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重点

1.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

2.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趋势。

3.观察学习:简言之,就是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较高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婴儿期遗忘症:是指婴儿有记忆的表现,但是,在以后的幼儿期和成人期,他们却不能回忆起婴儿期经历的现象。

6.幼儿的原记忆:是指儿童对作为记忆者的自己和他人所具有的所有能力、局限和特质所具有的认识。

4) (

7.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

8.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当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固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改变。

9.词义理解的扩张:指幼儿最初使用一个词时,容易倾向于过分扩张词义,无意中使其包含了比成人更多的含义。

10.师幼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

师幼关系的类型:(1)亲密型

11.学习障碍:简称LD,即智力处于平均水平,而学习成绩比预期的差,(2)紧张型 (3)淡漠型 或者是不能掌握对学习成功来说非常重要的特殊技能。

学习障碍的表现:(1)语言能力缺陷 (2)阅读理解障碍 (3)书写障碍(4)数学障碍

12.社会性发展障碍:是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常见问题行为有性别倒错、说谎、自伤、偷窃、侵犯、拒绝上幼儿园、固执违拗和过度任性等。

13.综合性发展障碍:也称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认知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所引起的综合性的发展障碍。常见的此类型问题主要有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以及恐怖症。

1、 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P14)

(1) 遗传与环境问题(遗传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究竟在个体的

心理发展中占据多重的分量,二者在心理发展中是如何

起作用的)

(2) 内因与外因问题(儿童对待环境是主动去改造还是被动

去适应)

(3) 连续与阶段问题(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

的,或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共存)

(4) 关键期问题

2、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P55)

(1) 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生态化: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

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

(2) 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趋势(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现代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手段和技术

日益现代化)

(3) 研究中的综合化趋势(了解。在同一研究中使用多种方

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去考察问题;

强调多变量设计;研究方式综合)

(4) 研究中的跨文化趋势(跨文化研究:指就同一问题通过

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进行研究,来探讨儿童心

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

展的影响)

3、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P62)

(1)格塞而尔(美)——成熟势力说

※双生子爬梯实验:儿童的学习主要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

(2)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奥)——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美)——人格发展渐成说

(3)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美)——经典行为主义

斯金纳(美)——操作行为主义

班杜拉(加)——社会认知理论

(4)皮亚杰(瑞士)——发生认识论

(5)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

(6) 朱智贤、林崇德的心理发展观

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65)

(1)人格结构和动力观

早期将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部分,后来又从另一角度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由本

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与外界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超我由自我分化而来,是理想化的自我,遵循“至善原则”。

(2)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

5、埃里克森的发展观(人格发展渐成说)(P71)

6、强化(P76)

(1)按性质分: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

(2)按强化物分:条件强化、无条件强化

(3)按强化程式分:连续强化、间隙强化(固定时距强化、变化

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变化比率强化)

7、幼儿心理学中著名的研究方法(P50)

(1)陌生情境研究法(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

(2)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临床法(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

8、观察学习的过程(P80)

注意:人们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是观察学习的开始; 保持:观察者在头脑中保持先前观察到的信息

运动复现:把头脑中保持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在现实生活或游戏中表现出来

动机作用: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

9、幼儿观察力的特征(P115):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逻辑性

10、幼儿创造力的特点及表现(P167)

(1)特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自发性强,表现相当广泛;主要表现为创造想象。

(2)表现:在幼儿创造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好奇心和创造想象的发展是两个最重要的表现。

11、幼儿言语的分类(P212)

外部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初步的书面言语);过度言语;内部言语。

12、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245)

(1)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2)情绪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

(3)情绪对幼儿交往发展的作用

13、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P275)

(1)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自尊、自信)

(3)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14、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P281)

(1)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2)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从带有很大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评价

15、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P150)

泛灵论:指幼儿将 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

自我中心主义: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

16、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P303)

(1)有利于儿童发展社会认知与社会技能

(2)对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特影响

(3)有利于儿童情绪社会化、获得安全感、满足归属需要

17、幼儿游戏的分类(P367)

(1)按认知水平分类(皮亚杰):练习性游戏(感知运动思维阶段0~2岁);象征性游戏(前运算阶段2~7岁);有规则游戏(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创造性游戏(形式运算阶段11~18岁)。

(2)按社会性水平分(帕登):偶然行为,旁观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3)按教育作用分类: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

18、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373)

(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2)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3)丰富和调节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19、幼儿综合性发展障碍类型的问题行为(P430)

(1)多动症(ADHD):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性,神经和精神发育异常。

(2)自闭症: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语言交往方面的障碍,兴趣和活动方面的狭窄、刻板和重复性质。

(3)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湛碍即急性焦虑症

20、印刻:奥地利习性学家落伦茨提出,小鸡、小鸭等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最基本特征是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P11)

21、1882年,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

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也被认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P24)

22、吉普森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视崖实验用于测量幼儿的深度知觉。(P109)

幼儿心理学重点

1.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

2.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趋势。

3.观察学习:简言之,就是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较高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婴儿期遗忘症:是指婴儿有记忆的表现,但是,在以后的幼儿期和成人期,他们却不能回忆起婴儿期经历的现象。

6.幼儿的原记忆:是指儿童对作为记忆者的自己和他人所具有的所有能力、局限和特质所具有的认识。

4) (

7.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

8.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当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固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改变。

9.词义理解的扩张:指幼儿最初使用一个词时,容易倾向于过分扩张词义,无意中使其包含了比成人更多的含义。

10.师幼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

师幼关系的类型:(1)亲密型

11.学习障碍:简称LD,即智力处于平均水平,而学习成绩比预期的差,(2)紧张型 (3)淡漠型 或者是不能掌握对学习成功来说非常重要的特殊技能。

学习障碍的表现:(1)语言能力缺陷 (2)阅读理解障碍 (3)书写障碍(4)数学障碍

12.社会性发展障碍:是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常见问题行为有性别倒错、说谎、自伤、偷窃、侵犯、拒绝上幼儿园、固执违拗和过度任性等。

13.综合性发展障碍:也称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认知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所引起的综合性的发展障碍。常见的此类型问题主要有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以及恐怖症。

1、 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P14)

(1) 遗传与环境问题(遗传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究竟在个体的

心理发展中占据多重的分量,二者在心理发展中是如何

起作用的)

(2) 内因与外因问题(儿童对待环境是主动去改造还是被动

去适应)

(3) 连续与阶段问题(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

的,或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共存)

(4) 关键期问题

2、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P55)

(1) 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生态化: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

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

(2) 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趋势(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现代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手段和技术

日益现代化)

(3) 研究中的综合化趋势(了解。在同一研究中使用多种方

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去考察问题;

强调多变量设计;研究方式综合)

(4) 研究中的跨文化趋势(跨文化研究:指就同一问题通过

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进行研究,来探讨儿童心

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

展的影响)

3、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P62)

(1)格塞而尔(美)——成熟势力说

※双生子爬梯实验:儿童的学习主要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

(2)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奥)——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美)——人格发展渐成说

(3)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美)——经典行为主义

斯金纳(美)——操作行为主义

班杜拉(加)——社会认知理论

(4)皮亚杰(瑞士)——发生认识论

(5)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

(6) 朱智贤、林崇德的心理发展观

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65)

(1)人格结构和动力观

早期将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部分,后来又从另一角度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由本

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与外界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超我由自我分化而来,是理想化的自我,遵循“至善原则”。

(2)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

5、埃里克森的发展观(人格发展渐成说)(P71)

6、强化(P76)

(1)按性质分: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

(2)按强化物分:条件强化、无条件强化

(3)按强化程式分:连续强化、间隙强化(固定时距强化、变化

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变化比率强化)

7、幼儿心理学中著名的研究方法(P50)

(1)陌生情境研究法(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

(2)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临床法(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

8、观察学习的过程(P80)

注意:人们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是观察学习的开始; 保持:观察者在头脑中保持先前观察到的信息

运动复现:把头脑中保持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在现实生活或游戏中表现出来

动机作用: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

9、幼儿观察力的特征(P115):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逻辑性

10、幼儿创造力的特点及表现(P167)

(1)特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自发性强,表现相当广泛;主要表现为创造想象。

(2)表现:在幼儿创造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好奇心和创造想象的发展是两个最重要的表现。

11、幼儿言语的分类(P212)

外部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初步的书面言语);过度言语;内部言语。

12、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245)

(1)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2)情绪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

(3)情绪对幼儿交往发展的作用

13、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P275)

(1)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自尊、自信)

(3)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14、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P281)

(1)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2)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从带有很大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评价

15、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P150)

泛灵论:指幼儿将 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

自我中心主义: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

16、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P303)

(1)有利于儿童发展社会认知与社会技能

(2)对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特影响

(3)有利于儿童情绪社会化、获得安全感、满足归属需要

17、幼儿游戏的分类(P367)

(1)按认知水平分类(皮亚杰):练习性游戏(感知运动思维阶段0~2岁);象征性游戏(前运算阶段2~7岁);有规则游戏(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创造性游戏(形式运算阶段11~18岁)。

(2)按社会性水平分(帕登):偶然行为,旁观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3)按教育作用分类: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

18、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373)

(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2)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3)丰富和调节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19、幼儿综合性发展障碍类型的问题行为(P430)

(1)多动症(ADHD):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性,神经和精神发育异常。

(2)自闭症: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语言交往方面的障碍,兴趣和活动方面的狭窄、刻板和重复性质。

(3)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湛碍即急性焦虑症

20、印刻:奥地利习性学家落伦茨提出,小鸡、小鸭等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最基本特征是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P11)

21、1882年,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

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也被认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P24)

22、吉普森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视崖实验用于测量幼儿的深度知觉。(P109)


相关文章

  • 2014-2015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 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2 0 1 4 - 2 0 1 5 学 年 第 一学 期教师学期授课计划课 程 名 称 任 教 班 级 教 研 室幼儿卫生保健14 幼师 1. 2文科教研室 xxxxxx教 师 名 称教师 xxxxx 的课表 文科 教研 ...查看


  • 2013上半年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教材复习重点
  •  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以看书为主做习题册为辅(30 题左右)  发展心理学 书+习题册 10 题 9 分  变态心理学 书+习题册 10 题 9 分  测量心理学 只做习题册不用看书  咨询心理学 看书不做习题册 2-3 个题具 ...查看


  • 蔡迎旗 [学前教育概论] 期末复习
  • 学前教育学 一.选择题 1.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组建的"性格形成新学园"中的"幼儿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也是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幼儿教育机构.(P3) 2. 洛克根据培根的& ...查看


  • 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复习重点
  • 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复习重点 一.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能够运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 ...查看


  • 幼儿园说课稿:小猫敲门
  • 一. 课题的生成 一天,在餐后散步的活动中,我们全体师生坐在草地上,享受着阳光的洗礼.于是,我给大家讲了"猫和老鼠"的故事,大家一致认为老鼠看见猫会逃会害怕,猫喜欢捉老鼠的关系,有一幼儿还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当时我就想 ...查看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资料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查看


  • [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 <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 1. 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P2 2. 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 ...查看


  • 湖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 湖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 哪些 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应该报哪家辅导班,本文系统介绍湖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湖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湖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湖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首师湖南师大全日制教育 ...查看


  •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期末复习
  •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习 一.基本概念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 ...查看


热门内容