“一对一”帮扶、医疗服务等方面,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贴近地方需求,服务地方发展。几年来,我们针对凤冈县农业产业、土溪镇基础教育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分析、提供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反馈给当地政府。 3.5 长期规划,提炼支教精神 短期支教由于其自发性、短期性、灵活性等特点,很难进行长期的发展规划,从而在根本上制约了支教质量和社会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和专家老师与支教地团委一起共同谋划,建章立制,搭建平台,完善管理,整合资源,着眼未来,不断建立和完善支教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注释 ① 王梦奇,柯文娣.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问题和对策——以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对口支教温江区镇子试验学校为例[J].大众商务,2010(8):226. ② 沈艨,邓云岫,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览(理论),2011(3):69-71. ③ 李亚婧.关于“大学生暑假短期支教热”现象的思考——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J].人文教育,2011(8):282.
摘要 大学生支教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短期支教作为其中参与最为广泛的一种支教类型,由于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支教成效受到影响,本文以苏州大学“欣长征、彩虹行”贵州支教团队为例,探讨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 大学生 短期支教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2006年的“三支一扶”计划的实行,中宣部、文明办、团中央每年暑期发起的大学生支教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支教活动也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类型:长期支教、短期支教、不定期支教。①其中,短期支教是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时间与地点较为固定的支教活动。而这之中又分为两种:(1)大学生在寒暑假前往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2)大学生在间隔固定时间(如每周,每月)前往位于靠近城市的子弟学校开展支教活动。②本文主要探讨前一种短期支教类型。 1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 1.1 支教大学生教学素养和经验不足 在参与假期短期支教的大学生之中,近9成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师范院校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他们绝大多数并无良好的社会经验和教学方法技能,在短期难以适应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计划安排,前期的备课准备,课堂对学生的组织控制,这都是支教大学生需要面对却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准备不充分将直接影响着支教团队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而短期支教最为局限的地方在于支教期限短暂,这双重因素的叠加使得支教的教学问题雪上加霜。③ 1.2 支教队伍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审核 目前,短期支教在国内并无相应的管理机构,也缺少能够直接领导的组织者,更多的是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各高校对此的管理不尽相同,统一的管理和审核规范尚未出台,如何决定支教团队是否拥有支教资格,如何评判支教成果均无从说起。因此,这样的支教有着相对的随意性,支教成效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教团的责任心。这也使得不合格的支教队伍出现成为可能,忽视了支教的任务和重要性,从而影响了支教队伍的形象。 1.3 支教队伍缺乏持续发展规划 短期支教的特点即在于短期行为,这在一方面影响了支教的效果,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支教缺乏持续性。大多团队仅在当年度进行短期支教,即便开展长期定向服务的团队,受限于支教学生的能力以及人员不断更替等,考虑到支教活动持续性发展的甚少。短期支教的热潮也使得不少支教团队急功近利,只注重即时利益,却未考虑到长远发展所需的前期基础,也忽视了支教经验的传递。 1.4 支教内容缺乏创新性 往往很多短期支教仅仅单纯模仿当地教学而开展教学活动,没有长期支教的时间优势来彻底提高当地学生的学习水平。简单重复当地学校教师也可完全完成乃至更好完成的教学课程对于当地学生也并无任何意义,反而加重当地学校负担,也无法使得支教大学生得到收获,这也是不少支教队伍经历一至二年即销声匿迹的原因之一。 1.5 支教队伍缺少经费支持 支教的经费部分来自于社会实践项目的申报经费(及高校的补助),不过这往往不能涵盖支教过程中的所有开支。除去不多的支教团队有能力拉取赞助以得到资金的支持,其他开销则由参与支教的大学生自费。作为没有经济来源的群体,大学生维持支教也存在着一定困难。若是长期可持续发展,则面临的资金问题更是严重。 2 支教地及支教队伍概况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位于川,德江交界处,属于贵州百个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全镇初级中学一所,教学班32个,中学辍学率为4.36%;小学13间,教学班105个,小学辍学率4.69%。全镇留守儿童数目达到28.55%。包括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在内的诸多基础教育现状均有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苏州大学“欣长征,彩虹行”贵州支教团队在凤冈县土溪镇的支教始于2006年暑期,由苏州大学医学部学生魏吉创立,并于2008年在共青团凤冈县委员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七年来,团队在当地开展以支教为主涵盖医疗服务、科技支农、社会调研、对口资助等各项活动。该团队在苏州大学医学部团委的直接领导下,由苏州大学医学部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组织管理,在基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支教质量逐年提高,社会成效日益显著,支教地、支教大学生和学校均获益颇丰。 3 建立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探索 3.1 建立基地,维持稳定联系 2008年,苏州大学医学部与共青团凤冈县委员会签约,正式在遵义市凤冈县建立了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基地的正式建立,使学校和地方建立了稳定而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支教活动的延续性提供了保证。除了每年暑期的短期支教外,平时基地双方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准确掌握当地情况,了解支教成效,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服务内容,全力服务地方发展。 3.2 完善管理,保证支教成效 支教过程中注重过程管理,建立可靠的安全保障,明确队伍纪律和汇报制度,在指导老师和队长的带领下按照预定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通过校内外平台进行宣传,扩大支教活动的影响力。支教活动结束之后,支教团队继续完成调研反馈、总结评优、成果展览及宣讲等收尾工作,并做好历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重视支教细节,积累前辈经验,服务于支教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3 搭建平台,交流分享发展 短期支教大多由大学生自发组队,团队小,时间短,所起到的社会效果不大。同时短期支教团队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长期发展的规划,使得短期支教不能得到理想的社会认同。认识到以上几点,我们致力于搭建短期支教队伍交流合作的平台,在苏州大学校内,我们与“医行大别山”等众多短期支教团队一起交流分享团队发展经验,探讨长期有效的发展规划;在贵州,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支教团队建立了支教联盟,长期沟通交流,共同完成项目,努力构建合作多赢的局面。 3.4 拓宽领域,提升社会影响 2010年暑期,苏州大学医学部领导亲赴凤冈县与凤冈县政府、教育、卫生、农林畜牧等各部门深入座谈,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在当地需求的引导下,我们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从传统的支教拓展到农业科技帮扶、教师进修培训、“一对一”帮扶、医疗服务等方面,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贴近地方需求,服务地方发展。几年来,我们针对凤冈县农业产业、土溪镇基础教育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分析、提供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反馈给当地政府。 3.5 长期规划,提炼支教精神 短期支教由于其自发性、短期性、灵活性等特点,很难进行长期的发展规划,从而在根本上制约了支教质量和社会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和专家老师与支教地团委一起共同谋划,建章立制,搭建平台,完善管理,整合资源,着眼未来,不断建立和完善支教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注释 ① 王梦奇,柯文娣.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问题和对策——以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对口支教温江区镇子试验学校为例[J].大众商务,2010(8):226. ② 沈艨,邓云岫,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览(理论),2011(3):69-71. ③ 李亚婧.关于“大学生暑假短期支教热”现象的思考——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J].人文教育,2011(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