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撑系统

基坑支撑系统

1 钢支撑失稳

1.现象

大直径灌注桩,钢支撑支护,水泥搅拌桩作截水帐幕,基坑深8m、9m不等,当土方挖到设

计标高时,一根支撑连杆断裂,围护桩大幅度位移,距坑5m远的路面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1)设计支撑系统截面偏小。

(2)未考虑长细比影响,安全度严重不足,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加大,支撑系统承受压力增大,造成杆件失稳破坏,支护桩大幅度位移。

3.防治措施

(1) 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一99)中

第4章第5节(4.5)支撑体系计算规定设计。

(2) 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如土质情况,施工单位等,设计时在安全系数方面可予适当考虑,

角撑未及时支撑造成地面裂缝

l,现象

双排小直径灌注桩加两层钢支撑及角撑,坑深6.5m,挖土到设计底标高时,围护桩发生滑移倾斜,造成道路及场地地面裂缝。

2.原因分析

(1) 为了挖土方便,下层支撑中的(斜)角撑未及时跟上支撑,改变了围护结构的受力情况,造成北边桩滑移倾斜,带动其他桩洲顷斜。

(2)挖土施工未按施工方案操作。

(3)市政道路地下水管破坏,大量水渗入基坑内,降低土的力学指标。

3.防治措施

(1) 基坑工程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规定施工,即如何分层挖土,何时加撑和斜角支撑等,千万不能马虎,必须按方案施工。

(2) 较多工程若发现有地下水管或化粪池漏水现象,在设计前应调查了解,如发现问题则在设计时应将士的力学指标如φ,c值予以考虑,即将地质勘探提供的指标,计算时适当提高安全度,施工时发现有漏水,则应立即组织排除。

钢管支撑间距过大。节点处理不当

1.现象

坑深11m,φ8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设两道φ914×11钢管支撑,间距8m。挖土至设计标高时,约30m长支护结构向坑内侧倾斜2.5m,基坑底宽7m的土隆起1.8m,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工期。

2.原因分析

(1)支撑间距过大,支撑节点处理不当,延长数十米的结构向内倾斜。

(2)灌注桩入土深度(嵌因深度不足),引起坑内土隆

(3)基坑内土的抗力不足,施工又逢雨季,基坑土体抗隆起稳定性不足,基坑实际已呈破坏状态。

3.防治措施

(1)支撑体系应按规定计算确定间距,处理好节点,如做钢围檩并与围檩焊接好。

(2)必须验算灌注桩嵌因长度,以防止坑内被动土水平抗力不足。

(3)雨季施工应有基坑施工方案,主要是控制地面及地下水。

4 钢管支撑弯曲破坏

1.现象

淤泥质粘土地质基坑深10m,φ800灌注桩,校长16m,两道φ914×11钢管支撑。

基坑挖土到设计标高时,在宽度方向发生整体滑动,坑底大量土体隆起,地面、道路开裂,钢文撑多处弯曲破坏,桩折断。

2.原因分析

(1) 钢管支撑失稳破坏是重要原因,因为围护桩体、支撑体系和土体三者互相作用组成基坑工程的整体,支撑体系的失稳就会导致整体破坏。

(2) 灌注桩人土深度(嵌固深度)偏小,只有6m,即嵌固深度与开挖深度之比为0.6,使坑底被动土区土体抗力不足,引起坑内土隆起,整体滑动破坏。

3.防治措施

(1)钢支撑的设计与施工应按附录各条执行。

(2)灌注桩的嵌固深度应进行核算,即核算被动土区水平抗力是否满足,不足时将产生土体隆起整体滑移。

钢筋混凝土支撑立校下沉,支护结构破坏

1.现象

基坑深9m,2层钢筋混凝土支撑,跨度20m。施工中发现支撑立柱下沉达170mm,支撑梁下挠,第一道支撑严重开裂,轴力达设计值3倍,坑底涌砂。

2.原因分析

(1)设计时未考虑软土地区支撑立柱下沉如此之多,导致梁开裂。

(2)支撑在温度变化后会产生应力变化,节点变化也会产生次应力,支撑立柱下沉,其轴力会大大增加。

3.防治措施

(1)将立柱支撑在较好的地层上,并提高沉降安全系数。

(2)尽量选用工程桩(一般软土地区都应用工程桩)作为立柱支承。

(3)钢筋混凝土支撑设计时要考虑温度、节点变位等次应力。

钢筋混疑土支撑破坏

1.现象

坑深10m,地面下20m内为流塑状淤泥,800mm厚地下连续墙(未到细砂层),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挖土将到设计标高时,60m长地下连续墙整体滑移,坑底隆起,第一道支撑脱落,第二道支撑大部分被剪断,外围地面塌陷约4m,附近民房受到损害,坑内形成积水潭。

2.原因分析

(1)主要原因是土体失稳,造成工程结构整体滑动,被动区抗力不足。

(2)整体滑动导致第一道混凝支撑被拉脱落,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被剪断。

3.防治措施

(1)加深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可以深入到细砂层,避免基坑结构滑移破坏。

(2)增加被动土区的土抗力,采用地基处理方法提高淤泥质土的性能,如在坑内侧做水泥土搅拌桩。

(3)避免整体滑移,就能保证钢筋混凝土支撑不被破坏。

7 拆除支撑时,邻近建筑物开裂

1.现象

基坑深7.2m,钢板桩及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钢板桩及支撑时,距坑边6m的三层建筑物产生严重开裂,但基坑开挖设置支撑时未发现裂缝。

2.原因分析

拆除混凝土支撑时应先换支撑,仍应支持钢板桩,否则钢板桩成为悬臂而加大位移,导致6m外的建筑物随土的位移地基下沉,建筑物开裂。

3.防治措施

(1)拆除钢筋混凝土支撑时,应先作好牢靠支撑。

(2)肥槽施工时应回填夯实后才能拔出钢板桩。

基坑支撑系统

1 钢支撑失稳

1.现象

大直径灌注桩,钢支撑支护,水泥搅拌桩作截水帐幕,基坑深8m、9m不等,当土方挖到设

计标高时,一根支撑连杆断裂,围护桩大幅度位移,距坑5m远的路面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1)设计支撑系统截面偏小。

(2)未考虑长细比影响,安全度严重不足,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加大,支撑系统承受压力增大,造成杆件失稳破坏,支护桩大幅度位移。

3.防治措施

(1) 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一99)中

第4章第5节(4.5)支撑体系计算规定设计。

(2) 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如土质情况,施工单位等,设计时在安全系数方面可予适当考虑,

角撑未及时支撑造成地面裂缝

l,现象

双排小直径灌注桩加两层钢支撑及角撑,坑深6.5m,挖土到设计底标高时,围护桩发生滑移倾斜,造成道路及场地地面裂缝。

2.原因分析

(1) 为了挖土方便,下层支撑中的(斜)角撑未及时跟上支撑,改变了围护结构的受力情况,造成北边桩滑移倾斜,带动其他桩洲顷斜。

(2)挖土施工未按施工方案操作。

(3)市政道路地下水管破坏,大量水渗入基坑内,降低土的力学指标。

3.防治措施

(1) 基坑工程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规定施工,即如何分层挖土,何时加撑和斜角支撑等,千万不能马虎,必须按方案施工。

(2) 较多工程若发现有地下水管或化粪池漏水现象,在设计前应调查了解,如发现问题则在设计时应将士的力学指标如φ,c值予以考虑,即将地质勘探提供的指标,计算时适当提高安全度,施工时发现有漏水,则应立即组织排除。

钢管支撑间距过大。节点处理不当

1.现象

坑深11m,φ8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设两道φ914×11钢管支撑,间距8m。挖土至设计标高时,约30m长支护结构向坑内侧倾斜2.5m,基坑底宽7m的土隆起1.8m,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工期。

2.原因分析

(1)支撑间距过大,支撑节点处理不当,延长数十米的结构向内倾斜。

(2)灌注桩入土深度(嵌因深度不足),引起坑内土隆

(3)基坑内土的抗力不足,施工又逢雨季,基坑土体抗隆起稳定性不足,基坑实际已呈破坏状态。

3.防治措施

(1)支撑体系应按规定计算确定间距,处理好节点,如做钢围檩并与围檩焊接好。

(2)必须验算灌注桩嵌因长度,以防止坑内被动土水平抗力不足。

(3)雨季施工应有基坑施工方案,主要是控制地面及地下水。

4 钢管支撑弯曲破坏

1.现象

淤泥质粘土地质基坑深10m,φ800灌注桩,校长16m,两道φ914×11钢管支撑。

基坑挖土到设计标高时,在宽度方向发生整体滑动,坑底大量土体隆起,地面、道路开裂,钢文撑多处弯曲破坏,桩折断。

2.原因分析

(1) 钢管支撑失稳破坏是重要原因,因为围护桩体、支撑体系和土体三者互相作用组成基坑工程的整体,支撑体系的失稳就会导致整体破坏。

(2) 灌注桩人土深度(嵌固深度)偏小,只有6m,即嵌固深度与开挖深度之比为0.6,使坑底被动土区土体抗力不足,引起坑内土隆起,整体滑动破坏。

3.防治措施

(1)钢支撑的设计与施工应按附录各条执行。

(2)灌注桩的嵌固深度应进行核算,即核算被动土区水平抗力是否满足,不足时将产生土体隆起整体滑移。

钢筋混凝土支撑立校下沉,支护结构破坏

1.现象

基坑深9m,2层钢筋混凝土支撑,跨度20m。施工中发现支撑立柱下沉达170mm,支撑梁下挠,第一道支撑严重开裂,轴力达设计值3倍,坑底涌砂。

2.原因分析

(1)设计时未考虑软土地区支撑立柱下沉如此之多,导致梁开裂。

(2)支撑在温度变化后会产生应力变化,节点变化也会产生次应力,支撑立柱下沉,其轴力会大大增加。

3.防治措施

(1)将立柱支撑在较好的地层上,并提高沉降安全系数。

(2)尽量选用工程桩(一般软土地区都应用工程桩)作为立柱支承。

(3)钢筋混凝土支撑设计时要考虑温度、节点变位等次应力。

钢筋混疑土支撑破坏

1.现象

坑深10m,地面下20m内为流塑状淤泥,800mm厚地下连续墙(未到细砂层),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挖土将到设计标高时,60m长地下连续墙整体滑移,坑底隆起,第一道支撑脱落,第二道支撑大部分被剪断,外围地面塌陷约4m,附近民房受到损害,坑内形成积水潭。

2.原因分析

(1)主要原因是土体失稳,造成工程结构整体滑动,被动区抗力不足。

(2)整体滑动导致第一道混凝支撑被拉脱落,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被剪断。

3.防治措施

(1)加深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可以深入到细砂层,避免基坑结构滑移破坏。

(2)增加被动土区的土抗力,采用地基处理方法提高淤泥质土的性能,如在坑内侧做水泥土搅拌桩。

(3)避免整体滑移,就能保证钢筋混凝土支撑不被破坏。

7 拆除支撑时,邻近建筑物开裂

1.现象

基坑深7.2m,钢板桩及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钢板桩及支撑时,距坑边6m的三层建筑物产生严重开裂,但基坑开挖设置支撑时未发现裂缝。

2.原因分析

拆除混凝土支撑时应先换支撑,仍应支持钢板桩,否则钢板桩成为悬臂而加大位移,导致6m外的建筑物随土的位移地基下沉,建筑物开裂。

3.防治措施

(1)拆除钢筋混凝土支撑时,应先作好牢靠支撑。

(2)肥槽施工时应回填夯实后才能拔出钢板桩。


相关文章

  • 5.地铁车站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施工工艺工法
  • 地铁车站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DT-0307-2014) 广州分公司 王小孟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钢支撑自动轴力补偿系统,是结合了现代机电液压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总线通信技 ...查看


  • 深基坑围护方案的选择及施工论述
  • 深基坑围护方案的选择及施工论述 [摘要]文章围绕着深基坑围护方案的选择及施工问题,介绍了深基坑施工特点,分析了深基坑围护的几种有效方案和形式以及目前地基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地基深基坑边坡维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深基坑 ...查看


  • 基坑开挖支撑作业指导书
  • 石家庄地铁1号线土建工程04标 基坑开挖支护桩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地铁1号线04标项目经理部 年 月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车站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 ...查看


  • 深基坑变形控制研究进展
  • 第37卷 第1期 2011年2月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BuildingScience 119 深基坑变形控制研究进展 刘艳军,孙敦本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深基坑变形控制已经成为岩土工程研究中 ...查看


  • 浅谈基坑中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梁爆破拆除
  • 浅谈基坑中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梁爆破拆除 摘要:通过与人工拆除法和机械拆除法相比,介绍了爆破拆除技术的优点, 同时介绍了爆破拆除方式的原理以及施工工艺.并且结合很多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中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梁爆破拆除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具体措施 ...查看


  • 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
  • 鼓楼站中区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讨论稿) 一.工程概况 鼓楼站车站采用12m站台双层双跨单柱岛式车站.车站总长度为281.8m,设计站台中心位置顶板覆土厚度约2.8m,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800mm厚地下连续墙,受交通影响,主体车站 ...查看


  •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 1
  • 附件2: 杭州市建设工程部分危险性较大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 本编制指南主要对"深基坑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脚手架工程"这三个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作一定要求,具体如下: (一)深基坑工程 深基坑工程 ...查看


  •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 目 录 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依据 ............................................ 错误 ...查看


  • 基坑开挖方案
  • 九亭站基坑开挖及支撑架设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上海轨道9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 2.<上海市轨道交通申松线(R4线一期) 工程详细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九亭站WE2.WE4地墙调整及处理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